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葬元-第4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老金子有点得意,再次拱拱手,“为啥子?那还用唆?就为是给唐王编戏!黄先森一听给唐王编戏,他巴不得哟!老子给你们唆,黄先森编滴新戏,连名字都取好喽!”

    “哦?”观众们顿时来了兴趣,“你快唆!那是啥名字嘛!”

    老金子嘿嘿一笑,卖了个关子,没有马上回答,而是转头对一个扮演水神的徒弟说:“你戳在者里干啥子嘛?去收铜钱噻!”

    那徒弟赶紧拿起一个木盆,“老倌儿小倌儿赏果脸,我斯夫唆,给几个铜钱板板!”

    观众一听,顿时叫骂开了。

    “给你果先人板板!”

    “锤子!”

    “麻买匹!你果龟儿子!”

    虽然大家纷纷叫骂,可多数人还是咬牙摸出一个带着体温的铜钱,肉疼的放到木盆里。

    不少人在给铜板时,还最后捏了捏。

    “老金子,你别忘喽!这是看唐王面皮,才给你的铜钱!”观众们说道。

    “老子晓得!”老金子将一把铜钱揣起来,在手里一颠,这才说道:“黄先森编的新戏,名字雅的很喽!叫《唐王入蜀》!”

    “《唐王入蜀》这出戏,由老子金子班先来唱!实话给倌儿们唆,已经在练喽!”

    站在外围的李洛听到这里,不由心中好笑。他想不到,已经有人开始给自己写戏文了。

    嗯,《唐王入蜀》,这名字倒是不错。但他很好奇,由谁来演自己?不会是这个年近五十的老金子吧?

    文天祥等人也看的有点懵。

    果然,还真有观众问了,“麻买匹!老子听唆,唐王大人年轻英俊,你莫告诉老子,是你扮唐王!你扮唐王,老子不看喽!”

    “是滴是滴!你扮唐王,老子不看喽!麻买匹!”

    老金子不高兴了,脸谱猛的一变,变成一副青面獠牙的鬼样子,“格老子滴,哪果说老子要扮唐王?”

    “是哪果?”观众们来了兴趣。他们都金子班很熟,这虽然是个老班子,当年也唱得很好,可好像没有人适合扮演唐王啊。

    李洛听到这也来了兴趣。心道你要找个好看的来演寡人啊,不然寡人可能会发飙哦。

    其实,川戏男主角并不在意脸蛋漂亮,因为都要有脸谱的。脸谱一打,是丑是俊也就看不到了。

    但问题是,一旦此人扮演唐王,那肯定会在当地红起来,就会被人知道。要是台下相貌不好,就可能有欺君之罪。

    在读书做官都看脸的年代,这绝不是开玩笑。

    “是金不换!”老金子笑着揭开了谜底。

    什么?

    观众们都愣住了。

    金不换不是老金子的闺女么?虽然长得的确俊,可那是个丫头哦!

    “老金子,你莫瞎唆!你丫头怎么能扮唐王!她是个女子嘛!”有人反对道。

    女子女扮男装反串男角,古已有之,而且早在上古,就有女巫师就在祭祀中扮演男神。

    女子演男角虽然不新鲜,甚至很常见,但问题是:演的是君主!

    角色很敏感,很容易犯忌。搞得不好,就是欺君之罪!

    老金子很放心的说:“么得事!么得事!黄先森告诉老子,唐王是圣人降世,大气的不得了!老子相信黄先森,他说唐王不会怪罪,那就一定不会怪罪!”

    李洛听了微微一笑,他的确不会怪罪。这个黄泽,竟然能通过自己的施政手段,看出自己是个“仁君”,对百姓很宽容。

    这倒是个人才。

    “黄泽,何许人也?”李洛低声问道。

    特务陈羽赶紧回答:“资州名士,此人名扬蜀中,但并未出仕元廷。平时与陵阳牟氏父子,邓文先,张达善等益州名士郊游,俱为川蜀清流,不仕元廷。”

    李洛点点头,“多留意他们。”

    陈羽小声道:“臣已经留意过了,都算可用。但他们一直不主动来拜见大王,臣也不好主动推荐他们。”

    李洛很满意,陈羽做的很多。

    此时,台上出现一个女扮男装的女子,此女约莫十六七岁,看着面黄肌瘦,身材单薄,一看就是长期吃不饱饭的人。

    可是,她仍然能称得上俊俏二字。

    无他,是因为她不但身姿挺拔,五官也生的颇为标致,无非是太瘦了而已。

    她一出来,观众们顿时笑了,“稀奇喽!风一吹就能倒,还想扮唐王!老金子,你莫要招来欺君大罪哟!”

    事实上,他们的日子也才刚刚好过一点,一个个也都面黄肌瘦。可又不是他们演唐王。

    这丫头,俊是俊,穿上男装也像那么回事,可太瘦喽!哪里能扮威武的唐王?

    女子怒道:“我咋不能扮唐王!我是饿滴!等到夏粮下来吃饱了肚子,我就是一条女好汉!”

    哈哈哈。众人一起大笑。

    李洛也不由莞尔,他没有再来,而是带人进入惠陵边的武侯祠。

    虽然李洛带了很多侍卫,前呼后拥,但打扮的像个富家子弟,百姓们并没有大惊小怪,只是敬而远之而已。

    他们万万想不到,那人就是大名鼎鼎的圣人唐王。

    当然,李洛的圣人之名,除了和他驱除鞑虏,推行均田令施恩百姓有关之外,也和唐国特务的宣传密不可分。

    成都城南的武侯祠,其实也是昭烈帝刘备惠陵所在。臣子能在帝陵有独立殿堂君臣合祀的,千古唯有诸葛孔明。

    李洛进入武侯祠,看到两侧的碑廊上,几个文士打扮的人正在观看碑文。他们看到李洛,都是目光微微一亮。

    李洛来到祠堂主殿,一眼就看到一个羽扇纶巾的木雕坐像,栩栩如生,正是诸葛孔明。

    旁边的楹联上,赫然是那脍炙人口的,武侯写给儿子诸葛瞻的话:“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神像前香烟袅袅,似乎香火很旺。祠堂中的游人,看到李洛气度非凡,随从众多,都是小心的退出去,不敢太过靠近。

    李洛身穿一袭月白轻衫,亲香上香,动作一丝不苟,很是肃穆。

    他后世来过武侯祠,但此事的武侯祠和后世完全不一样,就是位置都不同。

    这才是真正的武侯祠,也就是最早的武侯祠。

    李洛上完香,看着武侯的神像说道:“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武侯未竟之业,遗憾千古,李洛亦常感同身受,引以为憾啊。”

    “古来以良相而成圣贤者,不过数人,而武侯为首,无人过之。岂独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还在于爱惜百姓,视民如赤子啊。”

    文天祥等人肃然说道:“大王之言,震耳发聩,臣等深以为然。武侯之贤,不独鞠躬尽瘁,也在爱民如子。为人臣者,敢不效法。”

    正在这时,忽然外面一个声音喊道:“在下牟应龙,等候贵人多时了!”

    李洛回头一看,正是之前看碑文的几个文士。

    几人见到李洛回头,一起拱手行礼,看样子都猜出了李洛的身份。

    “诸位为何知吾必来?”李洛笑道。

    一个年近三十的士子笑道:“知君有雅意也。足下即是贵人,怎会不来武侯祠?”

    李洛一想也对。

    接着,几个文士主动通报了姓名。原来就是牟家父子,黄泽,张达善等人,都是蜀中名士。

    他们猜出了李洛的身份,但李洛既然不点破,他们也不好造次。

    “诸君可愿随我再去祭祀昭烈?”李洛邀请道。

    “固所愿也不敢请耳。”几人面露喜色,一起欣然答应。

    等到一行人祭祀完刘备,李洛又提出去青城山,登高望远。

    直到到了青城山下的幽静之处,几个士子这才一起整衣下拜,肃然说道:“草民拜见大王,前有唐突,望大王赎罪。”

    这就是想要归唐了。也就是认主。通过两个月的观察,他们终于下定了决心。

    李洛呵呵笑道:“诸卿请起。寡人盼诸卿久矣!”

    几人一起平身。最活跃的牟应龙说道:“大王,青城山夕阳晚照甚美。此时登山,正好观看此景。”

    一大群人一边走一边聊,很快李洛就和几人聊的熟了。

    这是几个隐士啊。

    落日西斜时分,李洛终于登山了青城山最高峰:老霄顶。

    蜀中山川,所谓“青城幽,峨眉秀,剑门险,夔门雄”。这青城山,以苍翠清幽取胜,真当得“青城天下幽”之誉。

    李洛挺立老霄顶,四顾群山环侍,犹如雄城。但见苍翠欲滴,云霞如锦,幽野茫茫,风起苍穹。他似乎略作沉思,便开口吟出事先准备好的诗:

    巍巍青山幽城翠,茫茫苍野大风扬。

    必是夕阳知我到,便织云霞晚照长。

    此处既有洞天久,笑问仙踪在何方?

    应是莫闻天下事,不知人间有大唐。

    文天祥和黄泽等人听到李洛的诗,心道此诗平平无奇,失之俗白,全篇并无佳句,以文辞看,全不足观。

    可诗意雄豪高峻,霸气森然,以境界取胜,虽非扛鼎之作,却能大俗化雅,勉强也能算佳作。

    尤其是诗中隐有诘问神仙之意,调侃仙人不来迎接自己,人主之姿跃然而出。

    这是君王之诗,以气成篇。臣子诗才再高,也难以模仿,不敢模仿。

    “大王此诗,睥睨天下,旨趣豪迈,真意自然,乃英雄语也!”文天祥只能如此夸赞。他不是谄媚之臣,这点评虽然有点抬高,但并不夸张。

    牟应龙等人也纷纷说道:“文山先生之言,恰如其分。大王此诗,不同寻常。”

    李洛笑着摆摆手,“随性而作,贻笑方家。寡人于诗词一道,殊无才情,倒教诸卿为难了,不提也罢。”

    众人连说岂敢。牟应龙道:“诗词乃小道也。大王之才,乃是济世安民,经天纬地,再造乾坤,泽被苍生,此乃天授雄才,大道也。”

    李洛听了哈哈大笑,指着牟应龙道:“若非知卿正直有节,几疑谄语矣!”

    众人闻言,一起怡然而笑。

    李洛终于知道为何帝王喜欢和文人厮混了,因为他们会说话,说的话能让你很舒服啊。

    ps:今天太忙,只能这样了,蟹蟹大家,晚安!保重身体哦亲。这一章,非常难写!

 第604、605节 大王真有太宗遗风…朕女必为一国之母

    此时的青城山,夕风徐徐,云蒸霞蔚。

    众人正在流连山色之际,忽然年纪最长的牟巘说道:“大王乃道君后裔,前唐王孙,血脉贵重。大王奋起王师,驱除鞑虏,解民倒悬,于汉家江山恩同再造,功莫大焉。岂非天命也?”

    “且大王如今拥有扬州大半,益州全部,功业更甚于蜀汉,虎踞南方,四国最强,为何不顺天应命,登极位而振民心,安社稷呢?”

    这是在劝李洛称帝了。

    黄泽也道:“然也。当今天下骚乱纷扰。自朱温篡逆以来,神州分裂已近四百年矣。该当有圣人降世,一统山河,再造盛世啊。”

    “如今天下五国,蒙元武力强横,大唐百姓最众,并为双雄也。可蒙元乃塞外蛮夷,霸凌中原,不得人心,安能久据汉家。而大王前唐贵胄,祖业辉煌。更是汉家救世之主,百姓仰之如父,天命眷之如子,怎可不为帝也。”

    张达善等人也纷纷进言劝进,希望李洛立刻称帝。毕竟连萧隐之流都僭越称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