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成为冥铺刻碑人之后-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一章 万墓碑林图(求收藏)

    燕京城内。

    一间矮屋中。

    陆言把脑袋探出窗外,望着漆黑如墨的夜色。

    一轮上弦月似铁骑弯刀悬在头顶,耳边不时传来更夫打更的锣声。

    “嗯,我真的穿越了”

    他收回目光,搬了张椅子坐下,陷入沉思。

    方才有纷繁的记忆涌入脑海,与原本的记忆交织。

    当下为大宣朝,历皇十七年,国祚已逾数百年之久,定都燕京,也就是陆言所在的燕京城。

    不同于他曾经生活的蓝星华国,那般和平宁静的土地。

    这里,上有天灾,下有人祸,内有官宦党争,外有异族虎视眈眈。

    乌烟瘴气,乱世红尘,魑魅魍魉并起,国运日趋倾颓。

    可谓风雨飘摇之间,大厦将倾,而不自知。

    关键是,这乱也就罢了,似乎还有妖魔鬼怪之流。

    让人心颤,这个世界太乱!

    “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总会有办法的。”

    陆言不是那种想不开的人,这般自我安慰两句,也渐渐缓和过来。

    抬眼望向室内。

    不甚宽敞的屋子里,摆着一张小方桌,桌上点着一盏油灯,散发着微弱的光。

    地上墩着一块灰蒙蒙的厚重石碑,旁边散落着各种铁具,钉、锤、凿、平刀、扁斧

    他的前身刚才就在这里进行雕刻。

    没错,陆言目前的身份,是大宣燕京城林记冥铺里的一名刻碑匠。

    何谓刻碑匠?

    所谓刻碑匠,也叫刻碑人,就是给死者篆刻墓碑的匠师。

    人死留名,功过赏罚,皆由刻碑匠将之刻在墓碑上,以传后世。

    传说逝者以坟为阴宅,这墓碑就相当于阴宅的门牌号。

    人死后没有墓碑,没有阴宅的门牌号,找不到坟的位置,就会成为孤魂野鬼,为祸世间。

    何又谓冥铺?

    所谓冥铺,说白了就是做死人生意的,搞殡葬一条龙服务。

    各种跟白事沾边的活都接,纸人、花圈、寿衣、杠房、殓夫、抬棺等等,当然,其中也包括刻墓碑。

    而陆言所在的林记冥铺,乃是燕京城最大的冥铺,对于白事活计几乎形成垄断。

    若是在前世蓝星,在林记冥铺这种殡葬业龙头级别的地方干活,陆言那也算是个大企业白领,人一听多半会竖起大拇指。

    可放在大宣朝燕京城,那叫一个人人唯恐避之不及。

    如陆言这般的刻碑人,还有扎纸、缝鬼、抬棺等等行当,统称捞阴门,也就是吃死人饭、赚死人钱的。

    这些个活计,由于经常要接触死人阴气,多多少少都犯煞,许多从业者都得是“五弊三缺”的命数才能干。

    正常人才不干这个,命不够硬,容易丧命。

    比如陆言的前身,黄河决口死了爹娘,无依无靠,成了流民,跟随人群来燕京讨口饭吃,却不成想被骗到冥铺学刻碑。

    仅是学徒期间,就被阴气侵蚀,寒煞入体,变得怕冷。

    就在昨日,师父暴毙,作为唯一的徒弟,陆言只能硬着头皮转正,成为正式刻碑匠。

    谁料,失去师父庇护的他,自身实力不足,这才第一晚正式刻碑,还没刻到一半,就暴毙身亡。

    “唉!”

    陆言仰天长叹,他从记忆中得知,刻碑也是相当有讲究。

    这篆刻墓碑,就好比给死人办身份证,却又不止于此。

    死者平生概况,会被铭刻成一行行碑文。

    碑文在篆刻完成的同时,也会将死者生前的怨气封入墓碑之中。

    稍有不慎,一两道怨气从碑文中挣脱而出,攻击刻碑的匠人,这挡住了还好,挡不住,小命休矣。

    不止是刻碑人,其他的捞阴门行当,结局就没几个善终的,能多活几年那都是福报。

    晦气的活没人愿意干,那从中获得巨大利益的林记冥铺自然不肯,这便动了歪心思,从各地诱骗拐带漂泊无定的流民进入冥铺。

    以刻碑为例,拿人命堆,一条人命堆出一块墓碑,那是血赚。

    陆言就是受害者之一。

    这年头,最不值钱的就是人命,准确来说是底层老百姓的命。

    如果可以,陆言很想换个职业,自己干干净净的青壮年,干什么不好,哪怕去扫大街挑大粪,去赌坊当切石师傅,也比刻碑不成把命送了强不是?

    可惜,这都是不切实际的妄想。

    林记冥铺在燕京城树大根深,其顶头上司乃是六部之一的礼部。

    不仅如此,据说这林记冥铺掌柜,甚至在朝廷中书府都说得上话,可谓是手眼通天。

    他今天趁夜跑了,也出不了燕京城,明儿一早就会被燕京府衙的差役抓回来,一通毒打,那家伙腿都给你打折,依旧难逃一死。

    所以说吧,先老老实实待着,如今只能心存侥幸,祈祷自己不会被怨气杀死。

    陆言拍拍屁股起身,拿起桌上的碑文册子。

    深吸一口气,稳住略微颤抖的手。

    墓碑主人是城里的普通药商,碑文记载也简单,不过是些子女追悼父母中最普遍的一类“客套文”。

    这是一门讲究,死者家属一般会请肚里有墨水的先生提前写好碑文,篆碑匠也是按照人家写好的碑文来刻。

    权贵富户请的都是当世大儒,文采斐然不谈,那字迹必然也是苍劲如松,彰显一番文人风骨,看着着实体面。

    眼前这碑文的文采一般,字迹也只能算工整。

    身为大药商,不至于穷到请不起名士题词,想来想去,只能是这家人没在题词这方面花钱下本。

    也是,叫一般人说,死都死了,花那冤枉钱作甚,让活人过好才是真。

    陆言拾起雕刻用具,盘坐下来,顺着半成的碑文接着往下刻。

    “铛,铛,铛……”

    富有韵律的金石交击声,此起彼伏,在静谧之下尤为刺耳。

    不时吹过阵阵阴风,让人脖颈有些发凉,似是有亡魂在扶肩轻语。

    一夜刻碑,陆言渐渐熟悉了这门手艺,也开始适应了当前工作。

    许久,一面完整墓碑成形,散发出阵阵阴冷气息,有些阴森。

    陆言放下手中工具,擦了擦额头冷汗,长舒一口气,刻碑初体验可以说是有惊无险,没出什么岔子。

    刚想起身,忽然,眼前一阵恍惚。

    丝丝缕缕雾气汇聚,阴山冥川连绵起伏,群山之间,无数坟墓密密麻麻,星罗棋布。

    墓前一座座高矮大小不一的墓碑林立,墓碑散发着灰白之气,凝成惨白的纸页,化作一册诡异图卷。

    碑林图。

 第二章 太平道符水

    万千乱坟、群山大墓的气数,化作一册诡异的碑林图。

    碑林图上,一幅幅墓碑图案浮现,有的斑驳古朴,有的崇高肃然,有的阴气森森。

    所谓刻碑,便是刻下死者生平,记录生前大事,将其清名或恶名流传后世。

    陆言眼前一晃,从一块方方正正的灰白石碑上,仿佛窥见了药商活着的时候。

    墓碑主人名叫陈福,生前是蜀中有名的大药商,不仅所贩药材有口皆碑,为人品行也相当高洁。

    乐行善好施舍,府邸前粥棚常开。

    隔三差五有染了疫病的穷苦百姓,去不起医馆开药,便来陈府求药,陈福也是尽全力医治,治好治不好都分文不取。

    十里八乡的穷人感念陈福的恩惠,又因他富态和蔼的面相,亲切地称其为“福老爷”。

    但就是这么一个人人称颂的“福老爷”,家中事务却是斩不断理还乱。

    怎么着呢?

    说是陈家这一代,可谓是人丁稀少,尤其是男丁,就陈福兄弟三个。

    老二老三尚且不论,就说作为老大的陈福,和妻子王氏结发数年,也只诞下一个女儿。

    可以说,生下男丁开枝散叶,成了陈家的心头大病。

    正妻迟迟未能生出儿子,陈福心中忧愁,时常出入烟花柳巷,借酒色消愁。

    有一次,陈福酒后与一名风尘女子一夜云雨,本来也没在意,谁料一发入魂,这女子几天后找上门,称是怀上了陈福的种!

    咱也不知道,这青楼女子许多年来“阅人”无数,且是常做避孕措施的,怎么突然就在陈福这怀上了,反正此女实实在在的有了身孕。

    陈福知道后,也是半信半疑,但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还是花了大价钱说服老鸨,让女子先把孩子生下来。

    不久后临盆出世,竟是男孩!

    这意外之喜,让陈家上下万分欣喜,陈福也本能地相信,这就是他的骨血。

    但保险起见,还是做了滴血认亲,结果,婴儿的指尖血和陈福的指尖血融为一体。

    好家伙,看来还真是陈福的种!

    陈家老两口盼星星盼月亮,就盼抱孙子呢!这一听陈家有后,压根不在意什么青楼的名份,什么街坊的闲话。

    一个字,娶!

    就这样,陈福花了大价钱为女子赎身,纳为小妾,不顾旁人指指点点,将其迎进陈家。

    之后的日子里,这青楼女子为老陈家开枝散叶,又诞下一对龙凤胎。

    两个儿子一个女儿,所谓母凭子贵。即便女子只是妾,那也是一时风头无两,深得陈福宠爱和二老欢心。

    到此本是阖家欢乐,然而,造化弄人。

    随着孩子的长大,除了大女儿之外,剩下两儿一女的面容那是越看越不像陈福,反倒是和经常出入青楼的两位常客,有那么几分相似。

    陈福逐渐起疑,直到一次去滇州督购药材,偶然得知滇南有一种为人熟知的土方:往水中加入贝壳的壳灰,使水变热,能融合各种血,甚至不限于人血。

    陈福一听,再一想,我那小妾的娘家,不正是滇南吗?

    疑心愈重。

    后来回蜀,派人暗查,发现小妾经常趁他外出回青楼,美其名曰“看望老鸨”,实则是本性难改,和几个老熟人“叙旧”去了!

    合着除了大女儿,剩下的三个儿女都不是自己的!

    甚至可能两个儿子的父亲都不是同一个人!

    怒极之下,他直接一封休书休了小妾。

    又念及自己就这俩儿子,不谈延续香火,就说养了这些年也有感情,此事只能就此作罢。

    事情水落石出,但陈福一想到自己养了这么久的儿子不是亲生,就心中郁闷、憋屈,却又无可奈何。

    有道是“郁结成疾”。

    一日,他正与人谈生意,突然一口鲜血喷出,随后倒地,吓坏一众人。

    一场憋出来的大病,陈福即使后来病愈,身体的颓势却难以挽回了。

    他自知命不久矣,便带着两个儿子来到燕京,欲将商会根基自蜀地移来京城,安顿好后事。

    谁料,刚来不久,就暴毙身亡。

    如今正值炎炎夏日,不宜送尸身回乡,两个儿子一合计,索性将父亲葬在燕京京郊。

    这白事一条龙,自然寻上了燕京最大的林记冥铺。

    刻碑的活儿,理所当然落在了初经人事的陆言手上。

    从陈福的生平中退出,陆言不禁有些感叹。

    他想起前世的一个段子,虽然孩子不是你的,但至少老婆是你的。

    相比网络段子,果然还是现实更魔幻!

    方正的灰白石碑散发着淡淡的光,两枚暗金色大字在碑面浮现,凡四。

    凡品四等。

    脑中一段信息升起,陆言明悟过来。碑林图中分高低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