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葬元-第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等精神层面的东西,认为这些毫不重要。

    这就是极端世俗化了。所以从宋代开始,中国人越来越讲究实际,开始丧失华夏古典的生活仪式感,把日子过得越来越庸俗,越来越随便,美其名曰“接地气”。

    于是,在精神层面的明质感就慢慢消失,生活变得简化、单调、媚俗、变通。

    高丽人则不同,他们对形式和表面的东西看的很重,哪怕改变本质,也不愿改变形式,往往显得固执死板。

    这也是为何杜节这么认真。

    不过,李洛如此强势,杜节一时为之夺气。

    金光若看的有趣,心道这个李洛要真是骗子就有好戏看了。

    正在这时,忽然銮铃叮当,马蹄得得,几匹马转眼之间就来到眼前。

    领头的骑士是个身穿黑色装的女子,她头戴网巾,腰挎角弓,肩头还停着一只海东青,看起来英姿飒爽。

    李洛一看不由笑了,这不就是上次在汉阳府见过的李蕙质么?

    当时李蕙质和他争客栈上房,差点打起来。经过自己连哄带骗,又送出一件上等骨瓷,才让她勉强相信自己“堂兄”的身份。

    “怎么回事?如何堵在这里!”李蕙质在马上喝问杜节,然后对旁边的金光献一抱拳,“姐夫。”

    金光献正是李蕙质姐夫。

    杜节一指李洛:“四娘子,此人并不是李氏子弟,却挂了当归花环来访,大坏规矩,所以卑臣要讨个说法。”

    李蕙质这时才看向李洛,她咦的一声,语带惊喜的说道:“李堂兄原来堂兄来了!”

    什么!

    堂兄?

    杜节差点一头栽倒。四娘子可是家主嫡女,嫡系中的嫡系啊!被她称为堂兄的人,不用想,不但是李氏子弟无疑,而且也是嫡系!

    可是,为何自己完全没见过?

    李洛也是呵呵笑道:“蕙质又去打了?”一副很熟的口气。

    心里却想,她上次压根不肯叫堂兄,这次不光热络许多,堂兄都叫上了。

    骨瓷的力量,真大啊。看来李氏坐不住了,主动伸来了橄榄枝。既然如此,他当然也要做戏做全套。

    金光献也愣住了。

    小姨子亲口叫李洛堂兄,那还有假?李洛当然就是正经八百的李氏嫡脉。

    那自己岂不是枉做恶人,将这“小舅子”得罪死了?

    金光献暗自摇头,失望、尴尬、后悔郁闷脸上青一阵白一阵。

    金光若听到李洛竟然是李氏嫡系,想到自己今日的来意,不由对李氏留意起来。

 第一百零八章 初到李阀

    “杜节,还不快点给郎君赔罪!你这司关家臣不想干了么!”李蕙质俏脸一沉的对杜节喝道。

    别看她是个女孩子,这一发怒倒也很能唬人。

    杜节哪里还敢怠慢?他赶紧下拜跪伏在地,恭声道:“卑臣有眼无珠,冲撞了郎君,万望郎君赎罪”

    李洛折扇“啪”的一收,再望上一抬,毫不为意的笑道:“起来吧!杜节,说起来你也无错。规矩就是规矩,尤其是我李氏的规矩。”

    杜节陪笑道:“是是是!郎君所言极是!卑臣恭迎郎君归来,还请郎君入关!”

    他身后四个李氏私兵“哗啦”一声全部下拜,齐声喊道:“恭迎郎君归来,请郎君入关!”

    李蕙质笑吟吟的说道:“来这就是到家了,堂兄,随小妹进关吧!”

    “好。”李洛点点头,钻进牛车,阿山一抖缰绳,那牛“哞”的一声,迈开大蹄跟着李蕙质的马进入牌楼。

    金光献很是尴尬,脸色阴沉的难看。但要让他堂堂金氏公子给李洛道歉,却是万万不能。

    好在他是李氏常客,熟络的算是半个主人,不用李蕙质多余的邀请,就携着金光若回到牛车,进入牌楼。

    就算在车厢内,这位金氏明珠也始终保持着贵族的正坐跪坐之礼,矜持而得体。

    “二兄,你和这李郎君有过节?”金光若问道,目中若有所思。

    金光献哼了一声,“李洛算得哪门子郎君?他不过是突然冒出来的野路子而已。”

    金光若咦的一声,红菱般精致的小嘴一张,“李娘子亲口叫他堂兄,必不会假。二兄何出此言?”

    金光献道:“他的确是李氏嫡系血脉,他父亲李简,与李氏家主李签,也就是我岳父,乃是同胞兄弟”

    金光若忍不住打断他的话:“那他不就是李氏家主的亲侄子么?这可是实打实的嫡系,怎么就是野路子?”

    金光献大有深意的看了妹妹一眼,看的她有点心虚。

    “我没说他不是李氏血脉。说他野路子,是因为他并不在李氏家城出身长大,他是李氏西宗的,你明白了么?此人今日上门,必是来认祖归宗了。”

    西宗?

    金光若明白了。她是金氏核心嫡系,当年高丽大世族的秘辛往事自然不会不知。

    西宗,是当年为了防止被蒙古灭族,预留家族后路,派往中原大宋自立门户的嫡系子弟。

    与西宗相对的,是东宗。东宗是派往倭国自立门户的嫡系子弟。

    而留在高丽的,就是本宗。

    本宗被一锅端,还有西宗。西宗也被灭,还有东宗。

    总之,家族血脉延续不会断绝。

    如今,蒙元并没有对高丽世族下手,还要借重高丽门阀治理高丽,制衡高丽王。如此一来,本宗自然无虞,可西宗东宗就尴尬了。

    回来不是,不回来也不是,横竖左右为难。就算回到高丽本宗,这么多年物是人非,处境也尴尬的很。

    “李洛之父,离开高丽去中原时还是个少年,如今李简已死。李洛等于是隔代西宗,以后在家族的日子未必好过,不被族人作践就不错了。”金光献有点幸灾乐祸的说道。

    李洛,你是李签侄子又如何?李签未必真心对你。认祖归宗后,谁会把你这个“外来户”主子放在眼里?说到底也是寄人篱下。别说分到家产,不受气就不错了。

    金光若看到金光献露出的奇怪的笑容,忍不住问道:“二兄你笑什么?”

    金光献收回思绪,正色说道:“小妹,这李洛不会有多大出息,前途有限的很。你可不要对他生出什么心思。”

    “这次带你来李氏,虽说是存了让你自寻良人的念头,但也有个底线。只有李氏嫡系俊彦才行,其他庶系,就算英俊有为都不成,你可明白?”

    金光若微微有点不满,跪坐的身子一挺,“李洛不也是嫡系么?”

    金光献冷哼一声,“光有嫡系血脉有何用?还要受家主看中,这才是最要紧的!不然,家产,功名,仕途都有限的很,如何能配的上你!”

    “这李洛相貌风度的确是出挑的,又是你见过的第一个李氏子弟,所以你才初见之下心生好感。你这点心思为兄理解,但这李洛,绝非你良配。”

    金光若低下粉颈,不再说话。

    金光献虽然警告了妹妹,但他其实并不担心。

    妹妹年少慕艾,情窦初开,见到李洛这样的男子心生喜悦实乃平常之事。

    但是,妹妹绝对不会真的对李洛感兴趣。

    当哥哥的,如何不知道妹妹的秉性?

    妹妹温柔似水,静若秋月,看起来似乎很好说话。但那只是表象或许伪装而已。其实,她很是知机市侩,没有好处的事绝不会做,是个最怕吃亏的主儿。

    她看重的是权势富贵。没有权势富贵,她认识李洛是谁?

    至于李洛有没有权势富贵,金光献认为他李洛最多得到一些小权势小富贵,不可能达到妹妹满意的高度。

    所以,就算李洛不是有妇之夫,妹妹也不会真的选择他,哪怕他是李签侄子。

    金光若不再理睬哥哥,她素手掀开车帘,看向前面李洛一行人。

    这次她看的不是李洛。她看的是李洛的一群亲卫,她似乎想从李洛亲卫队的数量、气质、体格等方面,来推测李洛的实力。

    可是,这女郎数次蹙眉,她发现看不透李洛的实力底蕴。

    李洛的牛车过了牌楼关,又一路慢慢往上行了两里路,最后过了一座石桥,这才走到尽头,来到一座依山旁水修建的城池下。

    没错,不是大宅院,不是坞堡,而是城池。虽然这城池的规模比仁州府城小的多,但的确就是一座城池。

    如果不是城门楼上题写着“李氏家城”四个大字,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个县城呢。

    城墙高达三丈,有墙垛,城楼,女墙。城楼上飘着绣了李氏家徽的旗帜,城墙上下都有甲士防守。

    这哪里是家宅,这分明就是春秋时期的贵族封城。

    城门口的小广场,所在地势已经较高,李洛两边一看,家城后面是夕阳下的青山林海,家城两边是大片的良田,金黄的麦浪一眼望不到头。

    夕阳下,成百上千的田奴,仍旧在广袤的麦田上劳作。

    庄园,城池,夕阳,青山,绿水。

    充满古典的壮美气势。

    就是李洛,此时也有点意外。

    只看这座家城,就知道李阀是什么样的庞然大物。

    有李蕙质带领,李洛毫不费力的进了城门。但是,他的亲卫只能留在一个叫“卫院”的接待处,不能和他一起登堂入室。

    进了城门,首先是一条街道似的大路,两边是大片鳞次栉比的建筑。

    一眼望去,就看到了茶馆酒肆等各种店铺。

 第一百零九章 兰池溪苑

    家城中的商业街道,还是十字型的,南北东西都超过一里路,各种店铺商楼都有,足有两三百家。

    店铺的名称,全部带有“李氏”字号,显然都是李氏族人开的。

    李洛过了十字街道,进入一条青砖大道,两边都是青墙黑瓦的建筑,很有几分庄严厚重的气息。

    每栋建筑,皆有牌匾,甚至少数建筑大门口还有卫兵。

    一路看去,有家库,家礼堂,家武堂,家吏堂,家工堂,家赋堂,家法堂,家狱等等。

    好嘛,完全就是一套微型朝廷班子。

    过了这片“衙门区”,又进入一个比足球场还大的广场,广场上整整三十六座石灯台,两边还伫立着好大的钟楼和鼓楼。

    “咚咚”

    此时已经黄昏,鼓楼上的大鼓敲响,声传数里。

    过了广场,赫然一座五间六柱的重檐高大华堂,扁额上的字是:“养政堂”。

    看来,这就是李氏家主坐堂理事的正堂了。相当于“金銮殿”。

    养政堂门口,左右几柱参天青松,树龄估计有数百年之久。

    绕过“养政堂”,进入一条水磨青铺就的甬道,甬道尽头,是通往后宅居所的大门。

    大门屋檐下的清石,都被雨水滴出了水洞。守门的石兽,也被风蚀出斑驳之色。门檐瓦上的苔藓,把黑瓦完全变成了青色。

    一块砖,一片瓦,一棵树,都显示出古老沧桑之感。

    不愧是传承几百年的世族啊。

    李洛反而对这些承载时光的事物更感兴趣。

    后宅门口同样有管事和甲兵守护,看到李蕙质,都是行礼口称四娘子。

    进入这道大门,情景又是一变,好像别有洞天。

    一眼望去,亭台楼阁,水榭花廊,清池幽林,人影绰绰,好一处风流富贵的所在。

    直到此地,李洛才看到李氏家城有了私人宅院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