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葬元-第6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外臣梁国礼部侍郎王兴祖,拜见大唐摄政皇后陛下。”

    两人一起下拜行礼,神色有些紧张。

    尤其是王兴祖,心中还很是感慨。因为这个大殿,当年可是大梁的皇宫啊,他绝不陌生。

    恍惚间,王兴祖似乎还见到大梁皇帝萧隐,坐在上面的龙椅上侃侃而谈。

    “贵使平身。”大唐皇后清正平和的声音传来,美妙悦耳当中蕴含着一种威严。令人忍不住想抬头打量声音的主人。

    “外臣谢过皇后陛下。”两人小心翼翼的爬起来。

    这就是那个牝鸡司晨的女人么?

    高君重谨慎的抬眼打量一眼,发现大唐皇后似乎比太后(萧畾)更加美丽,气质也更加大方高贵,不愧是大国皇后。

    “皇后陛下,这是下国国书,奉表向大唐称臣,请为藩属。下国国主言明,我梁国乃华夏一脉,没有天子册封,名不正言不顺,请求大唐册封为国主,愿年年谴使入朝朝拜。”

    “下国特献上象牙一百对,黄金一千两,天竺童女一百人,敬献大唐!”

    梁国使者王兴祖,高高举着一卷犀牛角卷轴国书。

    唐廷大臣们顿时有点激动。

    有藩属了,有藩属了啊!

    虽说大唐越来越强盛,陛下乃千古圣君,可遗憾的是,竟然没有一个藩属!这让满朝文武,都感到有点遗憾。

    倒不是没面子的事。因为周边小国,几乎被大唐灭光了。

    所以,文官们看向两位使者的目光,就格外炙热。

    崔秀宁拿过国书看了看,也忍不住微微一笑。

    是灭掉梁国,占领北天竺呢,还是保留梁国为藩属?这个问题,其实李洛之前和她探讨过。

    李洛的意思是,这两国是留是灭,不在大唐,而在于他们自己怎么选择。

    天竺之北,可以大部分留给两国,以为华夏藩属。可恒河之北,包括后世的尼迫尔,孟加拉国,全部要割让给大唐。

    等于说,恒河之北的天竺领土都要纳入大唐版图。后世整个喜马拉雅山脉,都是大唐的!

    还有后世极其重要的孟加拉湾,也是大唐的。

    大唐和两国,以恒河为界。

    这是李洛和她早就商定好的原则。两国同意,就留着。不同意,那就灭了。

    当然,还要有其他条件。

    “皇后陛下,下国摄政太后,也请为藩属,求大唐册封。愿意年年谴使入朝!”大理国使臣高君重也奉上国书,“敬献象牙一百对,黄金一千两,天竺阉童一百人为贡礼!”

    崔秀宁看完,将两份国书递给康西,意味深长的说道:“允你二国之请,也无不可。可你二国还有什么诚意么?”

    什么?诚意?

    两人闻言都露出苦笑,他们花了一两个月来到江陵,自求为藩属,又送了礼,这还不是诚意么?

    “敢问大唐摄政皇后陛下,下国之诚意,已俱言表啊。”高君重硬着头皮说道。

    崔秀宁微微一笑,“本宫问你们,梁国和大理如今国土几何,人口几何,兵马几何呢?”

    她其实对天竺的现状基本了解,就是想看对方能说多少真话。

    整个天竺北部,相当天竺三分之一的地盘,包括后世的孟加拉和尼泊尔,全部被大理,萧梁,海宋占领。

    这三国凭借相对天竺人先进的华夏技术,以及相对强悍的华夏武力,几年来征服了整个恒河流域,超过天竺三成的地盘,还是人口最密集的地区。而南天竺和中天竺还在天竺诸邦国的手中。

    海宋占据的土地和人口最少,只占据了东北沿海地区,但面积也不小,足有十万平以上,人口大概三百余万。

    大理国的地盘最大,足足占了整个北天竺西部,面积比滇州(云南)还要大。人口超过千万!

    萧梁占据了北天竺东部,面积也不比滇州小,人口上千万!

    哪里是什么小国?根本就是天竺版的北魏,前燕!甚至是天竺版的金国!

    三国以加起来几十万人口的基本盘,征服两千多万人口,数千里疆土,这的确是一个不小的奇迹了。

    只是,三国虽然瓜分了北天竺,可外面要应对南部和中部天竺联军的反扑,内部要应对天竺人的反抗,压力其实很大,会不会被天竺人“驱除鞑虏”,还很难说。

    就特察局天竺分局掌握的情报,天竺联军的势力整合还不顺利,一旦整合成功,好几十万天竺诸邦联军北下(的确是北下),那三国未必能挡得住。

    要知道,南天竺人和中天竺人,比北天竺人要强悍的多,打仗的本事高出不少。

    一旦三国败了,特察局的判断是,天竺将会合并为几个强大的邦国,甚至有统一的可能,对大唐有害无益。

    所以,两国可以保留,甚至可以得到大唐的支持。但是,必须要割让恒河之北的土地。

    这些土地,占了他们小半的领土,却占了恒河平原最好的地带!

    真是贪心啊!

    PS:第一更到。哎,上周向书友请假,却忘记向平台请假,系统就显示断更一天,结果全勤奖没了,20稿费奖励也没了,损失惨重。第二更会晚点到。蟹蟹。

 第802、803节 哭唐廷…大唐有藩属了

    “大唐皇后陛下,不知怎么,才算下国有诚意呢?”大理国使高君重不卑不亢的说道。

    萧梁使者王兴祖,也提出了相同的疑问。

    崔秀宁掩饰住目中的一丝戏谑,正色说道:“当年宋向金元称臣,除了称臣纳贡,还有什么呢?那才是诚意啊。”

    什么?两位国使顿时愣住了。

    大唐皇后的意思是割土么?

    这如何能答应!

    “皇后陛下,下国已经称臣纳贡,为何,为何还要”

    这割土两个字,高君重虽然心里雪亮,却不敢说出口。王兴祖也是心里凉了半截。

    大梁和大理,急需和李唐保持和平啊。他们来之前,都被千叮万嘱,一定要争取到藩属的地位。

    如此一来,两国才能应对天竺联军的反攻。要是再被大唐攻打,那就彻底玩完了。

    可是这割土,他们根本做不了主!

    崔秀宁也懒得绕圈子,干脆单刀直入的挑明,“海宋这次得罪了大唐,大唐是迟早会出兵讨伐,那么,海宋在北天竺东岸的土地还能保全么?到时,你两国是何处境?别忘了,你们和大唐,本就是敌非友。”

    “还有,如今你们内有天竺人反抗,外有天竺联军反攻,西北边还有蒙元阿姆河行省虎视眈眈,要不是阿姆河行省的元军去西边镇压叛乱,早就南下了,你们还能保得住?”

    “如今,海宋固然自身难保,你二国也岌岌可危。明年今日,大理和梁国能否存在,都难说的很。到时,就是你们愿意献土,那也迟了。”

    “本宫一向见不得别人可怜。有心想帮你们一把。这样吧,这恒河之北的土地,你们要是愿意敬献,不但能得到大唐的册封,大唐还能帮你们挡住西北的蒙元,南边的天竺联军。要是不愿意献土,那大唐也不勉强。横竖,大唐将来自己也会拿。”

    两国使者都露出悲哀之色,却无法反驳。他们只是奇怪,为何李唐对天竺的情形,了解的这么多?

    没错,两国的确是内忧外患,盟友尚且难寻,哪里还敢增加敌人?要是李唐再出兵,那便是立时亡国的局面。

    蒲甘如今已是李唐一州,从缅州西海岸出兵攻打北天竺,距离并不远!

    怎么办?

    两人深吸一口气,高君重首先跪下来:“皇后陛下洞若观火,句句属实。可看在中土一脉的份上,还请大唐帮帮大理啊!”

    王兴祖也跪下,流泪道:“皇后陛下,中天竺南天竺联军数十万准备北下,国内反叛不断,局势危若累卵。看来同同种,还请大唐帮帮我梁啊。”

    王兴祖一哭,高君重也反应过来,也立刻伏地大哭,以手捶地:“皇后陛下”

    这是哭唐庭啊!

    大唐君臣都愣住了。

    这春秋有楚人申包胥哭秦庭,求秦国发兵救楚抵抗吴军。这今日,有高王二使哭唐庭,求大唐相救啊。

    崔秀宁顿时有点慌张,赶紧说道:“好了好了,你们不要哭了,本宫可受不了这个”

    这不说还好,一说,两人哭的更是起劲,眼泪不要钱的往外流,一边哭还一边诉苦。

    这就叫哭诉。

    “可怜我等也是华夏一脉,却要被天竺土著尽灭,匹马不能东归了,呼呼哀哉”

    “前有狼,后有虎,内忧外患,死不旋踵矣!我等一灭,天竺再无中原典籍了”

    唐国君臣都是听得直皱眉。你们不要哭了行不行?

    这两国的局势的确凶险,可还没到你们在唐廷嚎啕大哭的地步。

    要点脸不好么?

    左相杨汉明怒道:“两位贵使是因亡国而哭么?若因亡国而哭,只管哭泣!若两国未亡,莫不是要咒其亡!”

    都烈也喝道:“嚎哭何故!为国哭丧么!”

    此言一出,两人果然不好再哭,一起收了悲声。却听见有个女子的声音噗嗤一笑。

    王兴祖正在拭泪,此时忍不住循着笑声望去,竟然看见一张熟悉的俏丽面容。

    “光明公主?”王兴祖立刻认出,此女是当年的大梁光明公主。

    “公贵人,还请贵人替我梁在皇后陛下面前美言几句吧。”王兴祖赶紧向辛苦求援。

    辛苦笑的很灿烂,“你是赵王萧焱的家臣吧?我记得你。刚才大唐皇后陛下已经说得很明白了,把恒河以北的地方献上,大唐不但册封你们为藩属,还会帮你们抵抗元军和天竺人。”

    王兴祖万分为难,“公贵人,此事,在下万万无法做主啊。”

    辛苦玉面一板,“你们怎么如此死板愚蠢?难道你等的脑袋,是一根筋不成?”

    “你们想想,以大理萧梁两国如今之局,大唐要强取恒河之北,何等容易?那不过是陛下一句话的事!别说恒河之北,就是占了整个天竺,灭了两国,又有很难!”

    “大唐明明取之如探囊取物,却偏偏不取,为甚?就因为看在你们同属诸夏的份上,不想让天竺人看笑话,笑话夏人自相残杀,让他们渔翁得利!”

    “这是陛下和娘娘的苦心,也是陛下和娘娘的好意!要是你们不领情,哼哼,大唐只要派出数万人的偏师,让你们腹背受敌,你们能保住恒北否?莫说保不住恒北,就是恒南,也要丢掉!”

    这一番话,极其直白,毫不留情,说的两人呆若木鸡。

    辛苦继续说道:“恒北,天竺人想要,元军想要,大唐也想要。可落入大唐手里,你们还有活路。要是落在元军和天竺人手里,你们的下场会是什么?嗯?!”

    “你们献出恒北,大唐可以帮你们挡住西北的元军南下,也可以帮你们对付天竺联军。你们这盘棋就活了!少了恒北怎么办?那就北失南补,继续往南打,占了天竺中部,开疆拓土就是了!那么大的天竺,只要不得罪大唐,还怕抢不到地盘?”

    “言尽于此!是自己献出恒北换取大唐支持,还是拒不交出,让大唐出兵讨伐,你们二选一就是!娘娘给了你们活路,就这一次机会!过期不候。”

    两人听得冷汗直冒。

    照这意思,恒北那是非割不可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