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葬元-第3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神像前一排三个香炉,正烟雾缭绕,令整个大殿更加肃穆。

    忠武神殿之侧,是一个占地两亩的演武场,南北各是五个颜色不同的靶人,边上的弓阁中,也五种颜色不同的羽箭。

    除此之外,还有供奉华夏武士灵位的武魂殿,以及用来居住的信士院,道官院等建筑。

    此时,已经快要黄昏。可是忠武神宫仍然来了一群军官,人人身穿新式玄甲,腰挎唐刀,精神抖擞。

    他们来到武道阁前小广场上的水池前,先洗手,再用白布擦手。这第一个仪式,叫“净手清尘”。

    他们净手之后,然后一起拾阶而上,向新上任的道官行礼,然后进入武道阁,静静观摩墙上的壁画人物。全程不能有丝毫喧哗,不许交谈出声,力求心与画游。这第二个仪式,叫“心入画祭”。

    之后,他们又来到主殿忠武神殿之外,一起接下唐刀,双手横胸捧着,慢慢拾级而上,来到忠武神殿的大门口。

    大殿门口,同样有一个新道官,趺坐蒲团之上,静静打量他们。其实,就是监督他们的祭拜仪式。

    大门口两侧,各有一块巨大的磨刀石。磨刀石边,又各自有一个沙盘。他们拔出唐刀,半跪下来,在磨刀石上象征性的磨砺三次,然后站起来,用唐刀在沙盘中写出一个“忠”字。

    然后,再半跪下来,再磨刀三次,又站起来写出一个“勇”字。

    如此连续施为五次,分别在沙盘中写出“忠勇智信义”五个武士德字。这第三个仪式,叫“砺刀尊道”。

    做完“砺刀尊道”的仪式,他们再次还刀入鞘,仍然双手横胸捧着,鱼贯进入大殿。

    接着,他们依次下拜,对着两尊神像连叩三次头。这第四个仪式叫“再三稽首”。

    然后他们端坐在蒲团上,双手拄着唐刀,面对神像,闭上眼睛冥想祈祷,约莫半盏茶的时间,再睁开眼睛。这第五个仪式,叫“祷神涤心”。

    其实就是自我反省,暗中祷告神灵的仪式。

    接下来,他们再次三稽首,然后平举唐刀,抽出一半刀身,刀身一面对着神像,一面映照自己的脸。然后,猛然“锵”的一声还刀入鞘,干脆利落的站起。这是第六个仪式,叫“刀鉴心迹”。

    他们完成了“刀鉴心迹”,就双手捧刀,缓缓退出大殿,然后转身,再将唐刀重新挎到腰间。

    难道,六个仪式就完了么?

    当然没有。

    接下来,他们来到忠武神殿之后的“武魂殿”。武魂殿中燃烧着鲸油长明灯,也有一个新上任的道官坐镇。

    武魂殿中,供奉着李洛建军以来,在剿杀生番,灭海盗韩恭,征讨日国之战中战死的数百名海东将士的灵位。一面唐军战旗图案,绘在墙壁上。

    每一个灵牌上,都写着战死将士的姓名,籍贯,族属,军职。

    大殿中的柱子上,有一副对联:

    “精忠报国英烈在,诛魔卫道战魂存。”

    没错,华夏武士德律中说,华夏的敌人是魔,贼寇恶人是魔,自己内心的贪婪,胆怯,无耻,愚昧,不忠不义同样是魔。

    武士的卫道,不光要诛杀国家百姓之敌这样的魔,也要诛杀自己内心的魔。从而内外兼修,成就真正的武士之道。

    香烟缭绕中,进来的这群武士军官面对着灵位,摘下头盔,低头致哀一会儿。这是第七个仪式:默哀祭灵。

    然后他们转身离开,在跨出大殿门槛后,再转过身来,对着殿内鞠躬行礼,喊道:“黄泉相见!”

    这是他们进入忠武神殿后,第一次允许说话的时候,而且也只能说“黄泉相见”四个字。

    这是第八个仪式,叫“相约九泉”。

    他们说完黄泉再见,这才来到东边的演武场,拿起弓,依次用不同颜色的忠箭,勇箭,智箭,义箭,信箭,分别射击不同颜色的五个靶人。五个靶人的名子,分别叫不忠,懦弱,愚昧,不义,无信。

    靶子在十丈之外,一轮五箭全部射中,这个仪式才结束。

    这就是第九个仪式,叫“道箭诛魔”。忠勇智信义,就是五道。而不忠,懦弱,愚昧,不义,无信,就是五个心魔,必须要诛杀。

    “道箭诛魔”的仪式结束,才能在管理道箭的道官那里登记,在祭祀记录上留下姓名,军职,所属部队,祭祀日期。然后,领取一道“平安符”。

    这九个仪式,就是目前唐国武士祭祀武庙的规范流程。如今才刚开始流行。

    九个仪式中,除了第八个仪式“相约九泉”必须要说出“黄泉相见”四个字之外,其他八个程序,统统不能说话,一律保持沉默。

    文官和百姓也可来忠武神宫祭祀,但是只有四个仪式,另外五个仪式不用举行。

    凡是来忠武神宫祭祀的,都是信士。

    这群武士刚出了忠武神宫,门口就又来了一群武士。

    自从忠武神宫修好启用,这几天军中的武士们络绎不绝来祭祀。至于祭祀的流传仪式,当然早就通过下发的《华夏武士道格》学习熟悉过。

    按照规定,武士应该每月来武庙祭祀武圣关岳以及英烈。无故三月不来的,革去武士功名。武士身份一旦失去,军职官职也会失去。

    按照华夏武士道德典范,倘若武士无故对百姓见死不救,袖手旁观,就是懦弱和不义,乃是失德行为。轻则记过反省,重则革去功名。

    当然,华夏武士的待遇地位,也凌驾于百姓之上。

    “刘卫泰,如今你已经升为团副,该请我们喝酒吧?”祭祀完的武士,刚离开忠武神宫,就有人要刚刚升职为团副的刘卫泰请客。

    刘卫泰原名刘三九,是李洛救了他,又收他为学生。刘卫泰毕业后就当了队正,参加过征日之战,回海东后又升为联副,如今终于升为团副。

    李洛总共只培训了两百个军官生,如今全部是联级和联级以上军官。

    刘卫泰笑道:“好好好,请客就请客。等这次休沐,咱就到太上神宫附近的酒楼请你们。”

    正说到这里,忽然迎面走来几个将领,为首的挎着紫色刀鞘的唐刀,那就是大武士了。

    恰好,此人刘卫泰认识,正是山豹旅旅帅:申花生。

    申花生原本是元军百户,因为熟悉南方雨林,又很有能力,现在已经升为山豹旅帅,挂中郎将军衔,是唐军将领中排的上字号的人物。

    “卑职刘卫泰,见过申旅帅!”刘卫泰立刻右手捶胸,行礼致意。其他人也赶紧行礼。

    申花生点点头,算是受礼。唐军等纪森严,军职低的见到军职高的,必须行礼。而军职高的,不必回礼。

    “祭祀过了?仪式还熟么?”申花生问。

    刘卫泰道:“回申旅帅的话,卑职也是第一次来神宫祭祀,仪式不太熟,好在没出差错。”

    申花生点点头,“多来几次,也就熟了。”说完,头也不回的带着一群武士往忠武神宫而去。

    由于每天都有不少武士专程来忠武神宫祭祀,通往忠武神宫的路上很是热闹,立刻催生了商机。现在已经开始有人在路边开店了。

    武士们络绎不绝祭祀忠武神宫的事,很快就汇报给李洛和崔秀宁。

    “武士们都主动去祭祀,看来我们的宣传还是很有效果的。”李洛笑道,“仪式本身就有很强的洗脑催眠作用,尤其还是这种群体性的仪式典范,对人心的影响就更大。”

    “几次祭祀下来,他们就会逐渐塑造武士的自我意识。不到两年,华夏武士道德就能深入人心。”

    崔秀宁道:“武士们有武德当然是好事,可会不会适得其反,让武人尾大不掉?他们的群体性意识一旦形成,肯定会超越军队,形成一股政治力量,就像后世的日本。”

    李洛笑道:“你多虑了。武士们像文人那样形成自我意识是好事,完全利大于弊。毕竟文官掌握着行政权,财权,舆论,武士们政治上斗不过他们的。”

    “后世的日国,武人专权,那是因为日国缺乏传统的文官体系。中原恰恰相反,文官传统根深蒂固。所以日国是武将压制文官,中原是文官压制武将。”

    “你千万被小看历史的惯性。要是我们不扶持武将,用不了多久,文官们就能把他们踩下去,你信不信?就算将来武士阶层彻底成型,也只能和文官分庭抗礼,想要压过文官绝无可能。你别忘了,武士道将来是由理教来规范的。”

    崔秀宁笑道:“好吧,你一说就是滔滔不绝,可有理了。我不管,只要不给我儿子留下一个乱摊子就行。对了,三个军官学堂什么时候开课?”

    “马上腊月了,就腊月初一开课吧。”李洛做了决定。

    唐国终于要成立军官学堂了。

    按照两人的规划,唐官学堂分为海军学堂,陆军学堂,特情学堂三所。

    海军学堂学期一年,每批招生两百人,必须是识字的水师军士才能报考,择优录取。海军学堂的老师是十人,全部抽调唐军水师中李洛的学生来担任。

    李洛的学生,有几十个是水师军官,从中抽出十人到海军学堂任教,并不影响水师的日常训练。

    陆军学堂学期半年,每批招生五百人。生源是什长级别的识字军士,择优录取。分为骑科,火器科,弓弩科等五科。

    陆军学堂教师,同样以陆军中李洛的学生军官为主,抽调三十人。

    特情学堂,当然是培养情报特务人才。每批招生两百人,学制一年。生源从陆军,水师,警士,甚至百姓子弟中挑选。

    特情学堂的教师,主要是崔秀宁的学生。

    当然,李洛和崔秀宁也是三个学堂的老师,而且还是教长。两人定期还要亲自授课的。三个学堂的学生,当然也是两人的学生。

    崔秀宁现在已经怀孕三个多月了,肚子开始显怀了,但是上课肯定没问题。她的身体素质,属于女人中拔尖的那种。

    几天之后,就到了腊月初一。三个学堂同时开学,李洛在三个学堂出席了开学礼,又分别上了一节课。

    腊月初二,李洛就再次离开海东,回到海峡对岸的泉州。

    时间一晃,就到了腊月十八,快要过年了,官府准备开始封印放假。

    正在这时,一个来自安南的重要情报传来。

    腊月十三,唆都统帅的大军在咸子关,中了安南昭文王陈日燏的埋伏,元军大败,死伤无数,唆都负伤突围,蒙古将领乌马尔,党项将领李恒等大将,多半战死。

    元军终于大败了!

    李洛顿时有点激动。

    元军从十月中旬公开征越,十月下旬就攻入安南境内,如今不到两个月时间,就大败了。历史上第二次征越,五六个月时间元军才彻底战败。可是这次,不到两个月。

    这主要是因为特察局向陈朝提供了大量的军事情报。

 第407、408节 征南大将军李洛

    李洛接到特察局安南战报后没几天,腊月二十二,又一份情报传来。

    腊月十六,唆都率领数万残军在谅山峡谷,被兴道王陈国峻、昭文王陈日燏、宋将赵忠十万大军追击围困。精疲力尽的元军再次大败。

    征南大将军唆都,蒙古大将阿八赤,汉军大将樊辑,探马赤军大将居麦吐尔,全部战死。北撤的元军残部,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