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葬元-第2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洛懒得在和龟山废话,直接喊道:“来人!”

    “在!”

    “传令!,返航本州,登陆伊纪半岛!”

    “诺!”

    已经快到对马岛的船队,立刻返航,前往本州关东。这些宝贵之极的孤本典籍,李洛一定要得到。

    这些东西在手,到时他一旦起兵,就是毫无争议的华夏正统。这是比传国玉玺更牛叉的无价之宝。

    腊月十九中午,经过三天航行的船队来到伊纪半岛。由于伊势神宫离海岸只有数十里,黄昏的时候,李洛就率军再次来到伊势神宫。

    伊势神宫见到大军,都感觉大难临头,等到龟山父子出面,神官们才略微放心。

    此时的伊势神宫,还只是天皇家族的私庙,就连里面的神官,都是宗室子弟。

    在天皇的要求和李洛的逼迫下,藏在御本殿地宫中的大量竹简典籍,终于被小心的搬了出来。

    由于保存得当,又几乎无人翻阅,古简经过一千多年的悠久时光,品相仍然完好。

    李洛拿起一卷沉甸甸的竹简,上面的麻布书袋上写着篆体字是:《黄帝外经》。

    李洛小心翼翼的打开,看到密密麻麻的一厘方大小的阴刻朱漆大篆。虽然朱漆氧化变色,但因为是刻文,所以还很清晰。就连编简的麻线,也没有全部朽坏。

    又看了看《书经》等书,发现只有少部分是小篆,其他都是大篆,而且大篆的文字,也不尽相同。

    李洛不是古文字家,他只能认识十之一二的文字。但他相信,中原一定有研究古文字的大儒。

    这些典籍,李洛亲自监督亲卫们打包装车,轻拿轻放,非常小心谨慎。

    等到近千卷竹简被搬上马车,李洛才松了口气,三九天的竟然出了一身冷汗。

    李洛连夜赶路,下半夜到了海边,即刻扬帆起航。

    至此,一千多年前被徐福带到日国的典籍,将再次漂洋过海回到中原。这些藏在伊势神宫的典籍,在原本的历史中会毁于火灾。现在,它们的命运,是不是已经改变?

    李洛心中欢喜无限。原本他以为来日国最大的收获是几万江南军和金银奴隶,现在才知道,原来最大的收获是找回了失传的华夏古籍。

    …………

    腊月二十五,李洛终于进入渤海湾,在海津(天津)登陆。

    李洛派遣韩韶将典籍和姈子公主带回江华岛,然后马不停蹄的赶往大都。

    腊月二十七,献俘的队伍进入大都。

    李洛去礼部办理完献俘的手续,让礼部官员验明日国君臣的正身,让枢密院官员点验带回的兵马,再写了一份给忽必烈的“工作报告”,就心急火燎的离开大都,想赶回江华陪崔秀宁过年。

    崔秀宁,应该回到江华,在等他了。

    难道献俘仪式不需要他这个曾经的征东大将军在场吗?

    可有可无,并没有必要。

    难道不需要主动进宫觐见忽必烈汇报?

    倘若忽必烈没有主动召见,就不需要进宫面圣,一份奏章足以。皇帝,不是你想见就能见的。

    再说,马上过年了,忽必烈大叔忙得很,也不可能有时间召见他这个“过气”的征东大将军。

    腊月二十八上午,李洛带着数百亲卫骑马急行,一天就到了海津,上船扬帆东行。

    腊月三十黄昏,李洛终于回到江华岛。

    当李洛兴冲冲进入李家坞堡时,崔秀宁正带着甄东秀等人翘首盼望。看到崔秀宁熟悉的笑靥,李洛旅途的疲惫瞬间就消散一空。

    “可算回来了!”崔秀宁看到李洛的身影,顿时喜出望外,挺着大肚子迎上去。

    她回到江华也不过几天。刚回来不久,韩韶就带着典籍和姈子公主到了。韩韶告诉她,李洛去了大都献俘,一定能赶回来过年。

    当崔秀宁看到大量的先秦简书时,整个人都懵了,甚至不敢相信是真的。至于姈子公主,一时之间她根本顾不上问对方是谁。

    等到崔秀宁从巨大的惊喜中回过神来,这才向韩韶问起姈子的来历。

    韩韶把李洛交代的话说了一遍,崔秀宁才明白,原来这些珍贵无比的典籍,是姈子公主换回来的。

    明白了这点,崔秀宁当然无法责怪李洛答应收留姈子。

    就算换了是她,也会毫不犹豫的收留姈子。孰重孰轻,崔秀宁还不至于拎不清楚。

    横竖是收留而已,又没说让她做李洛小老婆。

    所以,作为女主人的崔秀宁,看在典籍的份上,对姈子公主还挺客气。

    “夫人!”李洛当着众人的面,当然只能这么称呼。当他看到崔秀宁隆起的大肚子,顿时满心都是温柔的暖意。

    这是他的孩子,他要做爸爸了!

    整整七个月没见了啊。

    两人都感觉时间过去太久,如今彼此执手相看,相思之情尽化重逢之喜。

    但是,众目睽睽之下,两人只能矜持的一起进了院子,不好那么热情。

    等到两人回到内宅卧室,这才情不自禁的拥抱在一起,彼此都喘不过气来,相互不要钱的种着草莓。

    良久,李洛才放开目光迷离、鬓发微乱的崔秀宁,摸着她的肚子,“踢过你么?”

    崔秀宁脸上带着一丝母性的光辉,“时不时踢我一下,有时半夜被小家伙踢醒,就再也睡不着了。”

    “十月怀胎是个苦差事,秀宁,辛苦你了。”

    “那有什么办法?你又不能替我怀。”

    “哎,不对啊。你不应该说,我在日国打仗也辛苦了?”

    “我去,你辛苦毛线。你在日国打了什么仗,做了什么事,我都问清楚了。你啊,就是在日国半打半玩儿,好处是得了不少。但要说辛苦,呵呵。”

    “好吧警察媳妇儿,我不辛苦。那你想我没有?”

    “不想!妈蛋,我耳朵下面这个草莓,今年估计消不了!你是章鱼啊,带吸盘的?”崔秀宁照了照镜子道。

    李洛笑道:“好了吧,那我脖子上的草莓呢,谁种的?”

    …………

    这是李洛和崔秀宁在古代过的第三个除夕夜,宴席当然非常丰盛,排场也都有了。

    如今的李家坞堡,家大人多,被甄东秀管理的井井有条,有规有矩。终于有了豪门贵族的样子。

    只是,李家的人口太单薄了。如今李沅和颜铎都在海东,整个李家坞堡只有三个主人,其中一个还在崔秀宁的肚子里。

    所以,崔秀宁干脆让甄东秀,姈子,石珊瑚三人一起陪着吃年夜饭,观赏李家的除夕歌舞。

    甄东秀是李家坞堡的大管家,与李洛的关系又有点特殊,所以并不拘束。石珊瑚是崔秀宁的亲卫队长,与崔秀宁朝夕相处,又是大大咧咧的性子,席间也不拘束。

    唯独姈子公主,拘束的很。她坐在席上脑袋微低,不敢观赏庭前的歌舞,也不敢享用案上的酒菜,显得很是紧张。

    “徐姈休要拘束,只管受用便是。”李洛笑吟吟的说道,吩咐席间一个侍女,“给徐小娘子斟酒。”

    李洛收留姈子公主后,给她取了徐姈这个新名字。反正龟山都亲口承认徐福是神武天皇,她是徐福的后裔,姓徐应该没错。

    “谢将军。”姈子公主脸色微红的轻轻点头,神色放松了些。

    李洛还真有点同情姈子,作为亡国公主,流落异国他乡,寄人篱下,这滋味的确很不好受。

    崔秀宁抬眸看看李洛的表情,这才放心的对付一只大虾。

    嗯,男人神色坦荡,对这姈子并没有私情。这姈子么,虽然表面客气,但对男人却一副敬而远之的态度。

    于是,崔秀宁的胃口更好了些。自从怀孕以来,她的饭量大增。为了胎儿健康,她也尽量多吃。

    幸好并没有胖。李洛回来,还问她是不是吃的太少,怎么没胖。

    “珊瑚,你多陪陪徐姈,让她不要太拘束。”崔秀宁说道。她对姈子,也是心怀怜悯。

    吃完年夜饭,李洛和崔秀宁自然又回到房间腻在一起。久别重逢,两人温存了半天,就开始说正事。

    李洛一边替崔秀宁按摩腰部一边说:“年后你回到海东,带去简书,第一件事你知道是什么吗?”

    崔秀宁趴在枕头上点着脑袋,“誊写简书,先把副本全部整理出来。”

    “对。”李洛摸摸她的肚子,感知里面的胎儿,“第一时间就组织人手誊写出来。不管能不能看懂,直接照着笔画誊写。副本誊写完,再把原本好好保存起来。”

    崔秀宁道:“我知道。这些简书太重要了,不能出一点岔子。我会建立一个石书阁,分门别类保存在石匣里面。就是起火,也烧不到。”

    李洛笑道:“媳妇儿聪明,你这么说我就放心了。”

    突然崔秀宁眉头一皱,“小东西又踢我了,哎呦,还踢我,真不老实……对了,郡公大人,元廷准备任命你为兵部尚书呢。”

    什么?李洛按摩的手顿时不由自主停下来,“真的么?”

    “你以为我开玩笑?”崔秀宁冷笑,“这兵部尚书听起来吓人,其实只是正三品,还不管军务。而且,还设置了三位尚书。”

    李洛脸色有点冷,母亲的,感情到头来用这个鸡肋职务打发自己?更难以接受的是,他要当京官了。

    这不能忍啊。

    但当他看到崔秀宁笑吟吟的表情时,李洛的不快顿时烟消云散,他忍不住亲了女人一口,“你会告诉我,事情有转机对么?”

    崔秀宁坐起来,“你在日国打仗,顾不上大都的事。这件事我当然要处理好。放心吧,不出意外的话,你兵部尚书的任命不会下达了。”

    李洛伸手捏着她的耳垂,轻轻揉搓,“那忽必烈大叔准备给我什么新职务?”

    崔秀宁道:“倘若顺利,你应该是福建行省平章政事。但倘若不太顺利,可能是浙东路达鲁花赤。”

    李洛松了一口气,好啊。崔秀宁这么说,他就放心了。就算浙东路达鲁花赤,也比兵部尚书好得多啊。

    起码,任浙东路达鲁花赤,他可以移民。

    崔秀宁继续道:“所以为了实现利益最大化,我又把主意打在脱不合身上,你不是说他对你很欣赏,曾经想推举你为水师万户么?我的想法是,一旦最后没拿到最理想的福建行省一把手,只拿到浙东路达鲁花赤的话,那就再谋取浙江水师万户的官职。”

    李洛很满意这两个官职,无论哪个都成。他并不稀罕元廷的官位,他只想挖人口。

    “你是怎么策划的?”李洛想不到崔秀宁不声不响就能改变兵部尚书的任命,换了他想要的官职。

    崔秀宁解释道:“首先,我派宗昼联络闽粤大山中的许夫人,告诉他福建行省押解税款上京的具体时间和路线。前段时间,许夫人果然忍不住出手,派兵埋伏,劫夺了福建行省的税款,高达一百多万贯,还杀了几个押解的官员。”

    李洛明白,崔秀宁虽然说得简单,其中肯定做了很多工作。光让许夫人相信不是圈套,就要费很多心思。

    “然后,我让郑和的一只舰队,以泉州小朝廷残军的名义,登陆泉州,来了一次武装游行。元廷如今水师极其缺船,只能眼睁睁看着。”

    “这两件事一捅出来,现任的平章既丢失了全省税款,又被宋朝残军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