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葬元-第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颜铎道:“购买母马的事,为父来想办法,这种事你不太清楚。”

    李洛笑道:“那就辛苦父亲了。”

 第一百零三章 回到高丽

    李洛回到高丽江华岛,已经是六月四日。

    他五月五日出海南下,六月四日回来,整整一个月之久。

    幸亏他不是坐堂官,不然就凭离岗一个月,丢官都是轻的。

    李洛将大船停在港口,暂时留下百人看守,然后在摩尼乡上岸步行。一路看到处处都是长势喜人的庄稼,很有安全感和成就感。

    看来今年起码摩尼乡是个丰收年啊。

    这当然和他之前实施的惠民政策有关,尤其是修缮水利灌溉。

    他不是高丽人,却是高丽的官儿,又怎么能漠视民生呢?

    “乡君回来了!”

    “见过乡君思密达!”

    “哎呀乡君,如何能步行呢,请乡君骑着我们的耕牛吧思密达!”

    路边的高丽百姓看到李洛归来,都是惊喜交加,跪拜在田间地头问安。

    李洛虽然知道“乡君”在高丽是乡官的尊称,可总想起中原诰命夫人的封号,心里怪怪的。

    颜铎看的甚是欣慰,李洛如此民望,真有古代良宦贤牧之风啊。

    最后,李洛和颜铎骑乘着乡民的两头耕牛,回到李家坞堡。

    一回来,负责留守的都烈和乌图,就主动来详细禀报这一个月的事物。

    留守的两百乡勇,已经彻底完成新兵训练,队列、白刃、射箭、协同、军律全部合格,可堪一战。

    新招其他三乡的汉人乡勇,已经被各村村正强行募齐,共计九百人。但因为李洛不在,无法盖章签收,各村正并没有移交乡勇。

    期间还发生了一件大事。

    半个月前,近百名海盗半夜里突然上岸,突袭李家坞堡。可是坞堡墙高濠深,防卫严密。海盗一来就碰了一头血,不敢恋战的火速撤离。

    都烈和乌图担心这是海盗之计,担心坞堡有失,为策万全就没有出堡追击。

    幸好那伙海盗小败之后如同丧家之犬,惶惶登船入海逃逸,没有祸害村民。

    以都烈判断,那伙海盗应该就是去年将朴家灭门的大盗,也是江华郡一直在悬赏的对象。

    都烈和乌图汇报完了之后,管家李敏镐也主动汇报中院内院的事情。

    夜月堂的几十个学员每天都坚持温习李洛和崔秀宁布置的功课,日日勤学不辍。

    家里的其他管事、仆从也都安分守己,没出什么岔子。

    这一个月,共支出二百一十八贯,其中近两百贯是购买二百留守乡勇的粮食、肉食、蔬菜。

    算起来平均每兵每月一贯钱的伙食费!

    就是高丽王的禁卫军,估计也没有这个待遇。李洛的乡勇虽然训练强度大,时间长,但白米白面管饱,每天都有肉食,吃的不要太滋润。

    还有一件重要的事。

    十天前,仁州李氏来人登门拜访,言明要面见家主李洛。

    来人留了话,说李洛回来后,请他去仁州李府叙话。

    李洛听了所有汇报,首先对那伙儿海盗产生了兴趣。他们突然来袭,只怕不是偶然。

    这时,都烈突然想到了一件事,说道:“狼主,有一个村民曾送来一个蜡丸,说是给狼主或夫人的,属下不敢拆开。”

    都烈说完就找来一个蜡丸。

    李洛捏碎蜡丸一看,里面只有一张小字条,写着“五月十八,海盗夜袭”八个字。

    落款是:樵夫。

    原来是柳府管事季丁送来的情报,樵夫正是崔秀宁给季丁取的化名。

    就算他和崔秀宁远在海东,她的情报网也还在起作用。

    那伙儿海盗果然是柳家请来的啊。

    李洛冷笑。柳成椽都死了,想不到他弟弟柳成明如今也不安分,竟然直接勾结海盗来对付自己。

    看来这个狗屁柳府,不能留了。

    但,现在顾不上柳家,再让他们再威风一段时间吧。

    “今天先歇息一日,缓缓晕船症。明天召集四乡村正议事。过几天再去仁州李府拜访”李洛心中做了安排。

    第二天上午,四个乡几十个村正都被召集到李家坞堡,济济一堂。

    无论是高简、董格等熟悉的村正,还是更多还不熟悉的村正,都神色恭敬。

    村正们如今都知道,这位李大人可不是好糊弄的摆设,而是有手段有实力的狠角色。

    谁要是因他年轻就心生敷衍,那绝对没有好果子吃,之前不止一个倒霉的村正,就是前车之鉴。

    只看一条,谁都知道摩西李家和摩北柳家不对付。按理说,柳家如此势大,李家早就被搞垮了。

    可是李家却越来越兴旺,而柳家根本拿李家没办法。

    由此可见,李洛岂能简单?

    李洛也懒得揣摩村正们心里怎么想,他也不绕弯子,问了一些这段时间的情况,就干脆利落的布置任务。

    “这麦子要收割了,各村不但要紧着灭蝗,还要提防走水,麦田起了火可不是玩儿的!各位回去都仔细些,多多督导才是。”

    “还有,水稻如今正在灌浆,用水颇多。这灌溉、分水的村务,诸位老兄怎么上心都不为过”

    众村正唯唯诺诺,都是凛然领命。

    李洛说完了农事村务,吩咐管家李敏镐安排酸梅汤招待众人,消解这六月酷暑。

    院外的夏蝉“知了知了”的鸣叫不休,人人都是身上闷热,李洛干脆让众人脱帽解带,不用正坐跪坐。

    待又喝上酸梅汤,各村正就更好受了些,暗想李大人倒也算体贴下属,不是那种或刻薄或古板的上官。

    李洛又说起第二件大事。

    “诸位都该知晓,明年大皇帝要征日本,高丽每郡都要出兵。之前因那蒙古大官人图尔努马在我郡被杀,连累大王吃元廷挂落,大王就惩罚我郡,担负更多兵役。”

    “我郡官军不足,自然要指望乡勇。乡勇明年随军出征日国,多半要送命的。这也是郡守大人为何要招募汉人流民。但这个道理,我高丽国族知晓就成,不能向汉人宣扬。”

    “诸位回去,务必要挑汉人精壮,放过不适合做军的。总要像个样子,明年才好交差”

    说完了第二件事,李洛就说起完全假公济私的第三件大事。

    “各位回去,统计各村有多少西国移民。这些西国流民,不是我高丽人,却种着高丽的田地,这不行。本官决定把他们打回原籍,送回中原。再把他们的田分给高丽人。”

    村正高简忍不住说道:“大人,将西国流民赶走,其田分给高丽人,这对高丽百姓是好事。可是官府规定的口税劳役就少了,这赋税劳役的缺口怎么办?”

    高丽政府之所以接受中原流民,主要是为了收更多的人丁税,拉更多的劳役兵役。

    换句话说,只要一个地方的赋税劳役不减,官府才不会管外来移民是走是留。

    李洛道:“赋税劳役的缺口,本官自有安排。尔等自去统计流民户口,夏粮一收割,就准备迁徙。此事先保密,免得流民人心浮动。”

    “九百乡勇,今天下午就要送来训练!”

    众村正一起说道:“遵命!”

 第一百零四章 成立“海勇”

    六月五日黄昏。

    九百新招募的乡勇,乱糟糟的挤在外院内的广场上,人人脸上带着不满。

    要不是李洛官声太好,他们早就按捺不住的嚷嚷起来了。

    就因为他们是中原流民,就要替懦弱的高丽人服苦役?

    九百人中,绝大部分是汉人,还有少数女真人和契丹人,都是从中原来的,高丽本地人竟一个也无!

    李大人忒也偏心。

    可是,他们终究没有闹。既然寄人篱下的种着高丽的田,住着高丽的地,他们好像也该为高丽人做些啥,哪能真的和高丽本地人一个待遇?

    没道理。

    要怪,就怪大宋和大金的官家丢了江山,让更蝎虎的蒙古人坐了中原金朝皇帝也称官家。

    这时,之前留守坞堡的二百乡勇,在李洛的将台前列队,开始维护现场秩序。

    他们身穿黑色箭袖窄服戎装,头戴簪羽檐帽,足蹬中筒黑面革履,右衽上缝着一朵或数朵小小铜梅,腰间一条五孔蹀躞皮带,带孔或挂刀、或挂弓、或挂箭壶、或挂水囊,显得十分威风干练。

    这是洛宁社武人的标准常服,也是平时训练执勤时穿戴的作训服,分冬夏两套。军官和士兵的款式相同,不同的主要是檐帽上的羽毛和右衽上的铜梅花。

    两百老乡勇的架势一摆出来,立刻震慑住了九百新来的乡勇。

    这些也是乡勇?好生威风啊!这身衣服打扮,啧啧,当真好看的紧。

    “营主大人到!”随着一声唱喝声传来,李洛身穿同样款式的戎装,在一队亲卫的簇拥下迈出中院大门,来到外院。

    两百老乡勇一起手按刀柄单膝下拜,雷霆也似的齐声喊道:“参见营主!”动作整齐划一,甚有气势。

    九百新乡勇有的跟着下拜,有的没有下拜,显得凌乱不堪。

    李洛步履坚定的走上将台,站在军案之前,面对台下众人,手一抬,“免!”

    “诺!”两百老乡勇同时站起来。

    李洛看着台下精神抖擞、锐气日盛的老乡勇,心中十分满意。

    花好几个月时间苦训他们,花钱如流水的养着他们,花心思潜移默化的塑造他们,如今总算看到了收获。

    还有一百老乡勇留在了海东,参加了几次征剿生番的战争,如今都已经提升为保安团的什长和军官。事实证明,对他们的训练成功了。

    如今留在高丽的两百老乡勇,也会提升为兵长和军官。他们,会训练第二批乡勇。

    这些人,都是兵种子。

    九百新乡勇看着台上英姿勃发、气度威严的李洛,人人心中复杂。

    李大人的确是个俊杰,只可惜他是个高丽官人,自不会照顾中原流民,这往后的日子怕是难过了。

    “颜隼!”李洛道。

    “在!”

    “宣读军令!”

    “诺!”

    完颜铎出列,展开一道白纸。老乡勇中的军官们,顿时紧张起来。

    如今来了九百新兵,可道军令,多半是调整军职的!

    “自从今日起,成立海防乡勇船队,简称海勇,专门防御海盗。海勇暂定水勇三百、水手三十、船两艘。”

    “任命四队队长刘拓,为海勇司令!任命郑和为海勇监理”

    老乡勇们有点错愕,想不到营主的动作这么大,竟然成立水勇了。

    也是,谁规定乡勇只能是陆勇,不能是水勇?

    “司令”这称呼听着很陌生,应该也是是营主新创立的名号了。不过,却也不难听。

    可是,这郑和是哪位?为何能当监理这个主官?

    刘拓当海勇主官不奇怪,他原是宋军艋长,管过小战船,是乡勇中唯一出身水师的队长级军官。

    可这郑和耳生的很。

    但是很快,他们就反应过来。郑和,一定是营主和夫人的亲传弟子!

    他们都知道,中院里有个夜月堂,是教导一群少年少女的“私塾”,营主和夫人亲自担任授课先生,每晚讲课。

    营主和夫人可都是大有本事、学究天人、老君都托梦帮衬的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