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葬元-第1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明实录》记载:“胡俗变易中国,士庶咸辫发胡服,无复中国衣冠之旧。甚者易姓氏,为胡名,习胡语,依胡俗,恬不知怪。”
看到没?这是服饰、姓名、语言、风俗等全方面的蒙古化哦。
南方刚被占领没几年,胡化才刚刚开始。可是整个北方已经沦陷半个世纪,胡化之重触目惊心。
元末,红巾军在北方打击胡化,陈友谅在湖广打击胡化,张士诚和朱元璋在江南打击胡化,明玉珍在四川打击胡化……
这是第一次的大规模反胡化。
明朝一统后,洪武下诏书“禁胡俗、恢汉制”,再次强力打击胡化,拨乱反正。
可是,汉人政权两次大规模反胡化,蒙古风俗仍然难以尽灭。由此可见,元朝胡化之重。
在这种情况下,汉人和高丽上层的双名制就成了主流。
元代官场,流行说国语(蒙语),汉官拜见蒙古上官,不但说“国语”,还大多报蒙古名。
就是汉官之间,也会说“国语”,报“胡名”。
李洛要是不取个蒙古名,即便不是另类,起码也是少数派,容易受到猜疑。
一时权宜变通都做不到,还能做成什么大事?
李洛能不能不做元朝和高丽的官儿,直接跑到海东发展势力?
不能。
因为海东人口太少。
李洛处心积虑谋取元朝沿海州县的官位,不就是为了“偷人口”么?
没有官位护体,他如何能“偷人”?没有人口,海东有个毛用?
等海东的人口资源能支持十万大军,李洛才不用再做元朝的官。
说白了,他这个达鲁花赤,主要是为了人口才当的。
暂时要当好元朝的官儿,在蒙元体制内混下去,就要先对自己革命。
不过就是辫发、质孙服、胡名而已。这烈度,他还能承受。
李洛头发被崔秀宁编成两条辫子,挽成双环垂在耳边。
由于没有髡头(剃发),并不难看。
“嗯,比清朝的那种辫子头好看多了。”崔秀宁笑道。
李洛哼哼:“我大清那是辫子吗?那是猪尾巴。”
编好了头发,李洛戴上蒙古瓦楞帽,穿上质孙服,立刻成了一个假蒙古人。
只是,他的长相,无论如何不像是蒙古人。这也是如今很多上等汉奸的标准装扮。
李洛先写了一封拜帖,又带了一些宝石,就出了院子,骑马直接往储政院而去。
白天,真金太子一般不在皇城东宫,而是在太子理政衙门:大元储政院。
储政院是辅佐太子的二品官署,长官并不是太子本人,而是储政使。
按道理,太子在东宫好好待着就成,没必要来属下的储政院。
可是真金非常勤政,嫌弃东宫太安逸富贵,几乎天天来储政院坐堂理政,搞的储政院长官储政使成了副手。
李洛来到储政院门口,拿出太子简任的官职文书,对守门的九品官吏用蒙语说道:“在下奉了太子的命,到外地做那镇守官人,临行前向太子辞行。烦请通禀太子知道。”
那守门官吏是个色目人,他看“根脚告身”为真,语气仍然很冷淡,只是没有刻意刁难而已。
“新的镇守官人,我们的太子殿下,可能抽不开金贵的身子。”色目守门官说到。
李洛早有准备,他掏出写好的拜帖,“尊敬的守门官人啊,这份信里,是我对太子的忠诚,请让太子看到吧,守门官人!”
那守门官接过拜帖,对旁边一个蒙古卫士说道:“我英勇的忽术儿,请你像骏马那样,将信送到主人身边。”
忽术儿接过拜帖,“好吧,小小的守门官人,我忽术儿,如你所愿。”
然后,忽术儿转身进了储政院大门。
李洛听的好笑。这忽术儿只是个守门的卫兵,连九品官都不是,可却大咧咧的称呼守门官为“小小的官人”。
而守门官却不敢反驳,只是因为忽术儿是蒙古人,而他只是色目人。
过了一会儿,忽术儿出了大门,对着李洛喊道:“新的小小的镇守官人,我们的太子,他抽开了金贵的身子,要见你一见!请你在额头上带上虔诚,跟我来吧!”
李洛说道:“请你辛苦的带路吧,就像老马带着新马那样,我英勇的忽术儿!”
李洛写下拜帖,为的就是让真金见他。因为真金酷爱书法,他的一笔“董字”,多半会打动真金太子。
然后,李洛就跟随忽术儿进了宏大的储政院。
储政院里面的官员很多,大小签押房总有几十间。真金太子的理政厅,当然是最大最堂皇的一间。
哪怕在储政院官署里面,理政厅门口也有太子怯薛侍卫守护。
忽术儿对门口的“云都赤(带刀侍卫)”说:“英勇的怯薛歹哈图尔,太子要见的人,站在你的面前了。”
那个“云都赤”看看李洛的文书,“来吧,新的镇守官人,主人在等待他的仆人,在额头上带着虔诚,进来吧。”
李洛进了理政厅,看见里面竟然有十多个气度俨然的官员在座了。
已经认识的真金太子,正坐在主位上和几个儒臣模样的官员交谈。
“这字体,当真很有几分大家风范……”
原来,他们在议论李洛的拜帖。
“微臣李洛拜见太子殿下!”
李洛不得不下拜行礼。
真金这才看到李洛进来,呵呵笑道:“李司译到了,本宫正在说起你的拜帖。这字,可是你亲手所写?”
李洛道:“好教太子殿下知道,正是微臣拙笔,让殿下见笑了。”
真金笑道:“想不到你年纪轻轻,书法竟有这般造诣,想必也精通汉学,真是让本宫刮目相看。”
李洛连说不敢。
真金道:“李司译,在座的都是饱学之士,你自向他们介绍一番。”
李洛对众人作揖道:“在下李洛,字中正,本贯征东行省仁州李氏,在此见过各位官人。”
ps:谢谢朋友们的支持!月票推荐票排名终于提升了。
我的云水心
上架一个月了,终于突破50万字。
然后……大家只当我拿了大奖,在舞台上说:那个…感谢一直陪伴我、支持我的书友!是你们给予我温暖和力量。再感谢…什么什么。
真的是三感在线(感动感谢感愧)。没有挺我的读者大人,我早就冻死了。是你们让我裸奔而不单机…帘外春寒,赐我锦袍。
虽然远在天涯,未曾谋面,但你们的关爱,却在咫尺之间。
读者大人,巍巍乎高哉!请收下妾身的膝盖吧(有黄金吗)
据资深读者说,作者熬过50万字,进宫的概率会下降到20以下,熬到100万字,进宫概率会降到5以下。
但我想说,《警花》无论如何,不会进宫。就算进宫,那也是当帝后,不是当太监。
真如曹大叔所说: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书如人生吔,写作路上,酸甜苦辣,人情世态,尽在其中矣。
真心希望,有更多的朋友支持我,陪我一路到天明。为了革命成功,我们需要,更多朴素的革命友谊和阶级感情!
《警花》啊……
《警花》她缺了天时地利,唯靠人和把身翻,把呀把身翻!
唉,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悦目谁家院啊……我真的还想吐槽五百年。
欧阳大叔词云:泪眼问花话不语,隔墙飞过秋千去。
说的就是我的心情哦。
弃疾大叔词云: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也感同身受。
至于易安姐姐的: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也是我。
什么时候,我可以“气吞万里如虎”呢?只能靠你们了。
《警花》写元朝,本不讨喜。因为“不想套路得人心”,又失爱于人。于是,酝酿一坛清寂酒,夜里不知几人酌?
不过,我还是有点卑微如野花的喜悦:
因为,《警花》的收订比、支持率,真心不差了。甚至不比很多网站曝光率高的书差。
最大的问题,是收藏数据。因为缺了网站推广,无法爆量,只能苦苦的慢慢积累。
如果有网站曝光推广,本书的数据很可能会质变。
《警花》是我第一本书,但不是我第一次写书。
曾经为大神代笔四十天,让他均订涨的更快。所以我还是有信心的。
可惜因为很狗血(不怪我)的原因,我和那个大神(学长)闹翻了。不然,有他推荐就好了。(该学长,我可没提你笔名和书名)
说的太多了,要泄露天机了哦(笑)
还是那句话,谢谢支持,希望支持更多,更多人支持!
如果能帮我做做推广,拉拉书单,就更好了。
等《警花》完本,粉丝榜单前一百名的,我会按照名次打赏。
看盗版的朋友,希望也能尽量支持我。
关于更新力度,大家可以看我上架感言后的解释。
什么时候《警花》能诞生一个宗师呢?或许在赶来的途中,或许不会来。
期待。
最后,祝愿所有读者大人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学业有成!作者再拜。
第204章 又见彩金腰带
李洛见在座的官员大半都是汉人,看来真金的确仰慕汉化,有心采用汉法。
近几年,忽必烈对汉法越来越厌恶。尤其是刘秉忠、史天泽、赵壁等汉人重臣死后,汉官地位大降,被忽必烈日益疏远。
如今,除了蒙古官员,最得鞑皇信重的,是以阿合马、桑哥等人为首的色目人。无论是朝中还是地方,汉官的地位都是最低。
元初,全国有百万色目人,遍布中央、地方、军队、乡村,是蒙古统治的联盟。就连最小的甲主保长,也有大量色目人充任。
可见,“蒙色联盟”比后世的“满蒙联盟”更加彻底。
清朝口上喊着“满蒙联盟”,其实打心眼里一直提防着蒙古人。
元朝不同,对色目人可谓是真正的信任。
汉官当然不甘心失败,他们就围绕在真金太子身边,下注来日。
众人见太子对这李洛有些赏识,也都敷衍的报了一下字号。
其中好几个人,李洛都知道。
年纪最大的是礼部尚书谢昌元。此人本是南宋大臣,后世被乾隆批评为贰臣。
还有一个老者,叫留梦炎,南宋状元出身,也曾是宋朝高官,同样被乾隆指责为贰臣。
还有张易,叶李,都是乾隆看不惯的汉人降臣。
不过,总算还有两个李洛敬佩的人:王恂、郭守敬。
这两人都是刘秉忠的弟子。两人还都是古代大数学家、天文家。
郭守敬就不必说了。就是王恂,也是非常厉害的人物。
太史令王恂发明了内三次插公式,求解出高次方程,还编出《授时历》(大统历),与许衡、郭守敬在全国建立27个天文观测站,完成《四海测验》,精度很高。
所以,李洛对这两人的笑脸格外诚恳。
李洛暗暗决定,以后要是有机会,一定要把郭守敬和王恂挖过来。
眼前这些拿捏着架子的汉官,大多是真金太子“宫师府”的“三十八士”之一。宫师府,就是真金的幕僚团。
“中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