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葬元-第2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朕呢?朕就是亡国之君!元廷岂能容我!尔等心中,可有丝毫忠君之念!”

    大臣们闻言,如遭雷击,却个个呐呐不言。龟山上皇的诛心之语,让很多怀了心思的大臣,都惭愧汗颜。

    没错,这群被称为公卿的男人,为了身家性命,很多人都动了开城投降的心思。

    倘若只是一人死节,他们还不怕,大不了以死报国。可是,他们哪个不是一大家子?虽说大权被武士们夺走了,可在这平安城,他们仍然享受着荣华富贵。

    怎么舍得满门陪葬?

    说句大不敬的话,就算降了,说不定还有官做,总比全家被屠灭好得多啊。

    大纳言九条忠教站起来怒视鹰司兼平等人,大声道:“满朝公卿,清华高贵,竟然如此不堪!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为社稷死节,死何所惧!”

    “陛下,臣愿出城面见鞑虏,晓以利害,许以财货玉帛,贿以退兵。倘若鞑虏不肯,臣便血溅敌营,以彰神国气节!”

    “好!”龟山上皇击节叫好,“我神朝终有志虑忠纯之臣!大纳言,你自出城试试。如卿不归,朕必不负卿身后令名!来人,赐节!”

    “哈依!”

    等到九条忠教出宫,鹰司兼平痛哭道:“风萧萧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还!忠教此去,必不归矣!元寇,虎狼也,长驱直入而至京师,胡为区区财货就能退兵?岂非天下笑谈!”

    “上皇陛下,老臣老矣,安肯苟活于世,辱没天照大神。只是,阖城二十万子民,怎能玉石俱焚!以老臣之计,先议和。议和不成再降,此为上策!朝廷要做的,就是能争取什么样的条件!”

    “惟康亲王在关东幕府,反正神国帝统不会断绝,只要关东在,社稷就在。伏请陛下三思!”

    他的话,在座的公家大臣当然心中雪亮。北条氏为何不管朝廷死活?因为哪怕朝廷被一锅端,北条氏马上就能立个新天皇,在镰仓建立新的朝廷。

    放任元寇来攻打京都朝廷,还能为幕府争取宝贵的时间。北条时宗狠辣果决,这样的事当然干得出来。或许在北条氏看来,只要保住神国,朝廷完全可以牺牲。

    再说句公道话,就算北条氏有心救援京都,也是有心无力。

    龟山上皇无语泪流,他当然知道鹰司兼平的话是老成谋国之言。抵抗元寇,又能抵抗几天呢?除了激怒元寇大开杀戒,彰显一下骨气之外,又有何用?

    “那就先商讨议和吧!”龟山天皇说道,刚要下令追回大纳言九条忠教,突然一个侍卫急匆匆的进殿。

    日国君臣心里一沉,难道元寇开始攻城了?

    “陛下,元寇射到城头的书信,请陛下御览!”侍卫将一封书信递上。

    龟山上皇深吸一口气,微微颤抖的接过书信,仅仅看了几眼,就神色惨变,面如死灰。

    就连那封书信,也滑落指尖,飘然落地。

    鹰司兼平颤抖着捡起地上的信一看,脸色也顿时难看到极点。这封信的书法很是不错,有大家之风。可是信的内容,却让他心底冰凉。

    “大元征东大将军李,敬告日国君臣:本帅以天朝上国伐海东不臣,兵临城下,尔等但有守与降而已。有来议和者,一概不受。若守,则城破之时,满城皆斩,焚平安城,待吾东归,再焚伊势神宫。若降,必不枉杀,尔等君臣百姓性命,皆无虞也。而平安城,伊势神宫,吾不焚也。”

    “明日正午前不降,则大军攻城,旦夕必下,鸡犬不留。勿谓言之不预也!”

    其他大臣看完之后,都是呆若木鸡。

    元寇,明确表示不接受议和,要么守城交战,要么开城投降,根本没有第三条路啊。

    萧瑟的秋风吹进大殿,所有人不由打了个寒战。深秋的风,已经很冷了啊。

    龟山上皇神色枯槁,慢慢站起来,再慢慢走到殿外,如同行尸走肉。

    “陛下!伤心何益啊!眼前万分危急,请陛下速速决断!”鹰司兼平嚎啕大哭的下拜。

    “陛下,请速决断吧!”公家大臣纷纷痛哭下拜,就是小天皇,也吓得脸色苍白的跪下,请求父皇速速决断。

    元寇说的很清楚,抵抗的后果,实在太可怕了。元寇不但会屠城,还会焚毁平安京。甚至在东归时还要焚毁祭祀天照大神的伊势神宫!

    守城抵抗的可怕后果,弱小的守城兵力,强大的攻城敌军,让公家大臣们彻底失去了抵抗的勇气。

    站在现实的角度,无论谁来选择,都很难选择抵抗。

    龟山上望着天空,他想看到太阳,想看到天照大神的光辉,可是起风了,天阴沉沉的。

    过了良久,龟山上皇变调的声音幽幽说道:“鹰司兼平,城中有二十万人,就真的不可守么?”

    鹰司兼平一脸惨然,“城中的百姓,从未见到刀兵,承平太久。他们不是武士,甚至不是吃苦耐劳的农民,只是目光短浅的町民商贩,让这些人守住京城,太难了。”

    近卫家基也说道:“陛下勿忧。宋国皇帝据说封了公候,想必陛下也不会被元廷太过逼迫。至于这万世一统的神国社稷,关东是不会断绝的。等将来天下有变,陛下未必就不能回到京都啊。”

    龟山上皇终于流下两行眼泪,哽咽着吟唱道:“胡马上洛勤王空,神都尽在腥膻中。谁家天子落胡尘,残阳宫阙满西风……”

    “陛下啊!”公家大臣们哭成一片,侍从,宫姬,后妃们也纷纷恸哭流涕。偌大的紫宸宫,很快就沉浸在铺天盖地的绝望中。

    皇宫的哭声传出来,满城百姓更是吓得六神无主,恐怖的气氛就像一只无形的大手,扼住了所有人的脖子,让人们痛苦的无法呼吸。

    原本秩序井然的平安城,顿时开始乱了。

    …………

    第二天上午,建礼门大开,龟山上皇带着后宇多天皇,以及满朝公卿大臣,穿着孝服,素车白马,脖子上挂着玉玺,出城投降。

    “小国之君,见过上国大人!”龟山上皇神色淡然的下拜,高高捧着玉玺。

    李洛被亲卫簇拥着,装模作样的惊讶道:“国主何须如此!快快请起!”

    元至元十八年、日国弘安四年、唐国元年十月六日,征东大将军李洛下日国京都,京都朝廷投降。

    在日国君臣痛苦万分的目光中,征服者李洛的苏鲁锭大纛终于进入平安城。东征军在锣鼓声举行了盛大的入城仪式。

    然后,李洛的大军封锁城门,迅速控制了京都皇宫,衙署,街坊,府库。并下令不许胡乱杀人。

    李洛没有住进皇宫,而是将皇宫都封锁起来,同时将两个天皇软禁在清水寺,将所有公卿大臣以及家眷,全部软禁在皇城禁军兵营。

    城内所有的公卿府邸,也全部被封锁。东征军的进城,反而让城中重新恢复了秩序。

    就在征东军进城的同一天,开始下雨了。

    秋雨连绵,凄风苦雨,似乎象征着京都朝廷的命运。

    这场秋雨,竟然一下就是四五日。东征大军为雨所阻,无法东归松阪海湾,只能滞留平安城。

    李洛当然不会闲着,他控制了京都君臣后,下令嫡系将皇宫和各大神社,各大寺庙的图书典籍,书画古器,全部搜罗一空。

    其中很多东西,都是来自中原,而中原已经没有的。

    比如南北朝的《菩萨处胎经》,王羲之的《丧乱贴》,唐宫的镙钿紫檀五弦琵琶等。还有商周青铜器,两汉金器,唐宋书法,北朝佛像,魏晋孤本等等。

    很多东西,要么是当年中原皇帝赏赐的,要么是日人在中原搜集的。

    这些东西放到后世,都是国之瑰宝。

    除了搜括东西,李洛还下令将所有京都的工匠控制起来,准备带回海东。

    至于金银,李洛也搜括了近百万两。要知道,京都的财富都变成军费给了幕府,还能搜到这些,已经不错了。

    金银浮财,李洛大方的一股脑全部赏赐给了将士。出征这么久,是该赏赐一次了。

    闲暇之余,李洛也没忘记观赏秋雨中的京都城。

    虽然他是大将,但骨子里是个喜爱风雅的男人啊,呵呵。

    谁说秋风秋雨愁杀人?我觉得挺好啊。

    ps:今天实在太忙,就到这了,朋友们晚安!蟹蟹支持!

 第327、328章 大将军晕过去了

    李洛以征服者的姿态,冒着清寒的秋雨,去了清水寺散心。龟山天皇父子和宫妃,就被软禁在此。

    清水寺是京都名刹古寺,也是一座皇家寺院,乃是日国佛教法相宗总院,供奉的是观世音菩萨。

    朦胧细雨之中,清水寺周围的红叶静美,枫林清幽,衬映着偌大的古寺,显得宁谧静穆。

    可是如今,整整三千兵马“守卫”着清水寺,让原本超然尘外的古老巨刹,多了很多肃杀之气。

    李洛拾阶而上,刚好听到清水寺的钟声,隐隐传来僧人的早课诵经。虽然清水寺早被占领,但寺内的僧人显然也认命了,只管诵经念佛。

    李洛到时,龟山父子正在讲经堂听经。

    “……天下本亦是空,家国社稷自也是空。荣华富贵,草头一露;王图霸业,水月镜花。此乃人间幻象也,刹那间生,刹那间灭……患得患失,终未醒觉;无悲无喜,大彻大悟。”

    一个宝相庄严的老僧,趺坐在观音像前的蒲团上,对龟山父子侃侃而谈。被软禁几天以来,龟山父子除了自欺欺人的听经讲禅聊以安慰,也没有别的法子麻醉阶下之囚的痛苦了。

    李洛刚好听到老僧的“妙理”,不由嘴角一弯。

    什么都是空?都是幻相?那你清水寺为何守着数万亩田土,大小僧人争相沽名钓誉呢?

    “大将军到!”亲卫颜隼一嗓子嚎出来,大队亲卫涌入,顿时打破了讲经堂的禅意。

    老僧一噎,脸色微变的站起来,双手合十道:“老衲妙溪,见过大将军,阿弥陀佛!”

    僧人们也都纷纷双手合十,口宣佛号的向李洛施礼。

    龟山父子满脸苦涩的站起,鞠躬道:“小国下君,见过上国大人。”

    “国主免礼,莫要如此。国主到了大都,不失公候之位。这官爵,必在本帅之上,本帅不宜受礼啊。”李洛温言说道,目中满是笑意。

    这个男人算是一个温柔的征服者。所以,他的笑容充满同情和体谅,似乎很为龟山父子的遭遇感到遗憾。

    虽然这年轻的男人抢光了京都的典籍古器,可他毕竟没有滥杀人啊,反而维护了城内的秩序。

    “国主放心,本帅已经代朝廷暂时委任了你的一个大臣为平安路总管,维护城中秩序。这平安城,必定无虞。”李洛给龟山父子透露一个消息。

    “大将军请坐。”妙溪禅师亲自搬来一个厚厚的蒲团,请李洛坐下。

    “诸位都坐吧,无需客气。”李洛满面春风的笑着说道,众人这才拘谨无比的坐下,却如坐针毡。

    龟山上皇小心问道:“朕…在下听闻,宋国皇帝在大都?”

    李洛点头:“那宋国主封了瀛国公,在大都享受荣华富贵呢。大皇帝对宋国废帝,那是极为宽厚的。国主此去大都,本帅定会上奏国主的恭敬顺服,不臣之罪,全在北条氏,与国主无碍的。”

    龟山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