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葬元-第2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阿合马道:“奴才知道了。”阿合马为何要替高丽王说话?因为他吃了高丽人很多贿赂。
如今中原到处都是投下封地,忽必烈已经不舍得再把中原土地封为功臣投下了。刚好借李洛是高丽人,将他封在江华,不费元廷一寸土地。
忽必烈一句话,就决定了江华岛的命运。从此,江华岛算是半独立于高丽王廷之外了。这也是忽必烈为削弱高丽耍的一个花招。当然,这肯定是不能宣之于口的。
枢密副使伯颜更关心军事,出列奏道:“大汗,李洛虽然占了九州岛,但伤亡惨重,还要面对北条氏几十万大军。奴才以为,要是不尽快派遣援军,恐怕九州岛得而复失,前功尽弃。”
好不容易占了九州岛,元廷是绝对不容放弃的。只有九州岛在手,才能打下整个日国。
忽必烈道:“此事朕已有决断。安童,如今能征用多少船只?”
右丞相安童出列奏道:“启禀大汗,前次忻都和范文虎的几千艘战船毁于一旦。而江浙水师,福建水师和广东水师因为泉州之乱,也损失了七八成。就算征调商船,也没有多少船只可用了。”
这几年,中原的船只损失极大。第一次征日,元军损失了千余艘。崖山之战,宋元双方损失了几千艘。泉州之乱,损失了近千艘。这次征日,又损失了几千艘。
算起来,中原地区七年内损失了一万多艘船。而造船是有周期的,一般最少要两三年。如今元廷不但战船急缺,商船都缺的紧。
安童继续道:“征用中原和高丽全部商船,再加上一些战船,奴才估计半月内最多也不会超过千艘大小船只,运载三万骑兵顶天了。倘若一人双马,最多只能运载两万骑。”
伯颜笑道:“大汗,此事不难。就算一次只能运载两万骑兵,大不了多跑几趟就是。从海边到日国,来回不到半月。一个月起码运两次,就是四万骑兵啊。奴才以为,这四万骑兵倘若都是精锐,倒也够了。”
忽必烈笑道:“还是伯颜拔都深知朕意。这也是朕的主意。既然船只一时凑不齐,那就来回运送。”
伯颜道:“大汗英明,奴才万万不及。说到骑兵,大汗,我大元铁骑从来都是一人双马甚至一人三马。是以奴才以为,宁愿少运兵,也要做到一人双马。”
忽必烈点头:“那就一人双马。蒙古勇士,不能只有一匹马。”
伯颜又道:“至于出什么兵,还需要大汗拿个主意。奴才的意思是,既然能运的兵少,那就以蒙古勇士为主。倘若以汉军和高丽军为主,奴才担心不济事。”
脱不合也道:“奴才也赞同以我蒙古勇士为主。只有两万骑兵,汉人能顶什么用?高丽人就不用说了。”
忽必烈笑道:“除了蒙古大军,其他兵马朕也不放心。这不是打猎,猎物跑了还能再抓。那就抽调济南五千,双城总管府五千,辽东探马赤军一万。半月之内,务必出兵。”
这就是蒙古军一万,探马赤军一万,加起来两万。看来,忽必烈还是舍不得都派金贵的蒙古骑兵。
“喳!奴才遵旨!”
伯颜领命,又道:“那这将帅的人选?”蒙古色目大军,当然不能交给李洛率领,那就需要重新选将了。
忽必烈一锤定音的说道:“还是让忻都去,挂征日都元帅,戴罪立功罢。”
忻都两次征日都大败而归,可皇帝还是任命他为征日元帅,文武百官却毫不奇怪。原因很简单,忻都是最熟悉日国的蒙古将领。败一次败两次,总不会再败第三次吧?总要添不少经验教训吧?
忽必烈继续说道:“征日都元帅和征东大将军,互不统属。但日国政事,由李洛决断。”
众臣也不意外。忻都虽然是蒙古将领,但毕竟是摔倒两次的败军之将,让他去节制刚立大功的李洛,不说李洛是否服气,单单忻都的能力,也不让人放心。两人互不统属,就算一人打了败仗,起码还有一人在撑着。
这互不统属的安排,看似是昏招,其实最是稳妥不过了。
至于日国的政事,当然让李洛这个日本行省平章政事管理最好。一来政事本来就是平章的权责,名正言顺。二来李洛做过地方官,有处理政事的经历。其他不说,光看他在九州岛废国置县,铲除豪族这一手,就能看出李洛颇有手段。
而忻都完全就是个武官,根本不懂治政。把日国政事交给他,必定会坏事。
但是,很多蒙古贵族,心中终究不痛快。
安童再次奏道:“大汗,李洛毕竟年轻,治理日国怕是力不从心。就像羽毛刚丰满的雄鹰,也会被狡猾的鼬鼠欺骗。奴才以稳妥计,战事期间,可由李洛暂时处置日国政事,可这往后嘛,还是要择一蒙古老臣担任平章才好。”
众人心照不宣。安童只差明说不放心高丽人了。也是,日国孤悬海外,朝廷鞭长莫及,真要让一个高丽人战后治理日国,他们也不放心呐。高丽人虽比南人可靠,但毕竟不是蒙古国族。
忽必烈不满的瞟了一眼年轻的安童,暗骂蠢货。这个道理朕难道不清楚?需要你多此一举的说出来?不知道有些话只可做不可说么?
这安童太年轻,比他祖父木华黎差远了。
李洛的日本平章官职,将来忽必烈肯定要撤掉,换蒙古官人去当。可这样的话语,忽必烈是不会说出来的。
所以,忽必烈对安童的谏言置之不理,说道:“李洛事急从权,委任了一个叫哲札的蒙古百户为蒙古军万户,李洛做的很好,很有分寸。朕就准了他的请,枢密院下令,任英勇的哲札为万户吧。”
“喳!”伯颜领命。
“将李洛奏章,誊写一份转交给高丽王。再告诉高丽王,朕将江华岛封为李洛的投下了。”
“喳!”
…………
李洛当然不知道自己成了日本行省平章、江华郡侯,做了好大官人。
此时他正皱眉看着数里外的幕府大军,第一次感到颇为棘手。
幕府大军布阵了,而且阵法有点古怪。
由于蒙古骑兵不懂军阵,右军师江钧亲自骑马查看日军大阵,回来后告诉李洛,日国人用的应该是诸葛武侯的九宫八卦阵。
九宫八卦阵听起来很玄乎,但历史上真有这个阵法,也多半真是诸葛武侯发明的。
九宫八卦阵的最大特点是防守严密,以防为攻,所以也被称为乌龟阵。其阵型,也的确像乌龟背上的甲纹。
据说,蜀汉军队虽然处于弱势,但诸葛武侯却能用此阵让占据兵力优势的魏军一筹莫展。
李洛等将帅登上马拉高车,看着数里外的幕府大军阵法。十五六万人组成的大阵,纵横三里,旗帜如林,一种肃重严谨的磅礴气势冲天而上,渊渟岳峙,雄壮无比。
这是一种凛然难犯的气势。似乎无论从哪个方位攻打,都很难下口。
“主公,这九宫八卦阵,虽是以弱胜强的防守大阵,却端的厉害。”傍边没有蒙古高丽将领,江钧直接称呼李洛为主公,他在地上画出一幅阵图,“主公请看,这阵由九个子阵组成。外面八个子阵,围绕中间的阵中阵,也就是阵心。”
“子阵的阵头都是相互分离的,可是阵尾,却又都被阵心连接,使得阵阵独立,而又阵阵相通。即可扩大,又可收拢,可谓收放自如。大将坐镇阵心,简直如臂指使。”
“敌人无论从哪个方位进攻此阵,都会受到三个子阵的打击。而且被攻击的子阵,还可以被其他子阵的兵替换下来,和敌人车轮战,军士很难疲惫。”
“敌军就算破阵而入,此阵也不易崩溃,反而会使得敌军陷入阵中,被八面围攻!”
“而且,此阵由于八个子阵都和阵心相连,所以可以随着阵心灵活移动。另外,此阵还很容易变为攻击十足的鱼鳞阵,十几万大军的变阵,只需要半刻钟功夫!”
李洛看着江钧画的阵图,听着江钧的讲解,立刻就明白了九宫八卦阵的难缠之处。
江钧继续说道:“九宫八卦阵虽然是防守军阵,却也能不经过变阵就可攻击。此阵的攻击手段,就是逼压,能逼得敌军步步后退,等到敌军阵势一乱,就变为鱼鳞阵,雷霆一击!”
“此阵各子阵的最外围,是大盾兵。大盾兵之后,是长枪兵,再是弓箭手,再是石炮,中间是骑兵。攻防严密,无懈可击。左右两阵协防,首尾相连。就算大队骑兵冲阵,也很难凑效。哪怕重骑兵破阵,左右子阵一围,敌军重骑就完了。”
“阵中的骑兵,不用的时候藏在里面,一旦要用,很快就能出击,反应很是灵敏。”
李洛疑惑道:“此阵防守如此厉害,应该是缺少骑兵的一方常所用才是。可为何宋军很少用?”对古代战阵的了解,他当然比不上江钧。
傍边的左军师杨青雀接话道:“宋军在南,多河流沟渠,很难展开此阵。而宋军又很少主动过淮河,也就用不上了。”
李洛明白了。这阵法对地形有很大要求,江南水网地带很难使用。
江钧笑道:“此阵也不是真不能破,最好的法子,就是铁浮屠!当年宋军屡用此阵,金军用了铁浮屠才破阵。要不然,大金也很难占领中原。”
李洛恍然大悟,突然明白了,为何当年金军如此强势,却还要花力气搞什么铁浮屠。原来,是对了对付九宫八卦阵。
这也可以解释,为何同样是骑兵,辽军和西夏军却始终奈何不了宋军,而金军就能灭北宋。因为金军找到了破解九宫八卦阵的方法。
李洛知道,铁浮屠可不仅仅是具装重骑那么简单,据说是将几个重骑兵连接起来,形成一堵墙。
李洛道:“我军如今还有两千重骑,没三匹马连接在一起,不就是铁浮屠了?”
江钧一愣,道:“主公,我军并无铁滑车,光有重骑,如何能有铁浮屠?”
什么?
李洛愣住了。史书记载,所谓铁浮屠,不就是几个重骑兵连接在一起吗?难道不是?
江钧解释道:“的确需要数匹重骑相连,然后还要拉上一辆车,车上放置一根檑木,檑木上有铁钉。铁浮屠主要就是靠马拉檑木,撞开大阵,就像撞开城门一般。而且,车上还有一个重步兵,一旦突入阵中,就下车厮杀。”
李洛不禁无语。这宋人记载的军事,真的不靠谱啊。原来所谓的铁浮屠的真相,竟然是这样。当然,关于铁浮屠的记载,语焉不详,并没有正史记载,就连精通历史的乾隆皇帝,也曾说铁浮屠记载不实。
也是,倘若几个重骑兵连在一起就是一个铁浮屠,那也太简单太没有技术含量了。
江钧又道:“就算我等有铁滑车,可只有两千重骑,也破不了十几万人的九宫八卦阵。以属下看,要破此阵,最少需要六千重骑,两千辆铁滑车。”
六千重骑,两千辆铁滑车?李洛摇头,他没有。
用石炮?可是如今日军也有石炮啊。日军几年前缴获了元军的回回炮,早就会仿制了。用床弩?床弩的巨箭是有限的,不能这么浪费。
好在,他也没着和幕府大军决战,只要把幕府大军拖在这,让罗昱和郑和干掉江户湾的日国船只就可以了。
所以,他没有必要破日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