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更宋-第2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此划分之后,还要先选出班长,至于更高级别的职位,要看他们日后的表现。
学生们都分好了,军医部也入驻学院,除了几个年龄大的大夫,剩下清一色的年轻姑娘。
军事学院的课程早就定下了,早上六点起床,先吃早餐,然后跑步、体能训练。
跑完步回来上午理论课程,主要是教员将一些实战经验和按理,在这个过程中,也会讲一些力学原理,和天文知识。
下午大部分全是训练,郭浩参考后世特种兵的一些训练方法,然后加上现在的练武方式。
总之这所军校有点古今结合的意思,学员们的时间都排的满满的,如果坚持不住也可以退出,郭浩要的是真正的精锐。
第三百八十八章 文武之争
军校的开学典礼,办的十分热闹,以至于一段时间,汴梁城谈论的都是这个话题。
武将有了摇篮,人看着有些眼馋,国子监成立之时,郭浩也没这样重视过。
没过几天,吏部尚书张昭找到郭浩,这个张昭可不是三国时期那个,而是五代十国的。
张昭,本名张昭远,字潜夫,濮州范县,后世河南范县人,五代至北宋初年官员、藏书家。
张昭历仕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官至任吏部尚书,进封为郑国公,后改封陈国公。
和他一起来的还有礼部尚书李昉,之前李昉入内阁落选,郭浩觉得他人才难得,恰好前任礼部尚书致士,郭浩就让他接任了这个位置。
张昭是当世大儒,李昉也是翰林学士,两位尚书联袂至此,郭浩见了有些哭笑不得。
“我说两位先生,你们这是干什么。”
“启禀陛下,老臣接到大宋六大书院联名上书,请求陛下不要厚此薄彼,军事学院开院盛况,天下士子都听说了,尤其是那功德碑,上面记载的不应该光有武将的名字。”
张昭说着拿出一个折子,里面是六大书院的请愿书,还有诸多先生和学子的签名。
郭浩看过之后,抬头注视着二人,之前册封睢阳书院为国子监,只是举行了简单的仪式,和军事学院比,确实寒酸了些。
可是那个时候,郭浩还没有明确思路,而且朝廷也不富裕,所以就一切从简。
如今经过两年的休养生息,大宋国库充盈,百姓安居乐业,加上幼学的推广,学子确实比以前多了不少。
“你们想让朕举行正大典,这个也不是不可以,不过有一点你们要明白,你们看这是什么?”
说着郭浩伸出双手,握紧了拳头,两位老先生对视一眼,有些不解。
“这是朕的双手,就好比臣和武将,两边同样重要,负责保证大宋的安宁,没有高下之分!
而朕的双腿,就是商人和工匠,负责大宋的发展,没有这两样,大宋同样寸步难行。
四肢皆是如此,那么朕的头颅和躯干又代表什么,你们可知晓?”
郭浩用身体比喻,即便两位先生学富五车,也是闻所未闻。
“朕的头颅,就是朝廷,如果没有大脑的管控,王朝就没有了领导。
而躯干,就是农民,华夏自古都是农业大国,所以最重要的其实是百姓!”
臣、武将、商人、工匠、朝廷、百姓
这就是郭浩的思路,翻译过来就是:化、军事、经济、科技、政治、农业。
这六个方面,基本涵盖了一个国家的发展,当然还有多细节的划分,比如政治里还有律法,科技会涉及军事和农业等。
“朕说这些,是想告诉你们,不要走攀比之心,人士子为国谋划,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你们的本分。
而这正大典,朕可以举行,但还不是现在,因为现在还有三十万将士戍守在边关!
如果有一天,你们这些人证明了自己,让大宋不需要这么多兵力戍守,朕会给你们一个交代!
况且朕并不是不重视士子,相反朕很看重读书人,否则也不会逼着那些武将读书。
一旦那些武将和你们有同样的才学,本人又武艺了得,那么你们这群人还有什么优势呢?
这个问题回去好好想想吧,你二人身为坛领袖,应该劝劝那些学子努力学习,而不是贪图这些莫须有的浮名!”
统治天下,不一定都用战争解决,春秋时期就有合纵连横,这是最早的外教手段。
不过现在的大宋,貌似还没有这样厉害的人,而郭浩谋划的方法,还需要时间来铺垫。
两位老先生听了郭浩一番话,羞愧的离开了。
二人走后,郭浩又觉得自己说的有些过了,于是提笔写下来四句诗。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一首诗写完,郭浩叫来三德子,让他送到吏部去,以张昭的才学,应该会明白郭浩的意思。
三德子到了吏部,把诗交给了张昭,此时李昉也在这里,同时还有几个侍郎。
“张尚书,您走以后,陛下怕您不懂他的意思,于是特意作了这首诗,让奴才交给您。”
张昭低头看了看诗,虽然只有短短四句,可意思却很明显。
这几年郭浩的很多政策,基本上都是一些基层小吏推行的,战争人的参与度确实不高。
然而这并不代表郭浩轻视人,而是军政改革后,人始终没认清自己的地位。
如果说军人的职责是开疆拓土,保家卫国,那么人的职责应该是什么?
后世把官员看做人民的公仆,可在这个年代根本不可能实现,郭浩也不敢说的太明白,反正潜意识里教导官员们,为人民服务!
如此一来,官员为百姓着想,也就是替皇帝分忧,百姓日子过好了,天下也就太平了。
现在的官员还做不到这点,一切都是在朝廷的命令下施行,如果郭浩的手腕不够硬,有些政策也不会如此顺利。
军事学院正式开学,学员们开始训练,郭浩期间去视察过一次,强调了一下纪律,就没有再去。
按照计划郭浩本应该去上课,结果曹彬来表上奏,说海军训练已经半年,希望找机会实战训练!
对于海军的请战,郭浩已经等候多时了,如今大宋已经有了十艘战船,整整一万海军!
海军队伍已成规模,但没经过实现的洗礼,还不能算作真正的军团,时机终于到了!
郭浩打定主意,立刻下旨,命令南境四位将军做好战斗准备,配合曹彬海军,两路夹击作战!
曹彬接到命令后,立刻带领船队南下,从东海沿着海岸线一路航行到南海,用了十天的时间。
而这期间潘美、刘廷让早就迫不及待,主要是南汉的朝廷太无能了,他们这些人在边境,出入南汉简直如入无人之境。
如此弱小的对手,他们还要重兵防守,而且能看不能打,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折磨。
等了这么久,终于可以动手了,其实不用曹彬的海军,十万陆军同样可以覆灭南汉。
可郭浩在圣旨里明确交代,让他们悠着点,给海军点机会,否则郭浩费劲训练的海军,岂不是成了摆设?
这次战争没有理由,也没有借口,郭浩直接下旨让南汉投降,不投降就开战。
但是南汉的皇帝刘鋹,实在是个奇葩,自以为国力强大,不怕大宋的进攻。
殊不知南汉以前的将领,如邵廷琄等,皆因谗言多被杀害,南汉在战争开始之后才有反应,战前准备几乎为零。
宋军在岭南驻扎了这么久,对当地已经很熟悉,特意避开骑田岭、萌渚岭险地,攻占白霞,进围贺州。
南汉主刘鋹平时缺乏战备,突闻贺州被围,忙派部将伍彦柔率兵万人沿临贺水乘船北上救援。
与此同时,曹彬的海军沿着海岸线进入珠江三角州,期间没有遇到任何阻拦,直接到了番禺南边。
番禺也就是兴王府,后世的广州,南汉的治所所在。
曹彬神不知鬼不觉地打到了番禺,这让潘美等人有些无语。
我们这边还没开干的,你们那里已经兵临城下了,原本还想抢点功劳,现在一看还抢个屁啊!
这个时候,除了大宋沿海,各地的海防几乎是零,这才给了曹彬可乘之机。
不过他也不傻,他只有一万新兵,而且他的优势是战船,如果登陆作战,还真不一定是汉军的对手。
所以他联系潘美等人,让他们快一点,等他们打到番禺,就直接万炮齐发,让他们见识一下厉害!1616046836
第三百八十九章 讨伐南汉(上)
海军进入珠江三角洲,并没有急着露面,而是暂时隐藏起来。
而陆军在出征之后,首先攻拔了富州,如之前预料的一样,丝毫不费力气。
贺州刺史陈守忠向南汉朝廷告急,刘鋹却只派出龚澄枢前往贺州口头宣慰,导致原本就很贫穷的贺州士兵士气跌入谷底。
宋军前锋抵达芳林的时候,龚澄枢由于过度惧怕,而直接乘坐小船逃回广州,宋军随即包围贺州。
刘鋹召集大臣商议抵御的最佳将领人选,起初大臣们推举潘崇彻,但由于长时间没有得到启用,潘崇彻的积极性早已丧失,于是以眼病推脱。
刘鋹一怒之下启用伍彦柔为大将,出师援救贺州。
宋军在得到伍彦柔部前来的情报之后,撤退二十里,同时在南乡设伏。
伍彦柔率部乘坐船只,于破晓时分抵达南乡,宋军伏兵突然冲出,伍彦柔部大乱,被杀死人数占到了全军的十分之七到十分之八。
伍彦柔于阵中被擒,并被斩首,头颅被展示给贺州城内守军,但是城内守军不为所动。
随后,宋军军中随军转运使王明率领数百名负责转运辎重的士兵,以及几千名丁夫,填平了城外壕沟,直抵贺州城门。
贺州人十分惊慌,开门迎降。
潘美此时放出话来要直捣广州,刘鋹迫不得已,再次请潘崇彻出山,给潘崇彻封官加爵,令其带三万兵驻防贺江。
但潘崇彻此时只想拥兵自保。
十月,潘美攻克南汉军开建寨,昭州刺史田行稠、桂州刺史李承圭望风而逃。
宋军不战而克昭州和桂州。
此时刘鋹却认为:“昭州、桂州、连州、贺州,原来都是属于湖南的,现在宋军攻克了这些地方,就不会继续南进了。”
一连串的胜利,让宋军士气高涨,潘美等人也不客气,声言顺贺水东下,直取兴王府!
随即宋军继续南下,兵临番禺北方门户韶州!
只要攻破韶州,番禺就在眼前,南面曹彬的海军还等着呢,潘美等人则挺着急。
但是着急归着急,却不能轻敌,因为尽管贺州惨败,损兵折将,但是,南汉军主力尚在,依然可以一战。
尤为重要的是,南汉赖以称雄岭南数十年的资本依然完好无损,这就是南汉军队中最精锐的重甲象阵!
南汉立国后,要面临同周边多个国家的不断战争。
它的西边是楚国,北边则是当时诸侯国内势力仅次于中原大国的、强大的南唐。
为抗衡邻国,南汉统治者煞费苦心扩充军队,其中最重要的步骤就是组建以战象为主要作战工具的象阵。
南汉地处南方,它的南方邻国大多处于亚热带地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