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更宋-第3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姑姑,我听说致舜的格物院里有一种火器,名为火枪,可以在百步之外将人击杀,你是他的母亲,能不能给侄儿弄来一把!”

    听到火枪,郭永宁心中一动,郭致舜倒是给了她一把火枪,郭致舜看不上了,就给她用来防身。

    只是她现在吃斋念佛,怎么可能把杀器放在身上,她犹豫了许久,她其实也恨李安,心里向佛祖请罪,然后就把那把枪交给了柴宗宜。

    拿到火枪,柴宗宜大喜过望,有了这把火枪,他就能找机会杀了李安,然后是李芙,最后是郭浩。

    然而秋南因为玄卫之事被打进冷宫,李安喜极而亡,李芙一病不起,几个月后也病逝了。

    还没等柴宗宜动手,他的仇人就都死了,这让他很不甘心,心里的怨恨无处发泄。

    没办法亲手杀了仇人,柴宗宜把怨恨都放在郭浩身上,他隐藏在汴梁之中,一直在等待时机,杀了郭浩。

    这一等就是一年,郭浩果然和传闻一样,喜欢独自到汴梁街头微服私访,当郭浩走进集市那一刻起,他就已经做好了准备。

    这种守株待兔的办法,完全凭借运气,如果郭浩不去河边的集市,他不知道还要等多久。

    只是柴宗宜没想到,如此周密的计划也没能杀了郭浩,如果是别人挨了那一枪,必死无疑。

    郭永宁看着火枪,没想到柴宗宜竟然真的去刺杀郭浩。

    其实她又何尝没有过这样的想法,只是为了自己的儿子,为了天下百姓,她不能这么做。

    郭浩了解了事情的原委,沉默了许久。

    “这件事到此为止,不要告诉舜儿,也许在你们心中,始终以为朕疏远他,实际上他才是朕最信任的儿子!”

    郭浩说完,离开了永宁宫,那把枪放在桌子上,就好像从来没有离开过。

    过了几天,开封府发出告示,称那日集市上死了的人是敌国的探子,是来大宋搞破坏的。

    老百姓心思没那么多,听说是敌国来的,也就没人说什么。

    然而在暗中,内卫还抓起来不少人,这些人都是那些人的家人,为了事情不暴露,他们都需要被秘密处理。

    龙兴三年,正月。

    大相国寺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当朝容贵妃,燕王郭致禹的母亲,郭永宁。

    “阿弥陀佛,施主你真的想好了?”

    方丈为难的看着郭永宁,因为郭永宁要剃度出家,没有郭浩的同意,他怎么敢收。

    “大师,我心意已决,看透红尘,世间之事已与我无关,那皇宫对我只是牢笼,我若寻求解脱,只能皈依佛门”

    方丈闻言闭眼摇头,他又何尝不知道,那皇宫就是一座围城,外面的人想进去,里面的人想出来。

    围城之中,充满了刀光剑影,尔虞我诈,稍有不慎,便会粉身碎骨,万劫不复。

    即便如此,天底下还是有很多人会飞蛾扑火,想要一步登天,殊不知繁华之处,也是地狱边缘。

    “阿弥陀佛,既然如此,贫僧就替你削去这三千烦恼丝,愿你早日脱离苦海。”

    “多谢大师。”

    方丈说罢,就要替郭永宁剃度,就在这时,三个人匆匆赶来,正是她的儿女。

    “母亲”

    郭致舜、郭雁菡、李继隆,他们都是郭永宁最亲近的人,得知郭永宁要出家,哪里还能坐得住。

    “母亲,你这是何苦,不愿住在皇宫,你可以和我们一起住啊!”

    郭雁菡想不明白,郭永宁好好的为什么要出家,这些年秋南李芙一直在争,弄得郭致尧和郭致舜也不安宁,反而是他们一家很平静。

    “不必了,为娘罪孽深重,唯有此举方可化解罪孽,你们若是想我,也可以到寺庙来看我。”

    郭永宁终究放不下儿女,但是她差点害死郭浩,郭浩没有怪罪她,她自己也无法原谅自己。

    看到郭永宁心意已决,郭雁菡只能趴在丈夫怀里哭,郭致舜想要上前,却被李继隆拉住。

    微微地摇头。

 第五百零九章 持续发展

    汴梁城,大相国寺。

    听说容贵妃要在这里出家,很多人都想来看看,可是有人封锁了佛堂,百姓不能靠近。

    郭雁菡伤心欲绝,她实在想不明白,郭永宁过得好好的,为什么突然要出家。

    而李继隆在军机处任职,倒是知道一些内幕,但是他不敢告诉妻子,郭致舜要劝让郭永宁时,他也拦住了他。

    郭永宁出家,并没有遮遮掩掩,他们都闻讯赶到了,郭浩一定也知道这件事。

    可是郭浩没有出现,就等于默认了郭永宁的选择,就算郭浩不把她打入冷宫,她的下场也不比秋南好哪去。

    为了自己的儿女,她决定出家。

    郭永宁一生,当过小姐,当过公主,疯狂地爱过,也默默地恨过……

    当初是她主动追的郭浩,其实也有趁人之危之嫌,如果不是郭浩以死相逼,李芙很可能被休。

    所以李安恨郭家也是有原因的,如果郭威一脉还有势力,也不可能就这样放弃。

    可惜郭威的子孙都死了,柴宗宜隐忍了这么多年,终究不是郭浩的对手。

    大殿内几十个和尚在诵经,青丝一缕缕掉落,郭永宁跪在佛前,双手合十,闭眼流泪。

    恩恩相报何时了,郭永宁不想这仇恨继续延续,哪怕她当了皇后,郭致舜当了太子,如今也是大宋的天下了。

    “阿弥陀佛,从今日起,你就是了凡,了凡就是你,在没有什么容妃。”

    “弟子多谢大师。”

    郭永宁出家已成定局,李继隆、郭致舜把郭雁菡送回家,二人来到书房。

    “姐夫,你为何不让我劝劝母亲,好端端的怎么突然要出家?”

    李继隆沉思片刻,开口道:“这其中确实有原因,我也只是略知一二,事情牵扯到上一辈人,我不能说。

    而且陛下应该知道母亲要出家,可是他却没有出现,也许这对母亲是最好的保护。

    虽然她人在寺庙,可我们依旧可以去看看,而且她远离斗争,也不用担心受伤。”

    李继隆说话时,一直在观察郭致舜,如果他脸上露出愤怒或者不甘,那就说明他有野心。

    不过郭致舜的脸上只有无奈和难过,他其实也猜到了一些事情,只不过他不愿面对罢了。

    ……

    阿不里由于完颜继的事情,被软禁在寝宫,郭永宁相国寺出家,皇宫里又少了一位妃子,周薇的地位又提升了一截。

    命运有时候就会捉弄人,原本起眼的周薇,突然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后宫之主。

    她今年不到三十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如果让她站稳了脚跟,郭致启的太子之位无人可以动摇。

    但是她的父亲、姐姐皆已去世,周家又没有别的亲人,这些年她除了侍奉郭浩之外,没做别的事。

    可是郭浩国事繁忙,根本不能像李煜一样,陪她风花雪月,花前月下,所以周薇的心里也是有些郁闷的。

    不过此时郭浩已经顾不了那么多,到了他这个年龄,已经没有心思在找什么妃子。

    而且他随时都可能“驾崩”,如果他再招惹女人,就等于把他们推入火坑,那些女人也不可能爱上一个老头子。

    宫里再次冷清许多,郭浩索性每天都待在御书房,处理国家的事情,经过这一次的波折,郭浩也消除了隐患。

    郭浩拿自己最亲近的人开刀,也说明了他整治的决心,官场的风气稍微不对,郭浩就狠狠砸下一棒子来。

    限制了土地的兼并,也就限制了地主阶级的发展,朝廷虽然鼓励商业,可也不是什么都可以做的。

    利国利民的买卖,郭浩大力支持,工业化是国家进步的开始,如今民间已经有了趋势。

    与此同时,郭浩还下令鼓励开垦荒地,尤其是西北地区,三年免税,十年拥有永久使用权。

    这一政令的下达,是为了鼓励百姓发展农业,毕竟工业造不出粮食,没有粮食都是空谈。

    即便如此,随着人口的增加,郭浩还是觉得粮食不够用,就算没有战争,天灾的影响依旧很大。

    作为帝国的主宰,郭浩开始了资本运作,他派遣舰队远航行商,换来粮食和其他资源。

    在他看来,用丝绸、瓷器、毛织品换来粮食,都是很划算的买卖,这些粮食都进了国库,而郭浩则用钱来购买。

    有人也许会说,朝廷拿来那么多钱。

    殊不知大宋的钱都是朝廷造的,全国上下大规模开采金银铜,可市面上流行的却是纸币,来才出来的金银,紧紧为了给货币保值。

    如今的大宋钱庄,已经有点中央银行的意思,配合户部控制市场,保证百姓的生活。

    有了粮食和钱,朝廷开始在国内修路,各省之间都有连接,清一色的水泥路,可以方便马车行驶,消息的传递,物资的运输。

    就在大宋国内干的热火朝天的时候,辽国南部也发生了不小的变化。

    在完颜继的带领下,辽南的百姓开始耕种,第一年玉米就获得了大丰收,这让耶律贤很高兴。

    发展耕种的同时,完颜继还组织百姓向汉人学习,鼓励经商、重视工匠、发展教育。

    紧紧一年多的时间,辽东和辽南的生产力大幅度提升,百姓的生活也改善许多,朝廷对此很满意,下令全国推广。

    完颜继在王府中,得知这个结果并不意外,其实自打辽国设立南院大王之时,就是为了统治汉人。

    而完颜继之所以如此驾轻就熟,得益于这些年女真国的发展。

    游牧民族的生活习俗延续了上千年,不是那么容易就可以改变的,当初东海女真适应的最慢,完颜继没少操心。

    然而事实证明,汉人沿用了千百年的习惯,还是有一定道理的,比起渔猎的靠天吃饭,耕种让他们更有安全感。

    尝到了甜头后,这些游牧民族也就理解了完颜继的苦心,粮食加上猎物,让他们的生活上了一大截台阶。

    有了女真国的经验,完颜继治理辽南得心应手,再加上这里本来就有许多汉人,完颜继更懂得他们的心里。

    边境之地,摩擦经常有,宋辽两国相互堤防,相互偷袭,就看谁更有耐心。

    辽廷看到南部发展的这么好,也没有急着举兵南下,因为战争一旦开始,就很难保证现在的景象。

    而幽州的宋都还没有建设完成,如今已经完成了大半。

    紫禁城的轮廓已经出现,皇宫里的主殿已经完成,各种宫殿也拔地而起,相信用不了多久就会竣工。

    北京没有建设完成,可中京长安和南京金陵的宫殿已经完工,历时两年时间,大宋的三京基本完成。

    只要北京一投入使用,朝廷下一步就要铺设铁路,打通这条南北动脉,进一步促进发展。

    龙兴三年,六月。

    郭浩来到格物院,却不见沈欣的身影,郭致舜站在院子里,手里拿着一个奇怪的盒子。

    “喂喂,能听见么?”

    就在这时,盒子突然传出声音,郭致舜听见后赶紧对着盒子回答。

    “可以听见,可以听见!”

    郭致舜很兴奋,沈欣研究了两年的电话,终于成功了,期间他们做了无数次实验,终于听到了清晰的声音,而且隔了很远的距离。

    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