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葬元-第7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好吧。”罕儿不花点点头,“本那颜相信你们就是。不过,拉加里王说的没错,眼下最要紧的,是让国师出面主持大局,维稳人心。尤其是那些想造反的农奴们,没有国师出面,他们不会安心抗唐。”

    “大司徒啊,你是国师最信任的本钦,是吐蕃最高执政官。要是你都不能劝动国师,那国师还会听谁的意见?大司徒还是再去一趟,一定要让国师出面。”

    释迦桑布苦笑道:“贵人,我已经劝说法王几次了,可是他却不闻不问,一心钻研经和学问,我实在没有办法了。就是法王的弟弟白兰王,还有昆氏的长辈们,都出面劝过,没用啊。”

    罕儿不花“哈”的一笑,厉声道:“你们还说国师没有异心,说他对大元忠心耿耿,眼下怎么说!唐军快到了,国师却像是没事人一样,还说什么世间万事都有缘法,这是什么意思?这难道不是任由唐军吞下吐蕃的意思么!”

    “哼,你们不要忘记,有大汗,才有帝师,有大元,才有国师!没有大汗和大元,你们萨迦派不过是一群年老昏聩的牧人,奈何不了一匹狼的无能人!”

    罕儿不花彻底怒了,“快去把他请出来!他要是再摆架子,就别怪本那颜不客气了!这次我罕儿不花无礼触犯国师,我相信大汗也不会怪罪我,相反,你们怕是没有好果子吃,大汗要是发怒,你们知道是什么后果!”

    在座的吐蕃人,上到本钦释迦桑布,下到一个二等贵族,无不心中恼怒,却不敢反驳蒙古人的话。

    拉加里王很生气。要是几百年前大吐蕃还在,哪里轮得到蒙古人在这说话?

    白兰法王站起来,“尊敬的蒙古贵人,我兄长一向不过问军政大事,这不单单吐蕃人都知道,就是大汗也是知道的。眼下,唐军打来了,我兄长并不知兵事,出面又有什么用呢?”

    事实上,他说的当然是扯淡。八思巴即便不懂军事,可毕竟身份摆在那里。只要他一出面,起码能极大的鼓舞人心士气。可是他一日不出面,吐蕃的军心民心就一日难安,仗还怎么打?

    可是,他只能拿这种苍白无力的语言,替自己的哥哥开脱。

    “好吧。”本钦释迦桑布说道,“白兰法王,拉加里王,还有你,你,都和我去北寺,再去劝劝法王。要是他还不答应出面主持大局,那就只能”

    罕儿不花笑道:“大司徒快去!你们快去!本那颜就先不参合你们的家事了!”

    众人站起来,一个个神色难看的离开大经堂,出了羊马城,过河万北寺而去。

    而八思巴所在的萨迦北寺,此时戒备森严,被八思巴的侍卫僧兵里三层外三层的守卫。

    北寺最中心的“细脱拉章”殿堂之内,吐蕃至高无上的大宝法王,正在和两个年轻的僧人“讲法”。

    旁边侍立的,只有八思巴最信任的弟子桑格等人。

    “大师,陛下曾经说过一句话。陛下说,汉人和吐蕃人,本就是一家,俱为炎黄后裔啊。”一个年轻的僧人说道。

    这两个年轻僧人虽然穿着萨迦派特有的花袈裟,也剃光了头发,可是神色和其他僧人有些不同,看起来有点怪怪的。

    另一个年轻僧人也笑道:“不错,陛下的确曾经说过这句话。吐蕃人本是迁移到高原的炎黄后裔,这是确凿无误的。汉蕃一家,可不是一句口号。以大师的智慧,当不会认为,大唐天子口出妄语。”

    “说起来,陛下对大师,一向是心生敬仰。陛下曾说,天下有道高僧,如今只有八思巴。”

    八思巴年约五旬,宝相庄严,双目深邃湛然,目光平静。他听到两人的话,神色全无一丝波动,淡淡说道:

    “大唐皇帝之言,老衲自然信得。只是,老衲乃世外之人,两位贵人之言玉老衲,直如清风吹白云,白云飘散不是云。”

    “世间皆有缘分,兴者兴,如三月花开。败者败,如五月花落。开者自开,败者自败。”

    意思很明显,我不想管这些。管也没用。

    这些话,到底是不是他的真心之言,就不得而知了。

    两个年轻僧人目光幽幽的打量八思巴的表情,意欲从这吐蕃高僧脸上看出对方内心的想法。

    然而,他们看不出什么。八思巴犹如古井不波,神色自若,全无端倪。

    说起来,八思巴在密宗高僧中,可谓一个异类。

    他固然精通密宗佛法,也是当今的密宗教主。可他的做派,却又和一般的密宗僧人迥然不同。

    什么大欢喜,人皮法器这些东西,八思巴不但不提倡,还持反对态度。

    他本人认为,这些事物,乃是天竺和苯教遗毒,实与佛法慈悲背道而驰,属于夜叉道。

    但,八思巴的特点又是,凡事不强求。他无意通过改革的方式,强迫密宗僧人放弃这些夜叉道。在他看来,这同样也是“强人所不欲”。

    在世俗之人看来,这当然是不作为。或许在他自己看来,这就是“不放不往,持我心念。”。

    这是一个有大智慧的人,可实在是有些不作为了。可事实上,他也很清楚,就算他要改革密宗,也做不到。

    八思巴精通汉语,双方的交流毫无障碍。

    年轻僧人道:“既然大师如此淡然世外,为何当初蒙古大军占领吐蕃,大师还要亲自去见忽必烈,为吐蕃人请命,接受元廷国师帝师之职呢?”

    这就是诛心之问了。

    八思巴淡淡一笑,“为吐蕃苍生,也为佛家昌盛耳。此,本就是老衲之缘法,随心而至,随行而去也。”

    好吧。两个特务服了,一时竟然无法可说。

    过了一会儿,一个僧人喝了一口酥油茶,问道:“那么,大唐天兵今来,大师就不怕吐蕃苍生受苦,不怕佛家不再昌盛了么?”

    语气大有咄咄逼人之意。

    八思巴垂下眼帘,“正因为是大唐来,是以老衲不怕吐蕃苍生受苦,也不怕佛教受难。是以,老衲何不作壁上观。”

    什么?

    两个特务对视一眼,目中都露出苦笑。

    这老和尚

    他说的没错啊。既然猜到大唐来吐蕃不会让吐蕃百姓受苦,那么他为何还要插手呢?

    这就是他不愿意和大唐合作的理由么?

    另一个特务冷笑道:“大师之言,怕是说对了一半。陛下仁慈,乃不世出之圣人,视吐蕃子民为己出,当然不会为难吐蕃百姓。王师本就是大光明菩萨,为解救吐蕃苍生而来。”

    “可是,大师为何如此笃定,大唐不会难为密宗呢?大师难道不知道,大唐以道为国教么?呵,我大唐对佛教,可并不宽容。要是大师不与王师合作,就不怕王师之怒,佛塔喋血么?”

    威胁,肆无忌惮的威胁!

    大宝法王微微一笑,手做拈花状,“大唐以道为国教不假。可佛本是道,佛可为佛,佛可为道。”

    他指指西边,“西域苦多,非佛法无以普度苍生。是以,佛家无恙,密宗亦无恙,此亦缘法,也就是你们所说的天道了。”

    两个特务面面相觑,都从对方目中看出了惊讶之色。

    这个八思巴,实在是太聪明了!

    不服不行啊。

    八思巴竟然猜到了,大唐不会把密宗怎么样。不但不会灭了密宗,还会用密宗来“教化”西域,用密宗来对付西边的某某教。

    这可是大唐没有宣之于口的大略,竟然被八思巴洞如观火。

    这个八思巴,对大唐国策可谓一清二楚。

    两人当即收起了姿态,一起行礼。其中一个特务说道:

    “大师妙语,我等佩服。只是眼下大战将起,实与吐蕃百姓不利,陛下仁慈,自不愿大军做造杀伤。还请大师出面,号召吐蕃归唐。如此,大战消解,大痛变小痛,长痛变短痛,胜造七级浮屠啊。”

    八思巴还没有说话,突然一个僧人神色有意的进来,“法王,大司徒和白兰法王,带着很多贵族和寺主,要见法王,似乎来者不善。他们还说,法王身边可能来了唐国奸细,挟持了法王。”

    八思巴心腹弟子桑格说道:“师尊,如此下去,萨迦寺怕是有大祸了。”

    八思巴闭上眼睛,神色淡然的思索一会儿,缓缓张开眼睛,“终究是娑婆世界,羁绊是常。”

    说完,对两个特务说道:“老衲愿为大唐祈福,愿吐蕃安宁祥和。”

    特务们顿时松了口气,一起笑道:“大师果真智慧,不愧是一代高僧。大师放心,密宗在西边,自有一番天地!西域当年曾是佛国,将来,必重回佛光之下也。”

    PS:蟹蟹大家的支持!明天为新盟主“撑犁孤涂”大大加更!求月票啊!葬元的书友大大最给力了,满万不可敌啊,希望一如既往的支持我,晚安!有时间别忘记出门踏踏青,不要辜负了三月春光。

 第939、940节 大宝法王参见大唐天子

    知道本钦等人“逼宫”在即,八思巴只能做出投效唐廷的决定。

    高原上没有任何人比他清楚,吐蕃决计无法抵御大唐皇帝亲自率领的唐军。吐蕃,必定会纳入唐土。

    正是因为如此清醒的认识,八思巴之前才干脆不闻不问,因为势比人强,不如顺其自然。

    八思巴虽然这些年不问政事,可对元唐之争一直密切关注,自然也有自己的消息来源。以他的智慧,如何能不清楚唐廷和唐主的做派?

    李唐硬生生的将元廷赶出中原不说,这些年还连年对外用兵,将日国、安南、高丽、蒲甘等国尽数吞并,又占据了南洋和天竺之北。

    根本就是虎狼之国,乃是秦国的翻版,比当年的前唐更加强势霸道。

    可以说,吐蕃北到甘凉,南到天竺蒲甘,东到四川云南,已经被唐廷三面包围,插翅难逃。

    以李洛这种野心勃勃的一代雄主,更甚他的祖宗李世民,怎么可能让元军继续控制吐蕃?

    眼下释迦桑布等人为了富贵,决意和唐军为敌,要是自己再不出面,他们就要铤而走险,局面就不可收拾了。

    倘若自己被逼迫出面主持抗唐大局,固然会让唐军多耗费很多力气,可最终获胜的,仍然只会是唐军。而彻底得罪大唐的密宗,就真的大难临头了,吐蕃百姓,也会多有死伤。

    既然如此,那就干脆顺势而为,助唐军一把。这,也是缘法!

    “还请两位贵人入僧舍歇息。”八思巴站起来,带上法冠往外走。两个唐国特务随即被送入隐蔽之处藏起来。

    八思巴一出来,本来吵吵嚷嚷的寺主和贵族们顿时鸦雀无声。

    即便八思巴久不问世事,可仍然是吐蕃至高无上的存在。此时当着他的面,就连本钦也不敢放肆。

    大宝法王手捻佛珠,对着释迦桑布等人说道:“大危难之时,佛主启示世间,风雷之后,便是霓虹。一念霹雳,一念欢喜。一瞬黑暗,永世大明。”

    释迦桑布等人一起合什行礼。释迦桑布道:“法王妙音,我等聆听如天籁,心如山雪洗。只是,唐军来势汹汹,吐蕃大难临头,还请法王师尊降下法旨鼓舞士气民心,亲临军营,主持大局。”

    八思巴站在高高的台阶上,深知今日要是再拒绝他们,他们就要行兵谏了。

    大宝法王闭目沉思一会儿,在众人焦虑的等待中睁开湛然有神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