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赵氏虎子-第3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笑着称赞道:“当初杨某就感觉周首领绝非池中之物……昆阳有周首领在,杨某相信可以保证无恙。”

    “……”

    赵虞亦看了一眼杨定,旋即,他带着几分深意说道:“杨县令过誉了,周某不过是在尽力所能及之事,终归我等亦是昆阳的一员,岂能容忍叛军与绿林贼在我昆阳胡作非为?……事实上,对于是否能够抵挡住叛乱军,周某亦有几分忐忑,倘若能得到叶县相助,那就再好不过了……”

    “当然。”

    有些出乎赵虞的预料,杨定很爽快地点头答应:“贵地与我叶县,互为唇齿,正所谓唇亡齿寒,倘若有其中一处被叛军攻占,相信另一地的局面也会变得十分艰难,这也是正是杨某今日带兵来增援贵县的原因。”

    “……”

    赵虞抬手在面具的下颌,做出一个仿佛轻撸胡须的动作,心中仔细琢磨着杨定的话。

    对于眼前这个杨定,赵虞事实上带着几分恨意,毕竟当初正是杨定的逼迫与纠缠,逼得他不得已做出了‘劫掠县官’、‘火烧县衙’的恶行,相比较以往抢掠沿途的商队,这两个罪行才是最最难以使朝堂与郡里宽恕的。

    毫不夸张地说,杨定的出现,破坏了赵虞的大计,使赵虞对日后的种种谋划变得更为艰难。

    但在带有成见的同时,赵虞亦不否认这个杨定确实是识大体、晓道理的聪明人,比如后者很爽快就答应了对他昆阳的援助,而没有趁机提出任何要求。

    显然,杨定自己也认可他所提出的‘昆、叶互为唇齿’的观点,相信不会在这种时候落井下石。

    想到这里,赵虞按下心中对杨定的不快,微笑着问道:“杨县令高义!……不知叶县可以给我昆阳何等援助?”

    杨定摊开了手,很爽快地说道:“能够帮助昆阳抵达叛军的一切。比如粮食……我南阳郡近两年的收成还不错,郡里的储粮还算充足,包括我叶县与叶县西边的邻县鲁阳……周首领应该知道鲁阳吧?”

    『……』

    赵虞深深看了一眼杨定,不动声色地说道:“当然,听说那是一个对我等‘山中恶民’不怎么和善的县。”

    “哈哈哈哈。”杨定哈哈大笑。

    的确,鲁阳县对于贼寇的打击力度,在附近诸县是出了名的。

    当然,更主要的还是因为鲁阳县当年施行‘以工代赈’,因此县内基本上都是上千人的大村,并且,鲁阳人民风彪悍,以至于不少山贼其实并非是由县衙带人围剿,而是被那些村民围剿殆尽。

    这也一度成为汝水诸县在嘲笑鲁阳贫穷之余,又嘲讽前者蛮横的一大话题。

    当然,鲁阳人也同样看不起汝水诸县。

    两者的敌对与相互嘲讽,最早得回溯到‘赵二公子’因为与汝阳郑家的恩怨,暗中挑拨鲁阳与汝阳的不和,切断汝水诸县经鲁阳前往宛城的商路。

    大笑之余,杨定暗中观察着赵虞。

    他故意提到鲁阳,就是想看看眼前那位黑虎贼首领对鲁阳的反应,毕竟在他组织‘五县联军’讨伐黑虎贼的期间,他对鲁阳县的县尉丁武产生了几许怀疑,怀疑丁武与这周虎存在什么私下的关系。

    但很遗憾的是,由于那周虎脸上带着那块虎面面具,杨定丝毫也未能看出什么端倪。

    试探失败,杨定很果断地岔开话题:“我叶县除了能为昆阳提供一批粮食,还可以派遣一支军队……”

    “军队?”赵虞在面具下的脸上,稍稍皱了皱眉。

    “是的。”杨定不动声色地说道:“南阳将军王尚德王将军,前一阵子派遣王彦将军领兵一万,增援我叶县,我可以分一部分派驻至昆阳,协助贵县共同抵挡叛军。”

    说着,他指了指邻座的王彦,介绍道:“这位便是王彦将军。”

    闻言,王彦遂朝着在座诸人抱了抱拳。

    “……”

    赵虞仔细王彦,他感觉,王彦方才举手抱拳的动作很随意,由此他暗自猜测,认为这个王彦在南阳军以及王尚德身边的地位恐怕不低,再考虑到此人也姓王,说不定还是王尚德的族人。

    不过相比较对这个王彦的猜测,赵虞更惊讶于这位王彦将军居然默许了杨定所提出的‘分兵派驻昆阳’的提议。

    这不合常理,不是么?

    听杨定所述,赵虞立刻就猜到,王尚德之所以派兵增援叶县,多半是为了助叶县抵挡定陵县的那路叛乱军,免得叶县被那路叛乱军攻陷,使他南阳军陷入腹背受敌的险峻。

    因此按理来说,这王彦应该不会同意分兵派驻昆阳,哪怕昆阳与叶县确实是互为唇齿的比邻关系。

    更让赵虞在意的是,在杨定提出这件事后,那王彦甚至没有丝毫的惊讶与意外。

    『……看来这并非杨定一时心血来潮,想来他事先已与那王彦打过招呼。』

    赵虞心下暗暗想道。

    暗想之余,他不动声色地问道:“杨县令打算派多少兵卒增援我昆阳?”

    “三千。”杨定抬起右手,伸出三根手指,说道:“三千南阳卒,再加上贵县的守卒,我相信贵县足以坚守至我叶县来援。……当然,这三千军卒,我会叮嘱他们暂时听从周首领的命令。”

    赵虞微微点了点头,但心底则暗自琢磨着杨定的用意。

    平心而论,他当然欢迎三千南阳军的增援,毕竟他昆阳的防守力量当前是非常薄弱的,原本就只有千余黑虎贼、两千县军与五千兄弟会成员,总计八千人。

    然而这八千人水分极大,其中有五千兄弟会成员只经过粗浅的训练。

    而更要紧的是,在今日的守城战中,这八千人基本上牺牲了一半,其中以兄弟会成员的损失最大,五千人当中整整损失了三千余人。

    倘若这时候有三千名南阳军卒增援昆阳,赵虞自然就有更大的把握抵挡住叛军。

    但问题是,杨定真的是完全出于好心才提出这个提议么?

    那可是三千名南阳军卒,倘若对方到时候在城内做出什么事来,比如说趁机控制县城,介时哪怕他黑虎众与昆阳县军联手,恐怕都不能阻止。

    而一旦昆阳落入了那些南阳军卒手中,落入了杨定手中,那昆阳就不再是他赵虞的地盘,日后若杨定调转枪头来对付他,他毫无招架之力。

    至于杨定那什么‘叮嘱南阳军卒听从命令’的承诺,赵虞是丝毫不信的。

    想到这里,他平静地说道:“想不到杨县令如此仗义,愿意将王尚德将军派驻叶县的军卒,分三千人增援我昆阳,为此周某代表昆阳、代表全城军民感激不尽。……杨县令不介意我让这支军队驻扎在城外吧?”

    “……”杨定嘴唇微动,神色不定地看向赵虞。

    他似乎感觉有点意外。

 第322章 周虎与杨定(二)

    正如赵虞所猜测的那样,杨定主动分兵派驻昆阳的好意,其中确实带着几分私心、几分恶念。

    至于什么私心,什么恶念,那自然就是等解决叛乱军的问题后,调转枪头将周虎这一群黑虎贼一网打尽。

    剿灭黑虎贼的功劳尚在其次,关键在于他不能容忍周虎借着抵抗叛乱军的名义,趁机掌控昆阳县,毕竟昆阳与他叶县挨得太近了,一旦黑虎贼坐大,他杨定自然会首当其冲地受到威胁。

    为了一劳永逸地解决日后的威胁,他事先说服了王彦,使王彦答应分兵派驻昆阳县,逐步控制昆阳县——只要这三千南阳军卒能掌控昆阳一侧的城门,他日后就有把握清算周虎与他的同党。

    然而,那周虎似乎看出了他的用意,虽然接受了三千南阳军卒的派驻,但却希望后者驻扎在城外,如此一来,他岂不是没有机会借那三千南阳军卒的手,控制昆阳的一处城门?

    平心而论,被周虎看穿他的意图,杨定对此并不意外,毕竟他已经逐渐体会到,这个山贼头子确实不简单,因此哪怕被其看穿意图,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大不了派驻军队之事被周虎拒绝嘛,待日后解决了叛军,此事可以作为‘周虎意图霸占昆阳’的有利证据,甚至还能用来离间周虎与昆阳的百姓,总而言之,周虎在大敌当前的情况下拒绝他叶县的善意,这是一个很大的把柄,只要他日后准备对付周虎,就可以翻出来用一用。

    但出于杨定意料的是,眼前这个黑虎贼头子比他想象的还要狡猾,对方并不拒绝那三千南阳军卒的派驻,而是想要将后者限制在城外……

    经仔细琢磨之后,杨定不可不承认这是一个相当高明的主意,既不落下把柄,也能变相地操纵那三千南阳军——那三千南阳军得不到机会控制昆阳,却要仰仗昆阳县提供粮草,因此自然要听命于周虎,除非那三千南阳军返回叶县。

    而要命的是,这样会让叶县、让他杨定陷入不利的局面,到时候这周虎大可以宣称,是叶县背信弃义放弃了昆阳。

    想到这里,杨定不动声色地笑道:“周首领这话,莫非是在防着杨某么?”

    赵虞故作惊讶地说道:“周某只是觉得‘孤城难守、久守必失’,故而才有意将那三千南阳军卒安置在城外,好与我县城互为掎角之势,相互援护,杨县令为何会有这种想法?我以为我与杨县令已化解干戈……”

    『……这家伙!』

    见周虎倒打一耙,杨定心中憋气,但脸上却不动神色地笑道:“当然,杨某与周首领的恩怨已然化解。事实上,周首领当初也怪不得杨某,毕竟杨某是官,周首领当初是贼,官哪有放任贼的道理?可现如今,周首领受大义所驱,愿不顾牺牲,率领黑虎寨协助昆阳抵挡叛军,此乃英勇之举,杨某自然不敢再将周首领当寻常贼子看待。……倘若日后周首领能始终坚守昆阳不被叛军所破,那周首领便是昆阳人人传颂的豪杰,杨定自然希望能结交像周首领这般的豪杰。……但周首领提议将那三千南阳军安排在城外,我觉得有点不妥。以周首领的睿智,想必已将县内各乡的乡民搬迁至县城之内,因此县域内即便被叛军所占,损失亦不大,将那三千南阳军卒安置在城外,我觉得恐怕没有必要,此举非但不能借助守城,反而会使那三千南阳军卒陷入无必要的不利局面,徒遭叛军的进攻。”

    说着,他朝赵虞拱了拱手,带着几分嫌疑解释道:“周首领莫怪,王将军派遣那些将士增援我叶县,杨某自当考虑他们的安危,尽可能使他们避免不必要的危险。”

    “我明白杨县令的考虑。”

    赵虞笑着点点头,但实则,愈发肯定杨定的不安好心。

    但他不会拆穿,因为他也需要那三千南阳军卒——只要那些南阳军卒无法威胁到他,他又怎么会白白错失这股助力?

    此后,赵虞与杨定针对那三千南阳军卒应该被安置在城内还是城外,展开了一番看似平静、实则暗涛汹涌的争论。

    杨定先指出道:“据传闻,此刻在定陵、召陵一带的叛乱军,数量超过十万,与叛乱军相比,昆阳属于弱势的一方,弱方不应当再分散兵力,以强胜弱,才是正道……”

    他口中的‘以强胜弱’,指的是集中优势兵力攻击敌人的薄弱,哪怕敌人的总数量远远超过己方。

    这是当代兵法的主流观点。

    但赵虞却笑着反驳道:“此言差矣!战场之上,强弱并非恒定,计谋、战术、士气等等,都是足以决定战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