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葬元-第5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白首苍颜复汉家,

    且将诗酒思年华。

    故都喜迎鸠杖客,

    芳园犹开海棠花。

    南北几度曾拜相,

    殿阁今日再宣麻。

    等闲怎知老臣心,

    但尽余晖趁晚霞。

    这诗中的自得之意自不必说,而不为世人理解的委屈之情也流露无遗。

    “恩相好诗,好诗啊!这百年之后,青史自有公论,恩相曲折救汉之心,昭昭日月,莫度感佩万分!”一个清朗的声音说道。

    随即,留梦炎面前,就出现一个年约三十,英气勃勃的男子。

    此人正是留梦炎最青睐的心腹,也是他夹袋中少有的人才:莫度。

    “哈哈,悔之你来的正好!陪老夫小饮数杯。”留梦炎一见到莫度,顿时高兴起来。

    莫度是几年前逃难到大都的南方豪族子弟,能能武,而且精明干练。他当初投靠自己,送了很多字画金银为礼,出手大方,而且出了不少好主意,很是得力。

    于是,给自己做了两年幕僚之后,自己就保举他为保州州同,仅仅一年又升了知州。莫度知恩图报,大小年节和寿辰,礼物不断。

    这次河南的蒙古色目官员北归,而河北的汉官也有很多南调。莫度听说自己过黄河,主动辞去保州知州官位,跟随自己南下,此时还没有官职。

    留梦炎培养推荐的人也不少了,可像莫度这么能干,又这么知恩图报的,却很少。

    所以,留梦炎早就视莫度为心腹,很多事都和他商量。尤其是留梦炎的几个儿孙都在大都,也只有莫度这个门生值得信赖了。

    “恩相。”莫度亲自给留梦炎斟酒,“恩相虽然芳园饮酒,看似惬意,可实则忧国之情发自肺腑。莫度还请恩相宽心,能为之则为,不能为之,不如北归。倘若不能力挽狂澜,也要周全阖家之安。”

    留梦炎呵呵笑道:“悔之还是如此爽快。的确,老夫担忧大宋不能长久,也只能尽人事听天命了。你刚才说甚么曲折救汉,可谓深知我心。唉,这世间知我者能有几人呐。”

    莫度正色道:“知我罪我,其惟春秋。恩相不必在意后世物议,不是局中之人,安知局中艰难啊。这坐而论道谁不会?世人之所以求全责备,那是缺了换位思谋之心。”

    换位思谋?留梦炎闻言不禁颔首,“这换位思谋说得好。悔之不时有妙语警言,可知腹有锦绣。只可惜时事维艰,难以一展心中抱负啊。”

    莫度苦笑:“莫度流落北地,幸得恩相赏识,这才能够忝居五品牧臣,也算主政一方,不虚此生了。恩相待我如父,莫度已经知足。”

    留梦炎点点头,忽然突兀的问道:“你觉得伪唐如何?”说完一指南方。

    莫度叹息一声放下酒杯,满脸不甘之色,“伪唐雄踞南方,其势犹胜春秋庄王之楚,南朝刘裕之宋,咄咄逼人,虎视中原。自古以南伐北者,莫若伪唐之强也。”

    “伪唐灭我莫氏宗族,父兄死难,女眷为奴,度与伪唐不共戴天。可就事论事,伪唐真有一统中原之力。光靠大宋,是绝无可能对抗伪唐的啊。”

    莫度说完,闷闷不乐的举起酒杯,一饮而尽。灭族之伤,难以掩饰。

    “虽说朝廷派了使臣去南方求和,但李洛必定不允。为今之计,只有铁心侍奉大元,元宋结盟共进退。依仗大元之铁骑,大宋之民心,一起攻略伪唐,才能保大宋社稷。”

    “大元之铁骑,大宋之民心。说的好!”莫度的话句句说到留梦炎的心上,“以悔之看,官家如何?”

    莫度一笑,“官家年轻气盛,血气方刚,不会理解恩相的苦心。他一定在腹诽恩相揽权。却不知若非恩相主动操劳,这大宋一天都撑不下去。”

    “如今中原民心渐渐归附,百姓开始称颂官家,却不知都是恩相的功劳。那些愚民不知,要不是恩相,大元怎么会还了中原,复立大宋?他们怎么能减税增田?”

    留梦炎抚须微笑,心中颇为受用,“但为国事,为大宋,老夫受人非议也不在意。以悔之看,这朝中当务之急为何?”

    莫度放下酒杯,“这减税均田招兵等事,都已经在办了。如今恩相主持朝廷,犹如摄政。可恩相缺了兵权,尤其是这京中宫中的禁卫兵权。”

    “官家毕竟是天子,即便不理事,那总有名分大义。这京中的武将,难保没有主动投效官家的。要是官家暗中拿到一点兵权,突然对恩相发难,那”

    留梦炎赞许的看了莫度一眼。没错,他担心的,就是这个。

    如今的宋军,都是元军两淮汉军改变的。他们既不是忠心的克尔钦军,也不是哲里木军,而是当年降元的两淮宋军。

    本来就是宋军!

    大元对这支汉军,也最不放心。这次倘若中原爆发反元大乱,这二十万汉军多半会反叛。

    大元对这支兵马虽然还有控制,但谁知道某个将领会不会暗中投效旧主赵显?

    这皇宫是一定要有自己的兵权的,不然自己这个平章军国重事,就很可能栽在赵显这个毛头小子手里。

    任何时候,都不能小看皇帝的名分。哪怕这个皇帝是傀儡,也不能小看!

    “悔之,你在高兴麾下,曾做过百户吧?”留梦炎问,“真是宁为百夫长,不做一书生啊。”他记得莫度曾经说起过在南方做过百户。

    莫度点头,“恩相真是好记性。度的确做过百户官,高兴都帅兵败后,兵马死的死,逃的逃,度就丢了官职。”

    留梦炎挥手令侍女退下,闭着眼睛听了一会儿蝉鸣,忽然开口说道:“悔之,这侍卫步兵都虞候之职,就交给你做。老夫准备重建侍卫步军马军,以都虞候统之!”

    什么?

    莫度露出惊愕之色,随即变为喜色,赶紧离座下拜道:“度,谢恩相抬举!”

    留梦炎扶莫度起来,“老夫抬举你做这都虞侯,你想必知道该如何去做。”

    莫度拱手道:“恩相放心,度必定仔细选拔侍卫军马,办好这件差事。但有度在,不教恩相有所差池。”

    江陵,唐宫光政殿。

    唐主升座议事,有报伪宋使臣已到,要拜见大唐天子。

    身穿通天冠服的李洛,对满朝武说道:“伪宋非一国,更非正统,乃是蒙元之傀儡,不见!”

    不见是对的。只要一见,那就是有承认伪宋之嫌疑。

    “那臣就驱逐伪宋使臣。”礼部尚书吴镇楼说道。

    谁知李洛同样不允,“伪宋使臣,名为宋臣,实为宋贼。既然自投罗网,断不许其北归,以报我大唐虚实。”

    “警部,暂时扣押伪宋使臣,但不许苛待。”

    “遵旨!”警部尚书商铣领命,随即下令江陵大警堂立刻羁押伪宋使臣。

    李洛并不是个小气的人,不愿接见伪宋使臣也就罢了,可为何要扣押呢?

    因为使臣是姚隧和王恂!

    姚隧,是金末大学者许衡成就最高的弟子。可以说许衡死后,北地学界就属姚隧为第一了。

    王恂则是刘秉忠的弟子,是元代著名天家和数学家,和郭守敬齐名。

    这两个人竟然成为正副使者南下,可见元廷和伪宋都不重要他们。

    事实上,姚隧和王恂在历史上都曾经身居高位,颇受元廷重用。可是这个时空受到李洛崛起的影响,汉臣被忽必烈猜疑冷落,也改变了他们的命运。

    李洛本来要以礼相待,说服两人归唐。可两人的家眷都在河北,倘若两人归唐,那就是害了他们。

    所以才要“扣押”。

    被扣押,又不是投降,元廷和伪宋都没话说。

    下朝后李洛回到寝宫,崔秀宁见面就笑道:“姚隧和王恂被扣押,却不吵不闹,还若无其事的下棋。他们应该是猜出来了。”

    李洛摘下通天冠,只带着白玉发冠,在崔秀宁面前坐下,端起她的茶杯一口气喝干,“这都猜不出来,就不是姚隧和王恂了。他们的智商,不允许他们猜不到。”

    男人显然感觉到夏天的恶意,他出汗了。

    崔秀宁吩咐颜婵儿给李洛上一杯冰镇酸梅汤,“那你打算怎么处理他们?”

    “先晾他们十天半月,等他们的耐心耗光了,再召见他们。”李洛早有主意。

    崔秀宁掏出罗帕给李洛擦擦汗,“这光政殿啊,夏天就是热,设计有问题。你看你,一身汗。大臣们估计也一身汗,是应该搞一套夏服了。”

    李洛不着痕迹的在崔秀宁身上摸了一把,“我真羡慕你啊,不用上朝,就穿着这抹胸罗衫,又凉快又诱人。”

    崔秀宁打掉男人不安分的爪子,指指珠帘月门,压低嗓子说:“宫人就在外面,你可是天子,大白天的注意影响。”

    李洛点头,“懂,时间不对。”

    崔秀宁懒得接这一茬,转移话题道:“开封来新消息了。一是伪宋对中原豪族举起了刀子,分兵按照名单突袭抄家杀人,将田地分给百姓,钱粮充公。这钱粮会分给忽必烈一半,忽必烈真是老奸巨滑,他自己不干,借伪宋的手干。”

    李洛冷笑,“这是抛弃中原豪族了。不过,忽必烈的吃相也太难看了,这不是抄家,这是强盗的做派,抢光杀光,斩草除根。和这老家伙一比,我们真是菩萨。”

    “还有,中原百姓,开始有人说赵官家好话了。唉,眼皮子为啥就这么浅?分不清谁好谁赖么?这么容易就相信中原恢复了?”

    李洛哼了一声,“警察,你这种出身不太了解百姓是最善变的,他们抗风险能力太低,最关心的东西只能是生存,没有条件考虑太多精神层面的东西,为了生存,只能随波逐流,因时而变。这不是眼皮子浅,这是没办法。”

    “再说,现在没有互联网,没有视频,他们怎么知道南方一定像特务宣传的那么好?南方是遥远的,只有脚下的田是近的。凡事就怕比,以前蒙元横征暴敛,现在突然负担大减,蒙古官走了,赵官家来了,他们当然不会再闹”

    “王八念经。”崔秀宁捂着李洛的嘴巴,“听我说。还有一件事,莫度当了什么侍卫亲军步军都虞候。”

    “莫度是谁?”李洛问道,“你第几批学生?”

    崔秀宁不假思索的说道:“第三批。这个莫度,和其他特务有些不同的是,他还喜欢武事,能当特务,也能当武将。此人的情报专业学的一般,所以当年只派到汉官之首留梦炎身边。”

    李洛笑道:“明白了,他在特察局中不算受到重用的,才派到大汉奸身边。但这次,终于等到机会了。你要知道,这侍卫步军都虞候,可是真正的禁军统领。”

    崔秀宁也有点高兴,“莫度当了这都虞侯,特察局的计划就更有把握,也更容易进行了。我判断,有八成的成功希望!”

    “哈哈!好!”李洛一把搂住崔秀宁,“忽必烈以为恶心一次大唐,就能占到便宜?我们要加倍还回去。到时候,忽必烈的表情一定很精彩。这场戏,真是不小。”

    崔秀宁又带着一丝怪异的神色说道:“不过,这计划的变化也不小。莫度当了都虞候是利好,可还有一个利空。”

    “什么利空?”李洛问。

    “忽必烈给赵显安排了一桩包办婚姻,把张弘范的女儿张淇,送给赵显当媳妇。现在,张淇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