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葬元-第6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后世的日本帝国海军够强吧?可是鬼子海军运输军队到华夏作战,一年才能运送多少人呢?
最多二三十个师团,也就六七十万人。再多,运力就没办法了。
这还是日国距离华夏海路并不远的情况下。而在古代,用船把几百万人从北方运到遥远的南洋,根本就无法实现。
其实别说送到遥远的南洋,就是送到江南,也不现实。
移动距离越远,成本越大。难民在路上赶路,所消耗的粮食更多,一路上的问题更多。
同样,他们去了南方,到时回北方的成本也越大。一来一起,代价只会更高。
除非,不让他们回到北方了。
那可能么?
一直不回北方,他们就会分南方人的田地。而南方人的田地,本来就不算多。这要造成多少治安难题,多少矛盾,多少动荡?
更重要的是,华北成了无人区。千里沃野没人种地!
那么,华北就彻底废了。
所以,他们注定还是要回去的。起码大多数人必须回去。
既然如此,那么安置流民的最好位置,就是黄河沿线,长江沿线,运河沿线,淮河沿线,东海岸沿线这六大江海沿线地带,便于走水路运送粮食物资赈济。
“…财部存粮,大唐临安、金陵、江陵、昆明、成都、长安、洛宁、河内、开城、平安、衡阳、豫章十二大仓,共有一千五百八十万石…”
十二大太仓,一千五百八十万石存粮,听起来很多。其实不是那么回事。
半年之内,军粮四百万石绝对不能动,修建长安城和关中水利的六十万劳工口粮三百万石也不能动。还要留下各地赈灾粮两百万石,各地修建水利等工程的劳力口粮两百万石,以及其他必要的公用粮食一百万石。
那么,半年内能用来赈济难民的官粮,只剩下三百八十万石。
不够!
李洛和崔秀宁的脸色,都很凝重。
半年,几百万难民最少要消耗七八百万石粮食,才不至于饿死(喝粥)。因为,古代百姓肉和油吃的很少,吃的又是糙粮,零食也绝对不会有,加上体力消耗较大,所以人均主粮消耗远超现代人。
所以,人均一日一斤粮食,在古代只能混个半饱,就不敢干重体力话。
哪怕仅仅不让难民饿死,也有四百万石粮食的缺口啊。最多赈济到三月,等不到夏粮收割了。
“所以,必须还要动用官卖粮。只是,不知官卖粮还有多少。”财部尚书总结道。
李洛马上看向专卖寺卿王葛。
大唐的粮食,实行的是类似后世的国家统购经营之法,目的是为了稳定粮食价格,抑制粮食投机,也为了增加国库收入。
每年,农民的多余粮食只能卖给专卖寺。专卖寺买了余粮,再通过各地官粮铺卖给需要粮食的人。由此一来,就消灭了贪婪的大粮商,既能让农民的余粮不会被恶意压价,也不会让非农人口吃高价粮。
专卖寺卿王葛出列道:“启禀陛下,各地专卖寺官粮商铺的可售粮食,如今有一千八百多万石。可是,如果调集四百万石官卖粮赈济,那么可售粮就少了,粮价就只能上涨。”
“好!”忽然李签又蹦出来奏道:“陛下,臣恳请全部用官卖粮赈济,不动用国库税粮。如此一来,朝廷能减少很多损失啊!”
关汉卿觉得不妥,第一次出列发言道:“陛下,臣认为大鸿胪此言差矣。要是不用国库,全部用官卖粮赈济,那么官卖粮的价格就会大涨。城中市民,就只能吃高价粮,还吃不饱。”
“大鸿胪此策,乃是把朝廷应该承担的代价,转移到不种粮食者头上。不光城中市民的口粮减少,就是工匠,警士,官吏等所有人的口粮都减少了,还要吃高价粮。如此一来,他们就会对朝廷不满。”
李签哼了一声,“哪里有这么多不满?每个人承担一点,大唐就能度过难关。陛下和朝廷如此仁厚,难道关键时刻他们就不能吃点亏么?为何所有代价,只要朝廷来负担?朝廷不加税,已经是天高地厚之恩。”
“再说,那么多官卖粮,并不是都买去当饭吃,很多粮食,都是买去酿酒酿醋的。这部分,起码要占两成。不然,你以为民间那么多酒和醋,是从哪里来的?大不了朝廷下令,暂时禁止民间酿酒酿醋就是了。”
关汉卿道:“大鸿胪言之有理,是下官思虑不周。”他本就为人豁达,又是极有天分之人。此时不但觉得李签言之有理,反而从李签话中突然得到了启发。
“陛下,适才大鸿胪所说,缺是老成谋国之言。臣以为,与其让官卖粮涨价,还不如堂而皇之的加税!”
加税?
此言一出,满殿大臣都有点愕然。尤其是海东时代的元从老臣,就更是有些错愕。
大唐从海东侯国开始,就从来没有加过税啊。
一直是两成税,一丝都没有加过。
李洛和崔秀宁也忍不住对视一眼。两人也从来没有想过加税。
却听关汉卿继续道:“臣归唐不久,却也活了五十岁,倒也经历过不少事。这段时日,也了解过大唐百姓之税负。”
“说起来,两成税负并不算太低,可大唐没有苛捐杂税。大唐百姓税负,是前宋五成,蒙元三成,日子好过的多。据说,最早光复的江南,百姓已经殷实起来,南方各州,渐有盛世之气象。”
“这些,都是陛下恩泽万民所致。如今,南方百姓日子越来越好过,就不能偶尔加一次税,帮朝廷渡过难关么?”
“如此大事,何止是陛下之事,朝廷之事?那也是天下人之事,应该各有分担才对啊。以此让百姓明白,国家有难,草民有责。也形成一个惯例,将来国家百姓再遇大事,偶然加税就是理所当然。”
“国家遇大难可加税,可国库丰裕时,也可减税。如此张弛有度,方是大唐之福。否则遇到大难,百姓事不关己麻木不仁,一加税就怨声载道,焉是好百姓?长此以往,自私自利者多,毁家纡难者鲜也。”
“同样,国库钱粮多的用不完,却还年年照常征税,这也不对,也应该偶尔减税,让利于民。”
“臣以为,河南江北百姓,不用加税。但他们必须接纳流民入户,多余的房屋腾让出来给流民暂住。这就算他们加税了。”
“而南方百姓,则要加税一成,帮朝廷渡过难关。如此一来,朝廷和百姓共同出力,勠力同心。既大大减轻了朝廷负担,又由此教化了百姓,使百姓遵循相互帮助的人道大义啊。”
“朝廷可张贴告示,晓以大义说明原委。臣再令各地剧院戏班,上演曲目,宣扬赈济流民之仁政,百姓踊跃报国之德。如此,加征一成钱粮,百姓不但没有怨言,还能更加感念陛下和朝廷。”
关汉卿一番话酣畅淋漓,说的百官不住颔首。
这位上任不久的文艺寺卿,说的真是好啊。
陛下真是慧眼识珠,想不到这关汉卿,竟然有如此见地!难怪,能起步就是正三品文艺寺卿!
事实上,这就是江湖老油条的厉害之处。这样的人对人心世情深有洞察,一旦做了官,往往要么就是大贤,要么就是大奸。
“善哉!”唐主高兴的点头,“这就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如此,才能显得我大唐政通人和,团结一心,共创盛世啊。嗯,这个税该加,加的好!关卿之策,上!”
真是灯下黑啊。这么好的法子,他之前硬是没想到,似乎下意识的回避了加税的念头。关汉卿这个加税的法子,很好!
崔秀宁也笑道:“关卿之言,当真震耳发聩,本宫闻之,深以为然。”
百官也纷纷附议,人人神色轻松不少。
陛下说的好,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大唐百姓,就该如此才对!
用这个法子,朝廷可节省大半支出,还能教化百姓,开百姓遇国难踊跃支援之先河。
一箭双雕!
“陛下,臣请洪武五年,所有八品以上官员,只拿半俸,支援朝廷!”林必举奏道。
百官也纷纷附议,请求明年只拿半俸。
“准奏!”李洛同意,“另,今年元旦,费用减半。洪武五年,宫中所有各项开支,除了太上皇的用度,全部一体减半!”
颜铎立刻表态:“老夫用度,也减半!”
当真是君臣同心,群策群力。皇帝的表态,当然主要是态度,事实上,宫中用度减少一半,也省不了多少钱粮。要知道,洪武四年的宫廷开销,也不到一百万银元。这还包括了几千宫女宦官的薪俸。
唐廷君臣商议到半夜,总算集思广益之下,拿出一个综合性的方案。
第一,豫、雍、兖、青、徐五州所有沿江河东海郡县,全部按照籍贯对口接受流民。比如,相州(安阳)流民安置在开封郡,卫辉(新乡)流民安置在荥阳郡…
然后,各郡在分配到各县,乡村官吏负责安排村民接纳。
被安排接纳任务的县,高达一百二十多个。
随即,征调粮食等物资的圣旨也当庭下达。李洛一口气连下几道命令,雷厉风行。
“织造司准备调集全国各地纺织官坊棉布…”
“矿物司调拨煤炭…”
“户部准备为流民登记造册,安排临时户口…”
“水师征集运输船,赶赴南方运粮…”
“专卖司调集食盐…”
“警部抽调南方各州警力,北上强化治安…”
“信访司,文艺寺,各地道庙,官府,宣扬教化,组织百姓踊跃支援…”
一条条命令火速颁布,火速传达,唐廷中央到地方到基层,开始高速运转起来。
这一切,都体现了唐廷高效的行政效率。
到天亮时,唐廷已经发布数十条圣旨和部令寺令。
整个大唐,都将被动员起来。
…………
就在唐廷连夜召开紧急朝议后两天,从河东到齐鲁的两千里黄河沿线上,开始出现大量的人群。
就在几天前,元廷的阴谋终于全面发动了。
元廷地方官衙突然张贴告示,说三日之内不南迁的百姓,视同愿意跟随大元去西方为奴。三日之内不走,就必须放弃家园西迁万里。
元廷告示还说,李唐会接纳他们,赈济他们,他们完全可以去河南去陕西。大元不阻拦他们南下,黄河那么厚的冰,也是他们的机会。
与此同时,元廷还撤走了之前防止百姓南逃的河防所官兵,彻底放弃了河防。完全就是:你想走就走。
这还不算,官兵还开始大肆焚烧民居,大量元军骑兵肆意践踏麦苗,断绝百姓留下来的生路。
完全就是武力逼迫百姓南迁。南下还有活路,留着要么西迁为奴,要么饿死冻死。
各地官府和元军,都在做一件事,威逼恐吓百姓南迁。
虽说忽必烈禁止元军屠杀,元军也的确没有明目张胆的杀戮,可如此做派,还是猛然在整个华北掀起巨大的恐慌。
曾经自命为圣天子,被封为儒教大宗师的蒙古大汗忽必烈,彻底露出了野蛮的本质。
他亲自策划了蒙元集体性的百姓大驱逐。
这一天,忽必烈预谋了很久,一旦发动就是天崩地裂,无可阻挡。
巨大的恐慌,如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