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葬元-第7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崔秀宁和李洛都是一愣。他们倒是没有想到这个。
是啊,这红薯等庄稼,是征税还是不征税?
这些作物,大多用的都是不适合种植主粮的荒地,又是好几种,怎么统计呢?
而且,主粮是硬通货,吃不完的肯定能变现,朝廷必定会收购。可是这些副粮,朝廷不可能会收购,变现很难,朝廷难道征收实物?
要是征收银圆,那就是变现的加税了,不符合大唐国策。要是征收实物,朝廷要这么副粮干什么?又怎么储藏?
副粮是补充主粮的。有了副粮,百姓的食物不但更丰富,主粮也能消耗的更少,就有更多的主粮卖给朝廷。
崔秀宁想到这一层,顿时露出微笑。
她心中有数了。
不征副粮的税。
但是不征这个税,朝廷也能多一份收入!
为什么?很简单。
有了副粮,能养殖的家禽也多了,农户不光生活改善,也能剩下更多的主粮卖给朝廷。
遇到丰年,农户完税之后还能有小半的粮食出售。要是年景不好,完税之后就没有多余的粮食卖,自己能吃饱就不错。要是遇到灾年,那不但自己吃不饱,税都交不上,甚至还需要朝廷赈济。
而在古代,就算水利设施搞得好,因年景不好而歉收的年份也比较频繁。这就导致,即便这几年大唐兴修水利,大力恢复农业生产,可农户能出售的余粮却始终不多。
粮食安全仍然达不到李洛和崔秀宁的要求。朝廷的粮食专卖收入,也增长缓慢。
就说眼下,酿酒业等需要粮食的加工业还没有完全放开,就是因为国家粮食不够充裕。
可有了副粮就不一样了。
百姓能卖的主粮多了,那么朝廷就能收购更多的粮食来卖给不生产粮食的人。
这样,朝廷的粮食专卖额度就更大,专卖收入就多了。
也就是说,哪怕不征一文钱的副粮税,朝廷的收入也会增加一笔。
既然如此,那为何还要征收副粮税呢?
“副粮,就不用征收了。这样,百姓的日子也能更好过一点。”崔秀宁说道。
林必举等人当然也想到,为何皇后陛下不征副粮税了。
要是连这个都想不到,还能做宰相么?
“梓童说的不错。副粮就不征税了。”李洛笑着说道,他心中也明镜似的。这个经济账,他还是能算过来的。
林必举高高举起玉笏,然后在掌心连拍三次,感慨的说道:
“陛下和娘娘仁爱天下,造福苍生,诚圣人之心,光风霁月,春风化雨,惠泽亿万斯民哉。我大唐百姓,得为圣人治下之民,何其幸也!”
百官一起以笏拍掌,纷纷称颂皇帝皇后。
负责朝议记录的司录寺官员,立刻秉笔写下:“洪武六年十一月二十三,常朝。中相林必举言副粮税事。天子令不征,以惠民哉。”
李洛放下茶盏,“文先生,这《宋史》修到何处了?进展如何?”
文天祥卸职都督西北诸军事后,接了《宋史》总裁官之职,组织朝野名士百余人,主持编修《宋史》。
这么好的差事,当然是李洛对文天祥的一种奖赏。
文天祥出列奏道:“回禀陛下,《宋史》编修者,共计一百三十八人,都是朝野饱学之士。如今已经修到真宗朝之事了。”
李洛肃然道:“真宗朝的大事,莫过契丹南侵,澶渊之盟。以文先生所见,这澶渊之盟,《宋史》应该如何定论呢?”
后世很多论调,说《澶渊之盟》签订的好,那些岁币对大宋不算什么,还能保持双方百年和平云云。
李洛对这种论调很是不以为然。
事实上,宋朝武力,恰恰是从《澶渊之盟》后开始崩坏的。
ps:还有四五天就完本了哦。蟹蟹大家陪伴我到现在。真的很开心有你们在。晚安!今天就到这啦。太困了。
第1007、1008节 唐国密议…远东阴谋(大章节)
李洛很清楚《澶渊之盟》的危害,不在于这个盟约的本身如何,而是这个盟约带来的毒副作用。
他之所以在朝会上借修《宋史》谈起《澶渊之盟》,就是给大臣们上一课,告诫他们:国虽大,忘战必危!
无论在什么时代,都要保持敢战之心,能战之兵。
李洛认为,《澶渊之盟》后宋辽百年和平,其实盟约本身的作用并不大。
两国的确保持了长期和平,可真的只是《澶渊之盟》的作用么?
只要研究那个时期的历史,就知道不是这么简单。
宋朝当然是不想再打,也不敢再打。宋廷上下对契丹的畏惧,使得宋太宗北伐大败后再也不敢北伐契丹,一心求和苟安,是不会主动挑事的。
君子嘛!
为此,宋廷严格约束边疆百姓,让他们千万不要得罪契丹人,还禁止一向尚武的边疆百姓“禁习弓马”,免得契丹“误会”。
契丹人越界,也会被边境官吏好说歹说的礼送回去。可要是宋人敢越界,那不好意思,官吏一定会严厉惩办,还是免得契丹“误会”。
所以宋辽边境,其实很不平等。这在宋人诗词和笔记中都有记载。
所以无论有没有《澶渊之盟》,宋廷也很难主动出兵挑事。
那么契丹为何要遵守盟约呢?
契丹不南侵,和宋廷的原因完全不同。
宋廷是不敢,也不能。
契丹是不能,而不是不想。
《澶渊之盟》固然约束了契丹的南侵,可绝非唯一的制衡力量,甚至不是最重要的制衡力量。
要知道,契丹可是在五代时期灭过两个中原王朝,曾经短暂统治中原的夷狄。契丹人当年在中原地区的屠杀也很多,光是相州,三十年内就被屠城了两次。导致相州从唐代的繁华大城,变成了名不见经传的小城。
这样的夷狄,怎么可能不垂涎中原的花花江山,不想再次占领中原?
这符合强盗的行事逻辑么?
光靠一纸盟约,就能让这样的夷狄不南侵了?
《澶渊之盟》后,契丹贵族很少南侵,主要是因为不能。
为何不能?看看辽史,看看契丹的内乱有多频繁就知道了。
不是皇族争夺皇位,就是贵族叛乱,很少有稳定的时候。可以说,辽朝是内乱最频繁的王朝之一。
这导致契丹中后期一直处在动荡之中,使得契丹无暇南侵。要是皇帝前脚离开上京御驾亲征,说不定后面朝中就有人叛乱。
要是皇帝坐镇上京,派别人统兵南征,那说不定也会发生叛乱。
就是金兵反辽了,契丹贵族还是在无休止的叛乱,内斗。
所谓攘外必先安内,也不是没有道理,起码在大多数时期,的确就是这样的。
在这种局面下,契丹南征的风险太大。皇帝固然害怕后院起火,贵族们也不敢轻动。就是游猎出巡都容易被人政变兵变,别说南征了。
辽朝两百年,光是有史书记载的重大内乱,就有二十八次之多,没有被记载的和不重大的内乱,更是不知凡几。
唯一稳定的圣宗朝,还数次攻伐高丽,镇压渤海叛乱,西征回鹘,北平室韦,东讨女真,一连串的军事行动,也无暇南顾宋朝。
辽圣宗死后,内乱再次频繁上演了。
这才是契丹遵守《澶渊之盟》最重要的原因:内乱频繁,无暇南顾。
所以是不能南侵,不是不想。
那么纯粹以军事的角度,契丹军队有没有灭掉北宋的实力呢?
后世普遍认为,辽军没有灭宋的实力。
对此李洛的观点和主流史观不同。
他认为军事上辽军有灭宋的实力。确切的说,有灭掉中后期北宋的军事实力。
辽军的腐朽速度,远没有宋军那么快。
宋军的战力,直到太宗时期,其实仍然很强。唐末五代的尚武余烈,可不是盖的。宋初的宋军,战力绝对能在历史上排名靠前。
真正的彻底堕落,是在《澶渊之盟》之后。
而辽军的战力,直到灭亡前夕,仍然不差。阿骨打反辽,辽国在内乱频繁的情况下,仍然坚持了十年才亡国,这其中还有宋朝联金灭辽的功劳。
即便如此,宋朝精锐的西军,也在配合金军北伐时,以优势兵力却被辽军残兵大败,几乎全军覆没,葬送了宋军最后的精锐,统帅童贯狼狈逃回东京。
而耶律大石以区区两万残兵,得以远征西域,建立西辽,一度还曾东征金朝,迫使金军长期在西北保持重兵防守。为了对付西辽,金朝不得不对西夏怀柔,和西夏结盟。
金军能有多少女真兵?南征灭宋的兵马,很多都是投降的辽军,却能打的宋军屁滚尿流。
可见,中后期辽军的实力,强过中后期的宋军太多。这个差距,一定比宋初时大。要是三十万契丹骑兵没有后顾之忧的南下,以战养战,战力孱弱的宋军拿什么抵挡?
起码尽占黄河之北,应该没有问题。
所以,让北宋享受百年太平的,还真不是《澶渊之盟》,而是契丹封建制度先天不足,保留了大量的奴隶制残余,使得贵族势力过大,政治动荡,缺乏从容南征的操作时间和空间。
政治稳定是一个很重要的实力。契丹不能灭宋,就是政治上的实力不足。
也就是说,就算没有签订《澶渊之盟》,北宋没有年年资敌送岁币,契丹还是无力南侵,除非契丹能解决政治上的短板。
是不是很讽刺?按照李洛这个观点,北宋花的其实就是冤枉钱,属于白送。不花这个钱,契丹也不敢频繁南征,双方不时打一打,宋军还能在辽军压力下保持较强的战力。
那么,宋军就有实力压制党项李氏的崛起,说不定还能趁着党项李氏弱小时灭了他们。而且,金兵就未必能轻易灭亡战力不弱的北宋,北宋还有可能拿回幽云十六州,和金国在长城一线对峙。
倘若那样,金国无法占领中原,就能保持在塞北的实力,压制蒙古崛起,或者有机会灭了蒙古,蒙古无法崛起,那么…
李洛不敢想了,越想越觉得,《澶渊之盟》带来的影响实在太大。
“文先生,你来说说吧。”李洛收回思绪,他希望文天祥说的和他想的差不多。
文天祥道:“回陛下话,臣以为,《澶渊之盟》以钱帛岁币造就宋辽百年无事,是以之后又有宋夏《庆历和议》。”
“《澶渊之盟》乃城下之盟,宋廷名为平等,实为屈事。安有敌军深入国境,烧杀掳掠,而以钱帛退兵却不为屈事者焉?而后,改赠为纳,若臣侍主,非屈事哉?”
“强盗破门而入,大索财货,荼毒内庭,乃出金贿之退兵。则其家主,非屈事哉?”
文天祥的第一层意思点明,《澶渊之盟》其实一开始就不平等。别人来到你家里杀人放火,然后你花钱请他离开,两人“和好”,还要年年花钱,后来还曾把“赠送”之名改为“纳贡”之名,这是平等?
天下焉有事理。
文天祥继续道:“《澶渊之盟》后,宋廷忘战去兵,武备废弛,更以金贿故伎,滋养党项李氏,屈求安边,以为计售,实无疑于割肉养虎也。致党项起西北而兵不能制,元昊割地而立国,三败宋军,遂有西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