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更宋-第2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三人决定离开,路过城门时前面来了一对人马,一辆车撵上坐着一个衣着奇怪的人,王继勋一眼就认出了他。

    “跪下,都跪下,没看见女巫大人么!”

    “那个就是南汉皇帝的宠臣,女巫樊胡子!”

    三人蹲在人群中,王继勋小声对二人说道,潘美有些好奇,问道:“樊胡子是个女人?”

    王继勋点点头:“据探子来报,樊胡子确实是个女人,而且皇宫里的大臣都是宦官,南汉的侍中也是女人!”

    “”

    俩人彻底无语了,用郭浩的话说,南汉彻底刷新了他们的三观,一个昏庸的皇帝带着一群女人和太监,竟然能到现在还没有灭亡,不得不说是个奇迹。

    而真正的原因是,南汉的地方势力都由人掌控,就和历史上的大宋一样,这样一来皇帝的位置是稳了,可国家同样也若的不行。

    郭浩登基后,进行的一系列军政改革,目的就是像后世一样,把二者分开。

    地方的长官有行政权,却没有调兵权,有调兵权的,就没有行政权,而他则是军政一手抓,甚至商业的发展方向,也抓在他手里。

    如今经过几年的发展,这个模式已经基本稳定,百姓们也各个部门的存在,有什么事都会去不同的部门办理,不像以前都在县衙。

    而军区的设立,也基本确定了军队的基调,除了个别地区有常驻军,其余地区的治安任务都交给了公安系统。

    郭浩一门心思复制后世,想要一蹴而就是不可能的,其原因不是办不到,而是现在的华夏还没有实现民族大统一,人们的见识仅仅是中华大地。

    三个人摸清了南汉的情况,和郭浩提供的情报大体相同,这会儿他们才明白郭浩为什么不着急了,因为在这样的统治下,南汉灭亡只是时间问题。

    南边暂时平静下来,可辽国那边又不老实了,举兵入侵檀州,令关南兵马都监刺史勒所部兵校于幽州境上,以耀威武。

    消停了这么久,辽国又开始挑衅,宋军刚到了岭南,辽国就派兵马入侵。

    郭浩得知消息后,下令据守城池,不得随意出战,此时还没到讨伐辽国的时候,因为他的战马不够!

    说起战马,就一定与骑兵脱不开关系,当初卫青、霍去病能够打败匈奴,就得益于骑兵的强大。

    自从后晋石敬瑭割让了燕云十六州,中原就失去了养马地,所以中原的战马稀缺,自然不是契丹的对手。

    郭浩登基前收回了燕云十六州,那时已经开始安排人养马,一匹战马长大有两年就可以,但它的性格还是幼年。

    若是等它成年则需要五年,所以郭浩在北部军区的骑兵才刚开始训练,无论是人和马都需要磨炼。

    想到骑兵,郭浩觉得按照目前的速度还是有些慢,他已经把能安排上的地方都安排了,可是战马的数量依旧不够。

    辽国的挑衅给郭浩提了醒,想要对付游牧民族,骑兵是最基本的要求,火枪此时距离应用还需要一段时间,所以在此之前他不能闲着。

    于是他找来内阁的七人,一起商议养马的事。

    “诸位,辽国入侵檀州,虽然我们可以拦住,但被动挨打不是朕的性格,迟早有一天朕会打回去。

    不过在此之前,我们要壮大我们的骑兵队伍,燕云地区的战马刚刚养成,还需要时间磨炼。

    而辽国的战马不可能流入我国,各位可有什么办法,来补充大宋的战马?”

    七人听到郭浩的提问,都低着头思考,功夫不大卢多逊抬头,道:“陛下,我们可以扩大养马的范围,燕云之南也有很多地方适合养马!”

    卢多逊说完,几人也跟着点头,觉得他说的有道理,可是郭浩却觉得不妥。

    “之所以在燕云地区养马,一时因为那里有辽阔的草原,不需要投诉太多成本。

    二是那里的环境和气候,内地的马去了北方,如果适应不了那里的环境和气候,日后恐怕会有麻烦。

    三是就算我们在内地养马,需要投入的精力远比北面多的多,可谓是杯水车薪,所以不到万不得已,不建议这样做。”

    郭浩一句话都定了卢多逊的主意,卢多逊躬身继续思考,君臣几人想了半天也没想到办法。

    七人回到内阁,他们的办公地点在翰林院,一路上还在商议此事,恰好被宋琪听到了。

    “养马之地,除了燕云那里也可以!”

 第三百四十五章 帝王宏愿

    第二天早朝,郭浩庭议此事,要解决战马问题,现在就要开始准备了。

    文臣们没有办法,郭浩打算问问武将,郭浩下意识看向赵匡胤,想问问他有没有什么办法。

    “元朗,这养马之地,除了燕云地区,你觉得还有哪里合适?”

    赵匡胤闻言出列,行礼道:“回陛下,如果朝廷想要养马,除了燕云之地,西北地区其实也可以!”

    西北地区……

    大臣们有的恍然大悟,有的沉吟不语,因为西北地区比较特殊,虽然属于大宋的领土,但一直是自治。

    郭浩闻言点头,道:“你和朕想到一块去了,西北是一个很好的地点,那里的海拔要高于内陆,养出来的马有很强的耐力。”

    “回陛下,这个建议并不是臣想出来的,而是翰林学士宋琪想到的,昨天陛下在内阁商讨此事,他就找到了微臣,想让微臣向陛下进言。”

    “哦?那他为什么不亲自来找朕,或者告诉几位大人?”

    “陛下,宋大人已经告诉了赵大人,当时臣也在场,只是陛下先问微臣,微臣就说出来了。”

    赵匡胤说完,郭浩看向赵普,赵普点了点头,他确实也知道此事,但西北牧马的意见并不统一,大臣们有所顾虑。

    “陛下,西北忽然是一个养马之地,但朝廷对西北的控制不足,如果朝廷给了他们理由,他们会堂而皇之的招兵买马,如此会对大宋造成威胁。

    就算西北完全听从我朝的统治,可辽国始终是个威胁,这就需要在那里驻扎大量的兵力,避免最后为辽国做嫁衣,如此就会增加朝廷的负担。”

    薛居正的一段分析,有不少人都赞同,甚至有人认为郭浩有点没事闲的,只要南汉一覆灭,大宋的地盘已经够大了,至于什么西北、西南,有没有都无所谓了。

    不过他们只是心里想想,暂时还没有说出口,养马之事事关重大,整个朝廷上下,大部分人对游牧民族还是有些畏惧。

    “薛大人说的不错,西北地区确实存在不确定因素,凭借地方的力量,确实无法完成这个任务。

    可朝廷如果支持他,又怕滋生某些人的野心,所以西北的节度使,也该换一换了!”

    “陛下不可!”

    郭浩刚说要动西北,吕庆余忽然站了出来,拱手道:“陛下,西北地区自唐时以来,一直是拓拔氏统治,后被赐姓为李,对中原并无不恭。

    经过两百年的发展,拓拔氏在当地根深蒂固,陛下如果要更换李氏,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弄不好还会引起李氏的不满!”

    吕庆余说完,薛居正几人也纷纷点头,他们都是聪明人,所以想的事比较多,一个辽国已经很麻烦了,如果西北地区再有问题,朝廷以后会更头疼。

    郭浩看出几个大臣的顾虑,也知道他们担心什么,可是郭浩自己很清楚,就算现在不处理,将来西北一样会独立。

    历史上的西夏,就算因为大宋的宽仁,所以积累了足够的实力,等到时机成熟后,一举建立西夏国,那时候无论是大宋还是辽国,都已经拿他没办法了。

    所以郭浩不想这种事情发生,哪怕西夏出现是在他死后,但现在他既然知道历史,也需要做些事情。

    “从古至今,游牧民族一直在侵扰中原,从秦汉的匈奴,再到如今的契丹,西北的党项,东北的女真,这些部落曾经都很不起眼,可是他们却有很大的潜力。

    如果我们一直权羁縻而治,虽然短时间会和平,可是一旦他们中间出现一个有野心的君主,立刻会南下颠覆中原的政权。

    送888现金红包  关注vx公众号看热门神作,抽888现金红包!

    诸位都是饱读诗书之人,看问题目光要长远,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虽然是趋势,但民族统一、天下大同势在必行,我们又岂能畏惧!”

    时至今日,郭浩第一次说出他的宏远,华夏历史上出现很多朝代,在我们看来是王朝更替,可在世界看来却是华夏民族融合统一的过程。

    郭浩想要提前做到这一点,也许他这辈子无法实现,但他会用毕生时间来努力。

    “诸位,如今天下有多少民族你们知道么,除了汉族以外,天下还有很多民族,他们都可以成为朕的子民,所有民族都可以是一家人。

    可是一句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把所有民族分成了不同阵营,让他们成为了我们的敌人,甚至相互歧视伤害,如此天下如何能太平?

    所以西北地区必须要控制,不光是西北,还有西南地区,要那里像中原一样,接受大宋的统治。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朕的野心并不大,只想超越汉唐,开创一个新的版图,朕会用一生的时间去实现这个目标,你们只有跟随朕,否则可以自行离去!”

    郭浩说完甩手离开了大殿,留下一群大臣面面相觑,要超越汉唐地版图,这还说野心不大?

    其实他们不知道,华夏上下五千年,版图最大的其实是在元朝,横跨欧亚大陆,忽必烈真的很厉害。

    和忽必烈相比,郭浩没有那么大的野心,他只想恢复后世的版图,想着有生之年再看一次中国的地图。

    但对这时候的人来说,郭浩的想法可谓是前所未有,他们算是看出来了,中原地区无法满足郭浩的胃口,西北和西南他也要收入囊中。

    如果真是这样,那他们这帮人也将是一个大国的开拓者,汗青会记录他们的名字,要他们这时候离开,傻子才走。

    可是他们不走,就要思考如何解决西北问题,要说这几年西北地区还算太平,每年朝廷都会给一些赏赐来安抚人心。

    如今郭浩已经暴露了想法,他们必须想一个万全之策,既能达到目的,又不引起太大地波澜。

    如果光是西北地区,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关键是辽国,如果李氏不想被宋廷取缔,一定会投靠辽国。

    今天郭浩当着满朝文武的面说了这么多,消息很可能会传出去,一旦李氏听到了什么风声,不一定会做出什么举动。

    想到这里,王溥和赵匡胤等人都安排了密探,前往西北驻守,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立刻汇报。

    而郭浩那里,也觉得今天有些冲动了,一时没忍住说出了心中所想,也不知道那些大臣会怎么想。

    来到后花园,秋南正在欣赏桃花,看到郭浩来了,先是起身行礼,随后看出了他有心事。

    “夫君可是为朝堂之事烦恼?”

    郭浩点了点头。

    “夫君心胸宽广,可谓是亘古未有,而且胸怀大志,是历史上任何一个皇帝都比不上的。

    可是大宋刚刚建国没几年,夫君就有如此多的想法,夫君的目标太过远大,恐怕大宋目前的国力无法实现。”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