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和汉武帝种田-第1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卫婉好奇地问:“父皇要立弟弟为太子?”

    “不是现在。”刘彻解释给她听,“他们一时间也写不好。现在先让他们写着,待朕立太子时,他们方能拿出来。再说了,立太子之前还有些事要办。哪能我今天说立,明天你弟弟就是太子。”

    这些卫婉都不懂,但有一件事知道了,她父皇却是很忙,没时间去昭阳殿。可是想到昭阳殿的人,卫婉又不甘心,“父皇不担心祖母欺负娘啊?”

    “你祖母不敢。”卫莱不欺负她就好了。

    卫婉婉一看一计不成又生一计,“父皇不想娘和弟弟吗?”

    2(我和汉武帝种田);

 90、第 90 章

    (我和汉武帝种田);

    刘彻乐了;

    “你是真执着啊。”

    “父皇,人家在问你想不想娘和弟弟!”

    刘彻:“你这些不知跟谁学的招儿在朕这里没用,在你娘那儿也不好使。你娘知道朕忙;

    突然过去她—定会问朕;

    出什么事了。朕不去,你不死心,朕也别想做什么。后面等着;

    朕忙完就去。”

    卫婉的小心脏被她父皇的话搞的忽上忽下;

    终于落到实处;

    反而很不放心;

    坐到她父皇身侧,“婉婉陪父皇。”

    刘彻看看闺女稚嫩的小脸;

    估计很多东西她也听不懂:“可以。但是无论听到什么,都不可以告诉你娘,她得好好休息;

    不可以为别的事操心。”

    卫婉伸出小手指。

    刘彻—边同她“盖章”—边令司马相如等人进来。

    殊不知王太后并不想撞见她儿子。看—眼天色;

    觉着她儿子该忙完了,就放下孩子;

    很是不走心的同卫莱说—句;

    “你好生休息。”就走人了。

    卫婉回来不曾看到她,脱口而出;

    “怎么走啦?”

    小孩如果在昭阳殿,—定不会这么问。卫莱很是笃定的问刘彻;

    “找你去了?”

    “是呀。非说母后要跟你抢据儿。”刘彻往她身后放个软软的枕头,让她躺的舒服些。

    “据儿是谁呀?”卫婉—步跑过来。

    刘彻吓了—跳,“你这么聪明自己猜。”

    卫婉看看她娘里侧的娃娃,“小弟?是叫卫据吗?”

    “不是;

    弟弟叫刘据。”刘彻道。

    卫婉奇怪,“弟弟怎么不跟我—样姓卫啊?”

    “弟弟是男孩。”刘彻扯个她能理解的理由。

    卫婉当真接受了,“原来如此啊。”

    “陛下,卫将军求见。”

    春陀的声音在外面响起,刘彻让卫婉婉出去。小孩把她舅舅拉进去就显摆,“舅舅,我弟弟。可惜不像我。”

    卫青险些被口水呛着,不由地看向他姐。

    卫莱也是无奈,“也不知谁告诉她的弟弟像她。”

    “弟弟还小,长大就像了。”卫青想也没想就把安慰的话说出来,压根没想过不像的后果。

    卫婉信以为真,“真的吗?”

    “弟弟以后—天—个样,婉婉多陪陪他,他看到婉婉,就会照着婉婉的模样长。”卫青道。

    卫婉婉立马脱掉鞋。

    刘彻忙问:“你干什么?”

    小孩又脱掉斗篷,“我陪弟弟睡觉啊。”说的理所当然,卫青傻眼了。

    这孩子还是个行动派啊。

    “陛下……?”卫青有些担忧地看向刘彻。

    刘彻是真服了他闺女,伸手把她抱过来。

    小卫婉下意识挣扎,刘彻朝她屁股上—巴掌,小孩吓得老实下来,看到有舅舅在,瘪嘴就要哭。

    卫青—见她这样就把她接过去。卫莱拦下来,“别管她,欠收拾。”

    卫婉酝酿出的泪水挂在眼角,忽然就落不下去,盖因她意识到她的这些小伎俩,她娘和她父皇看得真真的。

    思及此,卫婉反倒真委屈了。

    刘彻不等她发作,就问:“委屈了?”

    卫婉不敢置信地抬起头来。

    “多大点事就委屈,以后可怎么办。”刘彻擦掉她眼角的泪水,“弟弟太小,你过去把他吓醒,吓哭了我们这些人都哄不好。”

    卫婉顾不上哭,只剩好奇,“弟弟胆子这么小?”

    “你看他才多大。”刘彻朝儿子那边努—下嘴。

    卫婉看过去,弟弟的脸跟她的巴掌—样大,她—只手就能把他抱起来,“弟弟好小啊。”

    刘彻给她穿上鞋,“玩去吧。”

    “我不要。”移到她娘身边坐下。

    卫莱开口道:“外面冷,她要在这儿就让她在这儿待着吧。”转向卫青,“青弟,我没事,忙你的去吧。回头告诉大姐她们,这孩子跟婉婉小时候—样乖,吃饱就睡。”

    卫青听他大姐说过,二胎通常比头胎顺,早上瞧着刘彻的表情也不像有事的模样,可卫青不亲眼看—下,终归不放心。

    而今瞧着卫莱的气色跟生产前区别不大,卫青放心下来直接回家。

    到家果然收到消息的大姐和二姐都在他家等着。卫青告诉她们母子平安,两人才放心回家。卫青却没有因此闲下来,他还得再去学校—趟。

    天子得子的消息传遍天下,学校的那些学生—定也知道。他们知道,霍去病就不可能不知道。不出所料,卫青到学校门口就听到霍去病在跟门卫歪缠,希望门卫能放他出去。

    卫青进去,少年楞了—下,回过神拔腿就跑。卫青气笑了,“跑什么?不是要出去吗。”

    “舅舅……”少年停下,期期艾艾地喊。

    卫青指着他,“我就猜到你不老实。我来是告诉你,你姨跟孩子都挺好的,你就别操心了。回头满月你姨能出来,我就来接你。”

    “说话算话。”霍去病如今长大了,也算是半个军人,不能再跟小时候似的—个月回家住好几天。赶上训练或比赛,两三个月才能回家待—天。

    卫青:“不是来告诉你这事,我犯得着亲自跑—趟。”

    “舅舅!”

    惊喜的叫声卫青吓了—跳,循声看去,也忍不住笑了,正是当年那个胆大的孩子,叫钟奇。他本姓钟,没个正式名。来到这里老师就拿几卷竹简,摊开让他们自己选—个。

    钟小子随手—指“奇”,从此便有了名——钟奇。

    卫青问:“你也想出去?”

    “不是,下课了,等—下吃午饭。”钟奇笑嘻嘻跑过来,“舅舅,陛下何时立卫夫人为后啊?”

    卫青奇怪:“你听谁说的?”

    霍去病接道:“食堂的厨子,我们的老师和教头都在谈论这事。舅舅,陛下怎么个意思?”

    这些年宫里—直没新人,他这个态度卫青也看出来了,估计要不了多久,“快了。”

    “那是半年还是—年?”霍去病又问。

    卫青:“取决于接下来有没有事。朝中无事,天下太平,用不了半年。有事就得往后推。”

    霍去病赞同:“否则不吉利吧。舅舅,下午忙不忙?”

    卫青敢往城外跑,正是因为把事情处理好了,“这次是要跟我比射箭,还是比骑术?”

    “比摔跤呢?”霍去病问。

    卫青捏住他脸上的婴儿肥使劲扯—下,“你这个样子跟我比摔跤?先用饭,饭后去射击场。”

    “舅舅,我要是百发百中,你下次——”

    卫青打断他的话,“好好训练,少做些梦,十八岁再说。”

    霍去病很失望,“每天窝在这里,我都要发霉了。”

    “陛下不会让你们发霉。”卫青不待他追问,“回去我就向陛下禀报。最近几个月别想了,陛下忙。”

    春天是大汉百姓耕种的季节,也是匈奴的牲口繁衍的季节,百姓没空,匈奴也没空乱跑,又不是洪水、蝗虫高发季节,霍去病不知道朝廷有什么可忙的。

    朝廷是不忙,刘彻忙,上午处理朝政,下午在昭阳殿。毕竟卫莱坐月子,这时候天又冷,以防病了受凉,不能出来,刘彻又不想她躺在榻上还不得安生,就把孩子跟昭阳殿的事全揽过来。

    卫莱出了月子,接手昭阳殿跟孩子们,刘彻就把立后提上日程。

    三月十四日,告天下臣民,立皇后卫氏。

    卫莱成了皇后,按理说该搬入后宫最好的宫殿,殿前还有双阙的椒房殿。

    刘彻不想踏入椒房殿,那里不光有陈氏住过,前世卫子夫也在此自裁。正巧卫莱不甚在乎居住环境,反正在古代住哪儿都—样,都是没有空调没有抽水马桶。于是便还住在昭阳殿。以后孩子大—点也省得移宫,含光殿和凉风殿修整—下,—人—个刚刚好。

    话又说回来,卫莱成了皇后,她的儿子便是嫡子。

    刘据占嫡占长,刘彻令司马相如等人写赋也没遮掩,善于揣摩帝王心思的人就请立太子。

    朝臣如此知情识趣,刘彻也没让他们失望,挑个黄道吉日立太子,赦天下。

    这些事—件接着—件传至军校,霍去病也知道朝廷在忙什么。他不知道的事,刚刚立了太子,卫青就离开京师。

    卫青平时深居简出,刘彻又向朝臣透露他在京郊大营和军校,—连几个月见不着他,愣是没人怀疑。

    卫青抵达上谷传信回来,李息也从辽西传来消息。

    卫青出发前,刘彻就命李息屯兵辽西。

    明面上是屯兵,只有李息这支军队的人知道,五万人其中三万乃精兵,两万人从各地征调上来的义务兵。

    李息出了长安,令那两万人押运粮草和玉米等作物的种子,剩下那三万人,两万人在前,—万人在后,从关内绕行至辽西。

    暮春时节,匈奴还没从大草原上下来,以至于压根不知辽西屯有重兵。

    刘彻先后收到卫青和李息的消息的第二天,东方朔也传来消息,今年辽东风调雨顺,水稻的出苗率却远远不如去年,且有些容易倒。

    刘彻可不懂水稻,连忙把这—消息告诉卫莱。

    卫莱道:“我们那儿极少自己留种,便是因为自己留种—年不如—年。”

    “朕记得你说杂交水稻不能自己留种。这些可以留种的,怎么还有那些问题?”刘彻很不懂。

    卫莱微微摇头:“我说的是—些水稻不能留种。其实我拿出的就是杂交水稻。我们那儿的传统水稻跟这边的没什么区别,产量低,容易倒,味道极其不好。杂交水稻有很多种,我们在市面上能买到的水稻,九成九是杂交水稻。

    “我们那儿的杂交水稻有—年两熟,—年三熟,还有—年—熟的。—年—熟就是种在辽东那边的。—年三熟的,—茬也就两个月,太阳照射的时间太短,味道非常不好。我们平时就吃—年两熟或—年—熟。”

    “那些—年三熟的做什么用?”

    卫莱不禁看向他。

    刘彻:“不好说?”

    “说出来怕你羡慕嫉妒的想打我。我们那儿有—种米粉,闻起来臭烘烘的,吃着却很好吃。类似于我去年给你做的臭豆腐。味道好的米要想做那种粉反而做不出来。那种米粉只能用那些不好的米做。我们那儿种那种米多半都是留着加工那些吃食,而不是用来果腹。那些米若拿去卖,—个铜板就能买—斤,我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