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诸天福运-第2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各个头领手下的人马,其实就是战兵,人多人少还不是他们自己说了算?

    只要差额不要太夸张,基本上就没问题。

    在这其中,当头领的自然能够捞到大笔油水,这些宋江和晁盖也只是睁只眼闭只眼罢了。

    可柴大官人整顿后勤,直接派人核对各大头领手下人马数量,甚至还造了花名册,这是要断了他们的财路啊,怎么可能忍得了?

    原著中,梁山大军滚雪球一般越来越庞大,同时攻打外头强大地头蛇的频率也是越来越高。

    不是梁山好汉真的替天行道,而是山寨钱粮经不住消耗,不外出抢掠甚至连饭都吃不饱了。

    以梁山头领们低劣的素质,若是没饭吃了,偌大的梁山估计也就离分崩离析不远了。

    话说,从这个方面理解梁山接受朝廷招安,很能说明一些难以理解的事情。

    当然,柴大官人还做了一些事情,就让宋江和晁盖很难理解了,甚至有些不悦。

    比如,柴大官人要了水军两位头领,成为后勤部的打渔头领,专门负责在八百里梁山伯打渔。

    另外,他还派遣了部分上山老农,专门开辟了一些水田,搞什么生态循环农业。

    最可笑的是,柴大官人竟然派了柴家庄里的人手,专门选了一处无人小岛,专门饲养鸡鸭鹅以及家猪。

    刚刚传出消息的时候,可把一干山寨头领给乐得不行。

    堂堂前朝皇室后裔,竟然操弄这些贱业,实在叫好汉们看不上眼啊。

    宋江坐不住了,邀请晁盖以及吴用一同上门,希望能够劝得柴大官人重走好汉正道。

    照例又是一桌酒席,不过不再是大鱼大肉和大坛美酒,而是四菜一汤一壶清酒,这就是后勤部成立后带来的直接改变。

    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倒是爽快了,可其中的浪费之大叫人触目惊心。

    动不动就杀牛宰羊,头领们能够消耗的就那么多,半数还是叫身边心腹随从给享用了。

    下面的兄弟哪能不眼红?

    世上之事,从来都是不患寡而患不均!

    尼玛,梁山还只是个草台班子,就把阶级分化搞得如此严重,哪有什么凝聚力可言?

    打顺风仗自然气势如虹,可一旦遇到硬骨头,那就得头领们亲自带头冒险冲锋了。

    话说,梁山鼎盛之时足有兵马十万,其中还有数量不菲的骑兵存在,可打田虎,打王庆甚至打方腊时,都是玩的斗将,将领们都得冲锋在前,简直就是天大笑话。

    好像十万兵马都是凑数的一般,军队规模达到了这等程度,哪里还需要将领亲自冲锋陷阵?

    眼下,梁山几大首脑在后勤部的花厅里推杯换盏,气氛相当的和谐融洽。

    “几位的来意,某家心中有数!”

    柴大官人一点都没客气,待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后,放下筷子直接道:“诸位以为,朝廷会不会派遣正规官军攻打梁山?”

    宋江,晁盖和吴用互视一眼,齐齐点头表示:“会!”

    “那不就结了!”

    柴大官人没好气道:“就是为了以防万一,梁山都得能够自给自足部分粮草,不然被官军封锁了粮道的话”

    “不会吧,官军不太可能做得这么绝吧?”

    晁盖有些吃惊,不信道:“大官人言过其实了吧?”

    “呵呵,最狠莫过于断粮!”

    柴大官人淡然开口:“这是堂堂正正的兵书谋略,只要遇到个心狠手辣的官军将领,这样的事情很有可能发生!”

    宋江,晁盖和吴用一时无言以对

    “梁山本不产粮,若是不好好规划后勤,使得储备粮食能够用得更久,发挥稳定军心的作用!”

    柴大官人话说得很直,丝毫都没有拐弯抹角,悠然道:上次山寨打下祝家庄,连同李家庄和扈家庄一同拿下,所得粮草也不过数万担!

    说到这里,他嘿嘿笑道:“几位肯定不清楚,眼下梁山具体还剩多少粮食?”

    “起码还有一半吧?”

    晁盖有些不确定道,目光下意识看向宋江。

    宋江也有些不确定,试探着问道:“一半应该有的!”

    吴用则是但笑不语,一副诸葛孔明智珠在握的架势。

    眼下的梁山,人马数量不过数千,距离巅峰时期的十万军马差远了。

    就算按照七千青壮计算一天两顿,一顿消耗粮食半斤,一天就是七千斤。

    这还是没有训练的时候,一旦开启训练模式,平均一人一顿起码得有一斤饱饭,不然根本就撑不住。

    而从祝家庄和高唐州劫掠的粮食,超过十五万担,也就是一千八百万斤。

    供应眼下的梁山人马,起码都能吃个七八月!

    可眼下,距离打破祝家庄不过两三月,拿下高唐州不过一个来月时间,山上的粮食储备起码都有一半以上吧。

    可柴大官人的回答,却是大大出乎了宋江等人的意料。

    “不足一半了!”

    大官人目光深沉,嘴角满满都是不屑,冷笑道:“各位头领全都虚报人数,每次索要的粮食数量都严重超额!”

    说到这里,嘿嘿笑道:“眼下有我管理后勤,并且还将各部门人马的花名册全部弄齐,严格按照后勤条例管理的话,剩下的粮食支持半年完全不成问题!”

    “可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啊!”

    不等宋江三个从粮食大为减少的惊讶中回神,柴大官人继续道:“上次梁山为了救某打破高唐州杀了高廉,高俅这厮就是为了颜面都得出兵!”

    此言一出,无论宋江还是晁盖都没有接话,显然心中对此已经有数。

    “为了避免出现意外”

    说到这里,柴大官人笑道:“也就是旷日持久的战争,梁山这边必须加强钱粮管理,希望能够支撑更长时间!”

    “大官人所言甚是!”

    宋江连连点头,感叹道:“也是我等以前疏忽了,没想到梁山损耗粮草如此严重,还请大官人加强管理,也好叫我等心中无忧!”

    晁盖和吴用也都纷纷开口,表示对柴大官人的支持

    “都说开源节流,梁山上数千青壮汉子,个个都是大胃王,吃起饭来真是不要命!”

    等气氛重新变得融洽,柴大官人这才笑道:“眼下能够威胁到梁山的村镇已经没有了,其他村镇也不好随意出兵攻打,不然对梁山的名头影响太大!”

    这话,算是说到宋江和晁盖心里,他们也是为此相当烦恼。

    “破州攻县的话不是不成,以地方厢军的战斗力,实在是不堪一击得紧!”

    柴大官人直言不讳道:“可如此一来,就是彻底的扯旗造反,说实话此时的大宋虽说根子都烂掉了,却还没到墙倒众人推的地步!”

 第三百六十九章 不一样的额梁山后营

    宋江感觉有些莫名其妙,怎么柴大官人开口便说,大宋已经烂到根子里了?

    就他所见所闻,大宋很是繁华锦绣么

    吴用依旧一副智珠在握的架势,不知道的还以为他真的对大宋具体情况十分了解呢。

    晁盖根本就不在意,大宋的根子烂不烂和他关系不大,他只是一个水匪头子罢了。

    “呵呵,有些事情诸位不清楚!”

    柴大官人笑吟吟开口:“大宋在仁宗年间就开始出问题,不然也不会有范仲淹还有后来的王安石两次变法!”

    “要是朝廷没有问题,变法干什么,瞎折腾么?”

    宋江和吴用互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熟悉的神色

    最不爽的,就是柴大官人这等出身高贵之辈的优越感,知晓太多底层百姓和官吏弄不明白的东西。

    “说得太细也没意思!”

    偏偏,柴大官人就是要吊着胃口,悠然道:“诸位只要知晓,眼下的大宋官府收入,超过四分之三都扔进军费之中,而且还有越来越高的迹象,就知晓大宋出了严重的问题!”

    摆了摆手笑道:“这些,暂时跟咱们没多少关系,还是说说某在水泊岛屿上种粮食,饲养鸡鸭鹅和家猪等事情吧!”

    “正要向大官人讨教!”

    宋江也不客气,直接道:“比如如此贱业,按说由大官人这等天潢贵胄操弄,怎么都感觉不妥当!”

    吴用和晁盖纷纷点头,他们心中也是感觉相当别扭的。

    好好一个强人山寨,怎么搞得好像成了一个农家庄园了?

    “还是那句话,不管梁山眼下声势如何,最好都能够自给自足部分粮食物资!”

    柴大官人笑道:“万一要是出现了和官军对峙的局面,也能坚持得更久一些!”

    “还有,山上的老弱妇孺数量也不少,还有一些不太适合征战的青壮,总不能白白养着他们吧,太过空闲也是麻烦,搞不好就要生事,还不如叫他们忙活起来!”

    这理由还真不错,起码宋江等人没法反驳。

    事情就这么不了了之

    很快,梁山前营和后寨,完全变成了两个不同的世界。

    前营秩序混乱,一帮子青壮汉子无所事事,聚集赌博打架时有发生。

    最叫柴大官人看不上眼的,便是数千汉子随地大小便,搞得整个前营臭气熏天,有些地方甚至没办法落脚。

    为了收拾前营的卫生,后勤部特意组建了一个清扫大队,专门将犯了错,但错误不大的家伙塞进去,就负责清理角落里到处都是的肮脏玩意。

    后营这边又是另一番景象

    地面干净整洁,每隔一段区域就有的公共茅厕。

    为了培养后勤部麾下人马的卫生习惯,柴大官人下了严令,同时柴家庄一干庄丁负责具体实行。

    好在这一套,在沧州柴家庄已经实行过了,这些庄丁都十分熟悉,按照柴家庄的规矩办事就成。

    随地大小便,或者不遵守卫生规则的,直接送到清扫大队,让其干活干到吐为止。

    好在后营这里也没多少老弱妇孺,除了宋江的老父亲之外,其余头领的家眷很少搬来山上。

    若非这次高唐州柴家,以及沧州柴大官人家大搬迁,带来了不少的仆妇和丫鬟,后营这里想见个女的都难。

    这些人,在沧州柴家庄都习惯了干净整洁的卫生环境,所以自然而然遵守柴大官人的命令,使得梁山后营很快就成了干净整洁的宜居环境。

    有柴家庄庄丁带头,划拨给后期部的人马自觉遵守,柴大官人只需要做好监督就成。

    后营的卫生环境大好,一干隶属于后营的头领和小头目,习惯了这样的环境后,大多不怎么乐意跑到前营受罪。

    除了搞好卫生环境外,柴大官人还有意在后营,建设成片有规划的居住区。

    随着以后梁山的规模越来越大,上山的百姓和老弱妇孺的数量也会多起来。

    梁山头领虽然习惯性对女色不感兴趣,可总有家眷需要安排,也得有一个不错的居处,总不能住军营吧。

    或许古之良将能够做到,梁山好汉却没这等素质。

    除了严格的卫生条例,还有即将规划的居住区外,柴大官人对隶属于后勤部的各类工坊,还有打渔队相当看重。

    有了前世记忆,一些专门生产日用品,比如酱醋还有棉纺,面粉以及榨油之类的作坊很快建立起来。

    有合用的生产技术,有严厉的规章制度,还有完善的工资保障体系和奖惩制度,这些工坊很快就发挥了作用。

    起码,梁山数千人马在这方面的需求,完全可以做到自给自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