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葬元-第2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朝廷,并不是大国才有。春秋时哪怕一个大夫,都有自己的朝廷。在两汉魏晋,就连一个小小的县衙,也可称为朝廷。
开朝令定以前的议事殿为朝堂,设立国卿廨。国卿廨设上卿两人,卿士三人,合称五卿。上卿为正五品,卿士为从五品。
国卿廨下暂设户曹、吏曹、礼曹、工曹、兵曹、法曹,共六曹。六曹定为六品官衙,司曹大夫和监理大夫都是正六品。
其中户曹就统管了农林牧渔和赋税财政。六曹的权限,除了法曹之外,均比历代有所扩大。
再另外设立司警署、堂、大检堂、监察署,合称堂署,与六曹同级。堂署是司法衙门,其中监察署只负责对官吏司法。而这两堂两署是独立的,六曹和国卿廨均不得干涉。
又设立度支司,负责财政预算和审计。设立商务司,负责管理官营产业以及民间商业。设立专门铸造银币、借贷通融的银行司。以上合称三司,同样与六曹同级。
最后还设立司教院、司医院、司民院,合称三院。这三院低于六曹,为正七品衙门。
司医院除了管理医院和医师,还管理中药。司教院是管理学堂书院和教师,司民院是负责管理百姓户口、婚姻登记、财产转移过继、已经赈济等事物。
以上是文职机构。
武职机构,将海东军队改名为唐军。保安团编制还是团,但效仿隋唐授予团号。保安一到四团,分别授予近卫团、虎士团、尚武团、铁血团。
两个骑兵团,改为近卫骑和飞鹰骑,主官改称千骑长,下面还有百骑长,骑长。
郑和的海东水师,改称为唐军水师。四千人的水兵,分为远洋舰队和海巡舰队两支。其中远洋舰队装备最新的长安号和晋阳号,以郑和为舰队司令。
近卫团和近卫骑,顾名思义就是李洛的“侍卫亲军”了,肯定要带去征日的。除此之外,飞鹰骑、虎士团、远洋舰队这几支部队,全部都要随征,作为李洛的“暗路军”。
留守海东的,就是尚武团和铁血团,以及海巡舰队,以及一万农兵。
至于崔秀宁的情报特务机关特察局,并没有出现在“开朝令”中。特察局算是一个相对神秘的衙门,不属朝廷管辖,而是直接对李洛夫妇负责。
团一级的主官,都与文官六曹同级。
设置完机构后,又紧接着任命朝臣和将领。
任命林必举为国卿廨上卿,兼洛宁县令;任命龚侃为上卿,兼洛宁县监;任命崔牧为卿士,兼县丞;任命郑和为卿士,兼远洋舰队司令;任命虎古为卿士,兼近卫骑千骑长。
国卿廨的五个成员,来自五个不同的山头。林必举代表第一批移民;龚侃代表李洛的学生,崔牧代表“外戚”;郑和既代表海军,又代表李洛学生;虎古是女真人,代表颜铎等人,同时也代表陆军。
其职三人,武职两人。
国卿廨就是李洛的“内阁”,李洛打破传统让武官“入阁”,就是要防范文官压制武将的隐患,将汉唐时期的“出将入相”再次树立起来。
封建时代,文武界限一定不能分的太清楚,不然文官强势是迟早的事,因为他们掌握着行政,舆论,钱粮。时间一长,国家的尚武进取精神就会被磨灭。
出将入相的好处在于,武将也可以当文官,就能保持文官系统也有尚武精神存在,而不是成为铁板一块的文官集团。武将也不会被歧视。
第二道令,就是立崔秀宁为唐国夫人。并规定唐侯出征期间,由唐国夫人统摄国政,掌唐侯印玺。
再尊义父颜铎为唐国太公。
第三道令,李洛自任唐国征倭将军,任江钧和杨青雀为左右军师,率领虎古、郑和、杨序、张敛等六千人出征。
出征日期定为五月二十八,海航期间,一切军务暂时委托远洋舰队司令郑和处置,由郑和负责将征倭唐军带到琉球之北,萨摩藩之南的海域,找一个叫屋久岛的岛屿驻扎,等候李洛的联络。
屋久岛属于大隅群岛,距离萨摩藩鹿儿岛有一百三十里,如今应该只有很少的倭国渔民。那个地方离九州很近,而且又不会被日军和元军发现,非常适合藏匿“暗路军”。
海岛的地图,崔秀宁已经画出来了,整个东南亚海域的岛屿地图,十之七八她都还记得,
面积三十平方公里以上的岛屿,她多半没忘记。
有了她的图,征倭唐军舰队就能很轻松的找到屋久岛潜伏下来。屋久岛的特点是岛屿很高,能够削弱台风。舰队停靠在屋久岛,就算台风来了,也不可能出事。
台风爆发前夕,李洛会率明路军来到屋久岛与暗路军汇合,躲避台风。
最后一道唐侯令,是“惠民政策”,着户曹向海东百姓每户发放海鱼十斤,海盐两斤,以示唐侯爱民之心。
“君侯仁慈爱民,我唐国百姓有福了!”被任命为上卿的林必举出列说道。
“君侯仁慈!”其他臣子也纷纷说道。
李洛坐在上位,看着殿中的“文武大臣”,要说心里不得意,怎么可能?
崔秀宁一身盛装的坐在李洛旁边,脸上也不由自主的洋溢着从未有过的光辉。
这位新鲜出炉的唐国夫人,要说心里不高兴,也绝对是撒谎。
第280、281章 简单粗暴的“神药”(二合一大章节)
忙完立国建号的事后,李洛还要处理一件事:处置蒲寿庚。
蒲寿庚,以及夏璟、田真等几个汉奸,被带过来见李洛。蒲寿庚见了李洛仍然满脸倨傲怨毒的神色,而夏璟等汉奸则是一见面就扑通跪下,砰砰磕头求饶命。
“大胆蒲寿庚,见了唐侯如何不跪!”押解蒲寿庚的警士喝道。
唐侯?蒲寿庚淡蓝色的眸子轻蔑的扫了一眼坐在上位的年轻人。“哼,我蒲寿庚见过大元天子,见过宋国官家,南洋各国国主,就连诸族君长也见过不少,却从未听过什么唐侯!”
“蒲寿庚,你快要死了,而且死的很惨,你知道么?”李洛冷冷道,目中都是森森杀气。
蒲寿庚冷哼一声,“大丈夫处事,要么五鼎食,要么五鼎烹。我蒲寿庚活到七十五岁,享尽了人间的荣华富贵。有何惧哉!”
李洛道:“你是无所畏惧,可惜啊可惜,你的家人,蒲氏满门都被诛杀。你有一百多个儿孙,可到头来连个祭祀的后代都没有,这滋味如何呢?”
蒲寿庚哈哈大笑道:“那又如何?这世间遭遇灭门惨祸的,岂止老夫一人!老夫光在泉州,就杀了几万汉人。宋国宗室几乎被老夫诛杀一空,不知道多少赵宋贵女,被老夫赏给部下成为猪狗不如的贱奴,生不如死。死在老夫手里的汉人,何止十万!老夫,早就够本了。”
“你这劳什子唐侯,想必也是宋国余孽吧?哼,你以为占据海外一岛,就能恢复你们汉人江山么?真是白日做梦。等到大元天兵一到,尔等的下场,又能好到哪里去?”
李洛懒得再和这已经沦为魔道的蒲寿庚啰嗦了,下令道:“来呀,塞住他的嘴。传令堂,判处蒲寿庚屠戮汉人罪、颠覆汉家罪,处以剥皮楦草极刑!立刻执行!百姓皆可来观刑!”
“诺!”几个警士押解着出去。
“唐侯饶命啊!我愿意归顺唐侯……”夏璟看到蒲寿庚竟然被下令剥皮楦草处死,顿时吓得肝胆欲裂,如同失去父母保护的三岁孩子。
李洛看都不看这几个汉奸。虽然蒲寿庚是个魔鬼,却比这三个汉奸硬气多了。这三个人,完全就是贪生怕死的软骨头。
“判处夏璟等三人汉奸罪,判处腰斩之刑。立刻执行!”李洛下令,厌恶的挥挥手。
“诺!”几个警士一扑而上。
夏璟等三人魂飞天外,吓得瘫软在地,被警士们塞住嘴巴,死狗一般架了出去。
当天下午,海边法场,几乎人山人海,观看行刑的唐国百姓,足有几万人,将法场围得水泄不通。
这个法场,去年底处决过梅全禄,现在要处决蒲寿庚了。
蒲寿庚的大名,不但南方移民妇孺皆知,就连北方移民,也都听说。
此人正是那种罪大恶极、杀人无数的大恶人,他被称为泉州王,曾经令无数闽粤百姓家破人亡,逼迫汉人信奉某某教。此人还是个脑后生了反骨的白眼狼,他受大宋重用,结果不但投降了鞑子,还为虎作伥,帮鞑子灭宋,甚至惨毒无比的屠戮几千赵宋宗子。
“杀!杀了这个大恶人!”
“蒲老贼,你也有今天,你也有今天啊!”
“老天有眼,唐侯英明!蒲老贼,你的报应到了!”
“杀!杀蒲寿庚!杀了这个老畜生!”
看到蒲寿庚被押到法场,围观的百姓人人情绪激愤,恨不得扑上来生啖其肉。
一个人能作恶到千夫所指万人唾骂的地步,那绝对是魔头的段位了。
主持行刑的官员是法堂和刑曹的主官。新的唐侯令规定,法堂负责审判,刑曹负责起草修订律法,监督堂署衙门的司法是否符合法条。
唐国的堂署衙门,具有独立的司法权,为了防止其权势太大失去制衡,就以刑曹牵制堂署。倘若刑曹发现堂署的司法环节有问题,就可以质疑或弹劾。
独立的司法权,必须建立在公正执法的基础之上。
“宣读判决文书!”年轻的法堂官员下令。
一个身穿黑袍、头戴獬豸冠的年轻法士,来到法场展开判决文书肃然宣读:“经查蒲寿庚…所犯颠覆汉家社稷罪、屠戮汉人罪,证据确凿。按唐候之令,两罪并罚,判处剥皮楦草之刑,即刻行刑!华夏三九七八年、唐侯元年五月十九。”
念完蒲寿庚的判决文书,又宣读对夏璟等三个汉奸的判决。
“经查夏璟、田真…所犯汉奸罪,证据确凿。按唐侯之令,判处腰斩之刑,即刻行刑!华夏三九七八年、唐侯元年五月十九。”
走完这道程序,法堂的黑衣行刑队就走了出来。法堂行刑队只有十人,却都是从军中挑选出来的,专门用来处决犯人。
直到两个时辰后,百姓们才人心大快的散场回家。很多人回忆起行刑时的情形,仍然感到惊悚无比。
那个惨呐……真是想想都可怕,晚上都会做噩梦哩。
蒲寿庚整张老皮都被剥下来,成为一只装草的人皮口袋。然而没了皮的蒲寿庚,偏偏一时半会不得死……
三个腰斩的汉奸,都断成两截了,还在地上爬呢。
比起这几人,以前被斩首的梅全禄,简直死的太舒服了。
哎呀,不能提不能提。观看行刑的百姓,议论纷纷的同时一致决定,回到家里千万不能给浑家孩子细说,免得唬到了。
…………
“末将申花生,拜见君侯!”申花生被带到唐侯府,面见李洛。
他此时已经不是小小什长了。上次剿杀蒲氏私兵时,由于表现过人,被崔秀宁提拔为队长,和他在元军时的百户差不多了。
“申花生,你的效忠,夫人已经尽告于我。你是个将才,之前在元军做百户,那是他们不相信汉人。不然以你之才,千户也尽可做得。如今即将征日,吾可抬举与你,升你为联长,随吾出征。”李洛开门见山的说道。
这申花生已经通过考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