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赵氏虎子-第6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满朝文武,也就这位陈太师能治得了陛下。

    “臣,陈仲,拜见陛下。”

    陈太师恭恭敬敬地朝着天子拜了拜,中气十足。

    “免礼。”

    天子随意地摆了摆手,同时上下打量着眼前的太师陈仲。

    回想起前一阵子二人之间的争执,这位晋国天子就恨得牙痒痒,他可不会忘记当日这陈仲眦目瞪眼时的模样。

    若非这陈仲是先帝认养的义子……

    若非这陈仲是与他相识几十年的老臣……

    若非这陈仲是他李氏王室最忠心的臣子……

    他早就把这个敢多次忤逆他的老东西给斩了。

    但很可惜,他杀不了陈仲,反倒是这陈仲随时可以掏出先帝御赐的玉仗将他暴打一顿,美其名曰‘劝谏’。

    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像前些年那样,借口塞外异族不稳,变相将这个老东西流放到塞外去,只可惜,频繁骚扰他晋国的塞外异族,前些年已经被这个老东西杀光了……

    『都快耄耋之龄了,这老家伙精神还这么旺盛么?』

    一瞬间闪过这个念头的晋国天子,浑然没注意到他早已也年过六旬了。

    “咳。”

    轻咳一声,晋天子沉声说道:“太师,此番朕请你来,乃是因为江东的乱党派人向朝廷送来了一份停战之议……”

    说着,站在他身旁的一名宦官,赶忙将一份书信样的东西递给陈太师。

    陈太师接过,皱着眉头仔细观瞧。

    据他所见,这封停战之议,乃是江东叛军的军师,一名自称‘公羊’的儒生所写,意在与朝廷相约,两年之内互不侵犯。

    往后的内容,这个公羊亦详细地阐述了晋国朝廷立刻下令征讨江东的种种弊端,称‘或会使群寇伺机而起、使百姓更苦’。

    “太师,你怎么看?”晋天子问道。

    陈太师仔细观阅信件,沉声说道:“此乃江东乱党惧朝廷围剿,故而借贼寇之名请和……”

    说罢,他用手指弹了弹书信,沉声说道:“话虽如此,但此‘公羊’,他清晰看到了我大晋如今的疲弱,正如其所言,若朝廷不顾一切进剿山东、江东,必将使国内愈加不稳。依臣之见,虽不可答应,但朝廷着实应歇养两年,待准备充足,再一举覆亡这路叛军。”

    “两年?”

    晋天子不悦道:“太师,你要朕看着那群乱贼占据山东两年?”

    陈太师沉默了片刻,旋即摇摇头说道:“此时发兵进剿,隐患太大,别的不说,就说筹集粮草……”

    “再大的隐患,也没有让江东乱党占据山东的隐患来得大。朝廷歇养两年,那群乱党岂不是也歇养了两年?”说着,晋天子看向陈太师,正是说道:“太师,朕你命于今年进剿山东,擒杀二虎,否则,朕心难安。”

    『二虎……么。』

    陈太师皱着眉头,默然不语。

    当晚,在邯郸的太师陈府,陈太师正坐在自己的书房内,神色凝重地看着摆在桌案上的那张纸。

    只见这张纸上,靠左一侧写着‘寅虎’二字,靠右一侧,则写着‘申虎’二字。

    「……朕夜梦二虎,一大一小……大虎扑朕,伤朕臂膀,朕拔剑刺之……小虎伺伏,咬朕咽喉……」

    陈太师的耳畔,仿佛回响起当初天子对他所讲述的一个噩梦。

    平心而论,就为了一个梦,使天下平添冤屈,陈太师对此十分愤慨,可他也没有想到,天子的噩梦,竟然渐渐要应验了?

    “呋。”

    微微吐了口气,老太师的面色便再次变得严肃起来,旋即,他提笔在这两张纸上又写了两个名字:赵璋、赵瑜。

    『此,即乱我大晋之二虎也!』

    看着这两个名字,老太师的眼神锐利如刀。

 第610章 暗流涌动

    四月初的一日,就当许昌县再度进入繁忙的春耕之际,赵虞带着一干人前往城外的农田,视察了春耕的进展。

    与去年稍有区别的是,今年被耕种的田地,已分成了‘官田’与‘民田’两块,后者由郡守府组织的民恳团负责,而前者,则由都尉署辖下的许昌隶垦军负责。

    相比较喧哗热闹的民恳团,隶垦军的那些囚农们从头到尾几乎一声不吭,翻土、播种的效率堪比老农。

    看这些人熟练的动作,谁会想到这些人皆是曾踏足过战场的老卒呢。

    “真要这些人干满五年囚农么?”

    目视着远处正在农田里翻土播种的隶垦军士卒,张季随口询问站在他身旁的赵虞。

    “唔?”

    赵虞看了眼张季。

    见此,张季带着几分惋惜说道:“我是说,这些都是上过战场的老卒,真让他们当满五年农夫,之后再将他们吸纳为士卒,恐怕就得再花费一些气力去训练了……”

    “那也未必。”

    赵虞摇了摇头。

    在他看来,倘若是真正上过战场、杀过人的老卒,就算当了五年农夫,敢上阵杀敌的照样敢上阵杀敌,差别仅在于他们是否愿意而已。

    毕竟士卒嘛,又不要求他们具备怎样的武技,有力气、有勇气就足够了,而干农活,同样是一种熬练体力的途径。

    当然了,最关键的还是因为囚农不需要发放军饷、赏赐、抚恤等等,只要管饭即可,考虑到动辄成千上万的隶垦卒,这就节省了一笔相当可观的开支。

    唯一让赵虞有所犹豫的,也就只有周贡、徐牵、韩固、高宁等前义师将领了,但权衡利弊,赵虞觉得还是让这几人留在隶垦军中为好,一定程度上,周贡等人会替他约束这些隶垦卒。

    “说起那个周贡,他加入了‘许昌堂’……”

    在赵虞的另一侧,陪同赵虞而来的陈祖忽然轻笑着说道,他口中的‘许昌堂’,即指黑虎会在许昌的堂口。

    不同于长社、颖阴、颖阳等县皆由担任该县都尉的马弘、张奉、马盖等人兼职黑虎会分堂的堂主,许昌作为颍川郡的郡里,作为日后黑虎会的大本营,所要处理的事务也比其余县城要多得多,因此,赵虞便任命了陈祖作为许昌的堂主。

    在许昌,陈祖表面上是商贾,刚刚与汝阳魏氏共济会谈成了一项合作,创建了一个名为‘许昌兴盛会’的商会,简称‘许兴商会’,但私底下,他则是黑虎会的许昌堂堂主,负责发展会徒、打探各路情报、笼络许昌境内世家、商贾等种种事宜。

    平心而论,都尉署与郡守府的官员,对此也并非一无所知,但很可惜,大部分的官吏、役卒,都被黑虎会收买了,剩下的那些,根本不敢声张。

    哪怕是正直的荀异,也在这件事上保持了沉默。

    因为赵虞用实际行动告诉他,由他彻底掌控的颍川,要比任何一个郡都太平。

    这可不是吹嘘,汝南郡的蜗牛山群贼,到现在还没剿灭,河南郡西部的伊阙贼,同样如此,而前几日,南阳郡又爆发了叛军余党的叛乱,唯独颍川郡,太太平平,赵虞那一道‘官田养军’的政令,使颍川各县陆陆续续都拥有了可观的县军,少则一、两千人,多则两、三千人,就算再来一次长沙叛军的入侵,各县的战况也肯定要比前两年好得多,绝不可能在短短几日内就连丢数县,最起码可以坚守到赵虞率领郡军赶往增援。

    这郡军加县军的组合,正是颍川郡如今最大的底气所在,也是颍川郡目前治安稳定的基础。

    “周贡加入了许昌堂?几时的事?”

    赵虞惊讶地询问陈祖。

    “大概就是大首领前一阵子前往昆阳的那段日子吧。”陈祖不以为意地说道:“我觉得也不是什么要事,就没有特意禀报。”

    “唔。”

    赵虞微微点了点头。

    周贡加入他黑虎会,确实不是什么要事,毕竟只要周贡这些人想要借颍川郡军的皮活过来,他们那就得牢牢抱住黑虎会,离了颍川郡,可再没有能够他们偷偷传播义师信念的土壤了。

    除非这些人逃到江东义师的地盘去。

    就在几人闲聊之际,远处急匆匆地走来几名郡卒,为首一人来到赵虞跟前,抱拳并报道:“都尉,署内方才收到来自汝南郡的书信,据信使所言,乃是虎贲中郎将邹赞邹将军送来的。”

    『邹赞?』

    赵虞微微一愣,心中转过几个念头。

    他有些好奇邹赞这个时候写信给他做什么。

    莫非是为了卧牛山群贼?还是想要赊粮?

    一想到卧牛山群贼,赵虞便忍俊不禁。

    原因无他,只因他上个月前往鲁阳县时,邹赞就曾派了一名偏将,率五千太师军去镇压卧牛山群贼,结果那五千精锐在数百里卧牛山转了一个月,愣是没找到那群山贼的行踪,只能在吃光随军携带的粮草后退至了西平县。

    当然,这也没办法,毕竟卧牛山的面积实在太大了,比应山还要大地多,别说五千太师军,就算邹赞麾下十万太师军尽数派往,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找到那群山贼的行踪,除非那群山贼蠢到胆敢与太师军对抗——陈太师直属的那十万太师军,可以称得上是晋国最精锐的军队了。

    不得不说,最初得知邹赞派人去围剿卧牛山群贼时,赵虞还吓了一跳,毕竟他暂时还是希望那群山贼活着。

    不过后来仔细想了想,赵虞忽然觉得那群山贼就算被剿灭了也没什么,大不了他派人去假扮卧牛山贼嘛,这样还反而好控制危害性。

    没想到,那群山贼还是蛮识相的,一见精锐军队前来围剿他们,就立刻逃入了深山。

    这样一来,别说邹赞,就算熟悉山贼的赵虞短时间内都别想剿灭那群卧牛山群贼了,除非他派出大量熟悉山林作战的军队。

    “张季,我回都尉署了,这里交给你。”

    “是。”

    对张季叮嘱了一句,赵虞便带着陈祖返回了许昌。

    进城之后,陈祖也告辞离去了,毕竟他这个黑虎会许昌堂主手头还是有不少事务的。

    片刻后,赵虞带着牛横、何顺几人回到了都尉署,在自己廨房的书桌上,看到了邹赞的那封书信。

    拆开一看,信中内容出乎赵虞的意料,邹赞这封来信的原因,既不是为了卧牛山群贼,也不是为了借粮,而是特意转告赵虞,称有一大群平民陆续从长沙郡、江夏郡涌入汝南郡,经询问,这些平民似乎是被颍川郡所俘虏的前叛军士卒的家眷,问赵虞是否准备接纳。

    赵虞这才想起,他当初为了笼络鞠昇、曹戊等降将,确实派人向长沙郡、江夏郡送去了消息,意在引诱那些俘虏的家眷投奔他颍川,目的当然是为了留住那些被俘的前叛军士卒,毕竟这些可都是能直接派上战场老卒,他可舍不得在五年期满后将其放归故乡。

    『又来一群张口吃饭的,这可真是……』

    赵虞颇有些头疼。

    但权衡了一番后,他还是决定接纳,毕竟在这个年代,谁也不如他明晰人口的重要性,只要郡内的存粮撑得住,赵虞欢迎一切外来人口。

    毕竟人多力量大嘛,他颍川郡无论是集中开垦田地,亦或是接下来开采矿山、冶铁锻兵,都需要大量的劳力。

    想到这里,赵虞吩咐何顺道:“何顺,派郡卒唤曹戊前来。”

    “是。”何顺抱拳而去。

    半个时辰后,就当赵虞在处理政务之际,曹戊匆匆来到了廨房,朝着他抱拳施礼:“都尉,你唤卑职?”

    “嗯。”

    赵虞也不废话,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