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和汉武帝种田-第1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彻点头。
“今年?”卫莱又问。
刘彻抿一口茶,“各地严密防守,百姓都不出去,匈奴再来也讨不到便宜。再说,快入秋了,匈奴得考虑迁徙,今年可能不会再出来。明年开春,朕会令仲卿先去朔方等地屯兵。一旦发现匈奴的踪迹再出兵也不迟。匈奴若是得到消息,迟迟不出来,就算了。左右仲卿年轻,朕也有去病,不像以前不知道,恨不得立即把匈奴按下去。朕有的是时间同他们耗。”
“这些我不懂,你怎么想的就怎么去做。”卫莱道:“听你说到去病,还在军校?”
刘彻:“到秋让他出来。”
“军校那边今年得有不少人吧?”卫莱问。
刘彻算了算:“百十个。多是当年跟他一起的那些小孩。”
“还由着他像以前一样带兵?”卫莱问:“他们一日三餐顿顿吃得饱。百姓家的孩子一日两餐。早上吃的少,中午吃不饱,可没法跟他们比。出身平民的身体可扛不住。”
刘彻:“朕会选一批人出来,养个两年,身体有所改变,再让他们随去病出去。”
“这样还行。文科学校呢?”卫莱问。
刘彻想想最新情况:“人不少,但都不懂规矩,参差不齐,先养一段时日,朕再派人过去。”忽然想起一件事:“东方朔快回来了。届时让他选是去封国为相,还是乐意去学校当个校长。”
辽东太守回来去封国为相,并不是贬谪,去学校才是。然而,东方朔并不想去封国。他怕以后再想回京就难了。
皇帝亲自办的学校,虽然跟太学没法比,也没有正儿八经的名字,东方朔觉得皇帝陛下这是要培养自己的心腹。这些孩子如今看着不起眼,十年二十年后,极有可能又是一个“卫大将军”。东方朔已有妻有子,他不为自己考虑,也要为儿子着想。盯着这些孩子学好,将来也能帮衬他儿子一把。
他到了封国,封国王爷安分守己还行,要是跟早年的淮南王一个德行,他要么同流合污,要么被秘密处死,实在不保险啊。
入秋,东方朔全家抵达京师,在城里弄一处房子,又在京郊置办一处。安顿好,东方朔前往学校,到门口猛然停下,不敢置信:“中常侍?!”
春陀回头:“东方先生啊?你回来了?”
东方朔入宫述职不见春陀,找人一问才知道他早已不在宫中。至于在哪儿,黄门也不知道。东方朔还以为他知道的太多,被陛下秘密处。
东方朔使劲眨一下眼睛,确定他是人不是鬼,往前走两步,“您怎么在这儿?”
“你猜。”春陀调皮地说。
文科学校跟军校就隔一条胡同,东方朔站在文科学校门口,抬眼就能看到隔壁的军校,于是就问:“陛下在那边?您来找陛下?是出什么事了吗?”
作者有话要说: 新文《八十年代我们俩》已开,因为刚开,搜名字还搜不到。感兴趣的从作者专栏进去可以看到
2(我和汉武帝种田);
106、第 106 章
(我和汉武帝种田);
饭后走一走;
活到九十九。
春陀能有什么事,不过是饭后遛弯罢了。
“陛下很少过来。”只是每次过来都搞突袭。
这边是上林苑一部分,从上林苑到这边有个很大的偏门;
不需要出外墙就能进来。上林苑里面除了孩子,就是拿着朝廷俸禄的禁卫、小吏和匠人;
没有一个闲杂人;
安全的很,皇帝驾临不需要提前封路清道;
他们使人在门外守着都来不及,只能每天兢兢业业。否则忙活了九十九天;
第一百天正想松懈;
陛下偏巧就来了;
那前面做的可就全打水漂了。
春陀没过来之前,以为这是个好差事。过来之后;
发现确实是个好差事,每天最大的事是盯着饭菜,晚上去宿舍看一下;
免得皮小子半夜不睡玩摔跤。
可就是饭菜麻烦。
当厨子辛苦;
有点小钱的人都不爱做;
庖厨这些人多是穷苦人家出身;
没有讲究的条件,那卫生习惯,春陀见着直皱眉——他们能一边挖鼻孔一边淘米。
春陀硬生生盯一年都才给他们改过来;
其中还用上了威胁恐吓。
今年能松快一些,春陀也没敢大意,但也不能整天盯着他们,否则会把人给逼疯了。
春陀就养成一个习惯;
饭后在上林苑里面转悠,转悠一个时辰,该准备午饭了再进学校。
今天同往常一样,春陀不急着回去,就抄着手问:“东方先生听人说陛下在这里,来寻陛下?”
东方朔道:“不是。我以后在这边做事。”
“这里?”春陀当真惊讶。
辽东待多年,回来就在上林苑,怎么可能啊。莫不是辽东太冷,他叫那边的严寒给冻傻了。
东方朔见状顿时有些许不好意思,“陛下任命我为这所学校的校长兼老师,俸禄跟我在辽东差不离,我觉得不错,离家人也近,就过来了。中常侍又怎会在这里?”
春陀没料到真像他猜的一样,“巧了,我也是。”
东方朔一时没懂,这个“也”是几个意思,“你是说……?”
“以后你我便是邻居。”春陀笑眯眯说。
东方朔惊得久久回不过神来。
春陀:“没想到吧?”
东方朔连连点头,“此事是不是没几个人知晓?”
春陀不答反问,“陛下做事还要向谁禀告?”
并不需要。好比东方朔这次,刘彻就没在朝中讨论。
军校的那些孩子有些还跟卫青去过战场,由于在学校都认真学习骑射,身体也好,碰上匈奴并没有丢了性命。但也没有再出一个用兵如神,胆大心细的卫青,因此并没有引起三公九卿士大夫的注意。
有些人甚至还觉得刘彻把天下的孤儿都弄去学校,不过是为了赚个好名声。然而,他们不知道,刘彻并不在乎文人怎么议论,史官怎么记载。
刘彻又从卫莱那儿得知,后人对他的评价尚可,就越发不在乎。可惜,就算刘彻同他们说实话,也没人相信。包括东方朔。
东方朔告别春陀,到学校就找几个老师了解孩子们的情况。得知个个目不识丁,东方朔顿时想给自己一巴掌。
汉朝总人口不过三千万,封国的人刘彻没法插手,除了封国,人口就更少了。如今有棉花和玉米,朝廷又用实际行动告诉国人,在老家过不下去,还可以搬去辽东。百姓出路多了,路有冻死骨的情况自然也少了。
以前每到一个村都能收几个孤儿,以至于军校那边一次就收了一千多。这次文科学校却只收了一百多人。
东方朔来之前刘彻大概跟他解释一下学校里的情况,又问他要不要找两个帮手。东方朔觉得不用,一群小孩子而已,学校也不是没老师。
学校确实有老师,每个孩子还都有一套四书五经和一套文房四宝,只不过还在库房,等正式上课再发到孩子手中。问题是作为过来人,东方朔很清楚教一群目不识丁的小孩子入门多难,更别说看四书五经。
东方朔唉声叹气半天,想到了一个方法——编启蒙书。
东方朔确实是个有抱负的好青年。怎奈生不逢时,来到刘彻这一朝,还是前期,不是后期。前期朝中各种人才不缺,唯独缺将军,他又不擅长。东方朔挺抑郁的。本以为他还年轻能熬死几个,结果又出了公孙弘、主父偃等人。
东方朔不再惦记三公九卿的职位,又不甘于平凡,很想流芳千古。他觉得若把这启蒙书编出来,说不定史书上真有他一席之地。
东方朔文采不错,不愁写不出东西来。这些孩子还小,有许多都不会说官话,现在正教他们说官话,这样以后上课才能听懂。他完全可以用这段时间编书啊。东方朔越想越觉得这个法子可行,当晚就着手准备。
大雪纷飞,天地都安静下来,温室外响起脚踩雪花发出的“咔哧、咔哧”声。
刘彻搓搓有些冰凉的手,抬眼看去,黄门进来。
“陛下,东方先生求见。”
刘彻捏捏眉心:“让他进来。”
欢天喜地的拜下去,东方朔就迫不及待地把手里的东西呈上去。
刘彻接过去一看,顿时一言难尽。
东方朔脸上的笑容消失。
刘彻叹了一口气,揉揉眉心,“你是不是没往军校去过?”
东方朔没听懂。
刘彻:“军校那些小兵并不是一天到晚的学骑射。”
“微臣知道,还要读书识字。”东方朔说出来,心中有个不好的预感。
刘彻:“猜到了?”
“有,有启蒙书啊?”东方朔结结巴巴问出来,觉得不可能,“微臣并未看到。只看到四书五经。”
刘彻又想叹气,“四书五经是那些印刷匠人得闲时印的,库存多,朕令他们提前送过去的。朕起初令人寻孤儿,长安这边寻到六个,然有五个他们的亲戚都表示可以照顾他们。那些孩子也愿意跟着亲人。朕估摸着顶多有二三十个,就没打算印书,待他们可以上课了,你去找春陀,那边闲置的书足够了。
“孰料匈奴又偷袭边关百姓,很多家庭妻离子散,多出来许多孤儿。那边的书不够,朕就令印刷厂再印一些。瞧你刚刚高兴的劲,这些日子一准忙着编书,等着惊艳所有人,什么都没管,也不知道启蒙书极有可能已经拉到库房。”
东方朔还真知道库房多了一批书,就在半个月前。
印刷厂不赚钱,造纸厂赚钱,完全可以给工人放暑假和寒假。
书拉过来的时候,管事念叨一句,那边人真舒服,腊月二十就可以回家,正月初十再回来。当时东方朔只顾羡慕那些人,压根没看清单,潜意识以为又是一些儒家的书籍。
“这本书……?”东方朔惭愧又尴尬。
刘彻道:“先放这儿。朕改日令太学博士看看,可以用就印一批送往各地。”
东方朔心中大为震动,就差没热泪盈眶,“微臣拜谢陛下!”
“以后别再自作聪明。这样的事你可不是第一次干。”
东方朔想起他吓唬侏儒那次,“微臣不敢。”
“别给朕把你贬为庶民的机会。”
东方朔连忙说:“微臣不敢。”
刘彻抬抬手,东方朔退出去,才发现额头上全是汗。
刘彻拿起朱笔,看到手边书上,“启蒙”两个大字,无奈地摇摇头,合上奏章前往昭阳殿。
在卫莱跟前,刘彻是想说什么说什么,不用担心,无所顾忌,久而久之,想发牢骚就找卫莱。
卫莱对汉朝这些人很感兴趣,也喜欢听八卦,真的很捧场,刘彻也看的出来,所以到昭阳殿,就把书往方几上一扔。
天气太冷,卫莱给卫婉放了假。卫婉和她母后下围棋,顺便教她弟弟。
刘彻这一下正个棋盘乱了,卫婉气的霍然起身。
刘彻问:“想打朕?”
卫婉不敢,“你——简直不可理喻。据儿,咱们走。”
“不走,不走。”小太子窝在他母后怀里可舒服了,“姐姐去哪儿?”
刘彻:“姐姐饿了。”移到卫莱身侧,正想坐下,被他女儿一下推开。
刘彻气笑了,“她先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