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赵氏虎子-第7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也难怪鄢陵县会恐慌,毕竟去年与今年,在临近秋收的一两个月,由于各县的储粮都已相继见底,各县百姓过得十分艰难,说难听点,几乎就是少吃节食硬生生熬过来的。
明明是产粮的大郡,却沦落到这种地步,郡下各县的百姓心中早就有所不满,尤其是鄢陵郡,毕竟鄢陵郡还接纳了数万从陈郡、陈留等地逃奔过来的难民。
当日,赵虞火速赶到了鄢陵。
惩戒那名粮吏尚在其次,关键在于那‘一百万石粮食’的消息走漏了。
其实就算默许这个消息传出,进一步挑唆颍川郡百姓对朝廷的不满,这对赵虞来说也不是一件坏事,但就像荀异所说,这会引起整个郡的恐慌。
因此赵虞必须遏制这个谣言。
如何遏制呢?
他唯有借颍川郡里的名义宣称,朝廷今年对他颍川郡的借粮定额并非一百万石,而是五十万石,这个数额还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因此在赵虞的亲自劝说下,赶来围堵运粮队的那些百姓总算是散了。
看着那些百姓仿佛去掉了心头的大石,心满意足地散开,褚燕私底下对赵虞说道:“万一真正的数额走漏,你的名声怕是要臭了。”
赵虞笑了笑,随口说道:“介时推给邯郸就是了。”
话是这么说,但他还是叮嘱了褚燕,甚至于在返回许昌后,以都尉署的名义向各县发送了通报,要求各县严守口风,遏制任何不利的谣言。
可以的话,他并不想看到他颍川郡出现动荡,更不希望当那些手无寸铁的百姓起来抗议时,由他率领郡军前往镇压,引发流血冲突。
半个月后,褚燕亲自押送二十万石抵达梁郡,由梁郡的郡军接受,又运往济阴。
而在此期间,就跟赵虞所预料的那样,济阴已出现了缺粮的预兆——本来不至于这么快,奈何济阴的世家大户得知该郡今年因战乱毁坏了大量田地而导致粮食减产,预感到粮食紧缺,是故提前囤积粮食,这就进一步加剧了粮食短缺,而因此飙升的米价,却让相当一部分人望而却步,惶惶不知该从何处弄到过冬的粮食。
俗话说穷则思变,在看不到前路的绝望下,哪怕是曾经老实巴交的人,也会铤而走险做出违法的事。
而济阴郡的情况正是如此,大批没有粮食过冬的穷人,在惶恐与绝望下开始抢掠。
一时间,济阴郡治安败坏,劫掠杀人比比皆是。
而张翟,也正在这个时候赶到了济阴郡,在最合适孕育义师的时间,来到了这片土地上。
义师,或者说反抗军,或将在济阴燃起第二把火,给予摇摇欲坠的晋国再一记重击。
第653章 济阴之乱
十月初二,在济阴郡廪丘县陈坡乡,村内德高望重的几位长老们正聚坐在村内的祠堂内,愁眉苦脸地商议着村子的命运。
他们村子近两个月来的遭遇,足可谓用祸不单行来形容。
先是在秋收将近时,夜里出现了偷粮的窃贼,趁着村子不注意,偷偷收割田地里即将成熟的粮食,逼得村子只能派村内的男人们彻夜守着,待等到秋收后,官府又强行征粮,强行拉走了村子今年将近一半的收成。
原本剩余的粮食倒也足够村子里的人吃够整个冬季,可谁曾想到,几日前村内的粮仓竟遭遇了窃贼。
这还不算最糟糕的,最糟糕的是,有一名窃贼在与村人搏斗中死了后者手中,他的同伴怀很在意,投奔了成阳一带的大寇周岱,以至于后者得知他东坡乡有粮,专程派人警告他们,命他们献出粮食。
对方还说,倘若三日内不肯答应献出粮食,对方便率人攻破村子。
眼瞅着三日期限将至,村内人心惶惶。
这件事他们当然报了官,希望能寻求廪丘县衙的帮助,然而廪丘官府却表示无能为力。
“那群该死的狗官,此前来收粮时一个个神气地很,如今听到了那周大寇的名,竟是连屁都不敢放……要这种官府何用?!”
一名村内的老者唾骂出声。
其余几名长老默然不语。
其实他们也知道,成阳的周岱、周大寇不好惹,那个泼皮无赖出身的家伙,如今手底下有上千人追随,据说那些人个个都是杀人不眨眼的亡命之徒,廪丘官府才有多少县卒?
半晌后,另一名老者皱着眉头开口问道:“定陶与邺城……还未得到回应么?”
他口中的定陶,正是济阴县的郡治所在,是天下少数非常富饶的大县,官府的力量自然要比一般县城充裕地多;而邺城,则住着邺城侯李梁,听说保护这位城侯的护卫也不少。
既然廪丘官府靠不住了,东坡乡自然就得寻求定陶与邺城的帮助,看看定陶官府或邺城侯,能否帮助他们抵抗周岱那个大寇的威胁。
但遗憾的是,村子派往那两城的年轻人,至今还未回来。
就在众人商议之际,忽然,聚拢在祠堂外的那些村人叫嚷了起来。
“回来了,回来了,三哥回来了。”
祠堂内的几名长老纷纷转头看去,果然瞧见一名年轻人气喘吁吁地挤开祠堂外的人群。
“阿明。”
一名长老赶忙伸手招呼那位叫做陈明的年轻人,待对方快步走近后,急切问道:“怎么说?邺城那边怎么说?”
听闻此言,那名叫做陈明的年轻人脸上露出几许无可奈何,一脸沮丧地说道:“我去了邺城县衙,但未曾见到邺城的县令大人,只见到一名班头……”
他口中的班头,即县衙内衙役的头头。
“不是叫你使钱了么?”那名长老闻言着急地说道。
“我使了啊。”陈名一脸委屈地说道:“就是使了钱,我才能见到那位刘班头,他跟我说,邺城当前有什么事要跟梁郡那边交接,县衙里人手不足,根本无暇去对付那个周大寇,叫咱们自己想办法……”
几名长老面面相觑,或有一名老者沉声问道:“邺城侯呢?”
陈明苦笑说道:“我连邺城的县令都见不着,哪能见到邺城侯?不过我听说,邺城侯世子李奉前几日带着二百余卫士急匆匆往定陶去了……”
“往定陶去了?”
“是。……我给邺城侯府的下人塞了些钱才知晓,原来邺城有其妹祥瑞公主的食邑,一直是邺城侯府代为打理,如今济阴这么乱,那位世子担心那块食邑遭到贼人的袭击,是故连夜往定陶去了……”
祠堂内几名老者相视几眼,最终才有一人叹息道:“看来只能指望定陶了……”
只不过,邺城指望不上,定陶难道就靠得住么?
怀着这样的担忧,祠堂内外的人忧心忡忡。
当日黄昏前,前往定陶求助的年轻村子陈田亦回到了村内,村人赶忙将其招呼到祠堂。
只见那陈田一见到祠堂内的那几名老者,便苦着脸说道:“定陶那边说是人手不足,不给援助,叫咱们自己想办法。”
一名老者睁大眼睛问道:“这话是咱们的郡守大人说的?”
陈田摇摇头,沮丧地说道:“我根本就没见到那位郡守大人,是官府的一名官吏说的,他说,如今济阴境内各地都不太平,郡守大人当务是保证定陶城的稳定,无暇应付他事……他还叫我赶紧回村,好多一分人力,莫要在那边白费工夫了。……是故我就连夜赶回来了。”
听着面前这位年轻人的陈述,几名老者面面相觑,面色皆有怒色。
他们的愤怒并非针对眼前这位年轻人,而是针对定陶县,包括邺城。
那些住在城内的大人、城侯,可曾考虑过他们这些乡村?!
就在他们沉默之际,聚在祠堂外的那些年轻人们,显然也已得知不会有援军来帮助他们,失望之余,忽而有一人大声说道:“事已至此,大不了与周寇他们拼了!”
听到这话,一些血气方刚的年轻人纷纷附和,然而从旁那些妇人们,则露出了担忧、畏惧的神色。
几名长老暗自合计。
一人说道:“既无外援,也就只能拒守了……”
另一人又说道:“村内只有一些栅栏,根本挡不住人,怎么拒守?”
那人又便说道:“否则怎么办?乖乖交出粮食么?……为今之计,只有想办法守住村子,倘若那周寇敢率人前来,咱们拼着杀掉几人,或能惊退对方……”
话音刚落,另一人便又说道:“万一激怒了对方,可如何是好?”
那名长老恼了,瞪着眼睛说道:“那你说怎么办?”
见二人争吵起来,第三位长老插嘴道:“好了,莫要争吵了。……老二说得对,无论如何,咱们都不能将村内的粮食白白交给对方,否则村人皆要饿死。就按老二所说,叫村人仔细守卫吧。”
其余几名长老相视一眼,皆无奈地点了点头。
于是,当晚村内的青壮便在村长之子陈明的指挥下安排了防卫,而连走路都颤颤巍巍的几名长老,则依旧呆在祠堂内,叩求祖宗保佑。
隔日,大概巳时前后,就当几名长老在祠堂内小寐时,忽然村里敲响了警钟,铛铛铛铛,惊醒了小寐的那几名长老。
这几名长老面色大变,连忙拄着拐杖走出了祠堂。
因为村内的警钟非紧急情况不会敲响,要么村子里出现了虎豹豺狼以及野猪等杀伤力强的野兽,要么就是有流寇来袭击村子,听今日那警钟声敲地如此急促,肯定是出了大事。
远远瞧见几名年轻人朝村口飞奔,一名长老连忙喊住自己的儿子:“阿明,发生了何事?”
听到老爹呼唤,陈明停下脚步回头瞧了一眼,旋即快步跑到老爹与其余几名长老跟前,面色凝重地说道:“据村内兄弟方才送来消息,村外来了一大帮人,或许是周寇的人……”
“……”
几名长老面面相觑,赶紧跟着陈明赶向村口。
而此时在陈坡乡的村口外,在距离村门大概二、三百步的位置,果然站在一大帮人,黑压压一片,粗略估计或有四、五百人。
这庞大的人数,使守在村口的几十名青壮连大气都不敢喘。
片刻后,陈明便带着几名长老与几十名村内青壮急匆匆地来到了村口,只见他挤出人群来到前头,一边皱着眉头观望村外的那群人,一边询问周遭的村人:“怎么说?是周寇的人么?”
话音刚落,村外忽然传来一声喊话:“我乃周岱、周渠帅派来劝降的使者,请贵村派一名主事人出来回话。……请放心,只要贵村愿意合作,今日不会出现任何流血。”
听到这话,陈明看了看左右,旋即转头看向身后的老爹与几名长老。
“阿明,你去,当心点。”老村长点头示意道。
陈明点点头,吩咐众人打开紧闭的村门,旋即他一人走出了村子,走向村外那几百号人。
此时他才注意到,对面有两人站在其余众人的前头,待看到他朝对方走去时,那两人亦迎了上来。
不多时,彼此的距离就缩短到了仅三、四丈左右。
定了定神,陈明朝着那两人抱拳行礼道:“小人陈明,见到大王。”
“呵,我可不是大王……”
听到了陈明的称呼,对面那名带头的男子微微一笑,亦抱拳还礼道:“在下……张义。”
仔细观瞧,此刻自称张义的这名男子,分明就是十几、二十几日前与赵虞分别于舞阳县的前义师南阳渠使、现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