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更宋-第3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以听见,可以听见!”

    郭致舜很兴奋,沈欣研究了两年的电话,终于成功了,期间他们做了无数次实验,终于听到了清晰的声音,而且隔了很远的距离。

    郭浩看到这一幕,心里也有些激动,终于把电话发明出来了么,这样信息传递就更方便了!

    如今的格物院,已经研究出了发电机、电池,灯泡也制作了不少,就是使用寿命不长,这与钨丝的成分和内部空气有关。

    虽然都不是很完美,可这毕竟是科技产品,大宋提前了几百年发明出来,几百年后就会达到一个很高的高度。

    想想后世的清朝,在最关键的时候闭关锁国,限制了华夏的发展,郭浩现在不怕了。

 第五百一十章 西部治理

    “咦,父皇你怎么来了,儿臣忙着实验,所以……”

    郭致舜终于看到了郭浩,郭浩笑着摆了摆手,道:“不要紧,不必多礼。”

    随即郭浩上前两步,看着郭致舜手里的盒子问道:“这是你们研究的电话么,成功了?”

    郭致舜一听电话,兴奋地点点头,道:“成功了,我们研究了一年多,终于成功了!”

    郭浩点头:“那,声音可以传递多远。”

    说到这里,郭致舜一脸得意:“我们扑了一条十里的线,姑姑在那一边,我在这一边。”

    十里地!

    那就是五公里了,郭浩也没想到,沈欣竟然这么厉害,这不等于把电话弄出来了。

    “那再远一些可以么!”

    郭致舜点了点头:“可以,不过需要更大的电压,现在我们那个发电机最高也就三十多伏,再高我们也没试过。”

    电器的发展,比郭浩想象的要快,其实发电的原理并不复杂,主要是应用制作。

    “好,继续完善电话,争取铺设铁路的同时,同时铺设一条电话线,这样我们就可以实时通话,及时沟通。”

    郭致舜点点头,铁路铺设需要等北京竣工,他们还有时间,可以制造出更大的发电机,从而进一步完善电话。

    放下电话,郭浩有参观了“军工厂”,不要小看古人的智慧,经过沈欣的指导,厂房内已经出现了机床。

    利用滑轮原理,机床已经可以加工一些零件,这就加快了枪械制造,而且现在的枪械已经开始半自动化。

    试了试新枪,郭浩奖赏了工匠们,这里都是大宋最核心的机密,他们进来容易,出去就困难了,所以郭浩对他们很好。

    蒸汽机应用日渐成熟,可内燃机的研究并不顺利,主要是钢材的强度不够,零件的精准度则差很多。

    虽然郭浩很想看到内燃机,坐上汽车,可是科技的发展需要时间,大宋的发展已经很快了。

    经过几次的技术改革,枪械子弹已经可以组建生产线,只要原料足够,就能源源不断地制造枪弹。

    能做到这一点,郭浩已经很满足了,而且军工厂还研制出了手榴弹,大炮也有很大的进步,体积更小,射程更远。

    有了这些武器,大宋已经是天下无敌,接下来他需要做的,就是发挥这些武器的威力。

    就在郭浩快要离开的时候,沈欣终于回来了,看到郭浩沈欣没说什么。

    宫里的事她都听说了,她觉得郭浩很无情,几十年的妻子说贬就贬,郭永宁出家也不阻拦,他的心有多狠。

    郭浩也察觉到她眼神里的异样,带着一丝畏惧,一丝怀疑,一丝冷漠。

    两个人的距离一下子变的很远,这让郭浩心里很苦,可是又不能解释什么。

    封建社会和后世没法比,即便郭浩积极改变,只要他是皇帝,就改变不了本质。

    他其实很想善待秋南他们,毕竟相处了几十年,怎么可能没有感情。

    可是帝王并不是自由的,他不输于任何一个人,而是属于国家,属于百姓。

    任何一个想占有他的人,都会成为国家的敌人。

    任何一个想做自己的帝王,很大可能是个昏君。

    郭浩不想做昏君,也不想家人与国家为敌,所以他只能忍痛,用世人不理解的方式去保护他们。

    无论是秋南还是李芙,郭永宁或是阿不里,她们犯下的罪过,若是换了普通百姓,已经死过无数次了。

    即便是郭浩,他的双手占满了鲜血,他打着民族大义的旗号,打着统一华夏的幌子,发动了无数次的战争。

    有多少人,死在了战争中。

    又有多少人,死在了斗争中。

    二者没有区别,因为那些人都是自愿的,他们的争斗牺牲,是为了子孙后代,而郭浩所做的一切,也是为了子孙后代。

    沈欣不明白这些,单纯地觉得郭浩太狠心,作为曾经的女友,她忽然看不懂郭浩。

    郭浩对此只能喟然长叹,时至今日,他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

    离开了格物院,郭浩回到皇宫,陈玄、赵普在等他,三人来到了拱锤殿。

    “坐吧,有什么事说。”

    二人没有坐,而是对视一眼,赵普拱手道:“陛下,吐蕃、西域我们是占据了,可是两地的发展,却有很大的难度。

    这半年来,我们迁徙了不少百姓,可是那些藩人并不适应中原的环境,而中原的百姓也不愿意住在西域。”

    郭浩闻言点点头,这一点他早就预料到了,他看了陈玄一眼,开口道:“你们俩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二人对视了一眼,陈玄开口道:“针对西部问题,内阁经过研究,觉得与其过度干涉,还不如让他们自己治理。

    朝廷如果参与其中,需要消耗很大的财力物力,如果长期以往,朝廷很有可能入不敷出。”

    陈玄说完,赵普也是点头,他们对于西部地区还是不够看重,主要是那里的环境实在太恶劣了。

    但是,将士辛辛苦苦打下来,发现困难就不管了,没有中央的约束和帮助,西部不但得不到发展,社会矛盾还会导致他们独立。

    郭浩看着二人,面无表情地问道:“这是你们二人的意思,还是内阁的意思?”

    二人皆是一愣,察觉到了郭浩的不悦,赵普硬着头皮站出来,道:“这是内阁经过商讨的决定,朝廷实在没有必要……”

    “够了,你们这些文人,根本不懂得战略,自上古突厥崛起,边境一直是中原的心腹大患。

    大宋全国之兵,基本都驻守在边疆,如果没有他们,哪有你们的侃侃而谈。

    新疆、西藏,虽然环境恶劣,何尝不是一道天然屏障,当初石敬瑭割让燕云十六州,差一点覆灭华夏正硕。

    如今我大宋东南环海,北面有长城,唯独西面,无天险可守,而且藩人作乱,始终骚扰中原。

    如今两地收复,我大宋独占大陆东方,可称霸环宇,傲立于世界,遇到这点困难,你们就退缩了?”

    郭浩说完,二人的脸色很难看,赵普心里更为震惊,他没想到郭浩的格局如此之大。

    之前的赵普,也觉得开疆拓土是一件好事,如今军方的任务完成了,他们才知道治理的难度。

    作为内阁大臣,他们的职责就是辅佐郭浩治理天下,中原地区倒是没什么问题,可西部地区实在太难治理了。

    郭浩看二人不说话,心里觉得有些失望,不过这也不怪他们,毕竟视野决定思维。

    “也罢,你们把其他人都叫来,这件事朕自有安排。”

    听到郭浩这句话,二人如蒙大赦,很快就把内阁的人都叫来,同时还叫来了兵部和军机处的大臣。

    “朕这里有两套方案,你们先看看,对于西部问题,朕早有考虑。”

    说罢郭浩让太监把方案发给大臣们,当他们看到标题,不由得都是一愣。

    西部大开发和生产建设兵团!

    西部大开发,后世的人都不陌生,主要是对中国西部的开发,目的是发展西部的经济。

    而郭浩这个西部大开发,和后世还是有区别的,目的是从中原西部开始,逐渐推进发展。

    中原西部的几个省,由于地处内陆,又原理政治经济中心,所以发展水平比不上中部和东南沿海。

    所以郭浩从这里开始,发展民生经济,从而影响新疆和西藏,带动两地的经济。

    而生产建设兵团,也是时代的产物,依靠老百姓发展太慢了,除了生活习惯难以改变外,对于朝廷的一些政令,也不太好推行。

    而军队不一样,他们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可以说是最容易控制的人。

    同时他们也是最能吃苦,最可爱的人!

 第五百一十一章 兵团成立

    郭浩打算开发西部,同时成立生产建设兵团。

    大臣们看到这两个方案,不由得佩服郭浩的思维。

    利用军队建设西部,郭浩不是头一次这么干,辽东的十万大军就是例子,事实上效果很不错。

    生产建设兵团的成立,标志着军垦事业出现了崭新的,完整的模式。

    这种屯垦戍边、寓兵于民,平时搞生产,战时能打仗的体制,自古以来并不罕见,古代称之为军户。

    只不过郭浩的政策比军户制更为完善,国家扶持的力度更大,给的福利更多。

    从全军挑选合适的士兵,到了西部后会获取土地,举家搬迁或者在当地成婚,还会得到朝廷的补助和免除三年赋税。

    战死或者受伤,会获得双倍的抚恤金,在边疆住满十年后,可以回到中原,朝廷回册封爵位,这关系到他们退役后的待遇。

    如此优厚的条件,所有人都觉得很多人会去,就算是他们也有些动心,没想到郭浩会这么大方。

    后世的中国,有很多建设兵团,但后来都裁撤了,只留下新疆一个。

    郭浩不打算建设那么多,他只设立新疆、西藏两个,主要是用来发展两地的经济民生,同时镇压当地的藩人。

    既然郭浩已经拿出办法,大臣们也没有反对的理由了,方案里写的很清楚,建设兵团要在短期内实现自给自足,这就等于变相的移民。

    朝廷的政策一出台,很多士兵都报了名,但是这不是报名就能去的,还需要进行体检,保证可以适应高原气候才行。

    建设兵团要抽走大量士兵,也就代表着军队需要补充,兵部不得不着手征兵,大宋还要要保证边防安全。

    拱锤殿内,站着两波人,一波是朝廷的将领,一波是军事学院的学员。

    郭浩走进大殿内,所有人纷纷行礼,郭浩摆手让他们平身,然后抬头看着众人。

    “建设兵团,意义重大,不但要戍边,还要开垦种田,发展民生经济,铺路架桥,是个苦差事。

    你们都是国之栋梁,新一代将领,国家培养了你们,就是让你们为国效力。

    你们到了西部以后,要团结当地百姓,宣传华夏化,无论是藩人、回鹘、羌人还是其他民族,都是大宋的子民,朕皆一视同仁。

    与此同时,你们要警惕黑汗、于阗,边疆防守不能松懈,必要时可以武力镇压,朕会给你们一批火器!”

    听到火器二字,所有人都两眼放光,尤其是军事学院的学员,他们经过训练后,最了解火器的可怕。

    郭浩给他们火器,外可击退来敌,内可威慑藩人,只要有火器在手,他们绝对是天下无敌。

    “敢问陛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