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更宋-第3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且不管公办私办,有资质的学堂才能进入大学,大学免除学费,成绩优秀给与奖学金,鼓励学子深入学习。”
后世是义务教育,可以做到前期不收学费,但大宋没有那个实力,只能注重高阶人才,毕竟大学的学子比幼学要少很多。
陈玄听了郭浩所说,觉得这个办法可以施行,其实免除学费的做法自古有之,只是范围大小不同罢了。
“陛下此举,福泽天下,臣等佩服。”
郭浩摆了摆手,继续说道:“这件事就交给陈爱卿去办,务必传达到各省。
朕给他们那么大的权利,如果这点事都做不好,那他们那个高官、书记也就别当了!”
“遵旨!”
新的政治提系下,各省展开了新的发展模式,除了固有的赋税外,朝廷鼓励各省自行发展。
所谓的自行发展,无非是搞各种开发,像山西有煤炭,南方有稻米一样,各省要把资源转化成经济,搞好百姓生计。
郭浩之前所做的一切,算是开了个头,商业、教育、卫生、科技、环境、工业,都需要开始发展。
其中教育、卫生等都是新项目,而且还比较重要,各地的公立医馆都已经出现,只是还不成规模。
从县学离开前,那个小孩还在那里,郭浩又说了一句:“县学招收的是适龄儿童,不一定非要八岁,如果孩子有天赋,通过测试后也可以提前入学嘛。”
陈玄闻言一愣,随即就明白了郭浩的意思,道:“臣这就去拟公,发回内阁颁布施行。”
郭浩没等陈玄说完,已经迈步离开,有时候就是这样,他明明给了官员权利,可他们依旧谨小慎微,缺乏魄力。
走出了县学,郭浩开始观察街上的商铺,不少都挂着施家的标志,这代表着皇商。
像这种小县城,有这么多商铺已经不容易,这是郭浩重视经济的成果,成功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可是郭浩这么做,是为了宏观大局,这些商铺之所以能开,也是朝廷扶持的结果。
商人重利,不赚钱的买卖不做,皇商有九成利都是朝廷的,郭浩若是少要一些,商铺也就可以经营下去,也算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况且现在的施家和陈家,商铺也不都是自己的,他们开启了一个新模式,郭浩命名为加盟。
有了皇商的标志,百姓都比较信任,而且统一定价,质量也有保障,而他们只需要缴纳很少的分成,入会的门槛只有口碑。
郭浩这么做,进一步促进商业的发展,这是一种监管,要想保住标志,就必须诚信经营。
然而,如此良好的态势下,市场中有一伙人依旧格格不入,看着眼前这家粮店,郭浩皱了皱眉。
这是丐帮的商铺。
丐帮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手里的资源得天独厚,别的不说,光是运输一项,就没有人能与之相比。
丐帮拥有全国最大的运输网,全国最大的马帮,全国最大的船队,俨然垄断了运输行业。
利用这个优势,他们的商铺价格要更低,因为他们可以暂时忽略运输成本,这是其他商铺做不到的。
市面上的米十一斤,他就卖九,而且明目张胆地写出来,米都是一样的米。
百姓们也不傻,知道那些商铺的米也是丐帮运过来的,陈林和施亦然也知道,但是他们没有提。
皇商是朝廷的,丐帮难道就不是朝廷的了?
郭浩默许丐帮的发展,难道就没有牵制他们的意思?
郭浩当然有这种想法,皇帝最擅长的不是战争,也不是发展,而是权衡。
其他事都有人去做,他只不过制定了方向,具体不需要他操心,他只在乎结果。
在这个过程中,他要权衡利弊,避免一家独大。
否则,当初他就不会选择施亦然,有陈林一个就够了!
第四百九十二章 巡幸少林
郭浩要搞权衡,算是默许了丐帮的发展。
而丐帮的本质其实是物流,这与郭浩接下来的谋划契合。
蒸汽船已经出现,那么火车还远么?
而最熟悉运输路线的,除了丐帮,没有再合适的组织。
所以在铺设火车轨道前,郭浩要整合丐帮,有现成的资源不用,不是郭浩的风格。
如果开通了铁路,运输就更重要了,所以必须由朝廷掌控,不允许任何人染指。
粮店的生意不错,哪怕只便宜一文钱,对百姓也有很大的吸引力。
反观施家的商铺,也不是没有人,只不过两边的人群不同,一边是普通百姓,一边是达官显贵。
施亦然也不傻,知道没法和丐帮争,所以走高端路线,明知道是同样的东西,可是有人就要这个面子。
郭浩若有所思,没想到这时候就有人懂得消费群体,这倒也是个办法,朝廷倒是不受损失。
……
暂时不去管丐帮他们,汝州当地其实也有很多特产,其中最出名的就去瓷器。
一路向北,郭浩看到很多卖瓷器的商铺。
汝瓷,始烧于唐朝中期,盛名于北宋,位居宋代“五大名瓷”之首,因产于汝州而得名。
顺着汝河走去,两边都是磁窑,正所谓汝河两岸百里景,处处炉火观连天。
看着这些磁窑,在看看那些瓷器,后世的国宝现在都是地摊货,郭浩不由得有一种异样的感觉。
拿起一个天青色的小碗,郭浩不由得赞叹道:“色泽青翠华滋,釉汁肥润莹亮,有如堆脂,视如碧玉,扣声如馨,质感甚佳,真不愧是汝瓷啊!”
沈欣等人跟着郭浩,见郭浩脸色平静不说话,知道他在思考,所以也就一直沉默。
现在郭浩终于打破了沉寂,沈欣终于忍不住了:“这就是汝瓷么,价值上亿的那种,这要是买些回去……”
沈欣这么一说,郭浩就知道她在想什么,笑道:“你要是喜欢,回头我让人给你买一车!”
郭浩也是难得的好爽,这要是放在后世,有一件都了不得了,现在他却敢成车买。
听郭浩这么说,那个摊主不乐意了,道:“这瓷器烧制不易,你以为是那陶罐,随随便便就能烧出来。”
摊主说完,赵普刚想说什么,却被郭浩拦住,他忽然想到一件事情。
后世的汝瓷之所以名贵,是因为技术失传了,金灭北宋后,汝窑也随之消亡。
其开窑时间前后只有二十年,由于烧造时间短暂,传世亦不多,在南宋时,汝瓷已经非常稀有。
想到这里,郭浩交代陈玄道:“回去以后,派人来学习一下烧制方法,这么好的工艺,不能让他失传了。”
“是。”
陈玄记下这件事,不明白郭浩为什么突然对瓷器感兴趣,郭浩生活一项节俭,很少铺张浪费,在他的带动下,形成了良好的风气。
郭浩交代了一句,放下磁碗就离开了,那摊主见郭浩一件不买,嘀咕了两句不在看他们。
……
郭浩说是去幽州,其实并不急着赶路,他打算先去长安一趟,有意把中京迁到长安。
之所以迁中都到长安,也是为治理国家考虑,将来西域他是要拿下的,汴梁距离西域太远了,传递消息不方便。
而长安距离吐蕃比较近,有利于治理,长安是汉唐的国都,去那里不用再大兴土木,有现成的宫殿,方便办公。
出于这个考虑,郭浩这才先去长安,如此三都定鼎,华夏可安。
如今走到了汝州,北面就是嵩山,郭浩打算上嵩山看看,毕竟上面有一座驰名中外的寺庙。
少林寺!
一行人来到嵩山之下,发现少林寺很大,占地上万亩,来参拜的信徒很多。
郭浩站在山门山,抬头望去,山上的楼台殿阁无数,能看见的就有几千间,有一些还隐藏在林间。
沈欣好奇地打量着少林寺,说道:“没想到,现在的少林寺就有如此规模,不愧是天下第一名刹。”
沈欣说完,郭浩笑道:“当年唐太宗时,少林寺十三和尚因助唐有功,受到唐太宗的封赏,赐田千顷,水碾一具,并称少林僧人为僧兵。
从此,少林寺名扬天下,被誉为天下第一名刹,这还不算隋炀帝赏赐的土地,你说他能不大么!”
郭浩嘴上这么说,可心里却在观测,少林寺名义上土地很大,实际上并没有那么多。
一行人和普通香客一样,进入山门走进少林寺。
香客能到的地方,自然没什么好看的,现在的少林寺不是景区,有很多地方是不能进的,比如塔林。
郭浩对少林寺了解一些,他真正想看的是少林寺的武功,都说天下武功出少林,可郭浩从没听过少林寺有什么高人。
一路走向后山,赵普等人走不动了,郭浩就让他们留下歇息,他带着沈欣、韩玉和紫云继续走。
过了佛殿后,几人看见一条小路,中间隔着一片树林,隐约可以听见吐气的声音。
沈欣顿时来了兴趣,她来大宋也有一段时间了,却从来没见过什么武林高手。
郭浩说李辉就是高手,可是沈欣不信,因为李辉表演的刀法,和她印象中的完全不同,郭浩对此也没办法。
一行人刚要进树林,树林中突然走出一个和尚,拦住了几人的去路。
“此路不通,几位施主如果要上香,还请到前面佛堂。”
看见这个和尚,韩玉顿时警惕起来,乍一看这个和尚没什么异常,可是他的手上有厚厚的老茧,双腿粗实有力,手臂同样粗壮,是一个高手。
“呵呵,师傅不必紧张,我们没有恶意,只是对贵寺比较好奇,想要到看一看后山。”
那和尚打量了郭浩一番,见郭浩庞眉皓发,不怒自威,身边跟着一位妙龄女子,身后两位随从,手里都拿着宝剑,一看就不是一般人。
“阿弥陀佛,施主如果想去后山,可以走另一条路,此地为我寺武僧演武之地,不方便外人观看。”
和尚说完,抬手指了一个方向,郭浩抬头看了看,之间西边也有一座建筑,而建筑的旁边好像有一条小路。
郭浩见此没说什么,道了声谢,拉着沈欣离开,沈欣很不情愿,却被郭浩拉着。
走了几步才放开沈欣,沈欣摸了摸手腕道:“你抓我干什么,那后山有什么好看的,我要看的是少林武功,那后面是塔林,现在估计没什么塔。”
沈欣倒是来过少林寺,刚刚路过千佛殿,她就想起来了。
和尚练武的地方是白衣殿,西面是地藏殿,再往后就是方丈的住所,和刚刚出现的塔林。
“呵呵,你要想看,也得人家同意才行,人家不同意,咱们总不能硬闯吧。
既然都来了,也不能这么回去,我看刚才那个和尚的意思,应该是让我们去找他们方丈!”
沈欣听郭浩这么一说,也明白郭浩的意思,如果方丈能同意他们参观,也就没人敢拦着了。
“那还等什么,咱们快走吧。”
郭浩欣然点头,几人顺着和尚的指点,走到了一座很不起眼的建筑前,沈欣疑惑地看着眼前的建筑。
“咦,我记着这里应该有一个院落的,怎么没有了?”
郭浩闻言摇头,道:“你来少林寺那是什么时候,现在是什么时候。”
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