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更宋-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于是命令全军放下武装,军士们都抱头痛哭,哭声振动了原野。杜威、李守贞还在众人中宣扬:“君主无德,听信任用奸臣小人,猜忌我们。”

    听的人没有不咬牙切齿的,契丹主派赵延寿身穿赭袍来到后晋营中抚慰士兵,指着赭袍说:“这都将是你的东西。”

    杜威以下将领都到马前迎接拜见;赵延寿也给杜威穿上赭袍,给后晋将士们看,其实这都是愚弄他们的把戏而已,契丹任命杜威为太傅,李守贞为司徒。

    而后,杜威引导契丹主来到恒州城下,告诉顺国节度使王周自己投降的情况,王周也出城投降了。

    十二日,契丹主进入恒州,又派兵袭击代州,刺史王晖开城投降。

    契丹主率兵从邢、相二州南下,杜威率降兵跟随,契丹主派张彦泽率二千骑兵先去攻取大梁,并且安抚那里的官吏百姓,派通事傅住儿为都监。

 第四十七章 晋国之亡(三)

    杜威投降的事,皇甫遇当初没参预谋划。

    契丹主要派皇甫遇先率兵进入大梁,他推辞了;退下后对亲信说:“我身为将相,兵败后不能去死,怎能忍心再谋取君主呢!”

    兵至平棘,对身边跟随人的说:“我已好几天不吃饭了,还有什么面目再往南走啊!”于是掐住喉咙而死。

    之后,张彦泽日夜兼程飞奔疾驰,夜里渡过白马津。

    十六日,出帝才知道杜威等人已投降,当天傍晚,又听说张彦泽已到滑州,就召李崧、冯玉、李彦韬到宫中议事,打算诏命刘知远起兵来援救都城。

    十七日,天还没亮,张彦泽已从封丘门破关冲入城中,李彦韬率领禁军五百名前往迎敌,不能阻止,张彦泽在明德门外驻军,城中大乱。

    契丹打了进来,城里宫中全乱了,出帝在宫中放起了火,自己提着宝剑驱赶后宫的十几个人将跳入火中,被亲军将领薛超抱住了。

    一会儿,张彦泽从宽仁门外传进契丹主给太后的书信以示抚慰,并召桑维翰、景延广前来。

    出帝于是命令灭火,打开所有的宫门,他坐在御苑中和后妃们相聚哭泣,召翰林学士范质草拟降表。

    自称:“孙男臣重贵,祸事来临神鬼迷惑;运数已尽天命灭亡。现在和太后及妻子冯氏,全族大小都在郊野两手反绑向前排列等待降罪。

    派儿子镇宁节度使石延煦、威信节度使石延宝,奉上国宝一枚、金印三枚出城迎接。”太后也上表称“新妇李氏妾”。

    傅住儿入宫内宣示契丹主的命令,后晋出帝脱下黄袍,穿上素色衣衫,再次叩拜听从宣示,宫内左右侍从们都掩面涕泣。

    后晋出帝让人召张彦泽来,想和他议事,张彦泽说:“臣没脸去见陛下。”出帝再次召他去,他只是微笑不答应。

    十八日,张彦泽把出帝迁往开封府,而且片刻不让停留,宫里大哭,出帝和太后、皇后坐着肩舆,宫人、宦官十几人步行跟随。

    路上见到的人都流下眼泪。出帝把内库的金银珠宝都随身带走,张彦泽派人规劝他说:“契丹主来时,这些东西无法藏匿。”

    出帝将这些财宝都放回内库,也分一部分给张彦泽;张彦泽选取其中的奇珍异宝,封存其余留待契丹。

    张彦泽派控鹤指挥使李筠率兵看守出帝,出帝和外界的联系不通,出帝的姑姑乌氏公主贿赂看门人,进来与出帝诀别,然后回到家中上吊自杀。

    出帝和太后给契丹主所上的表章,都先给张彦泽看过,然后才敢发出。

    国破家亡,石重贵心里很不是滋味,他让人取几段内库的丝帛,管库的人不给,说:“这不是你的东西。”

    又向李崧要酒,李崧也用其它原因推托不送来,他又想见李彦韬,李彦韬也推辞不来,出帝为此惆怅了许久。

    二十三日,石延煦、石延宝从牙帐回,契丹主赐给出帝手诏,并派解里前去对出帝说:“孙儿不要担忧,一定让你有吃饭的地方。”

    出帝心里稍稍安稳,上表谢恩。

    早先,契丹主来到相州,旋即派兵开往河阳捕捉景延广。景延广仓促之间无处逃跑藏匿,就到封丘去见契丹主。

    契丹主责问他道:“导致两主不和,全是你所干的事!你所说的‘十万横磨剑’在哪里?”

    召来乔荣,让他们互相申辩对证,共十件事,景延广最初不服,乔荣把纸上所记的话给他看,景延广才认服,每承认一件事,就给他一支筹码。

    到第八去支筹码时,景延广只能把脸伏在地上请求死罪,于是把他关押起来。

    三十日,文武百官在封禅寺住宿。

    两个月不到,历史上的后晋灭亡了,石敬瑭的心思,他的儿孙们一点没有领悟,燕云十六州算是白给了。

    朝廷发生这么大的事,百姓们也未能幸免,大军入城开始抢掠,郭二牛一家虽然躲得隐蔽,可也差一点被发现。

    次年正月初一,后晋的文武百官在大梁城北远远地向后晋出帝辞别,然后改换白衣纱帽,迎接契丹主耶律德光,全都在路旁伏服请罪。

    契丹主头戴貂帽,身披貂裘,内裹铁甲,立马于高岗之上,命令归降的百官起立,改换服装,安抚勉慰百官。

    左卫上将军安叔千一人从百官的行列中站出来,向契丹主耶律德光说了一番胡语。

    契丹主道:“你就是‘安没字’吗?你过去镇守邢州时,已多次向我表示忠诚,我没忘记啊。”

    安叔千欢呼跳跃拜谢而退。

    出帝和太后以下在封丘门外迎接,契丹主推辞不见,当他进入大梁城门时,百姓们都惊呼地跑掉了。

    契丹主登上城楼,命翻译告诉百姓们:“我也是人,你们不要害怕!我要让你们休养生息,我无心南来,是汉兵引我来到这儿的。”

    来到明德门,契丹主下马叩拜,然后入宫,命令他的枢密副使刘密为代理开封尹。

    日落时分,契丹主退出都城,屯兵于赤冈。

    初五,契丹封后晋出帝为负义侯,安置在黄龙府,黄龙府就是原慕容氏的和龙城。

    契丹主派人对李太后道:“听说重贵是不听母命才落到今天的下场;您可以自行方便,不要和他一起同行。”

    太后道:“重贵侍奉我很恭谨。他的失误是,违背了先君的意志,断绝了两国的交欢。

    有幸蒙受大恩,保全了身家性命,我做母亲的不随着儿子,又往哪儿寻求归宿呢!”

    初七,契丹把后晋出帝和他全家人迁到封禅寺,派大同节度使兼侍中河内人崔廷勋领兵看守。

    契丹主多次派使者前去探望问候,后晋出帝每听说使者到,全家都惊恐担忧。

    当时雨夹雪下了十几天,寺外断绝了供给,全家老小又冷又饿。李太后派人对寺内的和尚道:“我曾在这里供给数万和尚的斋饭,难道就没有一个人记着我吗?”

    和尚以“契丹用心难料,不敢献上食品”为推辞,后晋出帝只好偷偷地哀求看守,才得到一点食物。

    初九,契丹主改穿中原衣冠,文武百官上朝退朝一切均按旧有的典章制度。

    当初,杜威恢复旧名杜重威领着后晋军投降契丹后,契丹主收缴了全部兵器铠甲,有数百万件之多,贮存于恒州。

    派人将军马数万匹北归其国中,派杜重威率领其部卒跟随自己南下。

    到了黄河岸边,契丹主看到投降的后晋兵卒太多,怕制造事变,想用自己的骑兵把他们统统赶进黄河。

    有人劝谏道:“晋兵在各地的还很多,他们听到投降的都死了,一定都会抗拒到底的,不如先安抚他们,慢慢地再想万全之策。”

    契丹主就派杜重威带领他的降兵屯驻陈桥,正赶上下雪多日,官没给粮饷,士兵们又冷又饿,都怨恨杜重威,相聚而哭泣,杜重威每出帐外,道旁的士兵都骂他。

    契丹主还是想诛杀后晋降卒。赵延寿对他说:“皇帝亲自率兵冒着飞矢流石夺取了晋国江山,是想自己占有呢,还是想替他人夺取呢?”

    契丹主脸色突变道:“朕统率全国南征,五年不解衣甲,才刚刚得到,岂能是为他人!”

    赵延寿道:“晋南面有唐,西面有蜀,常常互为仇敌,皇帝也知道吧?”

    契丹主答:“知道。”

    赵延寿道:“晋国东起沂州、密州,西至秦州、凤州,绵延广袤数千里,边境与吴、蜀相接,常要派兵镇守。

    南方暑热潮湿,北国人不能居住。他日您车驾北归,而这么辽阔的晋国疆土无兵把守,吴、蜀一定乘虚入侵,这样,难道不是为他人夺取江山吗?”

 第四十八章 声名鹊起(一)

    听了赵彦寿的话,契丹主沉吟了片刻,道:“这是我没料到的。那么应该怎么办呢?”

    赵延寿道:“陈桥的降兵,可分开来把守南部边疆,这样吴、蜀就不能成为后患了。”

    契丹主道:“我过去在上党,失策在于当断不断,把唐兵交给晋。

    没想到反过来与我为仇,北面同我作战,辛苦勤劳好几年,才把他们战胜。

    有幸落在我的手里,不乘这时把他们翦除干净,难道还留作后患吗?”

    赵延寿道:“过去把晋兵留在河南,不将他们的妻子作为人质,所以才有这种忧患。

    如果把他们的家全迁到恒、定、云、朔各州之间,每年轮番让他们把守南部边疆,何怕他们发生突变!这是上策呵。”

    契丹主大喜道:“对!全按你燕王的意见办理!”

    于是陈桥降兵才得豁免,分别遣返兵营,赵延寿也算做了件好事,保留了中原的气数。

    ……

    晋国就这样灭亡了,此时消息还没传到南唐,上元节这天晚上,金陵城灯火通明,百姓们都到街上庆祝。

    聚仙阁前聚集了不少人,因为门口挂着的十个花灯。

    每个花灯上都有一个灯谜,而门前立着一个牌子,上面写着:“免费猜灯谜,猜中者可获得新茶一包。”

    郭浩站在人群中,发现人们只是在观望,没有人上前尝试,他知道必须有人开个头,于是他站了出来。

    “这位公子,你这是猜谜对吧!”

    陈林见说话的是郭浩,先是愣了一下,可看到郭浩对他眨眼,立刻明白过来。

    “没错,是猜谜,猜中了就有奖!”

    “不要钱么?”

    “不要钱!”

    “不要钱,那我来试试!”

    于是郭浩选了一个字谜,略一沉吟说出了答案。

    “恭喜这位公子,猜对了,这是给你的茶叶!”

    说着递给郭浩一小包茶叶,郭浩打开看了看,问道:“这是什么茶叶啊,怎么喝啊!”

    陈林也进入了状态,道:“用热汤冲泡即可,很是方便,公子回去可以试试。”

    “哦?如此简单么?那我回去试试,反正也是白来的,试试也不吃亏。”

    说完郭浩看了看围观的人群,高兴地拿着茶叶离开了,众人见茶叶真的白送,于是分分参与。

    有了开头,接下来就好展开了,他们出的灯谜都不难,有点文化有点思维就能想到,一时间很是活跃。

    “爹爹那看,那里好热闹啊!”

    人群外面,周宗带着女儿周娥皇出来赏灯,正好走到聚仙阁,周娥皇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