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更宋-第2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韩令坤颇具才略,明晓治国之策,一生多有战功,病逝时才四十六岁,镇守北境多年。

    郭浩身穿素服,在讲武殿为其发哀,宣布辍朝三日,追封南阳郡王,树立功德碑,记录其功绩。

    韩令坤的突然病逝,让郭浩意识到一个问题,别看大宋现在强大,那是因为五代宋初的老将还在。

    这些人的年龄一天比一天大,古人的寿命还短,不一定哪天突然去世,大宋有可能无将可用!

    这个问题可不是小问题,由于历史上的大宋用人治国,所以后来的名将没有几个,这就导致大宋武将青黄不接。

    这是个可怕的现象,郭浩需要人治国是不假,却也需要武将来镇守边关,现在开国将领大多数在边关,想调度并不容易。

    三日后,郭浩在讲武殿又召集了诸多将领,宣布了一个决定,他要正式组建大宋军事学院!

    听到这个决定,将领们有些不解,郭浩解释道:“军事学院,顾名思义就是培养军人的学院,换句话说,是培养将领的书院。

    对此你们可能不理解,因为在你们看来,纸上谈兵没什么用,不如战场来的实在。

    但不是所有人都有你们的运气,可以在战场上活到最后,大多数人在没有成为将军前,就死在了战场上,而你们的经验,都是用鲜血书写的!

    所以朕成立军事学院,就是想传承你们的经验,那些传世的兵法,也有很多可取之处,而你们的经验比比兵法更可贵!

    韩将军突然病逝,什么都没有留下,他征战一生,不应该是这个结局。

    朕的三国你们都看了,里面的兵法你们也觉得很有用,如果你们也能像朕一样,把毕生所学都传承下去,咱们大宋还用担心后继无人么?”

    弄了半天,郭浩竟然让他们写书,这可苦了这些将领,这可比让他们杀人还难。

    不过也有一些将领开始思考,郭浩说的没错,他们打了一辈子仗,确实经验丰富,如果著书立作,不就和孙武一样,名流千古了么!

    “军事学院的事情不能拖延,以后每个将领每年都要来学院教一个月的书。

    其余时间也要做好准备,尽量把你们的经验写出来,若是实在写不出来,朕可以派书帮你们,你们只要讲述就可以。”

    “遵命!”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大宋想要长治久安,各方各面都要想到,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光凭一个人是不够的,否则岳飞又怎会含恨而死。

    想要力挽狂澜,必须有足够的力量,而大宋军事学院,就是力量的源头!

 第三百八十一章 学院报名

    军事学院确定组建,接下来就是选址建设。

    同时还要选择教材,确定日常的训练科目,教员团队组建,还有就是招生。

    既然是军事学院,那么就全由军队自己搞定,工部出了两个工匠,工人就是中央禁军。

    选好了地点,就在汴梁北面的郊区,由于郭浩没有扩建都城,所以地方还是够用的,格物院在东,军事学院在北。

    继水泥过后,民间也出现了土砖,这种土砖是烧制而成,比青砖便宜很多,深受百姓喜爱,也是朝廷的收入项之一。

    水泥、沙子、砖头一到,立刻开始施工,郭浩完美诠释了什么是人多力量大,数千名禁军,十二小时轮流赶工,紧紧一个月,就把学院建立起来了。

    占地四百余亩,上百间房间,其中包括教室、食堂、宿舍,可以招收近千名学生!

    竣工过后,郭浩来到学院视察,之所以这么快,是因为没有盖高楼,最高也就二层,不过有了这些基础建设,想要盖楼也不难。

    宽阔的操场前,一排排房间整齐排列,正中间是教学楼,坐北朝南排列两排,教学楼的后面是食堂,一共三排建筑。

    教学楼两边是宿舍,成列队组合,全是二层楼,一边六十个房间,每个房间可以住八人,如此便可容纳上千人!

    而建筑前面是一个操场,此时都是土地,郭浩打算让人种草,不过需要挑选一下品种,这会儿不知道有没有合适的。

    除了一圈跑道外,还需要安装一些训练器材,图纸郭浩已经给了工部,想必用不了多久就可以到位。

    虽然建筑是完工了,不过灰突突的墙面有些难看,郭浩指了指墙面道:“把这些墙面都刷上白灰,然后写一些标语,什么忠君报国、保家卫国之类的。

    还有就是桌椅和床,图纸已经拿过去了,督促他们尽快完工,九月份就要让第一批学员入学!”

    “遵旨!”

    军事学院,又是一个新鲜事物,钱庄的劲还没过,百姓们都觉得跟不上郭浩的思路了。

    招生的告示贴了出去,年龄要求十八到二十二,身高一米七以上,体重五十公斤以上,身世清白无犯罪记录的男子。

    一旦被录取,吃住免费,学习时间为四年,毕业考核通过后,直接安排进军中担任低级军官,日后根据功劳晋升。

    百姓们一看这个,这不是又一个国子监么,而且和武举人差不多,考中了可以直接当武官。

    而且还没等大家惊讶,一个更劲爆的消息传出来,郭浩有可能会亲自讲课,这意味着军事学院的学生一样是天子门生!

    这个消息传出来,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无数学子,不过招生还没开始,还不允许进入汴梁,而是先由地方官府主持初试。

    既然是地方主持初试,那么汴梁也不例外,考试场地就是军事学院,这一天来了不少年轻人。

    主持考试的是兵部尚书王彦超,作为开国功臣之一,郭浩觉得他自少从戎,在军中数十年,南征北战,战功卓著。

    他平时为人温谨,对所镇之地均竭力安抚百姓,对士兵也十分和蔼可亲,能礼贤下士,从不盛气凌人,所以任命他为兵部尚书。

    这次的学员选拔,热闹成都不亚于科举,所以武将们都觉得脸上有光。

    报名处,学员们都排好队,先一个个登记好姓名、年龄,家住何方,然后就会发一个“准考证”。

    人群之中大多数都平民子弟,不过偶尔也有些官宦子弟,引起他人注意。

    “姓名。”

    “石保兴。”

    “年龄!”

    “开运二年生人,今年二十二!”

    “籍贯!”

    “开封浚仪人!”

    三个信息登录完毕,记录官抬头看了一眼,只见一个英俊的青年站在面前!

    “敢问这位公子,石守信将军是你的”

    “正是家父!”

    嚯

    所有人都唏嘘不已,投去羡慕的目光,下意识地看向远处的石守信,因为他是学员的教员之一。

    也许是察觉到众人的目光,石守信瞪了儿子一眼,原本还很得意的石保兴缩了缩脑袋,连忙领了号牌离开。

    又登记了几人,这时一个儒雅青年引起人们的注意。

    “在下王承衍,今年二十一岁,祖籍洛阳!”

    王承衍?

    有人觉得这个名字很熟悉,记录官笑着点头,他认识这个青年,正是北境将军王审琦之子,又是一位功勋之后!

    而王承衍的后面,跟着一位桀骜的青年,看到轮到他了,直接开口道:“潘惟正,大名人,今年二十二岁!”

    青年姓潘,而且和王承衍认识,不用说,又是一个将门之后,除了潘美没有别人了。

    如此之多的将门之后,让其他人很有压力,毕竟人家老爹就是当将军的,和他们一比就有先天优势。

    这次汴梁只要二十人,这还是京城特招,别看名额不多,但是全国上百个郡县和在一起,就有几百人。

    到了傍晚十分,两百多学员已经登记的差不多了,这还是事先筛选出年龄不合格,身高不够的,否则要比这多。

    就在报名快要结束时,一个少年匆匆忙忙跑到报名处,由于报名快结束了,所以留下来的人都在看热闹,所以这个少年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

    “呼,大人,我没来晚吧!”

    记录官看了他一眼,发现这个少年年龄不大,身上风尘仆仆,应该是从很远的地方赶来。

    “没晚,说你的姓名、年龄和籍贯。”

    “李继隆,上党人,今年十八岁!”

    十八岁!而且还不是本地人,按理说不应该出现在这里,这个少年什么情况!

    记录官听了也皱眉,抬头说道:“你既然不是开封人,看起来也不像是住在开封,为什么来这里报名?”

    “这”

    李继隆一时间也不知道怎么解释,其实他乃是开国名将李处耘之子,历史上李继隆的妹妹经赵匡胤撮合嫁与赵光义为妻,即后来的明德皇后。

    李继隆幼年时在伯父李处畴家生活,成年后,李继隆因父亲的功劳被荫补为供奉官。

    到李处耘被贬为淄州刺史时,李继隆也被除籍,郭浩大寿,李继隆与其母入贡,被官复原职。

    因李处耘和赵匡胤的结拜兄长慕容延钊不和,李继隆屡遭压制,少年时代的他只好每天游练武,等待机会。

    现如今赵匡胤不是宋太祖,却还是禁军统领,李继隆依旧不得志,要不是听说军事学院招生,慕容延钊也已经死了,他还没机会出山。

    所以李继隆也是将门之后,却不在汴梁居住,所以没有人认得他,自然也就不会照顾他。

    “大人,其实我是”

    李继隆犹豫着,要不要说出自己的身份,事实上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父辈之间的事,也会牵连子孙。

    他如果说出身份,也许会得到通融,可是赵匡胤就在汴梁,知道他来以后,会不会为难他。

    但李继隆也知道,他不能放过这次机会,实际上郭浩的出现,已经改变了不少人的命运,很多人的命运轨迹已经偏离了历史。

    “大人,我是”

    “慢着,给他登记吧,他一个孩子远道而来也不容易。”

    就在这时,李辉忽然出现在众人面前,所有人都是一愣,下意识地四处寻找,因为李辉在的地方,郭浩八成也在。

    “李统领,这是的意思?”

    记录官指了指天,李辉微微点头,记录官闻言不再多说,其他人看的明白,可李继隆却不明白,只道是李辉在帮他。

    “多谢这位大哥,继隆感激不尽,来日如果有机会,一定报答今日提携之恩!”

 第三百八十二章 选拔考试(一)

    报名结束后,人所有学员都回去了,准备第二天的考试。

    李辉回到教学楼二楼的一间教室,郭浩正负手站在这里,今天的报名他全程目睹,实际上他也在观察这些年轻人。

    “陛下,那个李继隆已经报名了,陛下这么做,会不会有些不公平……”

    “不公平?就因为他爹和慕容延钊不和?父辈之间的事,何必牵连下一代?

    而且元朗也不是小气的人,如果他知道朕这样做,也应该明白朕的意思。”

    李辉闻言不再说什么,他现在越来越明白自己的位置,他是郭浩的影子,应该隐藏在黑暗中,在需要的时候出现,这就够了。

    站了一天,郭浩也觉得有些累了,于是返回宫中休息,明天来观看选拔考试。

    一夜无话,第二天早上,郭浩没有上朝,所有大臣也知道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