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葬元-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正在母狐美滋滋的舔粥之际,忽然院里传来说话声:“李郎君在家吗?”听口音是个高丽男子。

    “他喊什么?”崔秀宁不懂韩语,更不懂古韩语。

    “有邻居来了,问我在不在家。”李洛出了屋子,看到院子里竟然来了三人。

    一个是面黄肌瘦的高丽男子,穿着灯笼裤,正满脸谄笑的弯着腰。

    还有一个是穿着高丽“则高利”的妇女,脸色蜡黄,手里捧着一个大陶碗。

    最后一个却是个六七岁的小男孩,流着鼻涕,因为太瘦眼睛显得很大。

    “闵大哥是有什么事吗?快进来吧,外面冷。”李洛认出这是住在对面的闵家汉子。之前在路上和他聊过话。

    闵家汉子连连点头,“真是太打扰李郎君了思密达。”他是听说李洛是世家子弟的村民之一,所以态度很是恭敬。

    三人进屋,那闵家娘子看到崔秀宁,顿时夸张的叫起来:“哎呀呀,真有天仙般的人啊,李娘子您一看就是大家小姐啊思密达!”说着连连弯腰。

    崔秀宁虽然听不懂她说什么,但也知道是恭维话,只得客气的笑着点头回礼,心里想:干嘛来的?不会是打秋风吧?

    那闵家汉子说道:“知道李郎君落难在这,一定没有准备过冬的泡菜吧?所以给您送来一些尝尝,这天天只吃粮食也会腻的。”

    闵家娘子双手捧着大陶碗,敬献一般对着李洛说:“请您收下吧思密达!”

    李洛现在的古韩语已经很流利,他想不到对方如此客气,很不自在的说道:“闵大哥太客气了,这怎么好意思?”

    崔秀宁不知道对方送的什么,也只能摆出礼貌的笑容摆手推辞。

    闵家主人有点自豪的说:“听说李郎君虽是高丽世家公子,却是在中原出生长大,一定很少吃到家乡正宗的泡菜吧?我们高丽的泡菜,可是中原没有的好东西啊!很多中原有钱人都吃不到呢!”

    李洛一头黑线,敢情棒子国的自恋自大是基因啊,高丽人和他们的后代韩国人还真是一个尿性,一个泡菜都说的这么高大上。

    这时闵家人终于发现了狐狸,看到狐狸在吃白米粥,几人的眼睛都直了。

    “这,这是一只狐狸呀!”

    “它吃的是白米粥吗?这”

    闵家汉子顿时反应过来,“哎呀,李郎君真是和我们这些农民不一样啊,就算落难了,家里的狐狸也吃白米!”

    李洛哪里还不知道对方的来意,苦笑道:“闵大哥有什么话就直说吧。”

    “小人主要是来给李郎君送点泡菜思密达,不过,不过”闵家汉子有点结巴了。

    闵家娘子看他说话都不利索了,顿时急了,干脆接话说:“不过家里的粮食快没了,孩子饿的太狠,都怕风一大就被吹跑了。”

    说着一把拉过小男孩展示,“李郎君李娘子,您看这小崽子,他是太饿了。”

    李洛很是无语,敷衍道:“果然大伙儿都缺粮啊,你们家里还有几斗粮食?”

    “哎呀呀!”闵家娘子夸张的叫起来,“哪里还有几斗粮食?就是几升都没有啊!一锅粥也就放一把麦子,看着全是菜叶子!”

    “是啊李郎君,人不是牛羊,光吃菜叶子哪成呢?大人还能忍忍,小崽子饿得太可怜了。”闵家汉子说着又将闵家娘子手里的孩子拽过来,再次展示给李洛看,“李郎君请看,小崽子像个皮猴子一样,光剩骨头。”

    这次轮到李洛结巴了,“这个,这个”

    闵家汉子立刻抓住小男孩的胳膊,训斥道:“见到李郎君这样的贵人就不会说话吗!”

    小男孩瘪瘪嘴,吸吸鼻涕,“李,李郎君,请借我们一斗粮食吧李郎君”然后打住话头,皱眉苦想。

    闵家汉子急了,双手发力,被捏痛的小男孩立刻又想起后面的话:“等明年夏天打了粮食,再还给李郎君!”

    闵家汉子怒道:“你个兔崽子,谁叫你给贵人说这个?回去打死你!”

    闵家娘子立刻揪住小家伙的耳朵,“你就是饿死了,也不能为难李郎君啊!”

    李洛口瞪目呆,他想不到闵家人跑来上演这出戏,这算什么?

    不过他还是被打败了。

    算了算了,拿几升粮食换个清净吧。

    崔秀宁早就忐忑不安,她是听不懂,但不代表她看不懂。可是怎么拒绝呢?拒绝以后抬头不见低头见,邻居之间岂不是很尴尬?

    李洛摇摇头,说道:“倒也不用还。不过一斗粮食真没有。最多给你们三升,给小孩子补补身子。”

    明知对方是“漫天要钱”,可他也不能不“坐地还钱”。

    闵家三口顿时露出喜色,将李洛和崔秀宁好一阵恭维。最后李洛给了两升麦子,一升百米,终于将他们打发走。

    ps:谢谢推荐支持,求收藏。一万七千字收到签约信息,只是近期没时间搞合同,可能过几天再签。

 第十六章 村正大人上门

    等到三人离开,李洛松了口气。被人逼着借粮的滋味,真不好受。

    崔秀宁有点心疼的说:“还没捂热,就一下子去了三升。他们怎么会向我们借?”

    李洛苦笑:“我买粮回来的路上遇见他,还说了一些话。他自然看见我提粮食回来。”

    “那他还真贼。不过这些高丽人都很勤劳,不至于到这步田地吧。”崔秀宁有点想不通。

    “不奇怪,我给你算算账。他说一家五口却只有八亩田,今年收成不好,只有九石粮,折钱十贯。可丁税田税就要四贯,免役钱一贯,征东税一贯,加起来就六贯了,一家五口只剩三四贯钱生活。”

    “难怪,太狠了!”崔秀宁说道。一年收入,官府要拿走大半,能不狠吗?

    “所以我们有田也不能种。太苦太累太穷。”李洛说。

    “我们还剩13钱。你不愿意砍柴,就去邻居家买柴吧。”

    “好。”

    “你知道狐狸的怀孕期多少天?”

    “不知道。但我知道狗是两个月。”

    “看它肚子,估计快要生了。”

    “警察你什么意思?不会想着替她养崽子吧?”

    “笑话。我有说过吗?”

    下午李洛去买柴。他已经问到附近安家的柴最多,就直接找到安家。听到李洛要买柴,安家人立刻热情的请他进屋烤火。

    安家的院子堆着满满的木柴,屋子里的火塘更大,烧着大柴,所以更暖和,让李洛坐下有点不想走。

    但安家的日子显然不太好过,大人孩子都是一脸菜色。屋檐下晾着各种菜干,屋子里唯一的亮色就是吊在火塘上面熏烤的两条咸鱼。两个孩子一边烤火,一边不断望着咸鱼咽口水。

    “爹啊,晚上吃鱼好不好?”

    一个大点的小女孩问。

    安家主人怒道:“鱼是过年吃的!”转头不好意思的对李洛说道:“让李郎君笑话了思密达。”他也听说李洛是落难是世家子弟。

    “摩东寨也靠着海,怎么会缺鱼吃?”李洛问。

    “没有海滩,下面的水太深,没有渔船去不了。如果有渔船,赋税更重,日子同样难过,一个不好就葬身海底了。”安家主人解释,马上换了话题,“李郎君要买多少柴?”

    “怎么卖法?”

    “干柴5钱百斤,活柴3钱百斤。”安家主人搓着手说。

    这么便宜?

    “那就两百斤干柴,一百斤活柴。”李洛干脆把13钱全花了。

    安家主人听说有点急了,“李郎君或许不知,寒冬腊月这些柴只够烧个五六天的,到开春转暖还有一两个月,怎么也要买两三千斤才够烧啊!”

    李洛打个哈哈,“过不了几天,可能要去江华山城,过年未必回来,先不买那么多了。”两三千斤?李洛根本买不起。

    安家主人虽然有点失望,但还是很热情的说:“那等李郎君回来再多买吧思密达。”

    李洛掏出13个最后的铜钱,“烦请安大哥将柴送到我家。”

    “哪能李郎君出力气,当然是小人来做。”安家主人接过铜钱痛快的答应。三百斤柴而已,不到半里路,这点活儿根本不算事儿。

    李洛离开安家,对村民们的生活有了更多的了解。

    安家主人把柴送来不久,李家就又来了一个客人。李洛和崔秀宁看到来客,顿时有点慌张。

    来客是个中年高丽男子,身穿青袍,头戴宽檐高冠,脚穿革履,腰挂直刀,目中带着一丝威严。整个就是高丽小吏的打扮,看着有点身份,气色也不差。

    两人立刻猜到,这必定就是村正了。

    是来收税的!

    来人手按刀柄,施施然迈进院子,四面一打量,这才看向李洛和崔秀宁,目光带着一丝征询和质疑般的压力。

    李洛敷衍的一拱手,摆出身架,“足下想必是村正吧?”

    来人眼睛一眯,目中的压力稍微收敛。村正虽是小吏,却统管一村之政,村民见到莫不行礼称呼一声村正大人。

    可眼前这对小男女,却显得清高傲慢,而且这傲慢很自然。再看他们的气度相貌,绝非一般人。等闲世家弟子,都难有这种气质。就算他们穿的太寒酸,也和一般百姓大不相同。

    难道真是传言说的,他是仁州李氏血脉,在中原出生长大,现在回到高丽,只是还未认祖归宗?

    再说有几人会乱认祖宗?看样子多半是真的。

    想到这里,村正终于客气的一笑,拱手道:“在下正是村正高简。敢问阁下,本贯何处?”

    “原来是高村正。在下李洛,本贯仁州。”

    “哦?不知仁州李氏和阁下可有渊源?”

    “正是本家。”

    “失敬失敬!但职责所系,恕在下唐突,敢问阁下可有世族家牒?”

    这高简毕竟是个吏,显然不是那么好糊弄。在高丽,世家弟子不光是出身,还是个资格头衔,是有家牒为凭的。

    “还未归宗,暂时没有。”李洛接着又将编造的缘由说了一遍。

    高简虽然不敢轻信,却也不敢否认,决定还是暂时放下,再慢慢查证不迟,眼前得罪李洛殊为不智,总要留个日后转圜的余地才是。

    若是查到此人假冒,那就将他抓到仁州,交给李氏处置,自己借机得到李氏青睐也有可能。

    他想了想说道:“既然阁下暂无世族家牒,也无法将你登籍为世族,就暂记摩东李家如何?”

    李洛知道这村正很是难缠,但也知道对方已经很客气了,只得点头:“那就暂时先记为摩东李家吧。”

    高简又了解一些情况后,就从葛袋中拿出纸笔写下:“摩东李洛,自中原归,本贯疑出仁州李氏,未查实。身近八尺,年二十,面白无须,貌甚轩昂。其妻崔氏,年二十,身近七尺,面白如玉,美姿容。至元十六年腊月初五。”

    其实李洛和崔秀宁都是二十二,可都报了二十岁。

    高简记完,又从葛袋中取出一张田契说:“摩东李家,受田七亩。本年当纳人头税600,田税两贯一百,征东税400,共三贯一百。”

    什么?李洛差点骂出来。崔秀宁虽听不懂,却也知不妙。

    刚来几天就要缴纳三贯一百?李洛之前算的一贯赋税,是没有田税的。现在突然分了七亩田,一下子多出了两贯多钱的田税。难怪这么好心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