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十三皇子-第2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回到杨县,杨云与等在城门口迎接自己的官员和百姓,一一打完招呼之后,不顾身体的疲劳,来到了杨县县衙。

    封地的主要官员们,也没有回去,都跟在杨云身后,因为他们知道,在现在这种复杂的局面下,杨云回来之后,一定要了解封地目前的情况,并商讨应该采取的策略。

    众官员的猜测是对的,杨云回到杨县县衙之后,马上召集封地的主要官员,一起到县衙大厅议事。

    听到巨远光和郭龙在自己回来之前,已经把封地的官员进行了一次清理。对于没有坚决站在自己这一边的官员,已经离送出境。

    杨云感觉十分欣慰,看来自己选择巨远光和郭龙俩作为封地文武官员的领头人,是明智的。

    紧接着,一些官员又向杨去汇报,在杨云回到封地之前,他们派出了大量人手,化妆成普通百姓,了解到的老百姓的动向。

    封地三县的老百姓,这几年来,他们看着疯地的飞速发展,他们深知,这一切变化都是吴王杨云给他们带来的。

    所以封底三县的百姓,绝大多数都旗帜鲜明的支持杨云,特别是吴县的百姓,他们的态度尤为坚决,许多老百姓都表示,要是朝廷发兵要进攻封地,他们会誓死守卫自己的家园。

    当然,在封地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触及一些人的利益。所以,在封地中,肯定有一些人对杨云和封地众官员充满怨气,比如杨县杨氏家族中,那一些以前家族长老和族老们。

    不过,让杨云高兴的事,封地的官员们早已考虑到这种情况。

    在消息传到杨云封地之后,封地的官员们已经清理出一些,持不满态度的人,要么将他们送出封地去,要么进行严密的监视,防止他们串联和伺机搞破坏。

    接下来,就是讨论封地如何应对,朝廷下旨抓捕杨云命令一事。

    封地的许多官员都认为,既然朝廷已经撕破了脸,封地三县干脆反了,由杨云直接称帝,反正这几年来,封地一直都是一个独立的体系。

    但是有一些官员也认为,还是不应该操之过急,其他王爷的封地一定会有些动作,倒不如静观其变。

    对于这一件事情,杨云在回来的路上,早就想清楚了。

    就算事情发展到现在这地步,杨云从来没有想到过要独立起来,他始终认为,自己是大涪的一分子。

    这个时候,杨云的头脑十分清醒,这个时候如果和朝廷对立,对自己和大涪而言都不是一件好事,以楚国为首的周边国家,一定会乐于见到这件事情。

    甚至,现在这事闹到这种地步,身后很可能有周边国家,有人在推波逐浪,就等着大涪乱作一团,所以一定不能做出自相残杀的事情。

    事情如果闹得无法收拾,最受苦的。还是封地的老百姓,杨云早把他们当作自己的亲人,怎么也不愿意将他们拖入血腥的战争之中。

    所以,杨云趁封地的主要官员们都在这里,便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他们。

    听到杨云的话,在场众人都陷入了沉默之中,许多老成持重的人。都在心中,暗暗的点了点头,不争一时之气,做长久的打算,这才是目前封地最合理的选择。

    杨云的意见很快得到大家的支持,于是大家很快地行动起来了。

    杨云很快写了几封信,分别是送给几位王爷,还有身在西京城的新皇杨献的。

    几封信其实都是一个主题,就是希望看在大家都是杨家子弟的份上,大家都后退一步,化干戈为玉帛。

    在给杨献的信中,杨云还再次向他表明了自己的态度,自己没有反对杨献的任何意思,同时对皇位也没有任何兴趣,只是想轻轻松松的在自己的封地上,过平淡的日子。

    也不知道这几封信能否收到什么效果,但是在这种情况下,杨云也没有什么更好的选择。

    为了预防万一,杨云还下令,让封底的所有官员,加大招募新兵的力度,并且要进行强化训练,争取让这些新兵最快速度,达到可以上战场的地步。

    此外,杨云还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将杨县的城墙加高加厚,改良了城头的大型投石机,还制作了大量的强弩,布置在墙头各处。

    有了这一些设施,封地的防御能力增强了许多,这时候,杨云有自信,就算再来十万八万的大涪士兵,也可以勉强的将他们挡住。

 第三百一十章 五王出兵

    在西京城中,有一座很大的府邸,这个府邸看起来很气派,可以想象这府邸中住的人,显然是非富即贵。

    此时,这个府邸中正有三人在喝茶聊天,显然,他们此时心情都很好,脸上洋溢着得意的神情。

    “现在好了,听说几位王爷已经在封地招兵买马,看来他们双方就要动手了,我们多年来的夙愿终于有机会成功了。”一个年纪较大的人,喝了一口茶有些得意的说道。

    “哈哈,这一次这计谋用的好,终于使得陛下下旨捉拿几位王爷,而我们也成功让几位王爷相信,陛下已经决定要把他们都杀掉,吓得他们都逃离了西京城。”一个文士打扮的中年人也笑着说道。

    “是啊!这样一来,他们双方便没有了缓和的机会,他们打得越热闹,对我们就越有利。”年纪较大的那人又笑着说道。

    “可是,让他们兄弟间自相残杀,我们是不是做的有些过了。”旁边一个华服中年人,有些犹豫的说道。

    “无毒不丈夫,量小非君子,没有一点非常的手段,怎么可能实现我们的目标。”那中年文士接口说道。

    “我们做的一切事情,都是帮你登上大涪皇帝的宝座,瞧你这畏首畏尾的样子,哪有九五之尊的样子。”年龄较大的那个人,看着华服中年人,有些不悦的说道。

    “好,姨父,侄儿听您的!”被这上了年纪的人一激,这华服中年人终于下定了决心。

    “您放心,有我们两人的辅佐,一定会让你登上皇位的。”这中年文士,看着华服中年人,自信的说道。

    “有您们俩人的辅佐,我就放心了,您们放心,当我登基之后,你们就是我大涪的股肱之臣。”

    听到中年文士的话,华服中年人高兴的说道,但看他那畏缩的样子,丝毫没有一点当皇帝的样子。

    新皇杨献要捉拿众位封王王爷,使得几位王爷不得不逃离西京城,已经先后回到了自己的封地。

    这消息现在已经在大涪各地,传得人尽皆知了,大涪上下都在为这件事情议论纷纷。

    大家谈得最多的是,这一下大涪上下一定会十分动荡,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但肯定会对大涪有巨大的影响。

    朝中一些老臣在上下活动,希望面见新皇杨献,让他收回成命,不再针对众位王爷。

    也有人跟几位已经回到封地的王爷联系,希望他们能向朝廷服个软,避免形势越来越恶劣。

    可是这些老臣们的努力,显然没有收到任何效果,他们呈上朝廷的折子,就像凭空消失了一般,没有得到朝廷的任何回应。

    百姓们的担心显然并不是多余,因为在几个月之后,大涪发生了一件大事,让几位王爷与新皇之间的矛盾,到了更加难以收拾的地步。

    五位封王王爷反了,这一消息像长了翅膀一般,很快在大涪上下传播开来,在大涪上下掀起了轩然大波。

    五位朝廷封王的王爷,齐王杨勇、郑王杨泽、福王杨顺、燕王杨河,还有因为封地被攻破,被迫逃到齐王杨勇封地的宁王杨延起兵造反了。

    众位王爷以齐王杨勇为首,指责新皇杨献登基之后,不顾大涪的大局,只顾夺取权利,不顾老百姓的死活,所以要推翻杨献,从皇族子弟中另择贤明为帝。

    这五位王爷,将自己势力中所有士兵都聚在一起,凑成了一支拥有十七八万人的军队,对外号称二十万人,开始向西京城出发,要推翻杨献政权。

    当杨云收到这一消息的时候,呆呆的坐在那里半天没有发声,自己最担心的事情,还是不可避免的发生了。

    在此之前,齐王杨勇也曾派人来联系杨云,让杨云一起参与此次行动,并且愿意与杨云为首,但却被杨云拒绝了。

    西京城中,得到这消息的新皇杨献大为震惊,在次日的早朝上,杨献当着朝中所有大臣,宣布了这一消息,立即使得朝中众文武百官脸色大变,议论纷纷。

    “陛下,兄弟之间哪有这么大的仇恨,还请陛下旨,撤销捉拿他们的旨意,并且收回限制各王爷封地的各项命令,让他们迅速撤兵,回自己的封地去。”

    首先发言的是太尉尹正,这位朝中的一品大员,已经多次有这样的建议,但是杨献却始终没有采纳。

    “是啊陛下,尹大人说得有礼,陛下赶紧下旨吧,我们大涪可经不起这样的折腾啊!”尹正的话音刚落,旁边又有人大声说道,众人寻声望去,说话的是太保周闻。

    太尉尹正和太保周闻都是朝中的一品大员,可在朝中的地位,却和同为一品官员李悦和宇文护不可同日而语。

    在李悦被刺之后,司徒宇文护便成了大涪朝中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第一大臣,在朝中除新皇杨献之外,再无人可以与之相比。

    “两位大人说什么话,陛下堂堂一国之君,怎么可以向他们服软,这样一来,陛下的威严何在!”

    尹正和周闻两人的话音刚落,朝中许多大臣还没来得及发言,宇文护便大声说道。

    “可是司徒大人,五位王爷的二十万大军,可不是那么好对付的,就算将他们剿灭,那也是我们大涪自己的儿郎啊!”听了宇文护的话,尹正有些犹豫,但想了想他还是说道。

    现在宇文护在朝中的权力极大,朝中许多官员都要看他的脸色行事,就连同为一品大员的尹正和周闻都不愿意得罪他。

    “尹大人也太胆小了吧,区区二十万兵马,他能闹出多大阵仗,还有这些士兵,既然跟几位王爷一起造反,那我们也没有必要对他们留情,这是他们自己咎由自取。”宇文护厉声说道。

    “司徒大人说得在理,尹大人,如果我们对这些造反的家伙太过宽容,别人也有样学样,那么我们朝廷还凭什么震慑那些有不良企图的人。”宇文护的话音刚落,立即有一位官员在一旁说道。

    现在的宇文护,在朝中的影响力很大,朝中许多大臣都以他马首是瞻。所以这时候,这些官员们纷纷发言,表示支持宇文护的意见。

    “好了,众爱卿都不要说了,朕意已决,马上调派兵马,镇压这些叛军,绝不能让他们乱了规矩。”见朝中众多大臣都支持发兵,杨献也下了决心。

    众王爷起兵十分突然,让附近的官员们都反应不及,再加上好些官员不愿意和这些王爷们作对,所以在众王爷兵锋所致之下,好些官员都选择了带兵撤离,或者闭城不出。

    不过以齐王杨勇为首的几位王爷,还算比较明理,他们严令手下士足,不可惊扰百姓,所以大军一路前行,倒没产生多少混乱。

    齐王杨勇新得的一个谋士,谋略十分出众,在他的策划下,众王爷的士兵势如破竹,很快就到了,距离西京城只有一两百里的位置了。

    到了这里之后,队伍终于停止了前进的速度,因为新皇杨献匆忙组织起来的三十万大军,在这里拦住了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