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更宋-第3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要穿新衣服么,能等我睡醒了么……”
“不,朕要你现在就穿,这是命令!”
“那,好吧……”
第五百章 国之大丧(求订阅)
冷宫之内,秋南静静地望着桌面发呆。
桌子上放着一首词,正是当年郭浩为了她写的那首。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回想当年重逢的场景,秋南现在还有些激动,要不是李安的阻挠,她早就是皇后了。
现如今李芙成了皇后,她终究还是输了,当年她如果没有离开郭浩,也许就没有这些磨难。
如果她不去管什么卦象,早点回到郭浩的身边,也许一切都会变得更好。
一步错,步步错。
路是她自己走的,现在后悔已经来不及了。
……
就在这时,一个宫女跑了进来,在秋南耳边说了一句,秋南直接站了起来。
“李芙死了?”
秋南有些不敢相信,李芙就这样死了?
“消息都传开了,陛下下旨不久,就咽了气,连袆衣都没有机会穿。”
秋南闻言又坐在凳子上,脸上露出不自然的笑容,不知为何,她竟然高兴不起来。
她一直把李芙当做对手,得知李芙被封为皇后,她还以为是因为她被打入冷宫,李芙才有这个机会。
现在看来,郭浩之所以这么做,是不想让李芙有遗憾,而李芙活着看到了册封,总比死后追封强。
秋南忽然觉得自己有些可笑。
早知道李芙这么脆弱,她又何必折腾呢?
如果她没进冷宫,就算她不是皇后,她也是后宫之主,没有人能与她争了。
可是现在,反而为别人做了嫁衣。
秋南一时间有些失落,坐在凳子上继续发呆,看着镜子里的容颜,李芙死了。
也许,下一个就是自己。
……
皇后薨亡,国之大丧。
百官入朝,宣读之间没来得及发的圣旨。
接下来要进行“大殓“和“成服“,时间定在十日后。
成服日,行祭奠之礼,群臣衰服入临、奉慰。
小祥日、大祥日行祭礼,并各依“变除服“制度改服,禫祭以后除服,郭浩则在内廷服丧。
百日后,行“卒哭“祭。
修建园陵事宜,会先由按行使根据司天监所述条件,寻找适合造陵的地方。
照惯例,园陵不差覆按,定案后,择吉日开始修筑。
发引日由司天监选定,发引前几日进行“启欑“。
自启欑前三日起,京城禁乐至祔庙毕。
发引日,郭浩行启奠于殿、行祖奠于庭、行遣奠于宫城门外,宰臣摄中书令读哀册。
奉辞讫,郭浩、百官改常服。
下葬后,虞主返回京城,行九虞祭至祔庙日,依执行虞祭的地点,可分为途中虞和殿中虞。
虞主至京之日,群臣奉迎于城外,郭浩奉迎于宫门,奉安虞主至某殿。
虞祭毕,择日祔庙。
皇后的葬礼,比之前李安还要大,前后历时数月,周围附属国派使者前来哀悼。
后宫两位主事的妃子都不在了,周薇的地位再次提升,负责后宫事宜。
而随着郭致启慢慢长大,很多人觉得郭致启也不是没有希望,如果周薇成为皇后,那么郭致启的太子之位就很难动摇。
接连办了两次丧事,举国上下的气氛都有些沉寂,虽然郭浩下令官员一切照旧,可官员们那敢太放肆。
这一年,是不寻常的一年。
李煜夫妇也先后去世。
身边的人一个个老去,郭浩却什么都做不了,他可以改变他们的命运,却敌不过岁月。
此时的后宫,突然变得很冷清。
秋南在冷宫里,不能与外界联系,周薇掌管后宫,还要照顾两个孩子,整日里很是忙碌。
郭永宁一心向佛,自顾自地修行,阿不里倒是活的很享受,她在辽国受了太多的苦,此时只想弥补一下。
郭浩突然很孤独,他想到了沈欣,二人已经有半年没见了。
郭浩的孤独,不是没有人陪伴,后宫佳丽无数,可没有一个人懂他。
身边大臣环绕,都在猜他的心思,可是他们明知道郭浩想要什么,却都在装糊涂。
外公和母亲相继去世,郭妱梅很伤心,王承衍把她带回家里,小心宽慰。
郭致尧整日待在王府,心里十分内疚,这一次要不是他的鲁莽,秋南也不会是这个下场。
郭致舜回了金陵,他要在那里服丧。
郭致禹倒是和往常一样,也许他早就知道会有这一天,对于两个哥哥的遭遇,他只能表示同情。
偌大的宫殿里,郭浩独自一人。
这一刻他犹豫了,他这么做,到底值不值得。
……
拱锤殿,李辉向郭浩汇报,刑部出手揪出玄卫后,很多官员都感到后怕。
当他们看到那堆积如山的案卷后,每个人脸上的表情都很丰富,没有几人可以坦然处之。
郭浩对此并不惊讶,他早就知道官场里那些事情,这么大的一个国家,不可能所有人都不犯错。
“事情已经过去了,从今以后再无玄卫,检察院要负起责任,要让那些官员知道,他们当官是为了百姓。”
“微臣谨记陛下教诲,还有一件事,张大顺进京了。”
“张大顺?”
听到这个名字,郭浩并不陌生,当年跟随李安的老人,如今也没剩几个。
“他现在在哪里?”
“就在殿外等候。”
“让他进来。”
李辉闻言施礼告退,功夫不大张大顺走了进来,此时的他已经过了天命之年,这些年一直在民间,担任丐帮副帮主。
“属下张大顺,参见陛下。”
“抬起头来。”
郭浩让张大顺抬头,然后打量他一番,发现他已经老了,头发白了很多,脸上皱纹也不少。
“这么多年不见,张大哥你也老了。”
张大顺闻言身子一震,眼圈一红眼泪就流了下来。
“陛下还能记得属下,我就算死了也值了。”
郭浩摇了摇头,他不希望张大顺死,毕竟是共患难过的兄弟,如果都死了郭浩也会伤心。
“家里都还好吧。”
“多谢陛下关心,属下家里都好。”
郭浩点点头,开始猜测他的来意,李安和李芙都不在了,他应该是为丐帮来的。
“张大哥今天进宫,不知所为何事?”
张大顺听郭浩还叫他大哥,有些受宠若惊,连忙躬身。
“陛下,属下这次来,是为了丐帮的事。”
“丐帮……”
郭浩是想对丐帮下手,可是现在还不是时候,毕竟李安父女刚刚下葬,还要考虑帮众的感受。
“朕已经把令牌给了致舜,你们为何不去找他。”
郭浩心里这么想,可嘴上却不能这么说,张大顺心中一凛,低着头说道。
“回陛下,属下觉得,老帮主和帮主虽然不在了,但陛下您也是丐帮的帮主,只要有您在的一天,您才是丐帮的主人。”
张大顺这是在表忠心,玄卫的下场他们可是都看到了,丐帮虽然势力很大,可也不是朝廷的对手。
听到这句话,郭浩笑了,摆手道:“来人,赐座。”
张大顺这才松了口气,有太监拿来凳子,张大顺谢恩后坐了半个屁股。
“帮里情况怎么样,长老们都是什么意见?”
既然丐帮主动投诚,郭浩也不客气,如果可以兵不血刃解决丐帮,他也是很乐意的。
“几位长老的意见是,推选陛下为新帮主。”
张大顺说完,偷偷观察郭浩的表情,而郭浩好像没听到一样,半天才开口道:“可以。”
张大顺顿时一惊,没想到郭浩会答应,郭浩身为一国之君,哪有功夫做什么帮主啊!
应该是寻找信任的人替代才是,而郭致舜就是最合适的人选。
可是郭浩偏偏不按套路出牌,竟然答应了当帮主,张大顺想不明白,郭浩如果想要丐帮,为什么之前不要呢?
第五百零一章 收拢势力
郭浩为什么早不动丐帮,还不是看在李安和李芙的面子上。
李安虽然不当帮主了,可是在帮里的威望还是很高的,很多人其实是忠诚于李家。
和玄卫一样,那些人效忠的是秋南,道义上他们做的没错,只是郭浩考虑的是江山社稷。
无论是玄卫还是丐帮,都是大宋的势力,他们势力通天,郭浩在的时候相安无事,可郭浩如果不在呢?
当初郭浩效法赵匡胤,杯酒释兵权,不是在打压军人,而是避免五代的悲剧再次发生。
他用了十多年的时间,两次军事改革,这才给军队上了一道锁,在保存实力的同时,消除了隐患。
不过这还没有结束,实力才是硬道理。
郭浩迁都幽州,就是为了扩大禁军,在他的计划中,扩大禁军发展科技,然后他就可以设立真正的军区。
与此同时,对于文官的改革也没有停止,检察院的设立,就是对官员的警告。
这是一把悬在头上的利剑,官员们可以视而不见,可是如果谁要敢贪赃枉法,不一定什么时候就会斩下来。
法网恢恢,疏而不漏。
军政的改革,是大宋的立国之本,郭浩要打造的是太平盛世,有些势力自然不允许存在。
丐帮的发展,有些出乎郭浩的意料,竟然在没有郭浩允许的情况下,私自转型,开始涉足商业,这是郭浩不能容忍的。
所以丐帮的取缔是必然的,张大顺他们还没有察觉。
他们单纯的认为,郭浩会看在郭致舜的面子上,放丐帮一马,他们以退为进请郭浩当帮主,郭浩不会答应。
可是他们错了,郭浩现在很闲,正愁没事去做,他不介意亲自收拾丐帮,给子孙消除隐患。
“让朕当帮主可以,不过朕乃一国之君,不可能坐镇一个民间帮派。”
张大顺心里一动,又生出一丝希望,他还以为郭浩真要当帮主,那他们以后的日子恐怕就不好过了。
“陛下日理万机,自然不能为这些琐事劳神,不如……”
“所以朕打算改编丐帮,设立运输部,负责大宋的物流运输,张大哥觉得如何?”
张大顺刚想提出让郭致舜代劳,郭浩却直接说要改编丐帮。
张大顺的表情凝固,半天没反应过来,郭浩也不急着让他答复,也许他都不知道何为物流。
“陛下,属下愚钝,有些,有些不明白……”
郭浩闻言起身,看着外面说道:“丐帮的优势,在于运输,你们有大宋最大的马帮,熟知全国的水陆运输路线。
如今大宋的商业飞速发展,各地的商品都需要运输,朝廷已经开始筹建铁路,需要有一个机构来负责。”
“铁路?”
张大顺更迷茫了,他只是丐帮的副帮主,朝廷的机密他怎么可能知道。
“所谓铁路,就是铁做的轨道,上面可以跑火车,不需要人畜去拉,可以自己行走,而且速度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