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更宋-第2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罢戚同回头,只见学堂正中间挂着两幅画像,一副是第一任主事杨悫,另一副则是郭浩。

    而两边则挂着一副对联: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看着杨悫的画像,郭浩有些感慨,十多年过去了,当年那个老先生仿佛就在眼前,而戚同也从一个中年学子变成了老先生。

    “时光荏苒,入白驹过隙,一晃十多年过去了,真可谓沧海桑田,如梦如幻。

    当年朕还同戚先生比试过,没想到无心插柳,竟然能让心学得以传播。”

    戚同闻言点头,道:“陛下的心学,确实是当世一等一的学问,乃是圣人知道,可与仲尼比肩。”

    也不知戚同是真心还是拍马屁,郭浩表面不敢承认,心里却很是得意。

    “戚先生言重了,朕怎么敢和孔圣人比,格物致知出自孔孟之道,朕只不过参悟一点天地至理。

    在朕看来,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章,衣食住行,生老病死,万物都有其规矩,所以我们的目光要放长远些,不能局限于头顶的天地。”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章学生受教了,多谢陛下教诲!”

    又一句名言,其他人如醍醐灌顶,顿时明白了这世间的道理,郭浩这是把人世看透了。

    “朕在汴梁兴办学堂,可总觉得少了些什么,当今天下有几座书院还能入得朕眼,这睢阳书院就是其中之一。

    而且睢阳书院坐落宋州,距离汴梁较进,朕打算扩大学院的规模,将睢阳书院升为府学国子监,不知戚先生意下如何?”

    郭浩要扩建书院!

    戚同和他的弟子都脸上一喜,国子监这三个字分量很重,从此以后睢阳书院将是大宋最高学府!

    “多谢陛下,臣代替天下学子谢过陛下!”

    说罢戚同和弟子们纷纷跪下,郭浩受了这一拜,然后让他们起来。

    “国子监责任重大,不但汇聚天下各路才子,还要为国家选送人才。

    而且六部的运营戚先生应该有所耳闻,所以国子监的课业不能太过单一,除了传统学以外,还要设天、地理、物理、化学、数学、生物、政治、军事、历史、音乐等诸多科目。

    而且书院不光是学府,也要是一个资料库,是大宋第一个科研基地,可谓是任重而道远!”

    听到这么多科目,戚同有些傻眼,郭浩拍了拍他的肩膀,回头说道:“致尧,把那些书拿来。”

    郭致尧答应转身跑了出去,功夫不大又跑了回来,手里抱着一摞书,这都是郭浩给他子女们编写的教材。

    “除了军事、历史、音乐,其他科目都可以以这些书为参考,编写相应的教材。

    国子监采用四年制,每半年为一学期,有寒暑假可以回家省亲,平时都住在学院。

    诸多科目有一门通过考核即可毕业,这个稍后你和礼部商量一下,包括学院扩建事宜,一并禀告给朕。

    作为大宋的最好学府,这里的学子一定要有真才实学,而且必须忠君爱国,朕将是他们的名誉山长,只要有本事,朕都会重用!”

    看着年轻的一摞书,戚同感觉肩上的担子很重,连忙跪下双手从郭致尧的手里接过。

    “多谢陛下,老夫必不负皇恩!”

    行礼过后,郭浩把他扶起来,抬头看着后面的学子,其中有历史上有名的大臣,但郭浩并没有记得那么清。

    此时睢阳书院确实没什么名人,可后来却有不少,其中最有名的就是范仲淹了。

    郭浩一番话,奠定了国子监的基调,既政治、军事、经济改革之后,化终于提上了日程。

    也许有人会说,郭浩之前不是兴办不少学堂么,那个只是化普及的开始,主要用来扫盲,而府学的兴办,则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发展。

    从睢阳书院开始,此时有名的四座书院,三座都在南方,所以郭浩统一江南后才开始行动,也是符合情理的。

    扩建书院是大事,必须要征调附近的土地,这就需要安置一些百姓,还要建立学堂宿舍,学院还要有自己的天地。

    总之工程量不小,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需要工部、礼部的配合,郭浩有时间亲自监督,平时就交给陈玄负责。

    在郭浩征讨江南期间,内阁大臣范质因病去世了,郭浩按礼治下旨厚葬,并且追封了一系列头衔。

    范质一死,内阁就少了一个人,王浦、魏仁浦年纪也不小了,到了该退休的年龄了。

    所以朝廷中暗流涌动,都在分析谁能上位,郭浩的改革看似分权,实际上内阁的权利还是很大的。

    一下子需要选三个人,就连郭浩都有些头疼,王浦还能坚持两年,可是魏仁浦的身体一直不好。

    事到如今,所有人都看得出来,一旦后周老臣都走光了,周国将彻底成为过去,郭浩也将拜托郭威的阴影,和过去说再见。

    回到汴梁,就有一大堆奏折等待他批复,这还是内阁处理过的,有的事必须他来确认才行。

    一连忙了几天,终于处理完了全部事务,这时魏仁浦找到郭浩,向郭浩乞骸骨。

    “老大人,如今江南一统,天下眼看就都是大宋的了,你这时候要告老还乡,朕真的舍不得你走啊。”

    “陛下乃是真命天子,一统天下也是迟早的事,自从陛下登基以来,老臣也一直想把大宋变得更强大。

    没想到的是,范老竟然先一步而去,我也想明白了,我年纪大了,有些事力不从心了,身居高位却不能为陛下分忧,我有愧陛下的信任。”

    魏仁浦说着,竟然流下了眼泪,郭浩心里也很不是滋味,从郭威时期开始,他就认识他,如今已经过去二十多年了,岁月不饶人啊。

    “那,好吧,只是范老刚走,你又要告老还乡,这内阁一下子少了两人,你可有合适的人选推荐?”

    郭浩不确定谁能接替他们,魏仁浦当了这么多年的宰相,看人的眼光还是有的。

    魏仁浦道:“陛下,臣这里只有一人,乃翰林学士卢多逊。”

    听到这个名字,郭浩脑海里浮现一个人影,这个人他知道,可是这个人人品好像有点问题,郭浩摇了摇头。

    看到郭浩摇头,魏仁浦沉吟一下,又说出了一个名字。

    “陛下,如果卢多逊不合适,倒是可以让李昉试试!”

 第三百三十八章 权利交易

    李昉,后汉时期,登进士第,累官至右拾遗、集贤殿修撰。

    后周时任集贤殿直学士、翰林学士等职,大宋建立后,为中书舍人,后来后来郭浩组建内阁,是那四十人中的一个。

    卢多逊人品不行,李昉倒是还可以,他为人宽厚温和,不记旧恶,做事小心谨慎,倒是可以委以重任。

    “如果是李昉,倒是可以让他试试,多谢老大人了。”

    “陛下太客气了,老夫也就能帮陛下这么多了。”

    范质去世,魏仁浦致士,一下子空出两个位子,朝廷内外不知道多少人盯着,其他内阁成员的门槛都被人踏破了。

    王浦的府邸,魏仁浦一走,他的资格最老,于是就有人决定,从他这里打开缺口。

    “王大人,如今内阁空出两个位置,您觉得陛下会不好从我们这些人里选,还是会从外面选择呢”

    王溥放下手里的书,看了看眼前的官员,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魏仁浦在郭浩面前推荐过的卢多逊。

    “陛下的心思老夫怎么能知道,内阁选拔不比其他官员,哪怕是吏部也只是推荐,无法决定具体人选。”

    卢多逊闻言有些失落,可是他并不甘心,这次机会对他太重要了,思索中他想到了一个人。

    当年晚上,安国公府来了一位客人。

    “下官卢多逊,见过安国公。”

    此时是李安,已经不怎么上朝,但是朝中的事情,他都了如指掌。

    “卢多逊,我听过你,翰林院学士,参知政事,你来找老夫做什么?”

    李安闭着眼睛,坐在摇椅上,侍女把葡萄喂到他嘴里,这两年李安的变化很大。

    “老国公,下官冒昧前来,确实打扰了国公的清净,不过如果是因为皇后之位,不知道国公有没有兴趣?”

    卢多逊小心翼翼地说着,低着头又忍不住偷看李安,李安听到“皇后”二字,立刻睁开了眼睛,摆手让身边的人退下。

    “你是说,你有办法让皇帝立后?”

    卢多逊此时的心已经提到了嗓子眼,他知道成败在此一举,虽然他现在也没有什么好办法,但凡事都是事在人为。

    “回国公,在臣看来,其实在后宫的三位娘娘中,淑妃娘娘最有资格当皇后。

    而德妃和容妃,都不如淑妃娘娘贤德庄重,所以在官员之中,还是有很多人看好淑妃娘娘的。”

    卢多逊先拍了一通李芙的马屁,没有直接恭维李安,李安示意他继续说下去,其实他始终没有忘记他的心愿。

    作为李唐后人,恢复大唐荣耀是他毕生所求,如今郭浩已有大帝之姿,实现理想只需要让他的后人作为继承人。

    可是郭浩对此始终避而不谈,弄得二人见面都有些尴尬,郭致尧和郭致舜差不多大,就连孩子都已经察觉到,自己的母亲在暗中较劲。

    “芙儿和其他人相比,确实是合适的人选,这一点皇帝也是知道的,但是他并不想让芙儿当这个皇后。

    今天你来找老夫,恐怕不只是说这件事吧,在老夫面前就不要装样子了,有什么事直说吧。”

    卢多逊听了谄媚地笑了笑,道:“果然什么都逃不过老国公的法眼,下官此次前来,其实想说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国公如果能帮助下官进入内阁,下官就尽量帮助淑妃娘娘当上皇后!”

    卢多逊越到后面语气越是坚定,这是一场交易,李安其实并不喜欢这种方式。

    可是他年龄一天比一天大,影响力也在慢慢减弱,他只有一个女儿,所以他的心思也全在李芙身上。

    所以卢多逊很会找人,而且还找到李安的要害,如果李安父女能够帮他,那么他上位的机会就大大增加了!

    “老夫知道了,你可以回去了,今天之事不允许告诉任何人,否则没人能救你!”

    “老国公放心,从今往后我就是您的人了,无论是您还是淑妃娘娘,只要一句话,下官毕竟竭尽所能!”

    李安不置可否的点点头,让人送卢多逊离开,随后派人给宫里送信,问问李芙郭浩到底怎么想的。

    周薇到了汴梁,就被安置在郊区的一处别苑,她不知道郭浩要做什么,同时也有些意外,郭浩竟然没有带她进宫。

    这一天,别苑迎来了两位客人,周薇出门一看惊呆了,竟然是李煜和周娥皇!

    “姐姐,姐夫,你们怎么来了!”

    二人看到周薇很高兴,周娥皇道:“是陛下派人告诉的我们,说这次去江宁,回来时把你也接来了。

    我和你姐夫原本还不信,没想到你真的来了,而且住的地方与我们还不远!”

    周娥皇说完,转身看向李煜,发现他看周薇的眼光有些不对,于是拉了他一下。

    “哦,对,你姐姐说的没错”

    周薇看到李煜,眼里闪出异样的光芒,周娥皇心里有些酸楚,其实她早就看出来,自己的夫君有些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