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十三皇子-第3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韩国是一个小国家,他们陆上作战的能力本来就比较弱,凭他们赢弱的国力,使无法抵挡住实力恢复之后王琪的怒火的。
所以,韩国国王马上做出了反应,他将私自退兵的前线统帅撤职下狱,还将韩国的土特产一一大量的海产品,送到遂州犒劳王琪手下的将士。
送来的这些东西,目前是王琪正需要的,更何况王琪也知道自己的实力,现在十分需要韩国的支持。
综合各种因素,王琪“大度”的谅解了韩国,重新和他们结成了攻守同盟。
云州的情报系统是最先进的,信鸽可以将各地的情报很快传回。所以当齐远刚刚撤兵不久,郭龙便收到这一消息。
当得知齐远的队伍,正在朝着西京城的方向移动的时候,郭龙吓了一大跳。
要是齐远的大军回到西京城,和城内的大梁将士里应外合,对于围在城外的杨云大军,可是一件十分危险的事情。
思虑一番之后,郭龙马上做出了决定,无论如何要拦住齐远。
郭龙决定,由自己亲自带队,和龙武军新统帅司权一起,带着三万龙武军将士,还有大量的粮草,以最快速度朝栖凤关方向进发。
按照郭龙的想法,大军只要先于齐远赶到栖凤关,守在城关上,纵使齐远手下还有二十多万士兵,但是短时间内想攻下栖凤关也非易事。
而杨云率领的大军,距离栖凤关只有两百多里路,要是尽快赶路的话,只需一天多时间便可以赶到栖凤关,所以即使齐远发起进攻,栖凤关一定可以等到援军到来的。
临走之时,郭龙把守卫云州的重任交给了姚侠和刘海妮,姚侠是最早跟着杨云的一批人,对杨云的忠诚度那是经过考验的,有他守在云州,郭龙很放心。
不过,郭龙唯一有些担心的是,巨远光和朱晨安带走了云州的大部分兵力,而自己现在又带走一部分,现在云州的兵力十分空虚,要是遇到攻击将是很麻烦的一
件事情。
可是现在,郭龙也只得做这样的决定,击败赵焕的大军之后,云州的实力,已经和宇护的大梁相差不远。
现在双方的矛盾已经到了,无法调和的地步,对于云州而言,现在只有想办法击败大梁大军,甚至是活捉宇护才有可能停止这场争斗。
云州现在要做的,就是和时间赛跑,不仅要击败宇护的大梁帝国,还必须以最快的的速度结束战事,因为周边的敌人肯定不会任由云州发展的。
郭龙和司权带着大军,离开云州之后,便一路紧赶慢赶,只用了二十多天时间,就赶到了栖凤关,见齐远的队伍还没有到达这里,众人都松了一口气。
占领栖凤关之后,郭龙马上派人去西京郊外,将他们带来来的粮草物资送给杨云等人,还将这里的情报,向杨云做了通报。
与此同时,郭龙又马不停蹄的布置了栖凤关的防卫事宜,他要将这里守得像铁桶一般,不给齐远任何机会。
郭龙和司权率领大军在栖凤关驻扎了几日,却始终没有发现齐远大军的身影。
齐远大军不攻打遂州,让郭龙万分疑惑。齐远带着大军回来,不想法解除西京城被困之危,他到底到哪里去了呢?
派出斥候打探一番,郭龙终于得到了他想要的答案,原来齐远率领大军根本没有回西京城的意思,而是在附近的一座城池中停留了下来。
齐远带兵驻扎在离西京城三百来里的一座城池里,也没有无所事事。他整日派出手下将领,在附近各地区征集士兵,以扩充它的士兵人数。
现在这局面已经很明朗了,王琪已经实力大损,没有了和大梁抗衡的实力。
现在的大梁,成了杨云和司马护两方势力的对弈,双方都在抓紧一切时间招兵买马,以扩充自己的实力。
而大梁各地的官员和百姓,现在也看清楚了这一局面,大部分人选择了保持中立,观望形势的发展之后再做决定。
而另一部分有先见之明,或者是投机取巧之徒,便开始选择提前站队。因为他们知道,这个时候只要押对了宝,得到的回报是十分巨大的。
在这种情况下,双方的实力都有所上升,虽然新进加盟的都是新兵或者战力不强的杂牌军,但是经过训练之后也是一股实力不俗的助力。
齐远现在不主动进攻,而是在招兵买马。而栖凤关的郭龙,由于兵力实在有限,也不敢主动向齐远发起攻击,只得死死守住栖凤关。
与此同时,在西京城的战场上,近期也没有发生什么战事。杨云知道要想强行攻下西京城难度很大,就算胜利也是一场惨胜。
这样两败俱伤的事情,杨云是不愿意做的,所以他一早便确定了围而不打的方案,要等西京城粮尽,大梁将士主动出城投降。
而西京城中的宇护,得陈远航提醒之后,也有自己的打算,所以也没有主动出城应战,双方的战士处于了平静阶段。
对于这样的局面,杨云十分满意。因为他认为,自己处于外围,源源不断有物资的补给,取得这场战事的胜利是迟早的事情。
可是杨云没有想到的是,一场巨大的危险,正慢慢的来临。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杨云势力将经历最危险的一个阶段。
这一场危险,实际上在一个多月之前,陈远航带兵返回西京城的路上,就开始萌芽了
。
陈远航在返回西京城的路上,以大梁皇帝宇护的名义,给楚国国王赵元让写了一封信。信中主要说了一件事情,就是让楚国派兵进攻云州。
为了打动楚王赵元让,陈远航甚至以云州和遂州作为礼物,承诺将这两州之地割让给楚国。
这一礼物可算不轻,云州和遂州都是大梁比较大的两个州。特别是云州,作为边境州府,以前的大涪,在这里投入了许多,这一个州的军事防御能力在整个大梁都是首屈一指的。
特别是杨云到云州之后,对自己封地进行了大力的建设,杨云超过这个时代的经验,给封云的发展提供很大的帮助。
杨云到封地三县多年,以发展农业、商业为主。特别是几种适合山区种植的农作物,大大丰富了农产品的种类,产量也有了成倍的增长,受到了各地百姓的欢迎。
此外,杨云封地三县的各种小作坊,在周边各国都有很高的知名度,甚至还有漂洋过海的商人,将这里很多十分罕见的产品,运送到很远的地方去。
杨云封地三县的冶炼技术也是领先于这个时代的,这里制造出来的兵器和农具,无论是硬度还是柔韧性,首屈一指的。
杨云到封地三县这几年,把这三个贫瘠的山区县,发展成周边一个新的经济中心,创造出了前所未有的奇迹。
到如今,拥有杨云封地三县的云州,已经成了周边各国都十分羡慕和向往的地方。
现在有机会得到云州,对楚王赵元让而言是一个不小的诱惑。所以陈远航很有信心,将这两个地方抛出来,楚国上下一定会很感兴趣的。
对于大梁和云州遂州之间的争斗,楚国上下表面上显得十分平静,但是却一直密切关注这里的战况。
特别到近期,遂州的王琪基本上已经退出争斗,云州和大梁成了争斗的主角。
而在楚王赵元让眼中,杨云和宇护就是争斗的两只鹬蚌,而自己就是一直在一旁观望的渔翁,一直等待着双方筋疲力尽的时候,轻松得到最后的胜果。
楚王赵元让得到情报,杨云和宇护之间的争斗已经到了最关键的时候,眼看就要决出胜负了。
楚王赵元让觉得,此时已经到了自己这个渔翁出马的时候了。正当赵元让准备召集楚国各领兵将领,策划向大梁进攻的时候。陈远航让人送的信,到了他的手中。
看了陈远航送来的信之后,赵元任不由仰天大笑,正说这一次出兵有些名不正言不顺。刚刚瞌睡来了,陈远航就送来了枕头。
楚王赵元任立即让人,将以兵马大元帅于鲜为首的统兵将领,都召进宫中,和他们商议此次出兵事宜。
相比起动荡的大梁,楚国这一两年来没有什么战事,国中积累了不少粮草和兵器甲胄。
所以楚国上下对这一次的战事,充满了十足的信心,觉得这一次要战胜自己的宿敌,甚至灭了这个国家,可能性都是很大的。
楚国兵马大元帅于鲜,虽然年纪不算太大,但他的个性超出了其年龄的沉稳。
于鲜认为,狮子搏兔尚需全力。虽然这一次楚国占尽优势,但还是需得小心对待,不要轻视任何一个对手。
于鲜的意见,得到朝中许多人的反对,认为他有些危言耸听了。但楚王赵元让却一直站在于鲜一边,认为小心一点是应该的,因为这机会失去了就很难再来了。
第四百零三章 楚国发兵
最后,楚王赵元让力排众议,征集了六十万大军,让他们讨伐云州。
按照赵元让的想法,这一次大战,不仅要拿下云州和遂州,还要以这两个地方为跳板,直接夺取大梁全境,他赵元让要做开疆拓土的一代圣君。
楚国是周边地区实力最强大的国家,但是一次性要出动六十万大军,的确是楚国建国两百多年来,从来没有过的大动作,他几乎是调动了楚国,可以调动的全部兵力。
楚王赵元让没有想到的事,他的这一决定一出,却遭到朝中众多大臣的反对。
大家都认为,对付现在明显实力不济的大梁和云州,没有必要这么兴师动众,耗费钱粮。
但楚王赵元让却下定了决心,因为这一次只能胜不能败。
楚国上下,对于这一次出征十分乐观,有这么多人,就是稍加训练的农夫,带着锄头镰刀,也可以战胜现在实力十分赢弱的敌人,更何况是装备精良的楚国勇士。
这一次出征,可是楚国全所未有的大事,领兵出征的降将,将会很轻松的成为为楚国开疆拓土的名臣,必将载入史册。
这样的大好机会,可是楚国武将人人梦寐以求的。
按照以往的惯例,此次出征的统帅,非楚王最信任的于鲜莫属。但这一次却不一样,楚国朝中许多武将纷纷主动请缨,表示要领兵出征。
为了争得这一机会,这些武将们各显神通,用不同的办法,想要打动楚王。
楚王赵元让是楚国建国两百多年以来,少有的具有宏图大略的明君,但是他也同世上大多英雄人物一样,有一个弱点,那就是英雄难过美人关。
楚国的阳贵妃,是赵元让青梅竹马一起长大的女子,她温柔贤淑,知书达理,美貌大方,还善解人意。
这样的女子,正是楚王赵元让最喜欢的类型,所以我们这位楚王,几乎把所有的宠爱都聚集到这一位阳贵妃身上。
这阳贵妃的大哥,名叫阳乾震,也是楚国一员知名的战将,他非常想得到这一次立功的机会。
最终,阳乾震找到自己的妹妹,在耳边风的作用下,楚王赵元让。启用了这位同样为楚国立下不少战功的大舅子,让他成为这一次出兵的统帅。
但是赵元让也知道,这一次若是失败,那将是楚国的灾难,因为这阳乾震带走的,几乎是楚国全部的兵马。
为了保证万无一失,楚王赵元让让他最信任的将领于鲜担任监军,并且让他这位大舅哥,在做决定之前多听听监军的意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