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葬元-第4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几场大战下来,联军共缴获战马十一万五千多匹。这是两国都想要的。除了宋国已经分走的一万多匹,还有十万匹左右。

    李洛是想按照出兵多寡和贡献来分配,因为唐军出兵最多,贡献最大。

    而萧焱想按照伤亡多少来分配,因为梁军伤亡更多。

    李洛想拿七成。

    而萧焱希望五五对分。

    “唐王啊,我军死伤近二十万,如何就能只得三成战马?在下要是答应了,我父皇不会绕过我的。”

    萧焱也很无奈。战利品分配的事,原本是他父皇出面和李洛谈的。可是他父皇畏惧李洛,不敢来唐营,只好他这个赵王代劳。

    “赵王,若非我唐军,大梁安在?唐军实乃抗战支柱,为何不能多拿战马呢?”李洛有点咄咄逼人的说道。

    忽然,几个梁军将领一起站起,对着李洛下拜哭泣道:“唐王,我大梁兵马损失惨重,多少袍泽血染疆场,而我等侥幸苟活,倘若只拿三成战马,那死去的袍泽,岂不羞愧九泉啊唐王!呜呜—”

    李洛苦笑道:“董将军,邵将军!你们何以至此,何以至此!”

    董虎臣等梁军大将道:“我等梁臣,自该为我家陛下和赵王分忧,还请大王莫怪。这三成战马,委实太少,有伤两国邦交啊。”

    萧焱心里感动,出言替董虎臣等人说话:“唐王莫怪,他们都是耿直的汉子。哎,要是只拿三成战马,我大梁的军心只怕也散了。”

    李洛叹息道:“此乃忠义之士,寡人何怪之有。”

    虎古等唐军将领怒道:“我唐军乃抗元主力!出力最多,就连大将光夏都战死沙场,为何不能拿七成!”

    董虎臣等人抗辩道:“完颜将军此言差矣!我梁军难道就没有大将阵亡么?”

    李洛叹息道:“好啦好啦,董将军,那寡人就多给你们一成。就四六分吧,不能再多了。”

    萧焱也知道不能再多了。之前父皇告诉他,能拿到四成战马,就很不错了。

    “还不谢过唐王。”萧焱对董虎臣等人说道。

    “谢唐王!”董虎臣等人拜谢。

    “罢了,尔等都是忠义之士,起来吧。”李洛有点无奈的说道。

    ps:今日太忙,晚上还有事情处理。明天加更,蟹蟹大家支持!求订阅,求票票!晚安。哎,那个被黑熊吃掉的饲养员太可怜了,当时会有多害怕多绝望啊!

 第594、595节 我是蚩尤大王东山老人

    “大王,抓获了一个叫萨普勒的人,是四川左丞,玉昔帖木儿的粮草官。”

    李洛听到汇报后,不由哑然失笑。萨普勒?那可是老熟人了哦。

    “带进来。”

    “诺!”

    很快,被五花大绑的萨普勒进入大帐,他一看见李洛,立刻跪了下去,颤声说道:“下官萨普勒,见过中堂!”

    他之所以称呼李洛为中堂,当然是希望唤起李洛的回忆,饶过自己这个昔日同僚。

    李洛看着神色灰败的萨普勒,不禁想起几年前在福建的往事。

    那时,他是福建平章,萨普勒是福建右丞,两人算是一把手和二把手。为了移民,他利用了萨普勒。后来还举荐他升任河南江北平章,继续“贩卖流民”。

    可是自己起兵后,萨普勒受到牵连,贬为四川左丞。

    这次,竟然有落入了自己手里。

    “哈哈,右丞官人,别来无恙啊。”李洛忍不住笑道。说起来,萨普勒被自己当棋子,可是移民海东的“头号功臣”啊。

    这个色目男人满脸羞惭,强笑道:“下官机遇,不值一体。倒是中堂,风采更甚往昔啊。”

    他心里方的一匹,生怕李洛一怒之下,“不念旧情”的杀了自己。

    李洛心中好笑,他似乎陷入回忆中,意味难明的说道:“寡人听闻,你前两年因为贩卖流民,可是发了大财啊,寡人,当真好生羡慕。”

    萨普勒身子一颤,立刻明白过来,笑容苦涩无比,“唐王言重了。那哪里是下官的银子?那是下官替中堂保管的啊。”

    他当然已经明白,“购买”流民的大商人,就是李洛自己。所以不用说,那么多银子当然也是李洛自己掏的腰包了。

    处心积虑,瞒天过海,将当时整个官场蒙在鼓里,真是太可怕了。后来每每回想,萨普勒都能出冷汗。

    谁能想到,当时的李中堂,会造大元朝的反?

    打死也想不到啊。

    李洛刚起兵时,萨普勒肯定李洛兔子尾巴长不了,很快就要完蛋。

    可结果李洛不但没有完蛋,还屡次大败官军,这次甚至南方决战大胜,兵锋锐不可当。大元名将连接败在他手里,连云南王大人都被俘了。

    当初的福建平章,竟然成为今日的唐王,今非昔比,气候已成。

    这怎么不让萨普勒感慨万分?

    李洛听到萨普勒的话,心道此人还算识相,虽然爱财,却更惜命。

    “替寡人保管的银子?那你替寡人保管了多少银子?”李洛笑吟吟的问道。他心里,自然是有本账的。

    他曾经对崔秀宁说,被萨普勒吃进去的钱,迟早有天让他吐出来,还要搭上利息。

    萨普勒苦着脸,用带着哭腔的声音说道:“共一百二十一万两,都是唐王的。如今在成都府邸银库。”

    李洛哈哈大笑,“一百二十一万两?不止吧?难道没有利息么?”

    萨普勒的确当时吃了自己这么多银子,但他清楚萨普勒为官多年,贪酷成性,搜刮了很多民脂民膏。这利息,可不能少。

    不给利息,就给命。

    萨普勒看到李洛虽然嘻笑,目中却有杀意,吓得一个激灵,赶紧说道:“是…是下官记错了,不是一百二十一万,是一百五十六万…”

    多出来的三十多万,是他多年“俸禄”,可现在不拿出来也不成了。

    李洛挥挥手,让人将萨普勒带下去,总算饶了这昔日同僚的一条命。

    …………

    第二天,两国分配完战利品后,李洛令朱颔和武岩率领十余万大军,押解十八万战俘奴隶,以及六万匹战马和大量缴获回临安。

    然后,李洛亲率十万大军,离开湖广,经归州入川。

    萧隐得知李洛入川,气恨交加,他可是一直惦记着四川啊。

    现在可好,川蜀宝地,要落入李洛之手了。

    可是唐强梁弱,萧隐哪怕再是不甘,也只能忍气吞声的看着李洛入川,却无计可施。

    本来南方大胜后,萧隐还很高兴。可是李洛入川,又让他很难高兴的起来。

    唐国的强大,在此战中暴露无遗。要说萧隐不担心不害怕,那怎么可能?

    “哎,南方魔军虽败,可唐军兵强马壮,钱粮充足,大梁危矣。”江陵皇宫之中,萧隐在宫宴上手持金杯,忧心忡忡的说道。

    做了一年皇帝,萧隐原本漆黑的头发都花白了,半是因为忧虑,半是因为沉湎酒色。

    他现在占着湖广。襄阳,江陵,潭州,鄂州等大城重镇都在他手里,人口千余万,听起来很是强大,但萧隐心中清楚,大梁其实很弱。

    因为…缺粮!

    湖广本是鱼米之乡,宋时人口非常繁庶,高达两千余万。可才七八年,就人口减半了。

    尤其是这一年多,湖广兵连祸结,战乱绵绵,导致流民暴增,田地抛荒。这让原本是粮仓的湖广,遍地嗷嗷待哺。

    粮食,竟然成为比兵马更重要的东西。

    没有粮食,他就没法子养兵,就没法子稳定人心。至于百姓的疾苦,萧隐这个豪强出身的人,其实是漠视的。

    这也是他为何不像李洛那样镇压豪强,推行均田令的原因。

    非不能也,实不愿尔。

    萧家本就是世家豪强,是江陵巨族,他起兵纯粹是因为恢复梁国的野心,白莲教不过是他的棋子罢了。

    他和湖广各大豪族本来就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让他痛下决心镇压豪强,他既没那个魄力,也没那个意愿。

    就连他宫中的嫔妃,大多也是豪门之女。当然,萧隐一旦失败,这些豪门也不会承认那些女子是他们的女儿。

    萧隐能做的,无非是用官位笼络豪族士绅,争取他们合作,一方面为梁国输送人才,一方面捐纳粮食,帮梁国渡过难关。

    这次大战,萧隐被逼急了,用武力逼迫豪族士绅纳粮。豪绅们虽然捏着鼻子捐纳了一部分,但对萧隐也心生怨恨。

    于是,战后萧隐第一道圣旨,就是给出大量官职告身,向豪绅示好,以招纳贤才,举荐贤良为名,笼络豪绅,改善关系。

    萧隐这样的出身,和李洛崔秀宁完全不同。他当然也是在意民心的。可他所谓的民心,不是草民百姓的人心,而是士绅的人心。

    事实上,萧隐的做法并不愚蠢,起码以前的很多统治者也是这么做的。在豪绅和草民之间,没有几个帝王会为了草民而得罪豪绅。

    像朱洪武和后世太祖那样的人物,历史上真的没几个。绝大多数反而是萧隐这样的人。

    你能说他错么?

    主要是大半的人才和资源掌握在豪绅手里。萧隐不可能像李洛那样,用一个仅仅识字的村正,来担任县令。在他看来这实在太荒谬了。

    这也是李洛让他瞧不起的地方。哼,用村正当县令,简直岂有此理。

    就是白莲教中的老兄弟,也几乎全部在军中任职,极少有担任文官的。他自己从来不认为那些老兄弟能胜任文官。

    萧隐虽然造反,但他可不是泥腿子,而是妥妥的世家豪强。

    萧隐感慨了一句,看向自己的儿子萧焱,“赵王,你和唐王一起打仗多日,对他应该很是了解,你说说,唐王其人如何?”

    萧焱站起来说道:“禀父皇,唐王文韬武略,天下雄才。然而看似恢宏大度,雅量高致,实则狡诈诡谲,崖岸险峻。此人既像魏武,还似昭烈,实为当世之枭雄。虎狼之心,昭然若揭。”

    参加宫宴的光明公主辛苦,闻言小嘴微微一撇。她承认,萧焱看人很准,李洛的确就是这样的人。可萧焱这么说李洛,却让她心中不舒服。

    哼,要不是唐王,梁国都亡了,你们父子会是什么下场?现在南方刚刚大胜,北方仍有数十万鞑子铁骑,你们就要挑起争斗么?

    萧隐神色寡淡的放下金杯,让身边的宠妃再次满上,声音有点苦涩的说道:“如此说来,李洛必要灭梁,一统南国了?”

    萧焱冷笑:“这是板上钉钉的事。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将来梁唐必有一战,二者只能存一。”

    中书令首阳道人站起来说道:“不如和赵宋结盟,共抗强唐。”

    户部尚书徐彧站起来说道:“陛下,不如向元廷称臣,换取元廷支持。长江虽然在唐军之手,但洞庭湖却在大梁之手,我军还有五千水师。不如,在洞庭大造战船预防万一,要是唐军攻梁,就以舟师迎元军过江,对付李洛啊。”

    徐彧是江陵豪族徐氏子弟,湖广名士。他对萧梁没有丝毫贡献,仅仅是因为出身豪族,就做了户部尚书。而且他的侄女,也是萧隐的贵妃,他也就是国丈了。

    像他这样的豪族子弟,萧梁朝堂越来越多了。

    萧焱听到徐彧的话怒道:“国丈何出此言!我大梁焉能向元魔称臣!接应魔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