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葬元-第4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福生是海东老人,本是一个村正,担任县令不过大半年时间,可惜今日血洒疆场,壮烈殉国。

    “县令官人死了!”

    “苦也!苦也!”

    很多青壮百姓看见王福生战死,吓得腿都软了,再也坚持不住的扔掉竹枪长矛,发一声喊,往后逃跑。

    “轰!”的一声,岸上的人群如同炸开了一般,往后溃逃。

    这也不怪他们。他们本就是种地的百姓和城中的市民,根本没有经过训练,更没有打过仗,盔甲兵器都没有,面对凶悍的鞑子,怎么能不害怕?

    倘若这样都不害怕,那大宋当初也不会亡国了。

    “为县令官人报仇!杀!”

    虽然很多人逃跑,但仍然有三千多青壮悲愤之下,怒吼着停着竹枪长矛捅刺岸边的鞑子,浑然将生死置之度外。

    上百个驻防县城的唐军,以及数量更少的县衙警士,也用弓箭射杀鞑子。他们是芜湖县仅有的正规军。可数量实在太少,根本无济于事。

    船上的水兵也拼命的放箭开炮,甚至用船撞击鞑子,却仍然无法阻止数量巨大的鞑子,而且他们也下降到数百人。

    虽然王福生战死,大半青壮溃逃,可由于他们的拼死抵抗,加上障碍物的抵抗,鞑子一时也无法顺利登岸。

    “唳!唳!唳!”突然盘旋在高空的海东青发出三声鸣叫,又作出一个翻身的动作。北岸观战的乃颜等人,立刻脸色变了。“汗王!敌人有援军来了!”驯鹰人对乃颜说道,“数量不下三万,没有骑兵!”

    乃颜跺脚道:“可恶!”

    正在江岸防线岌岌可危之际,崔秀宁终于带着三万乡勇赶到江边。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杆浴火凤凰旗,和一个大大的唐字旗。

    “呜呜呜——”唐军中的号角也雄壮的传来。

    紧接着,大队大队的身穿元军,越军,日军盔甲的乡勇就冲下江岸,排出两里宽的队列,呐喊着杀来。

    最前面的,是一个身穿火红盔甲的女将,她身后还有数十个女将,策马而来!

    身穿官服的县丞刘九郎大声道:“崔将军到了,大伙别怕!”

    为何不说王后到了?因为江岸上就是大量鞑子,要是泄露崔秀宁的身份,就会给崔秀宁带来危险。

    但是,青壮们这都知道这个女将就是王后崔秀宁。他们之前就知道王后殿下会亲自率兵来援。

    “王…崔将军已到!我们有救了!杀鞑子!”青壮们士气大振。

    “杀!”崔秀宁根本顾不上啰嗦,她满心后怕的看着即将登陆的大量鞑子,第一时间就下令杀敌。

    “出击!”充当乡勇将领的武士,挥舞唐刀指挥乡勇列阵,立盾,放箭。而青壮们则是撤下来,将战斗位置让给乡勇营。

    “嗖嗖嗖—”乡勇营的战力已经很不弱,人人都会弯弓射箭,密集的箭雨之下,大量的鞑子被射杀在水里。

    眼看岸上突然杀到几万援兵,原本气焰嚣张的鞑子,终于出现了惊恐之色。

    虽然他们数量更多,但人在水中,无法防护,无法躲避。而且他们用的是骑弓,还是仰射。所以立刻就陷入被动。

    由于鞑子非常密集,所以乡勇营简直箭不虚发。他们在江岸上居高临下,射杀的鞑子鬼哭狼嚎。

    而鞑子的羽箭,对装备木盾和盔甲的乡勇就没有太大威胁了。

    双方就这么距离数丈远对射,剿杀在江岸上,无时不刻都有大量的鞑子被射杀,也无时不刻有乡勇战死。

    其中有一个女将,使用的却是一副弹弓。但她发射弹弓的速度快的离谱,简直令人眼花缭乱,而且每一发射,就能打瞎一个鞑子的眼睛。

    被打瞎眼睛的鞑子,痛的哇哇大叫,抛了弓箭惨嚎。

    几个呼吸的功夫,竟然有十几个鞑子被她打瞎眼睛。

    这个女将的战果,立刻引起了鞑子的主意,很快几张弓就对谁了她。

    “嗖嗖—”

    那女将头一偏,险而又险的避过一支擦着鬓发飞过的羽箭,脸色吓得花容失色,紧接着两支羽箭就插在她身上。

    “珊瑚!”不远处的崔秀宁吓得脸都白了。

    “我没事!”石珊瑚跌跌撞撞的后退几步,插在胸腹间的羽箭还在晃动。原来,她穿的的是精良的玄甲,箭虽然射中她,却只伤到她的皮肉,最多是轻伤。

    这就是盔甲的重要之处了。

    石珊瑚拔出羽箭,脆生生喊道:“将军,你退后!”

    一个充当乡勇大将的低级武士也喊道:“将军请退后!”

    崔秀宁点点头,没有逞能的上前杀敌。她很清楚自己的作用,不是直接和敌人搏杀。要是她阵亡了,那对士气的打击就是致命的。

    这个崔将军退出十丈外,站在最高处。站在这里不会被鞑子的羽箭射杀,同时也能让将士们看到她和他们在一起。

    此时,鞑子已经全部在岸边了。他们仗着有革囊不会下沉,拼命的射箭反击。很多革囊被唐军射穿,可是马上的骑士也不是没有办法,他们干脆放弃战马,冒着箭雨往岸上爬。

    终于,还是有越来越多的鞑子湿漉漉的爬上岸。

    可是迎接他们的,却是密密麻麻的长矛。

    上岸的鞑子显示了他们的凶悍,他们拎着刀悍不畏死的冲岸,虽然伤亡惨重,却还是抢占了一小块江岸。

    他们虽然野蛮,却不傻,知道事到如今只有杀上岸,根本不能退回水中。

    鞑子以小块江岸为依托,呐喊着往上冲杀。乡勇虽然经过一个月的苦训,可战斗力到底不如正规唐军,相对凶悍野蛮的鞑子,终究少了些悍不畏死的狠劲。

    乡勇的单兵战力不如鞑子,数量也不如鞑子,唯一的优势就是地利。

    所以,竟然让鞑子在江岸拓展的阵地越来越大,甚至开始有战马上岸了。

    “杀!”数量稀少的武士和正规军,勇猛无比的冲在前面,死死堵住越来越多上岸的鞑子。前面的乡勇奋力捅刺长矛,后面的乡勇拼命的放箭。

    而仍然在江中的鞑子,也抛射过来暴雨般的羽箭。乡勇们一起抖动长矛,拨打羽箭减小伤害。

    一时之间,江岸上喊杀震天,打成了残酷的绞杀战。战况极其惨烈,每时每刻都有大量人员死伤。由于鞑子地形很不利,死伤更加惨重,此时只剩下五万多人,竟然死伤一万多人。

    而乡勇也死伤数千。

    崔秀宁看的心急如焚,而对岸的乃颜也气的直跺脚。

    崔秀宁走到鼓车前,亲自敲响战鼓,“咚咚咚!”

    两万多乡勇听见崔秀宁的鼓声,突然迸发的更大的勇气,齐声呐喊着往前冲锋,逼得很多上岸的鞑子纷纷跌入江水。

    “咚咚咚咚!”对岸的乃颜也亲自敲响战鼓,激的鞑子们犹如打了鸡血般,不要命的冲岸。

    而很多武士则是率领乡勇挺着长矛直接冲到鞑子当中,殊死搏杀!

    “杀敌报国就在今日!”

    “大唐万胜!”

    “忠武神宫相见!”

    武士作为战斗骨干和战魂支柱的作用,此时体现的淋漓尽致。被武道思想和武道荣誉武装起来唐国武士,完全罔顾生死,近乎疯狂的冲杀。

    武士的悍勇,就连鞑子也胆战心惊,不敢撄其锋。

    在武士的影响下,乡勇们也越战越勇,越打越像个战士。长矛,羽箭,不要钱的向鞑子招呼。

    而鞑子则完全是背水一战,如同疯狂的野兽那样反扑。他们很清楚,只要击败阻击他们登陆的敌人,成功上岸,就能赢。

    而如果转身逃走,再渡往北岸,就会把后背卖给敌人,让敌人射死。

    江水都被鲜血染红了。

    鞑子虽然拼命,则再也无法拓展更多的江岸阵地。

    崔秀宁紧张的关注着战场,仍然咬牙敲鼓,大冷天的,她满身热汗,手臂越来越没有力气。

    正在这时,忽然她发现鞑子似乎少了不少。

    怎么回事?

    崔秀宁仅仅想了几秒钟,就飞快的抛下鼓槌,喝道:“鞑子潜水了!下游!”

    她说完就抽出唐刀,往下游冲去。为何是下游?因为下游江岸比较平坦,也更好潜水。

    “将军!”石珊瑚等侍卫看见,纷纷冲过来跟上,紧着又有上千乡勇呐喊着跟着崔秀宁望下游江岸冲来。

    果然,崔秀宁刚刚冲出半里,就看见下游江面岸上,冒出很多留着金钱鼠尾的脑袋,一个个浑身湿漉漉的。

    水达达!

    原来,一群水达达兵眼看半天登不了岸,就干脆舍弃战马和革囊,利用精湛的水性,潜入水中,神不知鬼不觉来到下游,准备在下游没有乡勇防守的江岸登陆,杀唐军一个措手不及。

    可是,他们还是被警觉的崔秀宁发现了。

    眼看崔秀宁率兵冲来,这些水达达兵怪叫一声,拼命的往岸上冲。

    “杀!”崔秀宁大喝,“别让鞑子上岸!”

    石珊瑚等侍卫不要命的跟着崔秀宁冲过来,后面则是越来越多的乡勇。

    一个鞑子刚刚爬到岸上,突然就惨叫一声,捂着眼睛哇哇大叫。

    “将军!退后!”石珊瑚一弹弓打瞎那鞑子的眼睛,就一把抱住崔秀宁,喝道:“把将军带到后面去!”

    “诺!”几个女侍卫扑上来,抱住崔秀宁,“将军已经身先士卒了,不要再涉险!”

    崔秀宁点点头,“好。我不涉险就是。”

    这边潜过来的水达达足有数千人之多,冒出来黑压压一片金钱鼠尾,叼着刀扑上岸,堪堪被冲到的一千多乡勇堵住。

    新的战场,再次爆出恐怖的喊杀声。

    随后又是上千乡勇冲过来支援,数千水达达终于没能成功上岸,被险而又险的堵住了。

    两处阵地都是厮杀到白热化,纷纷血雨中,伴随着惨绝的呐喊,怒吼,哀嚎。

    崔秀宁一身冷汗,握住唐刀的手捏的死死的,牙齿快要咬出血来。她数次想冲上去,还是忍住了上去厮杀的冲动。

    她不能有事!

    倘若之前崔秀宁反应慢一些,那么就会有数千鞑子上岸,那就一切皆休了。

    双方又厮杀了一会,眼见鞑子上岸的越来越多,南边再次传来呐喊声,数以千计的青壮百姓拿着长长的竹枪木棍,赶上来支援。其中很多人,都是之前逃走的人。

    现在他们又回来了。

    他们和乡勇一起,吼叫着刺出竹枪木,将鞑子往水里推。

    对岸的乃颜隔江看着这一幕,脸色阴沉的快要滴出水来。

    他无论如何想不到,这处江岸竟然还有数万人马防守!

    到底哪里出了问题?难道叛军已经猜到了?或者这里本来就有数万兵马驻防?

    怎会如此啊!

    可恨!

    正在乃颜郁闷之极时,忽然天空再次传来海东青的鸣叫。

    “汗王!”驯鹰人急道,“是下游!叛军的水师应该到了!”

    什么?

    乃颜大惊之下,赶紧往东北方向一看,果然看见一片白帆,距离不过数里。

    “鸣金!”乃颜喝道,“让他们撤回来!”

    此时,正在拼命冲岸的鞑子大军,也终于看见了越来越近的大量水师。他们大惊之下,再也不敢恋战,纷纷退回水中,跨上革囊完好的战马,调转马头。

    他们知道,敌军虽然兵少,但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