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赵氏虎子-第9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正因为清楚认识到这一点,当日父子三人郑重其事地拜访了陈太师,希望与陈太师拉近关系。

    此时的鄄城侯李梁,在朝廷放出的消息中,即将作为辅佐‘新君李欣’的辅臣,类似于‘摄政王’的角色,但实际朝廷内部,作为的‘辅佐新君处理朝政’,其实是让邺城侯李梁逐渐适应君王的职责,真正的辅臣仍然是即将成为三朝元老的陈太师。

    当然,以陈太师与邹赞、薛敖几人的性格,自然不会因为鄄城侯的地位改变而发生变化,当邺城侯父子三人前来拜访时,陈太师与邹赞依旧像以往那样招待三人。

    期间,李奉不免向陈太师问起了周虎这位准妹夫:“太师,居正目前不在邯郸么?”

    一听到周虎这个名字,陈太师与邹赞的心情十分复杂。

    半晌,邹赞笑着解释道:“听说汝南的项宣近段时间不安分,居正便先回颍川去了。”

    邺城侯父子三人听后并未起疑,毕竟他们这段时间只着眼于邯郸这边,哪有精力兼顾汝南的动静?

    待邺城侯父子三人告辞离开后,邹赞对陈太师说道:“今日听鄄城侯一番话,方知这位殿下深藏不露,由他继承大位,或许也并非一件坏事。”

    陈太师捋着胡须微微点了点头,但旋即便又皱起了眉头。

    事实上,当前的问题并不在于由谁继承皇位,而是在于他前几日离开邯郸的那位义子。

    其中隐情,就算是陈太师也不知是否该透露给鄄城侯一家。

    在沉思了片刻后,陈太师问邹赞道:“颍川那边,还未送回消息么?”

    “还未。”邹赞摇了摇头。

    父子二人所说的消息,指的就是密探送回的消息,前几日在赵虞带人离开邯郸后,陈太师便授意邹赞派心腹前往颍川,监视赵虞的举动,毕竟眼下就算是陈太师也吃不准,他当年收的那位义子,是否会成为他晋国最大的威胁。

    差不多十一月左右,就在陈太师与鄄城侯李梁等人共同主持国丧之事期间,邹赞收到了心腹从颍川送回的消息。

    他对陈太师道:“父亲,孩儿派出的人日前送来消息,据他所说,许昌当前正在流传居正‘重伤’的消息,称居正回到许昌后,便在家中养伤,闭门谢客,不见外人。”

    陈太师沉默了片刻,叹息道:“他终归是去了江东。”

    别说陈太师一眼就看穿了赵虞‘养伤’的把戏,邹赞亦是心知肚明,甚至于,对赵虞故意宣称‘养伤’一事也是明明白白:无非就是不想让‘周虎’这个身份牵扯到江东叛军罢了。

    这为的是谁?

    还不是为了他们‘陈氏’的名声么!

    明白这一点的邹赞,心下自然越发认可这个兄弟,只可惜就算是他,也不怎么敢在陈太师面前多提有关于那位兄弟的事。

    丧礼之后,晋天子与太子李禥的遗体迁入皇陵,朝廷正式对外公布,假立实际上其实已故的皇孙李欣为新君,年号改为元年,鄄城侯李梁与陈太师共同辅国。

    同时,邯郸朝廷发声声讨凉州杨氏,公布三皇子李虔、凉侯世子杨雄等人谋反篡位的重罪,征召河北诸郡的军队,提前宣布来年讨伐。

    这个消息很快就传遍大江南北,传遍整个天下,令无数人感到震惊。

    此时天下人这才得知,这一年邯郸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巨变,非但国都邯郸被乱臣的军队攻破,就连晋天子、太子李禥也不幸罹难。

    很快,这个消息也传到了彭郡,传到了江东义师副帅陈勖的耳中。

    当陈勖的爱将向赓一脸惊喜地将这个堪称喜讯的消息亲口告知陈勖时,陈勖起初面露惊喜之色,但旋即,这份惊喜就被苦涩所取代。

    见此,向赓不解问道:“此乃喜讯,为何渠帅却满脸忧愁?”

    他难以理解,毕竟据他所知,邯郸当前根本无暇顾及他江东义师,似陈太师、邹赞、薛敖这几位让他江东义师又敬又怕的良帅,如今都在为来年出兵征讨凉州做准备。

    凉州乃是凉侯杨秋的辖地,凉州杨氏坐镇凉州百余年,势力盘根错节,甚至于就连一些境外的羌人部落也臣服于杨氏,哪怕是陈太师、邹赞、薛敖等人带兵前往征讨,向赓也不认为能在短期内分出胜负。

    双方最起码得打个一年半载吧?

    这岂不是有利于他江东义师么?

    见向赓面露不解之色,陈勖在一声叹息后解释道:“凡事有利有弊,此事亦不例外。……自赵帅不幸罹难后,如我所料,杜谧、甘琦、王祀、孙颙等人各怀心思,就连江东三郡亦不例外。若此时晋国再派陈太师率军前来讨伐,骇于其威名,我义师内部尚能勉强团结,一致对外;可现如今邯郸已明确表示来年要先征讨凉州,这反而不利于我义师内部团结……”

    顿了顿,他又苦笑着说道:“你看那王谡,他坐镇开阳,麾下明明还有两、三万河北军,却故意按兵不动,好似根本未曾想过趁机夺回东海郡,明摆着就是要让我等放下戒心,同室操戈,以便他日后坐收渔利。”

    说到最后,他忍不住又叹了口气,心中暗暗感慨陈门五虎果然不是浪得虚名,哪怕是‘最稚嫩’、最没有名气的后将军王谡,其眼界也不是一般人可比。

    要知道,陈勖这段时间可不是没有任何行动,他心中很清楚,在失去了渠帅赵伯虎的当下,他江东义师必须有一个强劲的外敌,才能阻止内部的四分五裂,因此在陈太师、邹赞、薛敖等人率军撤回邯郸后,他便瞄上了留守开阳的后将军王谡,想让后者来扮演‘强敌’这个角色。

    然而王谡根本不上当,缩在开阳一步不出,丝毫没有夺回郯城乃至东海郡的意思。

    更有甚者,哪怕是陈勖故意派兵去挑衅,想要引诱王谡进攻他江东义师,那王谡也不上当,摆出一副逆来顺受的态度,任由他陈勖的军队随意出没于开阳境内。

    对此陈勖也毫无办法,只能眼睁睁看着他江东义师在没有外敌的情况下,内部分歧逐渐加剧,愈演愈烈。

    早前,在渠帅赵伯虎罹难于开阳之后,杜谧、王祀、甘琦三人便开始暗暗争夺渠帅之位。

    杜谧、王祀二将背后都有江东三郡的士族支持,且在之前与晋军的交战中损失不大,而甘琦虽然勇猛,但因为曾在薛敖手中损失了大量的兵卒、甚至于险些战死,故而在争权中弱于下风。

    然而争权失利的甘琦,随后却回到了丹阳郡,凭借着他‘震泽一役功臣’的勇名,迅速得到了丹阳人的支持。

    这可不得了,要知道他江东义师中,最英勇善战的就是丹阳兵,在得到了丹阳人支持后,甘琦一下子就跟杜谧、王祀二人平起平坐了。

    眼下他江东义师,已渐渐分裂成‘彭郡陈勖部’、‘下邳王祀部’、‘广陵孙颙部’、‘九江、沛郡杜谧部’,以及‘丹阳甘琦部’与‘豫章、庐江程周部’这主要几支。

    其中,‘甘琦部’军力最强,‘杜谧部’与‘王祀部’稍次之,然后是‘孙颙部’,再然后是‘程周部’。

    至于他陈勖,无论兵力还是财力,都比不上前三者,充其量也就是与‘孙颙部’、‘程周部’不相上下。

    说到底,还是因为陈勖缺席了‘震泽一役’,虽然赵伯虎顾念旧情,将他任命为副帅,但江东义师的大将们对他并不服气,尤其是参与了震泽之战的甘琦、杜谧、孙颙,包括战死于开阳的大将程廙。

    赵伯虎活着的时候还能压一压众人,如今这位赵渠帅不在了,单凭陈勖根本没办法号令其余几位大将,也就只有曾经关系不错的程周,可能会帮他一把。

    可问题是,程周也帮不了陈勖多少,毕竟程周是属于在后方的将领,当初江东义师与项宣的长沙义师结盟后,就是由程周负责从江东三郡运输物资给项宣。

    说白了,程周就是个负责运输军需的将领,虽然手下兵卒、民夫数量不少,但这些人大多都无法真正作为战力。

    更要命的是,程周运输的物资,是出自丹阳、吴郡、会稽这江东三郡,抛开已支持甘琦的丹阳郡不谈,王祀、杜谧二将就是江东三郡的士族出身。

    在这种情况下,江东三郡怎么可能弃甘琦、王祀、杜谧三人而支持程周呢?

    唯一会支持程周的,支持他陈勖的,也就只有周家,即当年与鲁阳赵氏结亲的周家,即赵伯虎的外公周节与两位舅舅周韫、周傅兄弟。

    不可否认,凭借着赵伯虎的关系,周家自逃至江东后,逐渐也恢复积累了一些财富,甚至于周韫、周傅兄弟还一度协助程周共同负责援助项宣的事宜,但相比较江东三郡的士族,周家终归还是势弱了些。

    基于这几点,陈勖前一阵子亲笔写了一封信,希望得到项宣的帮助。

    作为江东义师各部后势力最弱的一股,陈勖只能将希望寄托于项宣的援助——倘若坐拥长沙、江夏、汝南三郡以及沛郡西部的项宣能够鼎力相助,他才能有底气与杜谧、甘琦、王祀、孙颙等人谈谈渠帅之位。

    然而让他失望的是,项宣迟迟没有给他回复。

    就在陈勖苦恼之际,忽然有士卒入内禀告道:“陈帅,长沙义师派来使者。”

    陈勖闻言一愣,连忙说道:“快快有情!”

    不多时,那名士卒便领着一名年轻人来到了陈勖与向赓所在的屋子,并非别人,正是项宣的侄子,项吉。

    瞧见项吉,陈勖克制着心中的喜悦,急切问道:“贤侄,你此番可是代你叔父项帅前来送信?”

    “是。”项吉抱了抱拳,从怀中取出项宣的亲笔书信,递给陈勖。

    陈勖迫不及待地书信接过,仔细观阅,旋即,他脸上的笑容渐渐变得僵硬了。

    在思忖了一下后,陈勖笑着对项吉说道:“贤侄冒着风雪赶来,一路辛苦,不如先去歇息片刻,待会陈某设宴为贤侄接风。”

    项吉不知项宣亲笔所写书信的内容,见陈勖面色有异,虽然有所猜测,但也不好多说什么,朝着陈勖抱拳行了一礼,便跟着陈勖的一名护卫离开了。

    见此,方才就注意到陈勖面色出现异常的向赓,皱皱眉问道:“怎么?莫非项宣回绝了?”

    陈勖摇了摇头,带着几分惆怅说道:“不,他答应了,他答应帮我阻止义师分裂,但,他要我放弃渠帅之职……”

    向赓闻言一愣,旋即愤慨道:“好个项宣!莫非连他都是觊觎着赵渠帅的位子么?”

    陈勖若有所思地摇了摇头,解释道:“他说,他认为有一人更适合继承赵帅的位子?”

    “他项宣?”向赓冷笑道。

    陈勖微微摇头,若有所思地看着手中的书信。

    凭他对项宣的了解,项宣不至于会觊觎他江东义师的渠帅之位,对方信中所指的‘有人’,他认为应该是指其他人,而不是项宣本人。

    问题是,为何项宣如此肯定此人更适合继承赵帅的渠帅之位呢?

    陈勖也猜不透,因为项宣并未在信中详细提及,他只是叫陈勖想办法将江东义师的各个大将聚拢到一起。

    『以项宣的性格,按理不至于无的放矢,姑且就照他说的做……退一步说,就算项宣觊觎我江东义师的渠帅之位,只要他能迫使杜谧、甘琦、王祀、孙颙等人屈服,使我江东义师不至于四分五裂,叫他当了渠帅,倒也不算坏事……』

    陈勖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