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十三皇子-第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跨楚国东西面的一道天险,此时想跨过楚江攻击敌人谈何容易?

    无奈之下,杨明只得带着手下众将官,以及二十来万大涪士兵,向被于鲜放弃的扶风城行去。

    一个时辰之后,大军来到扶风城。只见此时的扶风城,再没有几日前楚军严阵以待的情景了。此时扶风城的大门大大地敞开走,城墙之上,没有一个手持兵刃的楚兵。只有一些不知发生了什么情况的的楚国百姓,在城墙之上来回走动着。

    这些楚国的百姓,突然看见一大群穿着大涪军服,举着大涪军旗的士兵走进了扶风城,吓得他们连忙离开,躲进了自己家里,将房门紧紧关闭。生怕这些突然降临的大涪士兵,对他们发起攻击。

    杨明带着大涪士兵走进扶风城,不久之后,就来到一座巨大的府第之前。手下士兵介绍,这一座府地,就是于鲜在扶风城的帅府,是以前扶风城防守最严密的地方。

    可是,此时这一座巨大的府地,里面似乎没有一个人影,为了避免意外,杨云派了几百士兵先行进入这座帅府,搜索一下还有没有隐藏在里边的楚军。

    这一座府第虽然比较大,但是几百楚国士兵很快,就是把这里搜索完毕。

    “报告殿下!我们已搜索完毕,里面没有一个楚兵,只发现了一些桐油,和一大堆一大堆的干柴。”一名小头领,来到杨明面前向他报告到。

    听到这名小头领的报告,杨明点了点头,迈开脚步,准备向这座帅府里面走去。刚走两步,他突然想到什么?马上脸色大变,以最快的速度向后方退去。

    一边退,杨明还一边大声喊道:“让里边的士兵迅速撤出来,快!要以最快的速度撤出来!”

    这名小头领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但是看到平日里,泰山崩于眼前都面不改色的胜王殿下。居然也如此惊慌,他连忙跑进院里,大声命令院内的士兵迅速撤出来。

    本章完

 第一百二十五章 打过楚江去

    杨明也算是反应比较快的了,但是已然来不及了。水印广告测试 水印广告测试这名小头领刚刚冲进院子里不久。从附近的民房里,忽然射出许多燃着熊熊火焰的长箭,飞快的地落入帅府的院子里。

    秋冬季本来空气十分干燥,帅府里面又堆满了桐油和干柴,这些火箭一落在帅府的院子里,马上燃起了熊熊的大火。

    火势蔓延得特别快,转眼之间,整个帅府已经被烈火包围,连站在帅府门口的杨明等人,脸颊都被熊熊的大火烤得通红。

    看着眼前这燃得越来越旺的火焰,杨明脸色铁青。没想到这于鲜就算是撤退了,还在这里给自己留下了一份“礼物”。

    手下的将官连忙把杨明送到安全的地方,一边安排人救火,一边到附近,搜索纵火之人。

    费了好大的功夫,大家终于把这火焰给扑灭了。但是最初进入帅府里边的好几百士兵,有接近一半的人,葬身于火海之中。

    同时,这一座偌大的府地,也被烧得不成样了,短期内没法再住人了。

    而去搜索纵火楚兵的大涪士兵,也很快回来了。但是,他们没有抓到 一个纵火的人。等他们跑过去的时候,躲在这居民房中的纵火者,大多很快跑掉了。好不容易围住几个,没有等他们上前抓捕,这些人都拨剑自刎了。

    这一个消息传入胜王杨明的耳中,最初他越听越生气,使得旁边的侍卫,都不敢和他说话。但突然,这杨明又笑了起来:“好,你个于鲜。有点本事。不过,遇上你这样的对手,本王才觉得这仗打的有点意思。”

    忽然想通了这一点,杨明心情立即好了起来。他安排人,将在帅府中被烧死的大涪士兵。还有,为了不被大涪士兵抓住而自刎的楚国士兵,全部给埋葬起来。

    从于鲜派楚军攻击大涪营帐,以及之后悄然从楚江西岸撤回楚江东岸,甚至于帅府之中这火攻之计,杨云都在杨明的身侧,目睹了这一件件事情的发生。

    虽然没有参与到其中,杨云觉得。自己还是很有收获的。他来到这个世界,掌握了比这个世界人更多的知识。所以许多事情,他有前瞻性,有不同于别人的想法。

    但是,杨云也深深地知道,这统领大军和行军打仗,都是自己的弱项。只有在杨明与于鲜,这些精于指挥作战的人跟前,自己才能很快成长起来。

    在自己的营帐之中,杨云与巨远光、郭龙和姚侠等人讨论过这一段时间的战事,让他明白了许多东西。

    总体上来说,这杨明和于鲜,都是这个时代,不可多得的将才。这一阶段的战事中,杨明率领大涪军队,夺回了旬阳关、旬阳城以及占领楚国在楚江西岸含扶风城在内几个城池。从战略上来说,大涪是取得了大胜的。

    可是从具体作战的过程中来看 ,这一仗,楚军败的也不算惨,因为他们保存了有生力量,有了很快卷土重来的可能。

    并且从整个作战过程来看,大涪军队之所以能夺得这么多的土地,关键就在于姚老都

    本章未完,请翻页

    尉的一封信。才能使大涪军队有机会突袭旬阳关。然后,趁于鲜来不及做出反应的时候,很快夺得了几座小城,从而造成大涪军队战略上的优势。

    从这一段时间发生的种种事情,杨云,也进行了一番总结。对于战场上如何把握稍纵即逝机会,如何做出正确的抉择,以及如如何随机应变。这些他都有了新的体会。相信在以后带兵的过程中,能给他很大的帮助。

    在这扶风城之中,有一个很大的院子,院子的人已经全部撤离。里边值钱的东西已经搬得差不多,但院中的一应设施,都还完好无损。

    这一个院子 ,成了杨明目前临时的驻地,也是大涪军队临时的议事中心。

    在这里,此时正进行着一场激烈的讨论。讨论的议题,是根据目前的情况,究竟是死守楚江西岸。还是借助目前大涪军队高昂的士气,杀过楚江杀到楚国的大本营去。

    持双方观点的大涪众将官,分为两派针锋相对,各自陈述自己的理由,而坐在上手的杨明却一句话也没有说。指挥作战多年,他已经养成了习惯,充分听取属下的一些建议,然后再做出自己的决定。

    见争论的双方已经拿不出新的观点,杨云就让这些将官们各自退下,然后他独自坐在这屋子之中。思考了足足一个多时辰,终于做出了最后的决定。

    打过楚江去,当杨明的脑海里闪过这个念头之后,它就深深的存在于杨明的脑海之中,始终挥之不去。刚才。这些支持打过去的大涪官员的话,杨明觉得有一些道理。但真正让他做出决定的,是他心中的一种不甘。

    这一次虽然成功的将楚军赶到楚江东岸,占领了一大片土地。但是在杨明心中,却没有一点胜利的感觉。他反而觉得,在和于鲜斗智斗勇之时,自己一直处于下风。

    虽然杨明一直没有名言,但是他的心中却总是窝着一股火,就是心中的这一股火,让他下定决心。要打过楚江去,找到于鲜,堂堂正正的将它击败。

    这一念头存在于杨明的脑海之后,就像一团熊熊的火焰,在他心中越烧越旺,他很快做出了决定。

    让手下众将官,在楚江西岸上游和下游搜索各类船只,准备趁着目前楚江水位比较低的时候,渡过楚江,杀向楚国腹地。

    杨明下达命令之后,二十多万大涪士兵马上行动起来,开始四下寻找渡江的船只。于鲜在离开楚江西岸之前,将扶风城和周边值钱的东西都带走得差不多。

    渡河之时,楚军又把楚江西岸,稍大一点的船只全部征用了。但是,江边的老百姓用的小船,他们却没有带走或者是毁灭。所以,大涪士兵沿着江岸一路搜寻,找到了无数条小船。

    这些小船虽然比较小,但是要带着,几个人渡过楚江还是没有问题的。但是现在面临的问题是,于鲜已经在楚江东岸做好了防御工作。想凭这些渔船成功到达楚江东岸去,那几乎是不大可能。

    大涪士兵也曾做过了一些尝试,利用这些渔船,向楚江东

    本章未完,请翻页

    岸发起攻击。哪想到这些渔船刚到江中心,就遭到楚国士兵猛烈的攻击,在损失不少人手之后,杨明只得让这些士兵撤回楚江西岸。

    看来强攻是不行了,就算强行登上楚江对岸,也会损失不少人手,这是杨明一贯不喜欢的作战方式。

    其实,在决定过江的时候,杨明便知道会受到对方的阻击。所以,他早就知道,要想以强攻的方式,渡过楚江,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于是他早就做了一些安排。

    几天后的一个夜晚,从楚江东岸划过来一条小船。这条小船上的船工,显然对地形十分熟悉。他成功的避开了 两队的搜查,在一个偏僻的地方登上了岸。

    船上一个渔民打扮的汉子,上岸之后,以最快的速度,向扶风城奔去。很快,这名汉子出现在杨明所住的院落门口。

    原来这汉子正是由杨明所派,他的任务是深入楚军腹地,去和一个重要人物见面,传递一个重要的消息。

    当这个汉子把一封书信,交到杨明手中之时,看了书信的杨明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楚阳城是楚国的都城,也是楚国最大,最繁华的城市。在这座城市的最中央,有一个金碧辉煌的巨大宫殿,这宫殿所在的位置,就是楚国权利的中心楚王宫。

    楚王赵元让这段时间十分头疼,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在楚阳城了传出了这样一个消息。说是前方统帅大军的兵马大元帅于鲜,被大涪收买,没有作出什么抵抗,便放弃了楚江西岸的大片土地。

    甚至还有人传言,于鲜占领旬阳关和放弃旬阳关,都是和杨明商量好的。要不然,只凭着几千老百姓都能守住的旬阳关,怎么会被大涪人轻易夺回去。

    这种传言越传越真,有人信誓旦旦的说道,于鲜已经和大涪胜王杨明商量好了。杨明将会帮助于鲜登上楚王的位置,而于鲜将用割让大量楚国土地作为回报。

    这些传言,起初只在很少一部分楚国百姓中传播,但就在几日之间,迅速传播开来,几乎楚阳城中所有的百姓都知道了这件事情。

    这消息,很快在楚阳城城中引起了恐慌,不断有官员上书楚王赵元让,请求楚王撤掉于鲜楚军统兵大元帅一职,回楚阳接受调查。

    对于众官员的意见,楚王赵元让开始并未予以理会,但是上书的官员越来越多。甚至到了最后,楚王的大哥,亲王赵元任领着几百名楚国官员联名上书,要求撤掉于鲜楚军兵马大元帅一职。

    一直对于鲜信任有家的楚王赵元让,在众多朝臣的苦谏之下,终于动摇了对于鲜的信任。踌躇多日之后,赵元让终于下旨,让于鲜暂时将前线兵马交由副手带领,自己回楚阳向楚王汇报前方情况。

    从这份旨意中可以看出,即使在这种压力之下,楚王赵元让还是对于鲜表现出足够的信任,只要于鲜能够孤身回到楚阳城,一切谣言将会不攻自破。

    可是,于鲜的反应,却完全出乎了楚王和朝中许多大臣的意料。

    本章完

 第一百二十六章 涪军过江

    于鲜不仅没有听从楚王的圣旨返回楚阳,甚至还带着二十多万大军,离开了楚江岸边,将大军驻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