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葬元-第3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如果李氏奏报大都,走海路最多四五天。

    也就是说,大都接到李氏奏报,可能已经两三天了。

    大都到鄂州虽然有两千多里路程,但驿道非常发达,五天内必到。这么一算,最坏的结果是,忽必烈的圣旨还有两三天就会到鄂州!

    大都的特务当然肯定知道了,可未必比忽必烈的圣旨更快。

    那就只能放弃最后的布置,立刻逃出湖广。

    “来人!备马!本堂要外出打猎!”李洛一声令下,所有亲卫全部集合,在清理了一些资料之后,立刻出了平章官邸,再出鄂州南门。

    回海东最好最快的方式,当然还是坐船。因为湖广南部平原少山地多,陆路反而很慢。

    鄂州官员见平章官人此时还要出城打猎,也不理军务大事,都是心中鄙夷。但也没有多想。

    李洛率领数百亲卫,直驱数十里外的江岸。

    唐国公,开始了千里大逃亡。

    而替代李洛收尾的李荆,也火速北上,负责处理李洛留下来的未竞之事。

    …………

    李洛出逃的前三天,元廷就接到征东行省右丞李签的奏章。

    由于征东行省(高丽)比较特殊,李签很少给元廷上奏章。可李签这次的奏章,却让元廷上下惊掉了下巴。

    原来,李签竟然举报揭发湖广平章政事李洛,不是高丽人,乃是冒充高丽李氏,并断定李洛必是汉人无疑!

    李签说,万一李洛居心叵测,实与李氏无关,请大皇帝明察。

    李签在奏折中说了事情的经过,说是李简回乡探亲,才知道李洛假冒。

    这还得了?

    这是欺君之罪啊!

    忽必烈览奏,久久没有说话。但大臣们看他的脸色,知道皇帝极为震怒。

    一个汉人,冒充高丽人,数次掌握兵权,官任湖广平章,爵封越国公……哈,他想干什么?

    李洛是个聪明人,可这个聪明人,为何没能察觉白莲教造反?为何没有及时镇压?

    虽然李洛没有留下明显破绽,但忽必烈如此精明老辣,哪里会认为李洛仅仅是冒名顶替那么简单?

    忽必烈本来就是个雄猜的君主,他回想起这几年李洛的种种所为,真是越想越觉得古怪,越想越觉得心惊。

    李签的奏章,等于是逼他从头到尾将李洛重新审视了一遍。这一审视,不得了,疑点越来越多。

    虽然没有证据表明李洛居心叵测,但忽必烈已经断定,李洛此人绝非忠臣!

    忽必烈将李签的奏章放下一边,语气森然的说道:“李洛此人,可还有什么不妥之处?”

    虽然他对李洛从信重突然变得厌恶,但李洛毕竟是立有灭国之功的,还是大元第一行省平章,他不能不慎重处理。

    太子真金脸色很难看,一种强烈的被欺骗愚弄的感觉,如同一条毒蛇般突然缠住了他。

    御史大夫脱不合,也是感同身受。他万万想不到,李洛竟然是这种人,自己真是眼瞎啊。

    但愿李洛老老实实,不要做出格的事,不然他铁定会被连累。

    真金太子和脱不合此时一言不发,他们又能说什么?

    至于之前同样说李洛好话的张三丰,并不在朝堂上。自从张三丰得知湖广白莲教造反,就以教化百姓为名,离开了大都。

    大臣们都没有说话,谁要是指出李洛的问题所在,那为何之前不说,早干嘛了?

    忽必烈此时心中异常恼怒,不光是因为李洛欺君,更重要的是,他觉得李洛很危险。

    他要是那么迟钝,就不是忽必烈了。

    狡猾的狐狸,冒充了忠顺的猎狗,骗取了猎人的信任!

    倘若这个猎人宽洪大量的不予追究,那么狐狸就会取笑猎人的愚蠢,为自己的愚弄而得意。

    “圣上,李洛隐瞒汉人身份,假冒高丽出身,欺君罔上,居心叵测,论罪当死!”一个相貌儒雅的汉官出列奏道,正是国子监祭酒、做过衍圣公的孔洙。

    看到孔洙出列表态,叶李,留梦炎等汉臣纷纷出列,都说李洛欺君罔上,居心叵测,其心可诛…当杀!

    这就有意思了,满殿数百朝臣,蒙古色目大臣都没说什么,可这些宋朝降官却一片喊打喊杀,紧着撇清关系。

    很多汉官甚至对李洛真的恨上了。你干嘛要这样干?你隐瞒汉人身份,假冒高丽人骗取信任,可把我们害苦了啊。

    这不是让大汗更加不信任我们汉官么?

    混账啊!

    忽必烈漠然扫了一眼这些汉臣,微不可微的冷哼一声。

    汉人,当然还是要用,可除了张弘范等少数人,他已经不相信汉人了。

    哼,你们以为对李洛喊打喊杀,就能证明自己的忠心么?朕是老了,但不糊涂。

    “传旨!李签奏李洛以汉人冒充高丽,伪造出身,蒙骗朝廷,有欺君之嫌!着即刻撤职查办,传唤进京,与李氏对质,真假便知!”忽必烈立刻就下了处置李洛的圣旨。

    忽必烈当然知道李签不会撒这样的谎,因为李签根本没有诬告的理由。

    但他不是偏听偏信的君主,做事也有分寸,总要给李洛对质辩解的机会,还要加以审查,不能仅凭李签一道奏章,李洛就是罪人。

    也不能采纳汉臣们的意见,一上来就杀了李洛。

    毕竟李洛不是一般官员,乃是军功卓著的大元名将。他是皇帝,当然不能寒了军心,就是处死李洛,也要让人没话说。

    倘若李洛只是冒名欺君,看在李洛战功的份上,他也不会处死李洛,而是罢官下狱。

    要是真查出李洛图谋不轨,哼哼,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传旨!撤罗昱福建水师万户之职,另有任用。调哈圃阿丁接任福建水师万户!”忽必烈也没有忘记罗昱,他敏锐的感觉到罗昱是李洛一党,为了以防不测,还是先撤换罗昱。

    很快,李洛隐瞒汉人身份,冒充高丽人欺君的消息,就不胫而走的传出朝堂,传遍整个大都,传向整个大元官场。

    …………

    高丽,仁州,李氏家城。

    忽必烈下了处置李洛的圣旨,李氏家城中也在商量后续的对策。

    家主所在的萧斯堂内,坐了满满的李氏嫡系。李签此时也懒得上朝,而是在此主持家会。

    李签的精神有些疲惫,鬓角华发大增,似乎老了几岁。

    李签的身边,正坐着一个年约五旬的男子。这男子白净面皮,气质儒雅,尤其是下巴上的美人沟,和李洛有些相似。

    此人正是刚回仁州不久的李简,李签唯一的胞弟。

    李签和李简都是上一代李氏家主李藏用的侄子。但因为李藏用无子,李签就被过继给李藏用,继承家主之位。

    三十多年前,李简被李藏用派到宋国开枝散叶。李简凭借携带的大量金银,在湖广衡州置办产业,竟然也积累起偌大身家,成为衡州数得着的豪绅巨室。

    蒙元灭宋时,李简本来想回高丽的。可谁知元军灭宋后,对豪绅大族很是仁慈,圣天子不但下诏一切照旧,还给予他们安靖乡里,代收赋税之权,竟然比宋廷更加厚待,简直是如鱼得水。李简见圣天子在位,家业又蒸蒸日上,遂熄了回高丽的心思。

    可是此次白莲教突然作乱,衡州白莲教攻陷了衡州城,红巾贼们到处祸害豪绅大户,李简见贼势浩大,为保家人性命,只好不情不愿的回高丽避难。

    一回到高丽,他很快就得知,竟然有人冒充他的儿子!

    这还得了啊!

    仁州李氏乃是东国一等一的高门士族,就是在大元,李氏也等同万户那颜出身。是能随意冒充的么?

    更让李简不敢置信的是,冒充他儿子的,竟然就是如今的湖广平章,李洛!

    李简这几年很少过问世事,他痴迷佛教,主要是在名刹古寺参研佛理,几乎是隐居状态,甚至不知道湖广平章是高丽人,就更别说知道李洛和自己的“关系”了。

    回来听说李洛的事迹后,李简也感概万千。这李洛要真是他的儿子,那该有多好啊。有子如此,夫复何求?

    可惜,不是。

    在得知真相后,李简和李签很是犹豫,一度想装糊涂,不揭露李洛,这样对李氏也有好处。

    但仔细一琢磨,又不敢。

    汉人这些年造反频繁。这李洛乃是汉人,他冒充高丽人,从九品都寨时,就一心一意谋取兵权,直到做了封疆大吏。可湖广白莲教却造反了。

    真是耐人寻味,由不得别人不想入非非。

    以李签和李简的智商和老辣,怎么看不出其中的巨大风险?李洛要是忠于元廷,当然是好事,可如果他真是图谋不轨,那整个李氏都要陪葬。

    所以,兄弟二人还是决定立刻禀报元廷,撇清干系。那么就算李洛真有不轨之举,也连累不到李氏。

    李简说道:“兄长,如今圣上应该接到奏报了。兄长放心,圣上乃是开清明太平之千古圣天子,必不会牵连无辜,圣上既然接到奏报,以后李洛所作所为就与我李氏无关了。”

    他可是元廷治下的大地主,受元廷恩惠颇多,在乡间犹如土皇帝一般,所以习惯叫忽必烈为圣上。

    李签满脸苦笑,远没有李简淡定。八天前,这个三十多年没有谋面的胞弟突然回到仁州,他简直喜极而泣。可是当他搞清楚兄弟并没有李洛这个儿子时,顿时一腔欢喜化为乌有。

    “哎,李洛当真是个大大的人才,可惜啊。”李签虽然通过奏章揭发李洛,控制了家族风险,却仍然满心失落。

    原本以为李洛能让李氏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谁成想……到头却是一场空。

    想到那个曾经叫他伯父大人的“吾家之千里驹”,以后再也不是那个侄儿了,李签就有点伤感。

    伯侄数年,李签对于这个给他带来荣耀和财富的“侄子”,还是有感情的。

    “父君,可惜什么!李洛是个骗子,小人!他愚弄了我们整个李氏!让李氏成为了笑柄!”李签长子李若愚恨恨说道。

    次子李知易也面带不屑的说道:“亏我还叫了他那么多次五弟,真是想想都恶心!”

    李签和李简的儿女们纷纷出言痛骂李洛,唯独李签的嫡女李蕙质一言不发。

    “五哥…呵呵。”李蕙质神色复杂无比,眼前浮现出第一次和李洛在汉阳府见面的情形。

    原来,终究是假的。

    但是,她对这“五哥”却恨不起来,有的只是遗憾。这个曾经让她骄傲的“五哥”,再也不是李氏的人了。

    主母金氏说道:“你们别骂了。李洛冒充,肯定也有他的难处。这次丢官是肯定的,他也算是得到惩处了,算了吧。”

    不然为何说人心复杂呢?金氏为人冷酷吝啬,李洛并不喜欢这个“伯母”,可是现在,唯一为李洛说句话的,却是她。

    李签道:“今天咱们开家会,为讨论善后事宜。我们虽然撇清了干系,可谁知将来如何?二弟,你亲自带着厚礼,去大都一趟,多结交一些重臣。万一以后…也能有人替李氏向大皇帝美言。”

    李简点头道:“兄长放心,小弟明日就去大都。”

    李签道:“二郎,明日随你叔父一起去吧,去大都见识见识。”

    “诺。”

    …………

    海东,唐公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