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葬元-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什么?李洛差点骂出来。崔秀宁虽听不懂,却也知不妙。

    刚来几天就要缴纳三贯一百?李洛之前算的一贯赋税,是没有田税的。现在突然分了七亩田,一下子多出了两贯多钱的田税。难怪这么好心主动分田给外来户,原来是这么回事。

    可他们还没有种田啊,这特么什么道理?

    “高村正,在下初来乍到,刚要分田就缴纳田税,天下焉有是理?”李洛冷冷说道。

    高简见他神情冷肃,不敢轻易冒犯,只得解释:“李家主,若是阁下有世族家牒,自然无须缴纳分。可暂无家牒为凭,在下安敢渎职?这税法是朝廷严令执行的,在下亦知不妥,可也只能照办。官府对新落户的人口,向来如此啊!”

    李洛摇头:“那这田我们不要。我们原也不靠田地为业。”

    高简摇头道:“田当然可以不要,可田税还是要照缴。阁下所居宅子,本是潘家所有,潘家有田七亩。可潘家绝户,这七亩田就被官府收回。如今此宅既然变成李家,这宅边的潘家田地自然就要分给李家,李家就要替潘家缴纳田税。这本就是官府的条陈。”

    李洛真是呵呵了,不要田也要交田税,高丽政府好有才啊。“我听说闵家只有八亩田,为何不把潘家这七亩分给闵家?闵家也会多缴七亩的田税,并不会减少官府税收啊!”

    高简一愣,苦笑道:“若李家主果是世族子弟,其中道理定会一想便知,在下却不好明言。”

    “如此说来,七亩田税是必要缴纳的了?”

    “正是。律法如刀啊!”

    “可否宽限些时日?”

    “若是别人,必要三日内交齐。可李家主终究不同,在下愿效力通融一二,拖延些时日。不过最迟腊月二十之前是定要缴纳的。”

    “如此劳烦高村正了,来日再请高村正吃酒。”李洛虽知高简是空头人情,却不能不接。

    高简留下田契,道声叨扰后拱手告辞。

    李洛和崔秀宁一脸阴沉,就是烧的旺旺的火堆,也感觉不暖和了。

 第十七章 警花的日记

    “小小一个村干部,拽的二五八万一样,张嘴就是三贯一百钱的赋税。”崔秀宁说道。

    李洛道:“村正虽是个小吏,但主管赋税,治安和仲裁,在乡间很有权势,我们现在根本得罪不起。老宋说,自从朴家灭门后,摩东寨最有钱的就是高村正家,而且高简是世袭村正。这人应该会调查我们的来历,可能会拿我们当升官的筹码。”

    “逃犯,我们逃吧。这么多赋税逼着,值得我们逃了。”

    “四面都是海,我们能逃哪里去?”

    “我想念我的警服了,还有那把新型转轮手枪。”

    “想想办法,真到时候交不了税再跑不迟。”

    “你之前问高简为何官府不把收回的田分给村民,而是分给外来户。他说不好明言。你有答案了吗?我也奇怪,村民本来地就少,为何不分给本地人,反而分给我们这样的外来户?难道为了吸引流民?”

    李洛冷笑:“吸引流民不是重要原因。主要原因是世家大族的手段。世家大族不愿意让百姓分更多的地,哪怕分给外来移民,也不便宜本地人。”

    崔秀宁不解,“为什么?”

    李洛解释:“因为他们希望自耕农的地越来越少,最后沦为庄园农奴。闵家以前有十几亩地,现在只有八亩,遇到减产就只能当佃农了。摊薄农民人均土地才最符合世家利益。”

    崔秀宁又问:“为何世家不直接占有无主土地呢?这不比免费分给我们更有好处?”

    “那是因为世家是庄园经济,需要大量农奴。等某地地方破产者增多,有了农奴,他们再占不迟。但这之前,他们宁愿把无主土地分给外来户收税。”

    “世家做的这么过分,高丽王就不管不问吗?”

    “高丽主要是世家大族执政,高丽王想管也管不了。金李崔林柳这些世族轮着出权臣,高丽王很多时候就是个吉祥物。也就是这些年,靠着元朝支持,高丽王说话才管用不少。”

    “我有点气馁。按说我是中国刑警大学的全优生,而你初中就辍学。可是为什么你懂得比我多?”

    “你当然有你的优势,只是暂时没有发挥的舞台罢了。至于我,只不过刚好比较了解这一块儿而已。”

    “你虽然不是好人,却很有自知之明。我现在对你的看法虽然没变好,但也没有变得更坏。”

    “谢谢你警察。”

    “说说地吧。这地我们是不能种的,但田税又免不了。干脆不要白不要,哪怕荒在那。”

    “警察,地不能荒,太不划算。”

    “逃犯还要种地?”

    “不,是建房子。我们要建个大宅院。”

    “这不是占用耕地吗?官府会同意?”

    “可以,但是田税一分不能少。”

    “那就说说建房子的事,说实话我对这个话题很感兴趣。我们好好说下这个规划,我打算靠这个规划让日子有点盼头。”

    “果然,没有女人不关心房子的,一提就不能停,女警也一样。”

    “你先说下你的规划。”

    “现在院子连同周围的七亩地都是我们的。我想把这一整片全部圈入未来的大院。”

    “什么?那就是七八亩面积的院子,这么大要花多少钱?你以为还有上亿身家?”

    “我大概算过。如果是建成三进五间的传统大宅子,前后两院,青砖黑瓦,占地总面积四千平以上的话,光建材和人工成本估计在八百贯到一千贯之间。”

    “八百贯以上﹍顶得上附近村民五十年收入!你确定我们需要烧这么多钱建地主大宅显摆?”

    “你们女人不是喜欢房子越大越好吗?”

    “我肯定不嫌大。问题是,我们现在连一钱都没有,还有几贯钱的赋税火烧眉毛。”

    “这不是规划吗?而且这么大有用途。”

    “也是,建个大宅子方便你躲在里面搞事情,我也巴不得住大房子,只要你能找到这么多钱。”

    “怎么成我一个人的事儿了?不是一起搞钱的吗?”

    “哼,不是你说的吗?这是男人的天下,我一个女性能做什么?当警察?”

    “哈哈,你不是说要当女先生,办个女子汉字学习班吗?”

    “呵呵,你看看这里的村民,饭都吃不饱,还有钱交学费?”

    “好吧。不说房子的事儿了,说说赋税的事儿。”

    “一说这个我就发愁。半个月我们去哪找几贯钱?粮食也只够吃几天,柴也够烧几天。要不把你藏的刀和甲卖了?”

    “亏你还是警察。柳家私兵现在到处在搜查那伙人,要是因为刀甲查到我们头上,会是什么后果?”

    “那你快去搞钱啊!你不是赚过上亿的不义之财吗?不是很牛吗?怎么现在就没办法了?我连韩语都不会,反正是抓瞎。”

    “行吧,我去搞钱,并没有指望你,谁叫我是男人呢?对了,你昨晚是不是又哭过?”

    “没有!”

    “我都听到了。今晚吃什么?”

    “大米粥加泡菜吧,思密达!”

    “嗯嗯。”

    接下来几天,李洛每天去村里转悠,希望找到立刻来钱的法子。

    崔秀宁终究没舍得用纸来擦屁屁,她自己也觉得有点奢侈了。不过,她开始用纸来写日记。笔,用的是竹枝里面插根磨细的泡软的木炭。

    ﹉﹉﹉﹉﹉﹉

    腊月初八,小雪。日记

    今天是来元朝的第七天,上午吃的煮豆子,下午吃的白米粥加泡菜。我除了烤火和苦思冥想,真的无所事事。

    李洛又去了村里晃荡,像是游走的狼在找食物。他晚上回来告诉我,一钱没搞到,还说岑家一个老人饿死了。突然觉得自己好无力,好没用。

    狐狸好像真的快生了,我今天给它吃了大半升豆子。

    李洛的神色一直都还好,看不出低落的样子。但我是警察,他的细微表情都被我敏感的捕捉到。我知道,他其实很焦虑,他在装。

    我想我的家人,想我的警服。

    腊月初九,小雪。

    今天看到粮袋空了一半,再过几天我们就要断粮了。真的很焦虑。李洛还没找到钱。我也没有办法,除了学了几句古韩语,我什么都没做,也做不了。我在这个世界,这个地方能做什么呢?

    我本来瞧不起李洛,现在也瞧不起自己。

    今天柴快没了,最多只能烧到明天晚上。还有十天就必须要向封建官府交纳该死的赋税,怎么办?

    今天没给狐狸吃东西,她哀怨的看了我很久。它让我想起养过的小警犬了。

    昨晚好像又哭了。半夜听到逃犯在叹气。

    腊月初十,雨夹雪。

    快断粮了,今天上午我们只吃了半升麦子,火堆已经不敢多放柴。李洛去了更远的摩西寨,摩东寨算是没有找钱的法子了。

    下午的时候,果然来例假了。肚子倒是不痛,可是实在太尴尬,因为什么都没有。这简直比用雪团擦屁屁还要令人恼火。妈蛋的老天爷,老娘去你的。

    可是,下午李洛就带着喜色回来了。我一看,不知为何就松了一口气。

    我问有没有搞到钱,他说没有。但是,他说打听到一个好消息,要是抓住机会,一下子能赚到几十贯钱!

    原来,是传灯寺要写一部大日经,可是传灯寺的和尚们没人懂吐蕃,也没有吐蕃的大日经藏本,就是整个江华岛也没人懂吐蕃。所以传灯寺发了“法旨”,凡是懂吐蕃并能将汉经书翻译为吐蕃的人,赏钱三十贯,工作期间还可在寺中吃住。

    恰恰李洛会藏,据他吹牛说,他对藏可以说是精通。

    看来,今天虽然来了例假,却是个好日子。

    ps:谢谢推荐支持,求收藏。

 第十八章 警花学鸟叫

    李洛“奢侈”的从只剩下一小堆的木柴中抽出一大把,用柴刀砍断添进火塘,让火烧的更旺。红红的火光映照着他有点兴奋的脸,说的话都带着温度。

    “摩西寨都看到告示了,消息千真万确,只要能翻译出吐蕃大日经,最少赏钱30贯。传灯寺是名刹大寺,肯定不会赖账。除此之外,翻译期间还可以住寺庙,吃素斋,又节省几天口粮。”

    崔秀宁泼冷水的说道:“你说你精通藏,但吐蕃是古藏,古今差异应该很大,你要是揽下这个活儿,到时干不了怎么办?”

    “警花对我要有信心。我以前做过不少西藏物,其中就有宋代的大日经,金刚顶经,还有其他藏古籍,所以我系统研究过古藏语。藏历史上虽有过几次改革,但都是在唐宋时期,以后就没有变过。也就是说宋朝以后的吐蕃语,和现代藏语基本上没有差别。”

    “哼,你的聪明全用来犯罪了。那些都是珍贵的国家物,你都卖到哪去了?”

    “嘿嘿,主要买家就是港台收藏家,其次就是韩国,日本,欧美。可能你不知道,国际收藏界最喜欢的就是中国物,对于历史好几千年的埃及物,反而不感兴趣。”

    “这是为什么?”

    “因为很多学者怀疑埃及历史包括希腊罗马史是伪造的,物也可能是近代伪造的。扯远了,还是说说翻译大日经的事。这活儿可能江华岛只有我一个人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