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葬元-第2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杨青雀坐下来,从火堆上方的吊罐里倒出一碗热气腾腾的黄酒喝了,笑道:“末将离开时,我那小崽子还不放心,怕他老娘在战场丢了性命。却不知他老娘在日国轻松自在的很。”

    李洛问:“你儿子有八岁了吧?赶明我就收他做个小徒弟,让他以后也能做些事。”

    杨青雀又惊又喜,赶紧行礼道:“那真是犬子天大的福气!末将谢过主公!”她是真的高兴,要是儿子跟了主公,将来再怎样也不会没出息。

    都烈赶紧说道:“郎主,可还记得我那个妮子么?”

    李洛笑道:“怎么不记得?小姑娘长得齐整,就是当时饿的面黄肌瘦。现在应该好多了吧?也罢,就让她跟着夫人吧。”

    “谢郎主!”都烈也很高兴,胡子都在抖。他儿子颜隼早就跟了主公,前途自然不用说的。现在女儿在跟了夫人,那他都烈家的将来就彻底稳了。就是女儿将来嫁人,身份也会高很多。

    乌图只有一个儿子颜仝,已经跟了李洛,所以他只能谈正事:“郎主,运完银矿石,接下来该咋办?还要去关东打仗么?”

    李洛摇头,“我军就呆在关西,坐山观虎斗,顺便捞点好处。忻都找不到我,就是送信求援都没地方送。”

    江钧道:“主公,忻都有三万蒙古色目骑兵,还会求援么?”

    李洛道:“求援到未必,他也拉不下脸。但忻都的日子,现在一定不好过。说句不好听的,日人对外可是比汉人更团结。而且他们都信仰天照神,更容易拧成一股绳。他们骨子里也都有股狠劲,没有汉人那么温良,而且民间尚武。忻都这一仗,很不好打。”

    杨青雀笑道:“我们这点兵,他也看不上啊。”

    …………

    李洛猜的没错,忻都的日子,的确不太好过。

    忻都信心十足的率领三万铁骑登陆关东后,一路狂飙到镰仓城,就遇到了幕府的几十万大军。幕府将五十万大军分成三个独立大阵,每个大阵十几万人,以品字形分布,互以犄角。

    忻都不知道的是,日军有个优点,就是武士制度。日国的武士文武兼备,算是一种早期的军官团。战时,大量的武士在新军中充当军官,能够迅速将青壮组织起来。

    刚开始,忻都看到日军虽然数量庞大,但大半的人都没有盔甲,还以为是不堪一击的乌合之众。所以心生轻视。

    可是一交手,却发现日军不但有大量仿制的石炮、床弩、神臂弓,而且士卒皆装备一丈多长的长矛。

    只要蒙古骑兵一接近,首先是大量的石炮床弩神臂弓发射。等到蒙古骑兵冲上去放箭,却发现对方步兵的箭雨更密集。就算冲到阵前,也面临密密麻麻的长矛,竟然刺猬一般,无处下口。

    忻都只好使出杀手锏,想骚扰截断日军补给道,让日军不战自溃。可日军背靠镰仓城,蒙古军竟无法截断日军补给。不但如此,镰仓城内的日人,还天天在城头擂鼓助威,为城外的日军打气。

    忻都只好使出蒙古军队惯用的一招,主动撤退,想把日军引到一个有利的地势,利用地形消灭日军。

    可是日军完全不搭理,不上当。

    忻都一怒之下,干脆出动三千重骑兵冲阵,终于破阵而入。虽然日军死伤惨重,但并没有崩溃,蒙古重骑反而损失不小。

    打到这样,打成了对峙的消耗战。虽然交换比很悬殊,但双方兵力差距太大,使得蒙古军队进退维谷。

    十天下来,忻都不但没有实现攻占镰仓城的计划,也没有消灭日军主力,反而伤亡数千。

    反观日军,虽然死伤好几万人,可并没有伤筋动骨。

    万户哲札不由很是郁闷。倘若是大将军李洛,一定不会如此指挥。以大将军的法子,根本不可能在镰仓城下和几十万准备充足的日军硬耗,而是会分兵四处,摧毁关东地区的村子,庄园,城镇。

    这才是釜底抽薪的打法。

    倘若日国的富庶之地都被毁了,幕府守住一座镰仓城又有何用?家乡被毁,日军主力还有站心么?

    “忻都大帅,末将建议,还不如在日国大肆破坏,先别管日军和镰仓城。”哲札建议道。

    忻都驻马阵前,看着不远处的日军品字形大阵和镰仓城,眼神阴沉无比。

    他当然也想这么干,可是在这里耗了这么久,损失了三千多宝贵的骑兵,让他很是不甘心。

    但是很明显,蒙古骑兵的士气,低落了不少。

    忻都最终还是接受了哲札的建议。

    于是,两万七八千蒙古骑兵立刻分为十几队,分散而出,开始了蒙古军最拿手的破坏战术。

    而这段时间,日军更不好受。

    整整在城下和蒙古骑兵对峙十天,吃喝拉撒睡都在阵中,别提多难受了。虽然士气尚存,但所有人都清楚,步兵不可能耗得过骑兵。

    北条时宗此时已经憔悴不堪,一向有洁癖的他,已经十天没有沐浴了。

    “主公,元寇骑兵分兵了,应该是四处破坏去了。”千叶真家第一时间就来禀报元军动向。

    “唉,时事多艰啊。京都朝廷被灭,元寇如今又践踏关东,真是生死存亡之秋也。我等处境,比之武侯更要艰难十倍啊。”北条时宗神色疲惫的说道。

    千叶真家道:“那么,还要实行乱战么?”

    北条时宗拥着裘衣咳嗽几声,嘴角溢出一丝血迹,脸色更加苍白了些,“元寇既然要破坏关东,那么,只能实施乱战之策了。”

    所谓乱战之策,就是只留十万兵马守卫镰仓城,其他所有兵马全部分散成几十股,每股万人。这些万人队分兵驻防各地,防守城池和庄园,动员所有的百姓,抵抗元军掠杀。

    一处受到攻击,附近几处一起支援。

    这是北条版的“全民战争”。能坚持多久北条时宗也没底,但他没有其他办法对付来去如风的蒙古骑兵了。

    等到蒙古军队分兵,镰仓城外的日国,也分为几十股,四散而出。

    前几天,蒙古军队处处得手,不知道有多少日国百姓死于屠刀之下,被毁灭的村庄成百上千。蒙古军队所到之处,人头滚滚血流成河。

    残酷的屠杀,在关东平原上到处上演。蒙古骑兵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李洛比起他们,完全就是个大善人。

    不到十天,上百万日国百姓被屠杀。很多人被屠刀杀的吓破了胆,也同时也有很多人在悲愤中拿起简陋的武器,组成民间抗元义军,和蒙古大兵干起来了。

    就像中原一样,投降认怂的渣男当然有,可是敢于反抗的男子汉也大有人在。

    在幕府前期的苦心布置下,一时间整个关东大地义军蜂起,几十万日国青壮纷纷加入抗元洪流,而且越来越多。

    随着日军主力分散到各地,义军们顿时有了中间力量,两相整合之下,日国民间抗元力量大涨。

    这就是北条时宗的“乱战”计划。可以想象,这种战略就是把双刃剑,一旦启动,哪怕元军被赶走,全国也会军阀四起,日国会提前进入战国时代,北条氏的中央权威将不复存在。

    而被武装起来的大量农民,很可能会成为漫天大火,将豪族们的富贵烧成灰烬。

    但是,北条时宗只能饮鸩止渴,他没有办法了。

    其实,无论是日国还是元廷,都被李洛带偏了节奏。

    元廷通过李洛的奏章,认为日国不会轻易投降,只能彻底征服,也能被征服。同时李洛又让幕府认为,元廷一定会彻底灭掉自己,只能抵抗到底,无法妥协。

    可实际上,在李洛占领九州岛后,日国和元廷其实完全可以谈判,争取到高丽这样的附属国地位,还是可能的。

    可惜被李洛一顿操作,丧失了谈判的最佳时机。

    到了十一月底,蒙古军各分队的处境越来越艰难了,因为到处都有抗元势力。蒙古军队每个分队只有两千骑,可要面对十倍以上的义军,已经无法随心所欲了。

    残酷的屠杀仍旧在继续,可是抗元义军无处不在,同仇敌忾之下,满怀国恨家仇的日国百姓,让蒙古军队完全陷入了泥潭。骄狂不可一世的蒙古大兵,终于开始了减员。无论是抢掠还是屠杀,都没有以前那么容易了。

    在被屠杀了大量百姓后,北条时宗终于成功的用海量的人命耗住了元军。

    抗元义军杀不胜杀,剿不胜剿,让忻都等蒙古将领头疼无比。

    狂怒的忻都,无奈之下只能下令各分队集合起来,然后再次率领两万多骑兵开到镰仓城,让投降的日国百姓当炮灰攻城。

    可是一连冒着大雪打了两天,上万日国炮灰几乎死光了,也没打下镰仓城,只是填平了护城河而已。

    十一月三十,徒劳无功的蒙古军队只好放弃攻打镰仓城,

    听到元寇退兵的消息,北条时宗正在甘绳邸的园林中赏雪观梅。

    “主公,元寇退兵了。”家令平赖纲说道。

    脸色苍白、病骨支离的北条时宗,扶着一个侍女的肩膀,幽幽看着大雪中含苞待放的红梅,突然猛地捂嘴咳嗽起来,等拿下手帕,手帕上赫然一片刺目的殷红。

    “主公……”平赖纲泪目说道,“还请多多珍重啊。”

    北条时宗伸出修长枯瘦的手指,抚摸一朵红梅,有心摘下,但终究没有忍心摘。梅花映在他漆黑的细长眸子,犹如两团火焰。

    “吾命不久矣,焉能不知。”北条时宗伸出手接了一片雪花,笑容脆弱的如同青花瓷。“大事未尽,出师未捷,吾很不甘呢。”

    平赖纲等人听了,忍不住跪在雪地,“主公万万珍重,拜托了。”

    北条时宗忧劳成疾,药石无效,他们也没有办法,就是八百万神灵和大德高僧,也无法挽救北条时宗每况愈下的身体。

    “阿弥陀佛,人生自有长短,世上终有因果。殿下睿智,该了却时便了却,旧缘尽时新缘结。”

    随着一个清朗苍老的声音,一个灰衣老僧从梅林后转出。

    “师尊,弟子旧缘将尽,可心中不忘,执念深种心田,该当如何呢?”北条时宗合什问道。

    这个老僧,当然就是他的老师大休正念了。

    大休正念是宋人,当年和兰溪禅师一起东渡日国。兰溪禅师圆寂后,他就是日国宋僧之首,极得北条时宗信重。

    “殿下心中执念,自当也随尘缘尽,又如何深种心田呢?回归太虚之日,往生极乐之时,此乃脱离苦海之无上欢喜,何来前世执念呢。”

    “此念非我念,与我何加焉?此世只种此世因,不可强求今世果。一灯既灭,一灯既明。乃终有明,是以长明。”大休正念说道。

    平赖纲等人听得心中空明,一起合什道:“大师妙言,在下谨受教。”

    北条时宗终于露出轻松至极的微笑,看着梅花落雪的林园吟诗道:“他年梅开日,黄泉亦有知。碑下幽魂冷,便是雪落时。生死本一事,阴阳共一枝。此生若长久,那世便来迟。”

    大休正念合什道:“善哉善哉,殿下如此明心见性,堪破生死之界,老衲放心了。阿弥陀佛!”

    平赖纲等人也一起露出喜色,祝贺道:“恭喜主公大彻大悟!”

    北条时宗大笑道:“吾此生虽然屈指可数,但此生的因还是要种下,能做多少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