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赵氏虎子-第6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其实他当日并没有答应,但总就感觉就跟答应了似的……甚至于,当毛铮有时提及这件事时他也不好解释,免得被人用看傻子般的眼神看着。

    当然,他也不觉得薛敖当真,毕竟薛敖是一副玩笑的口吻说的。

    他连忙说道:“哪里哪里,卑职岂敢真的薛将军称兄道弟。”

    薛敖笑了笑,没有说话。

    然而就在这时,却见毛铮笑着补了一句:“老大人不止收了周兄弟为义子,还为周兄弟取了‘居正’这个表字呢。”

    听到这话,薛敖的面色忽然变了一下,颇有深意地看了几眼赵虞:“……看来你我日后真要兄弟相称了。”

    同样一句话,但薛敖这次却没有丝毫玩笑的口吻。

    后来赵虞才知道,被陈太师收为义子的人其实并不少,比如毛铮、毛秉兄弟——没错,继兄长毛铮之后,毛秉亦为陈太师收为义子。

    但陈太师真正取过表字的,却只有自幼栽培的邹赞、薛敖、章靖五人,即世人所称的‘陈门五虎’。

    虽然陈太师从未表示两者有什么区别,但寻常人——尤其是像邹赞、薛敖等人却觉得,两者还是有所区别的。

    两者的区别,就好像赵虞与毛铮的区别,后者是陈太师顾念旧情,为了照拂挚友之子;而前者,才是真正受到了陈太师的看中。

    作为陈太师的儿子,薛敖很清楚这一点。

    喝完这顿酒,赵虞便带着牛横、何顺、龚角等人返回了昆阳,继而返回了许昌。

    待等他回到许昌时,已经是三月二十日,距离春耕仅剩半个月。

    不管是为了履行对陈太师的承诺,亦或是为了‘积蓄力量’,赵虞都必须尽快安排好春耕的事。

    毕竟一旦耽误了一个县的农事,那就等于少了几十万石粮食。

    于是,赵虞立刻投入了恢复农事的大计。

    事实上,郡内的农事并不是归都尉管,而是归郡丞,但显然,郡守府的文官体系,根本无法在半个月内做好鄢陵、临颍、乃至召陵等地的农耕准备,赵虞必须派出郡军与县军。

    人手不足怎么办?

    赵虞当即就想到了隶垦军,同时也想到了前一阵子在梁郡抓住的、以叛军将领周贡为首的数千叛卒。

    因为薛敖根本不在意这群俘虏,这群俘虏就落到了赵虞手中,而如今,这群人就被关押在许昌城外的军营里。

    『是时候与那周贡谈谈了。』

    赵虞心下想道。

    对于这个周贡,赵虞还是颇为上心的,毕竟这周贡乃是陈勖麾下的大将,其才能与项宣堪称不相上下,倘若能说服此人投奔麾下,赵虞的‘反晋’事业,无疑就多了一位大将。

    本来赵虞早些时候就打算收服周贡,但当时他实在抽不出空来,毕竟他要在陈太师与薛敖前来颍川郡之前处置好童彦的事。

    而事实也证明他猜的没错,那位陈太师生生让他做了十几日的向导,虽然也不是没有收获就是了。

    三月二十一日,赵虞来到了许昌城外的军营,见到了代替王庆坐镇军营的鞠昇。

    当鞠昇得知赵虞的来意后,心中亦是大喜,他对赵虞说道:“卑职亦认为那周贡是个人才,倘若杀掉着实可惜,只不过,周贡乃叛军大将,倘若都尉将其收服,会不会影响都尉的……仕途?”

    赵虞摇了摇头:“无妨,带我去见他吧。”

    说实话,倘若在此之前,赵虞或许会有所顾虑,但如今他可不会再担心了,因为陈太师在视察了昆阳的屯田后,称赞了赵虞将叛军降卒收编为‘隶垦军’的做法。

    有了这位老太师的首肯,赵虞还需担心什么?

    虽然提起来有点丢人,但现在的他,后台可是相当的硬啊。

    片刻后,赵虞在鞠昇的指引下,见到了单独被关押起来的周贡。

    他笑着与周贡打招呼:“周将军,别来无恙。”

    “周虎……”

    周贡神色复杂地看着赵虞。

    自从当日在梁城外被王庆俘虏起,他一直在想象自己即将接受的命运,猜测自己几时才会被砍头。

    然而,王庆只是将他与其余俘虏的士卒丢在这座营寨,一没有拷打,二没有短缺食物,除了狠狠教训了几个想要逃跑的俘虏外,并没有做什么过分的事,弄得周贡莫名其妙。

    最后周贡这才想到,对方可能是想招降他们。

    毕竟颍川郡招降叛军俘虏这是有先例的,以鞠昇、曹戊、秦寔、贾庶、许马、徐慎等人为首,有超过一万六千名叛军俘虏前后归降了颍川郡,此事让周贡都感觉不可思议——那周虎,何来的魄力!

    “……你今日前来,你想劝我归降?”周贡皱着眉头问道。

    “没错。”

    赵虞在周贡跟前坐了下来,笑着说道:“周某跟你,还有项宣,也算是老相识了,咱们就开门见山地说吧,只要你愿意归顺周某,周某便设法让你活命,你麾下那群被俘虏的士卒,也通通可以活命;倘若你拒绝,我就把你们通通埋了。……当然,在埋你麾下那群士卒前,我会告诉他们,他们会死,是因为你拒不归顺。”

    “……”

    周贡闻言也不气恼,深深看了一眼赵虞,旋即抬头问鞠昇道:“你等,当时也是受到了这般威胁么?”

    鞠昇笑而不语。

    仔细回想,似乎还真是一个路数。

    看到鞠昇的笑容,周贡不禁有些意外:“我这么说,你还笑得出来,看来你等在颍川郡确实过得不错……”

    听闻此言,鞠昇意味深长地说道:“大义,并非仅在义师那边。”

    “……”

    周贡的目光微微一动,低头深思了片刻。

    旋即,他问赵虞道:“陈帅……现况如何?他顺利撤回陈郡了么?”

    赵虞当然知道周贡问的是陈勖,点头说道:“陈勖已撤回陈郡,不过,估计你指望不到他来解救你等了……半个月之前,朝廷已派虎贲中郎将邹赞、后将军王谡,率十五万大军进攻陈郡,陈郡的收复,只是时间问题。”

    在说这番话时,赵虞不禁联想到了他的兄长赵寅,不过他并不担心后者。

    如若他没有猜错的话,倘若陈郡无法保全,赵寅一定会带着陈勖向东边撤离,撤到江东义师的势力范围。

    更有甚者,赵虞怀疑赵寅当日在‘梁城会战’失败后,之所以不立刻抛下其余两支义师撤向山东,就是为了收买其余两支义师的人心,甚至是为了那个陈勖。

    毕竟,那个时隔八年再次相见的兄长,一看就知道是颇有心计的,再也不是当年那个傻乎乎的家伙。

    “……是故,考虑一下自己吧。”

    赵虞轻笑着说道。

    “我明白了。”

    周贡点了点头,正色说道:“好,我答应了。”

    “什么?”赵虞愣了愣:“你答应了?”

    “是的。”周贡重复道:“当日我已履行了对陈帅的承诺,如今,无论是为自己的性命着想,亦或是会我麾下的兵卒着想,我愿意归顺周都尉。……如有违背,神人共戮。”

    『……』

    赵虞心中闪过几丝意外。

    这也太爽快了吧?他还什么手段都没用呢……

    片刻后,待离开了关押周贡的地方,赵虞问鞠昇道:“鞠昇,在我来之前,你跟周贡说了些什么么?”

    鞠昇也不隐瞒,抱拳说道:“是得,卑职劝他归顺周都尉,为周都尉效力。”

    “哦……”

    赵虞微微点了点头。

    他倒不怀疑鞠昇,毕竟鞠昇早在昆阳时,就曾以‘羞辱’、‘诬陷’义师的方式与义师彻底划清了界限。

    但赵虞隐隐感觉,似鞠昇、曹戊、秦寔等将领,其实并没有放弃‘推翻晋国’的信念。

    就好比鞠昇,他一口一个为‘归顺周都尉’、‘为周都尉效力’,提都没有提到晋国、朝廷什么的。

    『……这些家伙,不会是想借着‘颍川郡军’的皮活过来么?』

    赵虞暗暗挑了挑眉。

    当然,他乐见其成。

 第591章 四五月

    三月末至四月初,就当陈郡、南阳郡的战争依旧进行得如火如荼时,已全部收复失陷县城的颍川郡,则展开了紧张的春耕。

    在颍川郡里的督令下,各县都组织了超过万人的人手,在肥田种上稻米、在贫田种上豆子,更有甚者,颍川郡里还下令各县县军继续开辟新田,用于种植粮食。

    其中,数鄢陵、临颍、郾城、扶沟、定陵、舞阳、召陵这几个县较为特殊,以往治理县城的县令、县城、县尉等官员要么为抵抗叛军而战死,要么就是投降了叛军,继而随着叛军的全面撤退而居家逃离,使得该县的官员体系就此崩溃。

    鉴于此事,作为都尉的赵虞向郡里提出,在春耕来临之际,暂由郡军全面接管这几个县城。

    就像陈太师所希望的那样,暂时搁置这几个县的田地争议,先把粮食种上再说。

    颍川郡守李旻认可了赵虞的提议,于是乎,赵虞暂令部都尉褚燕坐镇鄢陵,暂令上部都尉王庆坐镇召陵,随后又将田钦、廖广、曹戊、鞠昇、秦寔等人分别派往临颍、郾城、扶沟、定陵、舞阳几县,授予他们组织、号令当地县军的权力。

    而在此期间,以周贡、徐牵、韩固、高宁为首的六千余名叛军俘虏,亦被赵虞编为‘许昌隶垦军’,成为颍川郡境内第二支隶垦军,由张季统帅,协助许昌县展开春耕。

    当然,许昌作为颍川郡首屈一指的大县,单凭那区区六千余隶垦军肯定是来不及的,为此,颍川县丞陈朗还将先前收容的河南郡的难民组织起来,组织了一支人数接近万人的‘民垦团’,一同参与春耕。

    至于第三支垦种的力量,那就是许昌县内民间队伍。

    这三批人加在一起,恐怕有超过三万人,这使得许昌城外一度人山人海,热闹程度或不亚于去年项宣与周贡等人围攻许昌的时候。

    而在此期间,新降的叛军大将周贡,则像一名普通的农夫那样在田地里挥舞着锄头。

    说实话,农事对于周贡并不陌生,毕竟周贡亦是农夫之子,别说年幼时,他在十五、六岁时,还曾帮助家里务农,直到他二十几岁后加入了义师。

    没想到在义师呆了许多年,现如今却又在颍川郡扛起了锄头。

    『江夏那边的春耕,怕是差不多快结束了吧?』

    赤脚在田地里挥舞着锄头,周贡暗暗想着。

    春耕的时间,主要看气候,江南最早,二月初就得开始春耕,越往北时间越晚,最迟甚至要到五六月。

    考虑到江夏郡与颍川郡的差矣,颍川郡开始春耕的时候,江夏郡差不多快结束了。

    再一想,周贡就想到了他在江夏郡的家人。

    在江夏郡的家中,他还有老父、老母,还有一个弟弟,不过自从他投奔了义师之后,家中就与他断了来往——当然,并非真的断了来往,而是迫于形势,迫于当年驻江夏将军韩晫的压力,免得周贡牵连到家人。

    显然这种断绝来往有点掩耳盗铃的意思,但当年驻江夏将军韩晫倒很守规矩,哪怕他其实知道当地百姓暗中与义师有来往,却也没有对那些百姓下毒手。

    当然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韩晫始终都没能彻底剿灭陈勖所领导的义师,甚至于,慢慢让义师壮大了势力。

    只可惜,他义师终究还是没能撼动晋国……

    “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