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葬元-第6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亲自策划了蒙元集体性的百姓大驱逐。
这一天,忽必烈预谋了很久,一旦发动就是天崩地裂,无可阻挡。
巨大的恐慌,如同瘟疫一般迅速蔓延。到处是被元军焚毁的房屋,到处是被骑兵践踏的麦苗,到处是呼啸来去,威逼百姓南迁的元军。
所有的牲口,也被元军抢走。
做的非常绝。也就是没有屠杀了。忽必烈还没到那种丧心病狂的地步,他一直很清醒。屠杀,对他有害无益,他怎么会干?当了几十年中原皇帝,他并不是毫无底线。
他只是想借此耗空李唐的国力,给李唐制造数不尽的麻烦,同时借助流民潮攻占陇右,从甘凉地区狠狠来一刀,为以后的元唐争霸争取主动权。
既然河朔注定守不住,既然大元主体已经在西方,既然一定要西迁,那何须还要在意这些汉人?干脆利用这个机会,来一次大的。
为了逼迫百姓南迁,元军甚至真的开始动手抓捕青壮,充为奴隶,扬言让他们去西方做牛做马。
“你们的皇帝是李洛,他是汉人的皇帝,他很仁慈,不会不管你们的!去吧!去南方,那里有你们的活路!”
第一次,元廷为李洛“说好话”。
当真是天大的讽刺。
而潜伏在百姓中的唐廷特务,数量太少,他们的舆论和能力,如何能和整个元廷相比?他们根本无法阻止这一切。
不少华北百姓,本来就希望脱离元廷投唐,只是之前走不了,如今当然巴不得脱北。
然而更多的人,是不想抛弃家园南下的。
可是,他们此时只能匆匆南迁了。至于反抗,他们连兵器都没有,饭都吃不饱,怎么反抗?起码南下还有希望。
于是,数百万不愿意跟随元军去西方为奴的汉家百姓,抛弃了突然被毁的的家园,拖儿带女,携家带口的挥泪离开。
他们带着仅有的一些口粮,带着仅有的一些衣物,冒着凛冽的风雪,被元军驱赶着南迁。
从黄河北岸东岸,到长城之南的幽云地区,到处都是栖栖遑遑南下的人流,到处都是哭天喊地的哀嚎。
不知道多少人,回望着祖祖辈辈居住过的地方,泪水横流。
流民们以家族或者村社为单位,一伙一伙的南下。他们此时的希望,只剩下:大唐!
此时,只有大唐,只有洪武皇帝,才是支撑他们在风雪中艰难跋涉的唯一动,是茫茫黑暗中唯一的一盏灯。
“不要哭!哭会消耗力气,会更冷!去找大唐官家!”在相州南下的百姓中,一个老者对着族人大声呼喊。
“对!找俺们汉人的官家!”
“去大唐!”
如同巨大的潮水一般,冰天雪地里到处都是一伙一伙的流民,旷野中都是哭声。
“娘!我饿了,我走不动了!”一个小女孩摔倒在雪地,哇哇大哭。
她可怜的母亲抖抖索索的掏出一个冰冷的窝窝头,“少吃一点,还要赶路…到了大唐就好了。”
小女孩脸上的泪都快冻住了,抽泣着说道:“娘,还有多远能到大唐…”
她母亲滚下泪珠,“快了,快了…”
一个老人走着走着突然一头栽倒在雪地,傍边的汉子立刻抢上去,“爹啊,爹!”
那老人努力转过头,看看北方,又看看南方,吃力的说道:“三郎,俺不行了,走不动了,到不了大唐了。”
“爹…”汉子豆大的眼泪滚滚而落。
“把俺的袄子拿走,你们多穿一点,俺也用不上了…雪里一埋…就,就成…”
老人的话越来越小,终于沉寂不动了。
汉子嚎啕大哭,呼天抢地,“爹——”
“杀千刀的大元,杀千刀的鞑子啊—”
汉子哭完之后,却仍然脱下亡父的袄子,披在一个小男孩身上,恶狠狠的说道:“小子,你给老子记住了,你大父,是鞑子害死的,是鞑子害死的!”
事实上,虽然河朔百姓耐苦寒,可这一路走来,仍然时不时见到有人倒毙在风雪中。
而在南下的流民大潮之后,却是早有准备的元军铁骑。
他们,在等待唐军冒雪北伐,希望唐军此刻北伐。
可是,他们注定会失望。
当然,如果唐军屠杀渡河百姓,他们也乐的看热闹,然后帮着一起杀。
反正,是唐军先杀的。
就在黄河南岸官府刚刚动员起来时,最近的一批移民,终于踏上了黄河上的冰面。
来了!
漫长的黄河上,此刻不知道有多少北方百姓,行走在黄河之上。
如同过江之鲫!
“大唐!要到大唐了!”千里河面上,到处都是惊天动地的呐喊。
倘若唐廷没有提前准备,这一幕绝对会让整个唐廷手忙脚乱。
唐洪武四年、华夏3986年、元至元二十六年腊月初八,是被后世历史铭记的日子。
这一天,数百万华北百姓大南迁。
史称:腊八大南迁!
ps:蟹蟹支持,这章真不好写。还是求求票,真的只能靠大家的温暖了。晚安!
第897、898节 唐军重骑出击
第一批渡过黄河的百姓,都是黄河沿线的汉人。仅仅在腊月初八这一天,河北、鲁北、河东这三地,就有近百万人渡过黄河。
等到他们渡过黄河,顿时都呆住了。
黄河南岸都处都是兵马,可谓严阵以待。可与此同时,也到处都是巨大的横幅,写着:欢迎归唐。
除此之外,就是人气腾腾的粥棚。从各地紧急调集的民兵和警士,此时不但要负责位置秩序,还要负责施粥。
后方,一车车的米粮、衣物、木柴,正流水般运来,络绎不绝。
黄河沿线的州郡官府,郡守和县令这些主官全部亲自到场。准备接受流民。
不知道多少宪兵和侍卫,骑马在南岸巡视,监督检查流民接纳情况。
“大唐在欢迎俺们!走,快走啊!”极少数识字的人立刻大声喊道。
“大唐万岁!”
“官家万岁啊!”
流民们一颗忐忑的心顿时落下,人人激动万分,热泪盈眶。
见到他们靠近,民兵和警士们立刻下堤,引导流民上岸。
流民都不傻,见状哪里不知道大唐早就做好了接纳他们的准备?不知道多少人感动的当场哭泣。
人比人得死,这朝廷比朝廷,何尝不是如此?
早就听说大唐圣人仁慈爱民,这是真的啊!
“到大唐了!到大唐了!”
“爹,娘!俺们到了,到大唐了啊!”
此时,渡河的百姓见到迎接的大唐军民,不禁泪洒衣襟,如同受到欺负的孩子遇见父母。很多人甚至嚎啕大哭。直到此时,他们才彻底踏实了。
南下,果然是他们唯一的活路。大唐没有抛弃他们,圣天子仍然记得他们也是汉人。
一时间,千里黄河哭声震天。
迎接的大唐军民官员,见状也都不胜唏嘘。
接着,流民通过岸上临时设置的通道上岸,每通过一人,就立刻报出籍贯,然后送到对口的官员那里。
岸上后方,成为一个巨大的流民集散地。
人流井然有序的上岸,一伙一伙的在后方集合,喝了粥就被归入对口的郡县,由民兵负责带走。
等到了县中,在分发各乡各村,安排在早就腾出的屋子。
一切都如同后世的赈灾流水作业,有条不紊。
唐廷的高效率,此时体现的淋漓尽致。
流民一上岸,就通过流程被安排运转,直到送到最后落户的村。人一来到村,立刻落户,乡村公所同时就来登记临时户口。
当然,为了统筹安排,越近的流民,安排的越往南。越远的流民,安排的位置越靠近黄河。
第一天人数最多,达到上百万人,第二天开始,人数就降到五六十万,第三天,降到四五十万。
三天时间,关中、河南、齐鲁三地,两千里黄河线上,接纳的流民达到两百万人!
唐廷动员起来接纳流民的军民官吏,超过百万!
皇权下乡,掌控基层的威力,再一次体现出来。这个时代,也只有唐廷有能力办这件大事。
而北岸的元军,见到唐军并没有阻止流民过河,不禁都是放心了。
此举目的之一,乃是耗空南唐国力。南唐既然捏着鼻子接纳流民,那大汗也没有白费心一场。
不得不说,河朔汉人的雪季大南迁,充分体现了汉人的风貌。或许他们面对胡人的反抗不足,可是面对自然和困境,他们的坚韧顽强就彰显无余。
他们以家族和村社为单位,报团取暖,相互帮助。就是仅有的粮食、物资、车马,也由族长和村老分配,竟然能在南迁中安排的有条不紊。
赶路途中,会轮流分派人手在沿途负责寻找夜宿之地,生火取暖。为了便于赶路,他们还沿着被前面百姓踩的结实无比的路面前行,免去了在齐膝积雪中跋涉之苦。
似乎又回到五六千年前,华夏先民在部落首领的率领下,随河流四处迁移的时代。
这一幕,连元军也意料不到。
元军原本以为,如此冰天雪地,汉人仓促南迁,必定乱成一团,相互抢劫,冻死饿死很多人。
谁知,完全不是这么回事。流民每一伙都有主心骨,甚至伙与伙之间要么合流,要么结成联盟。
短短几天下来,流民队伍就秩序井然。倘若有人乘机作奸犯科,族长就举着携带的祖宗牌位,就在路上开族会,家法族规处置。
这一切,甚至让蒙古铁骑也不禁肃然起敬。
汉人,终究不好惹。
井然的秩序和合理的安排,加上元廷发达的驿道体系,使得流民能够以每日七八十里的速度南下,凌而不乱。
哪怕是幽云地区的汉人,半个月内也能过黄河。
而此时的雍州陇右,再次爆发了大战。
甘凉元军主力,趁着几十万甘肃汉人渡河之机,终于集中十几万大军,从兰州对唐军发起了进攻。
陇右唐军虽然提前好几天接到特务的情报,做好了相应准备,可只有五万守军,根本无法在黄河防线上拦截以流民为肉盾渡河的元军甘凉重兵集团。
这种情况下,就算唐军愿意射杀流民,阻止其过河,也无济于事。因为流民实在太多,只会成为元军的盾牌,消耗唐军的火药、羽箭、体力。
而流民在十几万元军的驱逐下,也很难往回逃。
幸好,黄河虽然冰很厚,可是元军以骑兵为主,数量又多,不敢集中渡江,不然共振之下,那必定会使得冰面破碎。
所以元军骑兵只能分散渡河,这使得处于数量劣势的唐军得以在兰州之北十余里的地带稳住了阵脚。
元军虽然驱赶几十万流民为盾牌,成功的渡过了黄河,可却在黄河之南的皋兰山,遭到五万唐军的阻击。
唐军战史上有名的惨烈战例“皋兰之战”爆发了。
元廷甘凉重兵集团兵力高达十五万人,统帅是昔里别金。
这支元军,已经不是之前的甘凉元军了,而是从西域征调的。主要由西域回鹘人、秃厥人、以及沙陀人后裔组成,还有少量蒙古兵和汉兵,战力很强。
唐军统帅是武岩,副帅是唐牧和申花生,骑兵大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