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更宋-第3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果这个办法行不通,那么郭浩恐怕又要大动干戈了,所以为了减少牺牲,少林寺也算是做了一件好事。

    第二天一早,众人继续赶路,一路上看了一下民情,除了之前发现的问题外,百姓的日子还算过得去。

    能让老百姓都吃上饭,郭浩已经算是好皇帝了,至于什么商业、教育、可持续发展,老百姓根本不想那些。

    ……

    历经一个月,一行人终于来到长安城,这座历史上的第一帝都,如今却是一片废墟。

    看到这一幕,所有人都沉默了,当年朱温逼迫唐昭宗迁都洛阳,一把火烧了这十三朝古都,可以说是千古罪人。

    大唐盛世,让多少人魂牵梦绕……

    长安城,承载了多人文人的回忆,只能出现在文字中。

    郭浩站在一处瓦砾之上,他已经亮明身份,当地的官员前来迎驾,侍卫也由暗转明。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一首曲念罢,所有官员心情都很沉重,虽然这些年长安城已经恢复了一些,可是当年的辉煌已经无法重见。

    百姓们远远地围观,他们都想弄清楚皇帝来这里做什么,作为曾经帝都的子民,他们骨子里的骄傲还没有消失。

    郭浩环顾四周,开口说道:“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长安曾经的辉煌,你们应该还记得。

    看到今天的场景,作为大宋的子民,你们心里在想什么朕不知道,但朕心里是何其悲也!

    大唐帝国,多么强大的存在,万国来朝,傲立于世界,为什么会灭亡,我们应该反思!

    前车之鉴,后车之师,我们应该引以为鉴,不能让我们的后人,为我们感到悲哀。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郭浩说完,从废墟上下来,官员们跟在后面,没有人敢说话,谁都能看出郭浩心情不好。

    郭浩以古警今,告诫官员不要重蹈覆辙,唐朝灭亡的原因,他们都很清楚。

    除了皇帝的无能,剩下的全是官员的原因。

    连年的天灾人祸,使粮食的产量受到影响,最底层的劳动百姓苦不堪言,当地宦官盛行鱼肉乡里。

    于是,唐朝历史上规模最大、历时最长的唐末农民起义爆发了。

    在安史之乱后,参与平叛的将领,都被授予节度使之名,在各自的地方招兵买马,这就为藩镇割据创造了条件。

    所以在安史之乱后,唐朝出现了藩镇割据的局面,皇权受到威胁。

    与此同时,朋党之争也很严重,各党为了自己的利益,内连太监,外和藩镇。

    其国家前途于不顾,奋力排挤非本党派大臣,破坏了正常的朝堂议政,施政的过程,使皇帝无法正确制定国家未来的的政策方针,是国家逐渐走向衰败。

    皇帝无法了解百姓的疾苦,百姓无法将困难反馈给皇帝。

    所以郭浩来到长安后,借机警告了一次官员们。

    大宋的太监没有什么势力,郭浩选太监也本着自愿原则,天生有残疾的最好,要么就是自愿。

    而朋党之争也不是没有,只不过可以控制,地方官府不再是一个人说的算,权利得到了划分,也可以制衡一下官员。

    外面的百姓不知道郭浩来干什么,但是郭浩还是让人发出告示,宣布要把长安作为中京。

    长安的百姓欢呼雀跃,和后世的百姓一样,谁不希望自己的家长受国家重视。

    这其中自然就有浑水摸鱼的,可是郭浩早就做好了布置,来之前就交代了官府,城市规划统一进行,每家的情况官府早就了解了。

    在长安城的基础上,建立一座王城,规模比不上皇宫,够官员办公用就行。

    郭浩不可能恢复长安城,那可是经几百年的建设,他现在可没那么多闲钱修宫殿。

    不过他尽可能保留一些遗址,然后进行复原,复原以后的建筑也不作为皇宫使用,他要开展旅游行业。

    这时候开发旅游行业听起来不现实,可是郭浩已经开始准备铺设铁路,长安作为中京肯定要先开通。

    第一条铁路线,一定要联通三京,这样往来运输就方便许多,自然就可以带人过来。

    这些都是郭浩后续的想法,目前他要做的就是修建王城,作为大宋的一个政治检测点,辅佐他治理天下。

    经过一系列的勘察,郭浩确定了最终方案,沈欣被留在这里监工,这也是他带沈欣出来的目的之一。

    与此同时,金陵那边已经展开建设,有郭致舜亲自建都,想必不会有什么问题。

    告别了沈欣,郭浩就要去幽州了,此时幽州已经开工,作为大宋的国都,那里才是重中之重。

    “我走了,你自己小心,紫云会留下来保护你,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就联系我。”

    虽然通信不方便,可是信鸽速度还是很快的。

    “放心吧,我正好趁这段时间研究一下电话,否则联系太不方便了!”

 第四百九十五章 北上幽州

    离开长安,郭浩一路向北。

    得知郭浩离京的消息,各地官员都战战兢兢,约束好手底下的官员,警告了那些流氓恶霸。

    一时间,大宋内的治安明显好了很多,尤其是北方诸地,很多称霸一方的人物都隐藏起来。

    半个月后,郭浩终于抵达幽州,此时幽州十分热闹,一个建都的消息,立刻吸引了不少人。

    郭浩停留在城门口,经过几个月的建设,幽州城已经有了轮廓,除了皇宫占据的土地,外围全被商人占据。

    郭浩见此皱了皱眉,询问施工负责人道:“这些地方都让别人占了,那官员们以后住哪。”

    “回陛下,城东预留了大片空地,用来建设大臣们的宅子,其他方位则是按照工部的规划,微臣可不敢随意做主。”

    听到这句话,郭浩明白了,原来工部是把王公贵族都聚集在一起,之所以在城东,是因为右为上左为下。

    继续向城中走去,与皇宫一同开工的,还有临街的商铺,郭浩本来打算由朝廷统一建设,可是出于成本和时间的考虑,郭浩答应了由商人自己建设。

    可是土地还是朝廷的,只不过是租给了商人,京城的土地不能卖,否则日后都是麻烦。

    此时已经是五月份,北方气候分明,天已经开始热起来。

    进入皇宫大门,主殿的地基已经打好,看着工地上的水泥沙子,郭浩有种回到后世的感觉。

    郭浩走到一堆砖石前,发现都是青砖,青砖却是比红砖好,就是烧制起来费工费时,可这毕竟是皇宫,认真一点也好。

    在工地大致转了一圈,没发现偷工减料的,郭浩交代人保持,就回到城外的行宫。

    行宫之中,有两个人早已等候多时,看到这两个人,郭浩脸上露出笑容。

    “臣完颜继,拜见陛下。”

    “微臣王维,拜见陛下。”

    二人行礼过后,郭浩把二人扶起来,郭浩打量了完颜继一番,发现一段时间不见,他身上倒是多了一些王者之气。

    “都坐吧,什么时候到的?”

    “回陛下,我和小王爷昨天就到了。”

    “哦。”

    郭浩说着摆了摆手,行宫里的侍女太监就都退下了,宫殿里只剩下郭浩三人,围坐在一个桌子前。

    “辽东那边都还好吧,辽国有没有搞小动作。”

    完颜继闻言看了王维一眼,王维点了点头,完颜继这才开口:“陛下,辽主耶律贤曾给我写信,劝我归顺辽国,还说……让我做南院大王。”

    郭浩听了没说什么,给二人倒了杯茶,二人赶紧起身接过。

    “继儿,你怎么看。”

    完颜继闻言沉吟不语,他看不出郭浩的喜怒,要不是王维劝说,他都不敢告诉郭浩。

    “就说你内心最真实的想法。”

    郭浩发现完颜继有些犹豫,再次鼓励道,完颜继身子了一口气,坐直了身子开口道。

    “儿臣觉得,我可以答应他。”

    听到这句话,郭浩和王维都笑了,完颜继成长的很快,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确实很大。

    “说说你的理由。”

    完颜继略一思索,开口道:“第一,辽东地处辽国东部,虽然与大宋已经接壤,可连接环节很薄弱。

    若果辽国执意切断我们,我们也没有办法,现在还不是决战的时候,对双方都没有好处。”

    郭浩闻言喝了一口茶,示意完颜继继续说下去。

    “第二,辽国不知道我与父皇的关系,如果我成为了南院大王,就可以整合辽国东南的领域,只要时机成熟,就可以直接回归大宋。

    第三,经过之前的事情,表面上我们已经脱离了大宋,归顺辽国道义上也说的过去。

    有大宋的十万大军在,女真也有了谈条件的资本,辽国不想和我们开战,我们也就顺着他们,暗中积聚实力。”

    完颜继说完,郭浩点了点头,女真国表面上已经和大宋没什么联系了,虽然耶律贤不信,但事实确实是这样。

    西北的事情,让耶律贤感到危机,而辽东的女真国,对于辽国来说就是一个定时炸弹,不一定什么时候就会爆炸。

    当然现在还没有定时炸弹,可女真国的存在,对辽国确实有很大的威胁。

    耶律贤拉拢,也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他认为完颜继不会答应,辽国能给他的,宋国也可以给他。

    可是完颜继如果答应了,那么耶律贤就要寻思寻思了,完颜继葫芦里卖的什么药,难道女真真的背叛了宋国?

    所以为了迷惑辽国,郭浩是同意完颜继归顺的。

    当然这都是假的,完颜继一开始称臣,后来又称儿臣,就说明他没忘了自己的身份。

    “既然你已经想明白其中关键,那么朕也就不说什么了,有王先生帮你,应该没问题。

    只不过你这么做,存在一定的风险,你一定要小心,事不可为不必强求。”

    “儿臣谨记,多谢父皇关心。”

    郭浩摆了摆手,一段时间不见,父子二人好像生疏了。

    其实这也不怪完颜继,他把几个儿子都调离京城,各司其职,说明郭浩对儿子也不是那么信任。

    “好了,不提这些了,今天咱们难得聚在一起,不畅饮一番怎么能行。

    辽东的酒朕可记得,这次你们有没有带来一些,虽然有点烈,但喝起来着实过瘾。”

    听到郭浩要喝酒,完颜继赶紧起身道:“带了,儿臣这次特意带来一车,就是想献给父皇。”

    郭浩笑着点头,招呼人准备酒菜,赵普和陈玄也被邀请过来,一起陪着喝酒。

    露天的凉棚里,一只羊在火上泛着油光,韩玉熟练的撒上调料,不时的切下烤熟的肉,送到众人面前。

    郭浩坐在主位上,举杯提酒,赵普和陈玄已经知道了完颜继的身份,这才明白郭浩来幽州的用意。

    “陛下,新都尚在建设中,我们此时前来,是不是有点为时尚早。”

    赵普虽然猜到了郭浩的一些想法,可还是觉得现在来幽州没什么意义,郭浩闻言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