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葬元-第3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耶律忠节和石抹怀德脸色难看,心中都在暗骂也速迭儿不信任他们。

    李洛道:“一万两千契丹女真骑兵,拿下空虚的占婆够了。宋军在占婆绝对不会超过两万。蒙古勇士本就不到万人了,再派五千去占婆,这安南还打不打了。”

    李洛这么决定,也速迭儿也不好再坚持了。但他既然得罪了耶律忠节和石抹怀德二人,就不希望二人立下大功。嗯,最好将宋军灭掉,他们也惨胜如败。

    当下下午,耶律忠节和石抹怀德就率领一万二千契丹女真骑兵南下。

    “希望这批骑兵,姓李。要是不愿意,那也没办法了。”李洛亲自给两人送行后,看着南下骑兵的背影暗想。

    他的做法,或许有点下作了。在某些人看来,缺了王者的堂堂之道,太过于卑劣阴鸷,行事不择手段,会让人瞧不起。这将来史书上记一笔,就是令人诟病的污点。

    哪怕他坐了天下,也难逃后世笔伐,人品可能会显得不堪。

    可那又如何?难道比厚黑鼻祖汉高帝更不堪?比他认的祖宗李世民更不堪?比以奸诈著称的魏武曹操更不堪?比以阴险著称的司马宣王更不堪?比忘恩负义的慕容垂更不堪?

    虽万千人吾往矣!是毁是誉,唯其春秋!

    宁负少数人,不负天下人。真有那一天,有几人够资格评价我?

    要做执刀人,怎可不沾腥。

    …………

    李洛将安南傀儡朝廷安置在古礼城,然后开始了囚笼政策。

    到了四月底,投降的安南地方官越来越多,出山投靠安南监国陈益稷的官员也越来越多。在元军的战刀保护下,安南傀儡朝廷的影响力日益增长。

    在傀儡朝廷的安抚下,三成的安南百姓并没有进山躲避,而是主动留在老家当起了顺民。被元军阻止进山的百姓,也超过了二成。

    但是,一半的安南百姓,仍然逃入山中,追随陈晃的山中朝廷。

    于是,残酷的囚笼政策,终于发动了。

    元军以骑兵封锁山林外围,以土司蛮兵,汉军和越奸军为围剿主力,先从安暹府的丛林开始封锁围剿。

    五万步军分为三队,每十里方圆为一个围剿区域,拉网式进山“围猎”。

    也就是说,元军将兵力集中在某个区域,封锁一片丛林,解决一片丛林。以此从东往西推进。

    虽说是水磨慢功夫,可山中朝廷的日子,顿时难过起来。

    每天,都有大量的百姓被逼出丛林,要么老老实实回乡当顺民,要么反抗被斩杀。

    安南百姓还没那么惨,起码李洛下令不能随意屠戮。可土著没有李洛的军令保护,就很惨了。

    元军对土著很是凶残,都是一律斩杀。南征数月,元军损失很大,将士心中积郁了很多暴戾之气,只有不间断的杀戮,才能让他们有宣泄的出口。

    不但李洛在推行囚笼战策,事实上江北大营的史弼,早在半月前就根据李洛的命令发动了囚笼战策。

    短短数天时间,元军的囚笼战策就取得了良好效果。

    不光元军将领,就是陈益稷等安南傀儡朝廷的君臣都知道,太上皇的山中朝廷,坚持不了多久了。

    缺了大军,缺了粮食,就算躲在丛林,又能坚持多久呢?

    “摄政大将军到!”古礼城仁寿宫,随着一声唱喝,一身白甲的李洛在大队甲兵的簇拥下,来到宫门,直入傀儡朝廷的朝堂。

    囚笼政策虽然是李洛制定,但如今却交给了史弼和也速迭儿具体执行。作为征南大将军,他当然没必要亲自去钻林子。

    这个年轻的男人,除了是元廷的征南大将军,还是安南傀儡朝廷的“摄政大将军”呢。

    摄政大将军,顾名思义,当然是代表元廷总揽安南军政大权,有实无名的“太上皇”。

    古礼城以及太上皇宫的禁卫兵马,全是元军。安南傀儡朝廷,没有一点兵权。就算陈键和吴厄等降将的越奸军,都听命于李洛这个征南大将军,而不买陈益稷的帐。

    看到“摄政大将军”披甲佩剑昂然而入,正在朝议的监国陈益稷,首先站起来笑道:“见过摄政大将军。大将军请坐。”

    傀儡朝廷的大臣,当然都是软骨头,看到李洛顿时跪了一地,“见过摄政大将军!”

    李洛安之若素的坐在侧位,温和的笑道:“监国和诸位今日朝议,所议何事啊?”

    陈益稷赔笑道:“好教大将军知道,我等议的乃是春稻收割之事。”

    “此乃大事。”李洛笑着点头,“好好议。”

    陈益稷拱手道:“大将军,可否借一步说话?”

    李洛当然知道陈益稷想说什么,他是急了。

    急着从监国变为安南国王。

    两人来到宫外,李洛直截了当的说道:“监国放心,奏章本帅已经发出,相信一月之内,大都必有旨意到来。”

    陈益稷听说还有一个月,不禁有点焦急。

    李洛心中冷笑,等解决了陈晃的山中朝廷,你就乖乖当着交州王吧。至于安南国王,你想多了。

    没有。

    ps:今天又是开庭又是看诈骗案件卷宗,晚上又听当事人家属哭诉,一天忙到晚。所以更新晚了,对不起各位!总算赶上了!蟹蟹支持!

    另外,昨夜说的美籍华人之事,居心叵测,有所预谋云云,是个误会,是我想多了。大家不要在意。蟹蟹!

 第453、454 日暮途穷的山中朝廷

    李洛离开太上皇宫,不久特务陈羽就来汇报。

    “主公,陈益稷这段日子,频繁联络吴厄等降军将领,意图掌握兵马。”

    李洛冷笑道:“此事吴厄等人已经密报与我。陈益稷,此人贪生怕死,志大才疏,翻不起什么风浪。陈羽,你来安南也有小半年了吧?”

    陈羽道:“五个半月。”

    “你不用待在安南了,回海东吧,回去看看妻儿。夫人会给你记功的。”李洛拍拍陈羽的肩膀。

    陈羽道:“那属下就遵命回国了。主公身系我唐大业,还请主公一切保重。”

    他的确也想念家人了,尤其是刚出生的儿子。

    李洛道:“你回到海东告诉夫人。倘若去海东的党项残军不归顺,就全部缴械关押,充当苦力。包括以后的契丹军女真军,也是如此。”

    陈羽想了想,“主公,党项残军和契丹军不敢说。但女真军应该会归顺。石抹怀德的父亲,名叫石抹侍明。石抹侍明是金国驸马,而太公是金国代王,正是石抹侍明的舅哥,石抹怀德的舅舅。”

    李洛沉吟道:“这个寡人知晓。可金亡时石抹怀德刚出生,他没见过太公这个舅舅。再说,他父亲石抹侍明是降蒙之人,与太公的关系,应该不好。”

    陈羽道:“此事还要着落在太公身上。想必夫人和太公已有计较,主公无需为此事分心操劳。”

    …………

    “……耶律忠节和石抹怀德南下占婆,在婆耶河谷中了宋军诡计,战马中了毒,跑肚拉稀,之后遭遇宋军两万,其中有五千重步……”

    “一场血战下来,契丹女真军几乎全军覆没,少数降敌。而宋军虽然使了诡计,却惨胜如败,元气大伤,只能舍弃占婆。乘船逃离!”

    几天之后,一个不好不坏的消息传到元军大营。

    不好的是,南下攻打宋军的契丹女真军,竟然中了诡计,全军覆没。

    好的是,耶律忠节和石抹怀德没有白死,他们重创了宋军,让宋军主动放弃占婆。如此一来,占婆就会落在大元手里。

    大元只花了一万多契丹女真骑兵的代价,就得到了占婆,算是赚了。

    尤其是也速迭儿,很是高兴。耶律忠节和石抹怀德都被他得罪死了,他当然希望两人完蛋。如今两人都战死在占婆,还让大元顺便拿下占婆,那当然是他最想要的结果。

    而事情的真正细节,李洛当然知道是怎么回事。

    契丹女真的兵力,行军路线,李洛早就给了特察局。然后,再一次回到占婆的两万唐军,就按照计划布置起来。

    在水草最丰茂也是契丹女真军必经之地的婆耶河谷,唐军在草中撒入了大量的巴豆粉以及淡盐水。

    契丹女真骑兵的战马哪里会放过撒了淡盐水的丰美青草?顿时一阵猛啃。

    等到耶律忠节发现不对赶紧制止战马时,却来不及了。

    没过多久,大量战马就拉稀脱力,甚至少数战马直接脱水死亡。而早就根据情报埋伏起来的唐军,也适时的出现在战场。

    契丹女真骑兵是元廷仅次于蒙古骑兵的优秀骑兵,可正因为太熟悉了骑射,一旦下马步战,反而不是阵列森严的步军对手。结果,下马步战的契丹女真军初战失败。

    “宋军”的战力,令契丹女真军大惊失色,完全想不到宋军竟然精锐如斯。

    整个大元朝,都找不到比“宋军”更精锐的步军了。

    但唐军没有歼灭契丹女真骑兵,只是步步紧逼围困。整整困了契丹女真骑兵三天三夜,困的他们精疲力尽。最后,身为女真将领的虎古和都烈等人,终于说服了石抹怀德投降。

    女真军一降,契丹军独木难支,耶律忠节也只能投降。

    接着,一万多契丹女真军被缴械后,送上唐国水师船队。

    此时,只怕快到海东了。

    李洛得到消息后很是高兴。征南的战略目的,又实现了一个啊。

    他以前看水浒,觉得宋江等人往往采取阴谋或诓骗手段赚别人上山入伙,觉得别人肯定不会心服。

    可是现在,他发现水浒传没有写错,是他自己把古人想复杂了。

    …………

    转眼间,元军的囚笼政策已经实施近一个月。山中朝廷越加艰难。

    “太上陛下,禁军和乡军今日为争抢粮食相互厮杀,已经死伤上千啊。”

    天长山脉深处的一片雨林中,临时搭建的简易“行宫”内,平章政事黎文休,正一脸苦涩的向陈晃禀报一个消息。

    陈晃身穿葛布,脚穿芒鞋,手柱竹杖,打扮的像个隐逸山林的高士。但此时此刻,他殊无丝毫隐士的淡泊宁静。

    “什么?争粮相杀?他们好大的胆子!”陈晃勃然大怒。

    即便已经混成了山中朝廷,陈晃的帝王威严,也仍然令随驾的臣子们感到压力。

    进入山林以来,快一个月了,几乎没有一件好消息,而每一个坏消息传来,陈晃的脾气就变大一分。

    陈日燏殉国、陈益稷僭位监国、元军封锁围剿、很多随驾进山的官员百姓投降……

    这些坏消息,还伴随着山中朝廷粮食告急,物资短缺的危机。

    对于这些,陈晃还能挺得住。赵昌那个卑鄙无耻的盗粮贼都能在爪哇坚持,凭什么自己这大越天子就坚持不住?

    可是听到禁军相互残杀,陈晃是真的有些慌了。

    山中朝廷能够维持下去,最大的支柱就是最后的一万禁军,两万乡军了。这已经是陈晃最大的依仗,是他翻身的本钱。

    要是最后这点护驾的兵力没了,大越就真的完了。

    “来人,让两军的将领来见朕!”陈晃重重的顿一顿手中的竹杖,加上花白的头发,浑浊的眼神,完全就是一副老朽之态。

    事实上,陈晃不过四十出头。真是祸事催人老啊。

    很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