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更宋-第2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是郭浩的一举一动,都在某些人的监视之中,郭浩刚刚收了周薇不久,就又认识了别的姑娘,这让后宫几人都有些不安。

    阳春三月,正是好时节,后花园内,周薇有些闷闷不乐。

    郭浩已经好几天没找她了,她派人去打听,郭浩最近都干了什么,结果得知郭浩最近老往宫外跑,好像并不是很忙。

    周薇进宫后,由于痴迷绿色,她的衾枕帷幄、裙带衣饰,乃至钗环珠宝、清供玩物,均为青碧。

    妃嫔宫女受其影响,都效仿小周后,争穿碧色衣裳,并亲自动手染绢帛。

    有一个宫女,染成了一匹绢,晒在苑内,夜间忘了收取,被露水所沾湿。

    第二天一看,颜色却分外鲜明,郭浩与周薇见了,都觉得非常美丽,就是郭浩有些不自在,但也没说什么,毕竟现在绿色还是纯粹的绿色。

    然而自此以后,妃嫔宫人都竞相收取露水,以露水染碧为衣,号为“天水碧”。

    周薇擅音律、好焚香,曾自制焚香器具,又派宫女专门负责焚香之事,称为“主香宫女”。

    白天时,垂帘焚香,满殿氤氲,小周后端坐其中,如坠云雾。

    安寝时,就用鹅梨蒸沉香,置于帐中,香气散发出来,沁人肺腑,号为“帐中香”,这也是郭浩封她香妃的原因。

    如此有情趣的女子,郭浩喜欢是喜欢,就是有点受不了,几个女人都到了如狼似虎的年龄,郭浩还要雨露均沾,所以热闹了几天就躲得远远的。

    至于萧绰,几个人真的误会他了,他只是单纯的决定她不错,而且萧绰看起来也就十四五岁,和他的儿子们年龄相仿,他已经决定明天带着郭致尧去,算是帮儿子找找女朋友。

    第二天早上,郭浩带着郭致尧来到郊外,今天天气不错,二人都骑着马,远处望去就看见萧绰的马车。

    “尧儿,平日里你的画工还算可以,一会儿你陪那陈姑娘聊聊,你母亲他们可能误会我了,回去你可要为我证明!”

    虽然郭致尧未满十八,可也差不了几个月,古代人结婚都早,其实是人口不足造成的。

    郭致尧闻言有些害羞,昨晚父子二人聊了许久,郭浩觉得这个姑娘不错,既懂事又孝顺。

    不像别的大家闺秀一样,遇到事情什么都做不了,不远千里来汴梁求医,既为家兄看病,又为父母分忧。

    所以郭浩“看上”了萧绰,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了他儿子,如果郭致尧萧绰不喜欢,二儿子郭致禹也可以。

    “父皇放心,儿臣不会给您丢脸的!”

    在美女面前,是个男人都愿意表现,郭致尧虽然只有十七岁,可是很多事他都懂了。

    二人骑马来到马车近前,萧绰掀开帘子,只见郭浩身边跟着一个年轻公子,和郭浩有几分相像,不由得心里猜测。

    “关公子,不知这位是……”

    “哦,这是犬子关禾,我看你们年龄相仿,就带他来一起赏画,禾儿的画技也是不错的,你们年轻人可以讨论一番。”

    郭浩介绍完郭致尧,二人目光相对,郭致尧有些激动,可萧绰却很淡定,眼神没什么波动。

    “原来是关…小公子,陈月有礼了,不知公子的庄子在哪,小女有些迫不及待想欣赏关大家的画作了!”

    萧绰好像对郭致尧不感冒,这让郭浩不由得莞尔,难道是郭致尧太年轻,吸引不了她?

    “哦,就在前面不远处,姑娘跟我俩来吧。”

    这种事也不能操之过急,还是让二人先接触一下再说,二人策马向前,萧绰跟在后面。

    郭致尧一路上不停地回头,看样子对萧绰的长相很满意,和其他男生一样,有些懵懂向往。

    “尧儿,如果想要得到什么,首先要控制自己的欲望,有些时候越是想得到,就有可能又得不到。

    有道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很多事不到最后真的很难说,但更重要的是宠辱不惊!”

    郭浩带着儿子出来,自然不会忘记教育,郭致尧听懂了郭浩的话,默默点了点头。

    二人来到行宫,有人已经等候多时,管家迎了上来,给二人行礼:“老奴见过老爷,少爷!”

    郭浩点了点头,把缰绳给下人,回头只见萧绰从马车上下来,郭致尧在一旁照应。

    郭浩回头迈步进了庄园,圆子里的花都开了,姹紫嫣红甚是好看,不由得心情愉悦。

    “尧儿,陈姑娘,你们看这花开的多好,咱们就在这院子里吧,不要进去了。”

    “听(公子)父亲安排。”

    郭浩说罢一摆手,从屋里走出二人,正是李煜夫妇,身后跟着下人们,搬桌子拿画,很快就布置完成。

    “关兄,今日来邀我赏画,我可来了,不过我看关兄的目的不仅仅是赏画吧!”

    “哈哈哈,这都被你看出来了,这不是很久没和李兄喝酒了,今日皆此机会正好小酌几杯,李兄最近有什么新作,也可共同欣赏一番!”

    “如此可说定了,喝酒作诗,关兄如果想听我的诗,要拿你的诗来换才行!”

    自从上次二人谈过后,李煜仿佛想开了,虽然抑郁了一段时间,可也写了不少诗词。

    郭浩得知后松了口气,还好那些诗词还在,不然因为他的缘故,毁了历史上的一位大诗人,还是唯一一位帝王诗人,那就有些得不偿失了。

    如今看来,李煜已经度过了低估,也许未来有更耀眼的表现也不一定!

 第三百六十四章 行宫赏画

    二人寒暄一番,周娥皇在一旁欣慰地看着。

    他们三人小时候就认识,曾经关系不错,但是后来发生许多事,让二人亦师亦友,亦敌亦党,关系一度很复杂。

    到了今天,李煜想开了,郭浩大度不计较,二人又成为了好朋友,就是作诗方面谁也不服。

    安排好了二人,周娥皇就去招待萧绰,郭浩早就和她说了,要给郭致尧做媒,所以为了她和李煜,她也要帮这个忙。

    “陈姑娘,你的事关先生都和我说了,不远千里来为兄长求医,真是不容易。

    对了陈姑娘,你现在住在哪里,有没有找到住处,关先生说你在外汴梁留半年,如果没有就让尧儿替你找一个。”

    “没问题!”

    郭致尧在旁边站了半天插不上话,好不容易提到他,立刻回了一句。

    萧绰见二人如此殷勤,心中也有些慌乱,虽然她很聪明,从小学习了很多知识,可知识再多,也不是人情世故。

    “不用了,月儿已经找到住处了,不必劳烦这位姐姐,还有关公子……”

    萧绰委婉地拒绝,周娥皇微微一笑,回头看了看二人,发现二人已经跑到亭子里喝起酒来。

    “画已经布置好了,不如咱们先去看画吧,尧儿你先陪陪陈姑娘,姑姑去看看你父亲他们还缺些什么。”

    “姑姑请便,这里交给我即可。”

    周娥皇这是故意给二人创造机会,郭致尧也明白,可是萧绰心里却是暗暗叫苦,一个小孩能知道什么!

    从古至今,女子都要比男子早熟,所以虽然郭致尧大萧绰三岁,也不见得成熟多少。

    更何况郭致尧急于表现,有些行为则更加幼稚,既然萧绰要看画,那么郭致尧索性就讲画,谈论起来滔滔不绝,可萧绰醉翁之意不在酒,她哪是看画的。

    说了半天,郭致尧都有些渴了,在看萧绰,只是强颜欢笑,好像并不喜欢,这让郭致尧有些受伤。

    “陈姑娘,说了这么半天,你一定也累了,不如咱们也过去喝口水,坐下歇一歇。”

    “好!”

    “……”

    终于结束了,萧绰赶紧答应,这让郭致尧更加无语,发现萧绰总看向亭子,难道她喜欢的是自己的父亲?

    由于郭浩的“错误”引导,郭致尧其实没有意识到自己基因的“缺陷”,他和郭浩一样都是身材高大,只不过他现在还没长成,不过和李煜明显不是一个风格。

    可是郭浩平日里虽然让他们练武,可是必须以文人自居,一举一动都要学习文人,如此就造成一种错觉。

    从郭浩到他三个儿子都是一样,有时候甚至很滑稽,可是没有人敢嘲笑他们,也许郭浩的孙子,能够改善这种情况。

    二人确实有些累了,一起来到凉亭下,周娥皇让二人喝茶吃水果,听两个老男人胡扯。

    “关兄,你说我作的诗,不符合《关山行旅图》的意境,那么你来作一首,咱们比比看!”

    “比就比!”

    说罢郭浩走到画前,像模像样的观察了一会儿,随即闭目养神,良久开口道:“极目关山日暮时,劳劳行客去何之。当楼残照风霜紧,如读并州温岐词。”

    郭浩念罢,李煜一副要哭的表情,郭浩回到座位上笑着看着李煜,心说哪怕你是诗仙李白,凭借后世的见识,也可以比一比。

    郭浩念的这首诗,是清代一位诗人题的,完美符合了这幅画的意境,郭浩前世曾经有一副仿品,所以对这首诗记忆犹新。

    除了这幅画,其他的画他还真找不到合适的诗词,不过看李煜的样子,好像也不用了。

    “从嘉你也不用这个样子,尧儿还在这呢,其实你在诗词方面的造诣已经很高了,只不过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罢了,尧儿你也要记住这一点。

    不过,人活一世,只要做好当下,不用瞻前也不用顾后,因为往事已矣,不可改变,未来之事又难以预料,就好像这诗词。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不知什么时候,郭浩开始有了好为人师的毛病,也许是天生的,又或许是习惯。

    有时候来了兴致,总会说教一番,无论是对大臣还是对朋友,对下属还是对家人,说教的时候一般都会带一首诗,让人无法反驳。

    李煜听到这首诗,心里是上不去下不来的。

    他想高兴,可是他作诗好像真比不上郭浩;他想难过,可是郭浩说的没错,他在这个时代已经独领风骚了!

    二人都是帝王,都有诗才,如果郭浩不会作诗也就罢了,可郭浩偏偏会作诗,而且还会平定天下,治理国家。

    李煜很受伤,有些后悔今天来凑这个热闹,周娥皇在一旁连连安慰,郭致尧一脸的崇拜,萧绰则是有些惊讶。

    “好大的口气,就连李白、杜甫都瞧不起!顷刻间作了两首诗,这等大才能否为大辽所用呢!”

    萧绰觉得郭浩口气大,实际上也确实大,要知道此时唐朝过去没多久,李白、杜甫的影响还很大,这首诗要是流传出去,也不知道文人们会怎么想。

    而郭浩也没想到,这个小丫头竟然在打他的主意,萧绰从小受父亲影响,在治国方面喜欢汉人的方式,但是她还了解契丹文化,这也是后来她能掌权的原因。

    看到所有人都不说话,郭浩也觉得自己有点过分了,本来想给儿子做媒,貌似抢了郭致尧的风头。

    “咳咳,时候不早了,我就先回去了,尧儿你可以送送陈姑娘,记得早点回家。”

    “是,父亲。”

    郭浩说完起身离开,李煜也没心情李煜喝酒,于是和周娥皇回去,只留下郭致尧和萧绰。

    萧绰看着眼前的“小孩”,真是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