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葬元-第5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分兵,移动速度更慢,顾头不顾尾,而且很难完成战术战略计划。可一旦分兵,就会被拥有机动优势和地利的元军集中兵力各个击破。

    所以,在没有明显军事优势的情况下恢复江北,很难守得住。就算打下来,也无法建立稳固的地方政权。

    就算元军打不过,还不能跑吗?你今天设置的一个郡县,说不定明天就被来去如风的元军骑兵回来干掉。

    怎么破?

    朱元璋之所以光明正大的渡江北伐,是因为当时明军拥有大量骑兵,相比元末骑射生疏的腐朽军队已经拥有压倒性的优势,而且当时的元军还自相残杀,不顾明军北伐仍然窝里斗。

    李洛凭什么敢这么干?

    就算唐军打的顺利,西域的元军也会源源不断的抽调过来,元军也可驱使更多的汉人当炮灰,消耗唐军的火药。

    一旦陷入江北平原的泥潭,来一次大败,新生的唐国就可能万劫不复。

    风险太大,他不敢赌。

    所以,只能先恢复关中。

    关中表里山河,金城千里,拥有潼关、武关、大散关、萧关四大险关,故称关中。

    关中自古以来就是以高屋建瓴之态,易守难攻之势,虎视天下,布武四方,周秦汉隋唐以此为基,遂成霸业。

    打下关中,控制四关,利用关中的地形,立刻就能打破僵局,盘活满盘棋!而且,关中汉人善骑者多,还有大量牧场,拿下关中,就能组建十万骑兵!

    如今,关中四大关,除了武关在唐军之手,其他三关都在元军之手。加上元廷在关中布置十几万大军,要想攻下关中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尤其是汉中和大散关在元军手中,以南攻北的图谋关中,地利上实在太吃亏了,哪怕以数倍兵力优势,也难以占到便宜。

    所谓金城之险,可不是说说的。

    汉中本来是川蜀的一部分,可忽必烈占领中原后,敏锐的发现了汉中的重要,就故意把汉中划给了陕西,使得陕西更是固若金汤。

    现在汉中和大散关都在元军手里,只能智取。

    “梓童,你来说说元廷的最新情势。”李洛对崔秀宁说道。

    崔秀宁打开一个册子,对众人说道:

    “元廷北方治下,户部统计的农牧户人口(主要纳税人口)四百八十余万。诸色户籍人口五十余万。官奴和投下私奴八百三十余万,军户人口三百六十余万,流民估计在四百万到五百万,不算辽东诸部,元廷北方共有人口大约两千两百万。”

    崔秀宁说到这里,众人脸色都有些难看了。

    蒙元没有占领北方时,北方有五千多万人口。现在才两千万出头,就这还包括了蒙古色目人。这么说来,北方汉人包括流民奴隶不到两千万了。

    损失了三四千万人口!减少大半!

    更可笑的是,户部的纳税农户人口,只有四百多万!而户部不作为纳税人口统计的奴隶却有八百多万!流民也有四五百万!

    这算什么事?

    可纳税的“自由民”只有四百多万,是不是意味着元廷的收入很少呢?

    非也。

    恰恰相反。元廷的收入不但不少,而且很多!

    这就是元朝的特别之处。

    因为,那么多奴隶,也是有产出的,而且他们的产出,绝大部分要上缴。奴隶做牛做马的劳碌,想偷懒是不可能的事,产出能少得了?

    只是,不作为朝廷户部的正税罢了。

    崔秀宁继续说道:“原四大汗国领地,大概有人口三千二百万。这是元廷户部最新统计的数目,未必准确。这些人口,绝大多数是色目人,少数是蒙古人。”

    “加上高丽四百万,辽东四大兀鲁斯两百多万,元廷控制的人口数量,当在六千万左右。”

    六千万,比起唐国如今十五州的七千万要少。而且元廷的六千万人口,原四大汗国还占了大半,还包括了高丽人。

    起码人口上,唐国占据明显优势了。

    “兵力上,元廷还能调动一百四十万大军。不过,有三十万骑兵在原四大汗国。北方兵马八十万,高丽兵十万,辽东四大兀鲁斯还有二十万。”

    “我军暂时不用管西方元军,辽东军和高丽军,只管北方元廷直接掌握下的八十万大军就成。”

    “这八十万人,蒙古骑兵十五万,色目骑兵二十六万,克尔钦军(西北河北汉军)十四万,哲里木军(河南齐鲁汉军)十七万,新汉军九万。”

    “关中本来元军不多,可近期元廷一直在增兵关中,如今关中已经有元军十五万。蒙古色目骑兵七万,克尔钦军五万,哲里木军三万。越拖下去,关中的元军就越多。”

    崔秀宁说完,总结道:“总之,关中不好打,但打下来能守得住。江北也不好打,打下来也站不稳。”

    李洛道:“打关中,是大略所在,无需再议。你们说说,如何隐瞒元廷?”

    “在长江和沿海虚张声势,做出渡江或登陆姿态,朕认为很难瞒得过元廷。”

    从元廷一直持续增兵关中就知道,忽必烈很清楚李洛的战略目标,也知道唐军的软肋。

    文天祥道:“那就真渡江,真登陆!干脆不要虚张声势,兵分三路真刀真枪的北伐!”

    “等到关中到手,另外两路再撤回来。不过,这虽然是阳谋,损失却很大。”

    陈淑桢和江钧也认为,真渡江,真登陆。

    其实李洛也是这么想的。只是拿不到注意。很明显,这个打法会增加很多伤亡。

    而且,另外两路还可能失败。

    可是,除此之外,没有其他办法能拖住元军增援关中了。

    李洛将几个太尉都这么说,也咬牙拿定了主意。

    “那就这么干!水师运载十万人登陆齐鲁,威胁大都。长江水师掩护二十万人渡江攻打江北。十二万人攻打关中!”

    “东路军肯定打不过,登陆之后就依托海岸防守。中路军不要分兵,拿出渡过淮河攻占洛阳的架势,牢牢钉住江北元军,不让他们增援关中。”

    “文先生,中路军就交给你,元军要是仍然增援关中,就干脆拿下淮南。”

    文天祥领命道:“遵旨!不过,中路军有二十万人,事关重大,臣请陛下调拨两万火器兵。不然,臣没有把握将大军带回江南。”

    他的要求一点不过分。江北可是有元军骑兵重兵集团的,光淮南就有十万骑兵,汉军也有七八万。火器兵少了,步兵为主的唐军孤军深入,很容易大败。

    为何中军军最多?因为面临的元军更强,还需要保持攻势一路北推,不然无法牵制元军不支援关中。

    “准!拨你四个火器旅。”李洛毫不犹豫的答应文天祥。

    “陈淑桢,东路军交给你。登陆之后防守即可,有海军舰炮支援,朕只给你一万火器兵。”

    陈淑桢领命道:“遵旨!”

    李洛道:“这西路军,朕就亲自出征,以五万人从武关经商洛,蓝田入关中。以七万人从剑门入汉中,攻占大散关。江钧,武关这路偏师就交给你,拨你一个火器旅,一万骑兵。”

    “遵旨!”江钧也领了军令。

    文天祥皱眉道:“陛下御驾亲征,攻坚克难,却只率领七万人,是不是太少了?万一有个闪失,那我大唐危矣!”

    汉中很难打,大散关也不好打,作为皇帝只率领七万人攻打元军重兵防守的战略要地,实在太冒险了。

    其他人也对李洛的冒险表示担忧。

    杨汉明道:“请陛下增兵三万,各州驻军宁愿少一些,也不能让陛下冒险。”

    李洛笑道:“十五个州只有十几万兵马留守,已经很空虚了,不宜再抽调兵马,以防海宋来袭。江陵的防守也不能马虎。再说,朕在汉中有两步暗棋,能派上用场。梓童,你说给诸卿听听。”

    崔秀宁也笑了,“汉中有五万元军,主帅的幕僚青山,是大唐的人。”

    青山?众人有点疑惑,一个幕僚,能起到多大的作用?不过想来,也觉得不会这么简单。

    崔秀宁继续道:“他能否起到作用,还未可知。不过,汉中秦岭还有一支抗拒剃发的反元义军,早就暗中归唐。首领绰号汉中之虎,名叫唐牧,他有一万多兵马,我们的人在他军中帮他训练士卒。”

    众人明白了。汉中元军主帅的幕僚青山是唐人,秦岭中的义军唐牧也暗中归唐。这两人一结合…的确能搞很多事!

    汉中为何险要?因为扼守了川陕之间的褒斜古道。要想通过褒斜古道,就必须攻下汉中。

    听到这些,他们心里就有底了。

    “夏粮已经打了,守成还不错。足够几十万大军打几个月仗了。这次,大唐要真正定都…长安!”李洛信心满怀的说道。

    “贺我大唐旗开得胜!一战收取关中!”众人一起站起来说道。

    第二日,一道道密令飞出江陵城,整个唐军都开始调动,粮草火药开始运转。

    民心高涨的唐国,如同一架巨大的战争机器,慢慢开动起来。

    …………

    八月十五,聚集在长江南岸的二十万大军,突然开始渡江。

    这么大的动静,当然早就惊动了元军。元军大喜之下,立刻放弃北岸,让唐军从容渡江。

    压根就没打算在北岸阻止唐军渡江!

    目的很明显,先把以步兵为主的唐军放过来,好加以歼灭。

    元军做梦都想南征,只可恨没有水师无法渡江。此时唐军主动大举北渡,他们高兴都来不及,哪里会阻止?

    与此同行,唐军水师搜集大量商船,运载着十万唐军北上。元军惊喜连连,一边火速报告大都,一边准备大打出手。

    同日,李洛亲率七万大军进入剑门关,直驱汉中。而江钧作为西路军偏师,率领五万兵马从武关北上。

    华夏3984年,洪武二年八月中秋,唐廷兵分三路,大举攻元。自古以南伐北者,出师未有今日之盛也!

    这是唐国第一次战略性主动进攻蒙元。因为出兵日期是在八月十五,所以史称“中秋北伐”。

    没有下诏出征,没有发布檄文,看上去完全就是突然袭击的架势。

    突然袭击当然做不到。可唐廷如此低调的大规模出兵,的确给元廷突然袭击的感觉。

    唐军二十万大军花好了几天时间才过江,陈淑桢的大军也到了齐鲁海域。此时,李洛的大军还在剑门之北蜀道上缓慢行军。

    而大都的忽必烈,已经接到奏报。

    “哈哈哈,好好好!”忽必烈大笑,“李洛这个狼崽子不错,终于忍不住主动出来了。伯颜,除了汉中要死守之外,江北和腹里都让他们来!最好让他们深入几百里地!”

    伯颜笑道:“奴才恭喜大汗!大汗一直等着李洛主动来,他果然就来了。”

    安童也很高兴:“这北方就像是草原,我大元铁骑奔驰起来就像是白毛风,李洛还以为能像南方那样?大元在南方才多少铁骑?这次,一定要灭了他几十万大军!”

    忽必烈却笑容一敛,“李洛应该会亲自领军攻打汉中。汉中扼守了四百里褒斜古道,兵马也不少,的确易守难攻。但,还是要增援。关中,不能丢!”

    伯颜心领神会,安童却问道:“大汗,为何不干脆把李洛也放进关中,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