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葬元-第4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父亲言之有理。”李洛总算明白了。说起对忽必烈做派的了解,他肯定比不过颜铎。毕竟颜铎反元几十年,又和忽必烈,蒙哥等人同一时代。
汉人最在乎的是什么?耕地和粮食,就算牛羊肉再香,草原再壮美,汉人也会选择耕地粮食,而不是草原牛羊。
反过来也一样。蒙古贵族最在意的,当然是塞北和中亚西亚甚至东欧的草原。南方是汉人眼中的宝地,可在蒙古贵族看来,就像是汉人眼中的塞北和西域。
汉人王朝丢了塞北和西域当然会感到可惜,可要说有多心疼,那就是扯淡了。
“所以老夫推测,忽必烈应该会趁南方分裂之时,平定西道诸汗国,再统大蒙古国,重立中央汗庭。”颜铎总结道,“他可能会率领蒙汉联军从吐蕃俯冲而下,先解决宿敌海都。”
“他的火器虽然不行,但作为杀手锏,出其不意的大败海都足够了。”
李洛站起来来回踱度,消化颜铎的推测。半响,一个念头越来越清晰。
“那父亲以为,是该提前告诉海都他们,让忽必烈无法得逞呢,还是不闻不问,任由忽必烈统一大蒙古国?”李洛虽有了主意,但还想听听颜铎的建议。
颜铎笑道:“不要通知海都他们,就让忽必烈灭掉他们。”
李洛也笑了,“父亲和我想到一块了。没错,就任由忽必烈灭了他们。”
敌人的敌人难道不是朋友么?为何要这么干?
很简单。
现在南方分裂,唐国短期内绝对没有北伐的条件。
北方是元军主力所在,还有几十万铁骑,战力和之前灭掉的南方元军不同。而且北方到处都是有利于骑兵纵横的平原地带。
唐军就算有几万火器兵,在北方骑兵主场也很难打得过元军重兵集团,胜算太低。
所以唐国需要时间。需要时间统一南方,恢复生产,制作更多的火器,训练更多的骑兵。
等到一切准备就绪,军事实力占据优势,才能放心大胆的北伐。
倘若破坏忽必烈的计划,让他无法对付海都等人,那么他必定只能一心一意对付南方,源源不断从吐蕃进入大理,攻打四川,干扰唐国统一南方的战略,让唐国始终无法休养生息。
通知海都防范,就是将原本对付海都的祸水,再次引回来对付自己。看似是给元廷制造麻烦,其实是给自己制造麻烦,占便宜的只是海都等人。那不是傻么?
第二个原因,就是李洛也想要西域!
西域被海都等人占据,更不利于唐国将来收复西域。在元廷手中,反而更简单。
到时只要北伐打败忽必烈,就能乘胜收复西域,不比和西域坐地虎海都打更容易?
基于这两个考虑,李洛决定不闻不问。
忽必烈统一大蒙古国,他统一南方。双方各干各的大事,双方都需要时间。
“我曾经也想过。”崔秀宁笑道,“所以没有下令特察局给西域送情报。就要他们狗咬狗去。”
崔秀宁说到这里,忽然神色黯淡下来,“这次大战,伤亡十几万。就连光夏也阵亡了。过几天,是不是祭祀阵亡将士了?”
她提到光夏,颜铎也神色悲伤,“唉,光夏啊,可是老夫看着长大的。忠勇善战,终于马革裹尸,为国捐躯了。”
李洛想起光夏,心中也泛起忧伤。
等到一统中原,如今还在的大将们,不知道还有几人啊。
颜铎又道:“颜隼他们去了塞北找传国玺,都大半年了。老夫估摸着,应该是没了啊。”
颜铎提到颜隼等人,李洛也只能幽幽叹息,心中堵得很。
他们一行人去塞外大青山大半年了。可是至今一点消息都没有。
很可能,真是没了。
他们都是跟了自己好几年的老人啊!
崔秀宁道:“父亲和夫君放心,他们都不是庸才,没那么容易全部命丧塞外,应该是遇到麻烦的事了。再过一个月不回来,我就派人去找。”
“还有一件事要告诉夫君,我们的粮食储备快没了。”崔秀宁故意转移话题。
李洛皱眉,“如今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粮食就快没了?”
崔秀宁给他算账:“从去年起兵到现在一年多了,光赈济东南百姓的粮食,就花了一千四百多万石。”
“军粮共耗费了三百多万石,包括将士口粮,军奴军马的口粮。各地做苦力的奴隶有二十多万人,耗费了六十多万石。三万多工匠,耗费十几万石……”
“夫君,我们眼下只剩下两百多万石粮食。可是离夏粮收割还有近两个月,不能再花粮食了。”
颜铎道:“之前呢,两千万粮食储备看着很多。可大唐有近四千万百姓,需要赈济的人太多,已经不错了。起码没人饿死,各地都复耕了。”
崔秀宁说:“复耕是复耕了,但效果不好,因为这两年战乱频繁,民间耕牛很多被宰杀吃掉了。缺了耕牛,百姓耕种起来事倍功半,导致耕种面积大减。”
李洛沉吟着说:“我在四川推行官牲借民之策,用军中和驿站的挽马,骡马,牛来出借百姓,效果还不错。”
“那是四川人少。”崔秀宁道,“东南三千多万人,耕牛缺口太大。总不能用战马来耕田吧?乃颜已经知道了洛宁商社和我们有关,不愿意再换牛马了。”
“如果不解决耕牛问题,今天的秋粮也少的可怜,明年还是会缺粮,要快速恢复生产,就是一句空话。”
李洛很是头疼。
做一个仁慈的君主,何其难也!
东南本来不缺耕牛,之前起码上百万头。可是这两年打仗,流民大增,田土抛荒,大部分的耕牛都宰杀,不是被饥饿的百姓吃掉,就是被元军杀了做军粮吃掉。
这么大的耕牛缺口,李洛根本没有办法。
至于去印度买牛,那也是扯淡。
印度牛是多,李洛钱也多。可问题是,距离太远,运力严重不足。
一头牛上千斤,一艘千料的大海船,最多只能运一百多头,因为还需要携带大量的清水和草料。
这么算,整个唐舰加商船,全部用来运牛,一次最多几万头,不能再多了。
来回一趟最快三个月,一年也不过十几万头。
根本杯水车薪。
如此频繁远航,途中还不能出一次事,可能吗?
更别说唐军还需要大量船只封江锁海了。
完全不现实。
“好几十万耕牛的缺口啊,这数目太大了。看来,南方几年之内,百姓只能勉强糊口了。”李洛感到一阵无力。
耕牛太少,百姓的耕田效率大降,能打多少粮食?
他甚至很是恼火。恼火那些杀牛的百姓和流民,更恼恨杀牛的元军。
你们杀牛作甚!
古代中国,耕牛极重。早在上古,《礼记》就规定,诸侯无故不杀牛。
之后历朝历代都严禁私自宰杀耕牛。隋唐自有重典,就是晚唐藩镇,也无不禁令极严。宋朝皇帝带头不吃牛肉,乾隆父子更是苛刻,连回民杀牛也要禁。
唯有元朝,不把耕牛当回事。你爱杀不杀,但你杀了牛,牛角牛皮要上缴官府,我怕你制作弓箭盔甲造反。
“江南百姓,眼下大概十家人分一头牛。能不能让一半人家晚上耕田?”崔秀宁说道,她有点心虚,这似乎不行。
李洛摇头,“不行,这样牛会被累死。十户人家一头牛,太耗牛了。我估计,不久之后就会有很多牛病死累死。”
盛世时代,几乎家家户户有牛。现在十家共一头,那这牛也活不长了。
就是十家共一牛,那也是在李洛缴获大量元军之牛的基础上做到的,不然只会更少。
“要不,问忽必烈要?”崔秀宁笑着指指北方,“他有的是草原牛。牛聪明,耕田很快就能上手。”
李洛笑道:“你说的是用元军俘虏换?这倒是个法子。可绝大部分俘虏都是南方汉军,蛮兵,部落兵。忽必烈巴不得他们去死,怎么愿意换?蒙古色目俘虏应该可以,但太少了。”
崔秀宁想了想,“我记得蒙古兵俘虏有三千多,色目兵俘虏有六千多,差不多万人,再加上云南王,博罗欢等人,十万头牛换不到?”
“秀宁,你想的太好了。”颜铎摇头,“草原上用牛马换俘虏很常见,也就有了价码。”
“一个蒙古俘虏,最多值五匹战马,十头牛。这还是最高的价格,忽必烈不可能给这个价码。三千多蒙古俘虏,换两万头牛,已经顶天了。”
“至于色目兵,更不值牛,六千多色目兵能给个一万头牛,那还是忽必烈捏着鼻子安抚探马赤军之举。”
“也先帖木儿是元廷亲王,虽然很值牛,但不是要用他换取文天祥家人么?换了文天祥家人,估计最能还能换个千头。”
“博罗欢等大将,加起来也能换个千头吧。这加起来,四万头顶天了。至于南军,蛮兵,蒲甘兵,人数再多也是一头都换不到。”
四万头最多?崔秀宁不说话了。
“我有办法了。”李洛笑道,“用战马来换。”
用战马来换?
颜铎和崔秀宁面面相觑,但随即都明白过来。
“你是要打济州岛的主意?”崔秀宁问。济州岛是元廷十四道官马道之一,养了三万匹战马。要是打下济州岛,就能用战马换牛了。
颜铎奇道:“不是耽罗么?这济州岛在哪?”
崔秀宁这才发觉无意说漏了嘴,济州岛是后世的地名啊,现在还叫耽罗。
“哦,就是耽罗,我取了济州岛这个新名字。”崔秀宁圆了回来。
李洛道:“三万战马,六万头牛换得到么?加上俘虏,就是十万头。再出很多金银,打包一起换,二十万头差不多能到手。”
“反正元军水师尽灭,远洋舰队没事做,还不如动一动。”
颜铎想了想点头,“光用金银买,忽必烈肯定不会卖。但要是打包在一起,二十万头差不多能拿下来。”
“那就这么干。”李洛一边说一边站起来,“父亲好好歇息,我这就去安排。”
颜铎提醒道:“你给忽必烈的信中,要健壮母牛。”
李洛离开太公院,第一时间就下令给郑和的远洋舰队,让他北上占领耽罗。
紧接着,李洛就给忽必烈写信:
“薛禅可汗。南方战毕,寡人有也先帖木儿,博罗欢以下三千二百蒙古俘虏,六千五百色目俘虏。耽罗岛以及所属战马亦在我手。”
“寡人再加白银五百万两,换取文天祥家眷,以及健壮母牛二十万头…”
封信上是:唐王李洛致薛禅可汗书。
写完之后,李洛交给特察局,让他们以一种巧妙的方式转交元廷。他不怕忽必烈不还换。
“好了。”李洛站起来,“集思广益啊,耕牛的事算是解决了一小半,能缓口气了。饿了,咱先哄饱肚子。”
崔秀宁便吩咐传晚膳。两人的膳食一向简单,但毕竟是王室,所以还是很精致。
要说一点不奢侈,那也是扯淡。
菜谱几乎都是后世的做法。
但崔秀宁为了保持身材,一直坚持少吃米饭。她的主食就是小米。
两人的肉食,以海鲜为主。用的也只是个小方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