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更宋-第3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殿之内,郭浩坐在龙椅之上,头上挂着一块牌匾,上面写着四个大字:太平有象。

    这四个字是郭浩亲笔所书,是中国传统吉祥纹样,出自汉书王莽传:“天下太平,五谷成熟”,即天下太平、五谷丰登的意思。

    “臣等拜见陛下,吾皇万岁!”

    迁都大典,官员们行三拜九叩大礼,郭浩坐在龙椅上,泰然接受官员的行礼。

    礼毕之后,就是一些列安排,内阁和六部都有专门的地方办公,三宫六院各有用途。

    郭浩这次来,只带来了周围和沈欣,秋南和阿不里都留在了汴梁,原来的皇宫留给了郭致舜,让他扩建格物院。

    如此一来,北京、中京、南京,大宋就有了三个权利调度中心,除了军权没有分配外,中京和南京有一定的统治权。

    三位皇子位列三京,有点类似分封制,但是没有兵权的他们,所做的事也是有限。

    汴梁格物院的一些核心机密个人员,这次也来到了幽州,倒不是郭浩放心不下郭致舜,主要是汴梁地方实在太小了。

    郭浩真的迁都幽州了,耶律贤夫妇有种怪异的感觉。

    三年了,他们都觉得郭浩当初只是说说,并不敢来幽州,毕竟此时的辽国,可谓是兵精粮足。

    但是郭浩偏偏不信邪,真的迁都幽州,和郭浩一起来的,除了武百官外,还有五万禁军。

    这五万禁军到了幽州后,立刻接替了边军的工作,原有的边军一部分被调往辽东,山海关驻守。

    另一部分往西,加强京畿东西的防守,兵力比之前多了一半,辽军想打进来也不容易。

    看到郭浩如此谨慎,耶律贤有些不屑,原本以为你不怕死,结果还是装的。

 第五百一十三章 尘埃落定

    郭浩迁都幽州,等同于跑到了辽国眼皮底下。

    当初耶律德光率军南下,攻占汴梁,于汴京登基称帝,改国号“大辽”,改年号为“大同”。

    当时很多人就觉得,汴京也不太安全,就建议朝廷南迁,毕竟这件事一直是辽国的骄傲。

    要不是后来郭浩收复了燕云十六州,大宋不可能如此太平,弄不好他也要和历史上的北宋一样,签订一份“澶渊之盟”。

    北方的稳定,是大宋发展的基础,有燕云十六州在,大宋就等于立于不败之地。

    面对大宋的火器,契丹人现在也有了心理阴影,和之前的宋人一样,只要对方不招惹自己,也就懒得再去挑衅。

    但郭浩岂是“省油的灯”?

    他提出“天子守国门”的概念,是增加皇家的危机感,从而改变大臣和百姓的畏战情绪。

    如今北京距离上京不到一千里,一匹快马两天就能到达,也就是说,双方的骑兵两天就可以赶到对方的都城。

    郭浩抛下这么大一个诱饵,就看你耶律贤上不上当了。

    幽州城内,此时十分热闹,作为大宋的新都,很多郭浩的新都都搬到这里,其中就有两位皇商。

    陈林和施亦然坐在一个凉棚下喝茶,别看他们无官无职,可没有人敢惹他俩。

    谁不知道,这二人是大宋的钱袋子,要是没有他们一直赚钱,大宋那点赋税根本不够开支。

    如今的大宋,国库里其实有些空虚,毕竟同时修建三座城市,有开发了吐蕃、西域地区,投入的钱粮无数。

    陈林在户部任职过,和户部的人关系也不错,户部尚书石熙载,不止一次抱怨过,他们好不容易攒下点钱,如今又挂掉了大半。

    但是抱怨归抱怨,有些事情该做还得做。

    “陈兄,你说陛下为什么选幽州作为国都。”

    施亦然这个问题,还真把陈林给难住了,因为原因郭浩已经告诉大家了,他迁都幽州,就是为了震慑辽国。

    “这,陛下有言,要守住国门,防止契丹侵犯,禁军有了用武之地,朝廷也可以放心”

    陈林所说,基本上很多人都知道,施亦然微微点头。

    “陈兄所说,的确是其中缘由,不过,不知陈兄有没有发现,陛下选择的南北二京,都距离大海比较近!”

    “嗯?”

    陈林有些明白施亦然的意思了,长安、洛阳、汴京三个古都,都在一条线上。

    在三都的影响下,周边的经济发都远展高于其他州郡,无论是人口还是土地,都要比其他州郡多。

    而金陵是南唐的都城,江南地区地理位置优越,可以大力发展农业,一年两熟的稻谷,可以为大宋提供大量的粮食。

    随着航海活动的频繁展开,也带动了沿海经济带的发展,从某种程度上讲,商人的胆量不亚于军人。

    就拿现在的大宋来说,陈林和施亦然其实是跨国贸易的下游,而上游则是那些商队,其中代表人物就是李庆男。

    二人这边刚提到李庆男,李庆男就走了过来。

    “二位好兴致啊,坐在这里喝茶,整条街都一目了然。”

    陈林和李庆男关系不一般,看到李庆男赶紧招呼他来坐。

    “这不是组织商人落户么,我们俩作为商会的会长,自然要盯着点。

    对了庆男,我听说陛下下令,禁止西南诸国和大理往来,那他们应该有很多货物,要卖给我们大宋吧。”

    李庆男也不客气,坐下自己倒了一杯茶,喝了一口道:“是啊,确实有很多商人找到我,要把货物卖给大宋。

    我这次来京城,就是想问问陛下,能不能借我几艘船,我好去运货物!”

    “哈哈哈”

    在商言商,哪怕是分析为什么迁都幽州,他们也是从商业方面考虑的。

    实际上,这些年大宋与周边国家贸易很频繁,这其中的关键人物不是李庆男,而是大宋海军。

    曹彬有十万大军,整日游荡在海上也不是事,十万大军整日里人吃马嚼的,消耗的粮食出是天数字。

    所以郭浩给他也出了个办法,让他去做生意,但是他这个生意和商人不同,他贩卖的是火药和兵器。

    无论是中亚还是非洲,都会时不时地发生战争,曹彬知道哪里发生战争,就会去和双方谈判,谁给的价钱高,他就帮谁。

    就像蒲甘王国,曹彬表面上支持一伙人,暗地里帮助另一伙人,双方只要一直打,就一直需要他的支持。

    火药和兵器他给提供,没有钱也不要紧,金银铜铁或者煤矿粮食都要,总之让你欠我的。

    郭浩这个做法,和后世某国一样,这是一种掠夺行为,但大宋想要发展,有的时候不得不用一些非常手段。

    为了发展科技,郭浩还招揽外国人才,只可惜这个时代没有什么名人,西方的发展还不如华夏呢。

    有商人奠基,军队掠夺资源,郭浩才有底气,敢与全世界为敌。

    再加上农业的发展,农业始终是大宋第一行业,郭浩对地方政府下达命令,不允许荒废土地。

    朝廷会根据实际情况,回收多余的粮食,如果有人敢虚报,交不出来粮食,就要面临惩罚。

    所以时至今日,大宋的农业发展还是很成功的,格物院也发明了一些机械,同时研究出了一些基本常识,向广大农民推广。

    就比如种菜要施肥,可以合理利用土地,分批种植,说白了就是科学耕种,只不过刚刚开始。

    只可惜以现在的技术,还无法制造出塑料,否则弄一个大棚出来,就可以吃到反季节蔬菜了。

    不过,即便没有塑料,玻璃也可以代替,郭浩让人在郊外建了一个菜棚,棚顶用的都是玻璃。

    这样一来,里面的蔬菜就可以吸收阳光,菜棚的墙壁和地下还布置了“暖气”,天气太冷也可以加热,来保证温度。

    有了这个菜棚,朝廷就不用派人从南方运来蔬菜了,这个菜棚不小,加上旁边的冷库,足够皇家、官员吃了。

    新都初定,百废待兴,不过有了官员带头,百姓们很快也会到来,京城很快就会热闹起来。

    不过城里虽然热闹了,可皇宫里却有些冷清,后宫只有周薇一个,刚来到这里有点水土不服。

    “丁酉,香妃的身体无大碍吧。”

    “回陛下,娘娘只是有些水土不服,臣给开一副药,吃上一剂应该有所缓解,完全康复还需要一段时间。”

    郭浩闻言点头,周薇毕竟从小在南方长大,不适应北方的气候环境也正常。

    现在他身边只有这一个女人,结果还病倒了,郭浩心里真的很不是滋味。

    来到格物院新址,沈欣正忙着布置,现在郭致舜留在汴梁,这里的工作只能她亲自指挥。

    看着沈欣的背影,郭浩想起了以前,那时候他们俩都很忙,在一起几年,经常会因为工作放对方鸽子。

    郭浩一开始还没觉得有什么不好,可随着二人越来越平静,关系好像也淡了许多。

    “欣儿。”

    “嗯?”

    沈欣回头看了看郭浩,因为只有郭浩会这样叫她,她看了工匠们一眼,确认都安排好了,这才转身看向郭浩。

    “辛苦了。”

    “嗯?你今天这是怎么了,迁都幽州不是你一直想做的么,提前三百年统一华夏,你马上就要做到了。”

    郭浩闻言深吸一口气,然后长处一口气,道:“是啊,可是统一华夏之后呢,我又该做些什么”

    沈欣闻言一愣,随即摇了摇头:“你还想着之后,你今年都多大了,还不赶紧退位,你想让你的子孙望眼欲穿啊!”

    沈欣一句话,瞬间点醒了郭浩。

    是啊,到那个时候,他就可以退位让贤了

 第五百一十四章 辽国发难

    沈欣一句话,点醒了郭浩。

    他在位这么多年,看似处处放权,给臣子们发挥的机会,锻炼自己的儿子,希望他们将来有一番作为。

    实际上他是一个独裁者,他乾纲独断,始终不容他人质疑他的决定,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无形中已经伤害了很多人。

    郭浩的大儿子郭致尧,如今已是而立之年,虽然身为皇子,缺连皇位的影子都摸不到。

    郭浩身体这么好,如果他再“活”二十年,到时候他儿子都五十多了,就算当皇帝,还能当几年。

    所以现在的三位皇子,哪怕是郭致启和郭致成,很有可能都没有机会,郭浩看着沈欣,突然开口。

    “欣儿,嫁给我吧,上辈子我没能娶你,这辈子我只认你!”

    郭浩的突然告白,让沈欣有些错愕,下意识地想要拒绝,可看到郭浩的眼神,又有些不忍心。

    “这貌似不好吧,毕竟名义上我是你妹妹。”

    郭浩摇了摇头:“朕是皇帝,这个世界我说的算,大宋一直没有皇后,也需要一个皇后。

    而且我们的孩子如果继承了皇位,我们可以把秘密告诉他,让他按照我们的想法去发展。”

    对啊,他们虽然可以发展科技,但他们最大的秘密并不是科技,而是对未来的预测。

    虽然郭浩把一切能想到的隐患,都扼杀在萌芽中,可未来其实是没法预测的,因为他们自己改变了历史。

    “这”

    沈欣忽然有些不知所措,可能是这几年的相处,她已经把郭浩当成了亲人。

    这些年她一直忙于研究,根本没考虑过自身的问题,而且她能感觉到,郭浩是不会让她走的。

    “这个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