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和汉武帝种田-第1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彻抬抬手,怕了他娘:“朕不说总行了吧。不知道的人还以为皇后是您女儿,朕是个赘婿。看您这样,想来不缺什么,那朕可就走了?”

    要是搁宫里,太后心里多少有些失落。而今人在上林苑,就跟她住在未央宫似的,想见天天都能见到,太后不稀罕了,烦的摆手让他滚蛋。

    刘彻出了皇宫,整个人像脱掉厚厚的铠甲,心态都跟着轻松了。

    翌日一早,玩心大起的刘彻就带着儿女往林子里钻。

    上林苑宫殿不多,房屋之间离的较近,太后能选择的不多,不想离她儿子太近都不行。太近的结果是太后出来遛弯,就看到皇后在瓜田里摘黄瓜。

    太后还以为看错了,走近一点,看到她儿媳妇穿着短褐,衣袖还挽到手肘,跟田间劳作的农妇没两样。太后不禁感慨:“这个皇后,真能弯得下腰啊。”

    “皇后为何不让奴婢们摘?”婢女奇怪。

    太后笑着说:“说这话你就不懂了。皇后这样说明没忘本啊。当了这么多年皇后,还跟以前一样,多难得。你都不能怀疑她是做给皇帝看。”

    “奴婢听禁卫说,陛下进山了。”

    太后:“哀家也听说了。是不是觉得皇后亲力亲为更难得?”

    那婢女很是赞同。

    其实都误会卫莱了。

    如今天还不是很热,卫青和霍去病事情多就没跟着过来。打算入伏后再搬来。

    黄瓜可以当成水果吃,也可以做拍黄瓜,可以做黄瓜炒鸡蛋,也可以切成丝拌面等等。夏天大部分人都不爱吃油腻的,包括卫青一家三口。

    卫莱下地,不过是在琢磨今天能摘多少,够不够分。若是不够就明天再摘,然后给卫青和霍去病以及她大兄和三弟四弟送去。

    卫莱隐隐听到太后的声音,还以为听错了。回头看去,真是她婆婆,连忙放下衣袖,前去行礼。

    太后微微抬手:“无需多礼。摘了多少?”

    “儿媳打算明天再摘。”卫莱连忙补一句,“母后想吃,儿媳这就去摘。”

    刚吃饱,太后是什么都不想吃:“明天吧。今天哀家没胃口。皇后,哀家以前听人说,皇帝每次来这边都要把大将军和冠军侯带来,这次怎么把他二人留在城中?”

    卫莱:“仲卿管着全国军队,去病忙着练兵,都没空。”

    “练兵?”太后很奇怪,匈奴逃至漠北,四海无战事,练什么兵啊,“哪儿又出事了?”

    卫莱就知道她会这样问:“四海升平,暂无战事。”

    “那练什么兵?”景帝一辈子没打过几次,刘彻掌权不过二十年,平均每两年一次,百姓和将士们不累,太后都累了,“他就不能休养生息几年?”

    卫莱莫名想笑:“没有战事也要练兵啊。这个天下又不是陛下一人说的算。何况我们西边还有几十个国家。南边大山的另一边也有很多国家。”

    “张骞说的吗?”

    卫莱点头:“是的。国家要富起来,就得跟别国往来,没有强大的军队支撑,没有国家做后盾,我们的商人只有任人宰割的份。除非商人也有自己的军队。然而,这点万万不可,否则百姓一定会被他们当成牲畜卖了。没了百姓谁还保家卫国。总不能指望那些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的士人吧。”

    “你这样说,倒是在理。是哀家着急了。”太后感慨,“哀家还以为皇帝又要跟哪国开战。”

    刘彻的打算无需隐瞒,即便天下皆知,西域各国的人也无从知晓,毕竟除了张骞一行,就没人敢往那边去。

    卫莱道:“陛下是有这个打算,不过得等两年。”

    “两年是虚数,还是就是两年?”太后顺嘴问。

    卫莱不由得朝东边水泥厂方向看去:“直道的用处多大,这些年跟匈奴交战,不论陛下还是百姓都看出来了。始皇帝深谋远虑啊。陛下打算再往西修一条直道,两年之内能修好,就令军队前往西域。修不好就往后推。”

    太后想想西域离他们这么远:“两年不行。”

    卫莱一听就知道她误会了:“不是修到西域人家门口,而是到酒泉。令沿途的百姓和驻军一起修,反正也无战事。”

    “可别逼的百姓反。”太后担心这点。

    卫莱忙笑着安慰:“不会的,咱们给钱。再说了,道路从百姓的村子附近经过,他们也高兴啊。”

    这点太后没听懂,怕儿媳妇觉得她如今啥也不懂,也没好意思问。

    元狩六年,五月中,太后又跟儿子媳妇前往上林苑避暑,行至一半,推开车窗,注意到驰道不远处的路上堆满了麦秸,麦秸上面还有很多牛拉着石磙来回穿梭,太后懂了。

    道路修好,百姓在路上打场啊。

    可是太后又有了新的疑惑,这直道再好用,也没地头上的场近啊。回头要有军队路过,他们还得把粮食弄走,这得多麻烦啊。

    小太子去给太后请安,太后就忍不住念叨,她年龄大了,都不知道现在百姓想什么。

    太子正好想出去耍耍,就撺掇他祖母换身装扮,带着他祖母前往直道。

    太后踏上直道,就被那灰白色路面惊着了,干净的跟木地板似的。在这个上面打出的小麦,只需淘洗一遍便可磨成面。

    路面平整的还跟水磨石一样,完全不用担心阴天下雨变成泥路啊。

    “据儿,这些就是你父皇说的那个水泥修的路?”太后连忙问。

    太子点一下脑袋:“是的。父皇说他要修两条,一条从东到西,一条从南到北。去年刚修的时候,百姓有钱赚也不想帮忙修,觉得朝廷给的钱太少。服劳役的那些百姓,也是干半天歇半天。后来修好一段,父皇允许百姓用,他们在上面打黄豆,晒玉米,发现很好用,现在不光乐意修,还当成自家的东西一样爱护,都无需朝廷派人看着。”

    霍光忍不住说:“太后有所不知,很多商人得知朝廷要往西修,还捐了不少钱,帮朝廷一起修。”

    太后问:“修到酒泉好方便他们跟匈奴人做生意?”

    “是的。”霍光道:“这路特别干净,如今城中的贵人们都爱走这条路。无人再走陛下的驰道。”

    太后不由得想到金俗和馆陶拿钱赎人的窘迫,“这么说绣衣使者也都闲下来了?”

    霍光:“是的。听说江充他们闲有半年了。”

    小太子眼中一亮:“霍光——”

    太后忍不住说:“据儿,你父皇不是给他起个字叫子孟,你怎么还一口一个霍光?”

    霍光笑着说:“太后,自打微臣有字,旁人都这样喊,只有陛下太子喊霍光,霍光听着亲切。”

    “随便你们吧。你们这些孩子,哀家是越来越不懂了。”太后无奈地摇了摇头,“据儿,刚才想说什么?”

    太子:“江充这么闲,孙儿给他找点活干。霍光,跟孤去驰道上跑一圈,试试江充会不会拦我们。”

    这不是没事找事吗。

    霍光:“不好吧?皇后不许咱们惹事。”

    “哪是惹事,我们只是回宫拿些东西。”太子说着,喊他的禁卫备马。

    霍光连忙找太后。

    太后笑着说:“哀家以前只听人说江充厉害,一直无缘得见。据儿今天就试试,也让哀家长长见识。”

    霍光顿时急了:“太后,您怎么也跟太子一起胡闹啊。”

    “你才胡闹!”太子朝他肩上一巴掌:“你不去孤带他们去。”指着身后的禁卫,“跟孤走!”

 145、第 145 章

    霍光急的抓耳挠腮又跺脚:“太后!”

    太后又不能养面首;  身份尊贵也不能到处跑,整天不是跟宫女们聊天唠嗑,就是跟她摸牌;  日子无聊的很。

    难得孙儿陪她出来一趟,还要找点乐子;  太后是看热闹不嫌事大;  应了刘彻那句老小孩老小孩,越老越像个小孩。

    太后当即说:“据儿;  哀家在驰道这头给你掠阵。”

    “还掠阵?”霍光惊着了。

    太后转向他;  佯装不快:“你对哀家很有意见?”

    霍光明知道她装的,也不好再阻拦:“太后,您有所不知;  太子没事找事,要是让陛下知道,陛下一定会揍太子。还是拿戒尺朝太子屁股上打。太后;  太子殿下今年都十二了。”

    “十二岁还小。”太后想想她儿子;  十二岁也没多成熟,“他父皇十二岁时;  比他还调皮。你们去吧。”

    小太子问:“霍光,听见了吧?父皇可没资格打我。再说;  这驰道就是给君走的,孤是储君也是君吧。”这话是对太后说的。

    太后若有三五个孙子,定会提醒他这话说不得,授人以柄。

    这么多年就这一个;  瞧着她儿子态度,真没打算再生,将来必须把皇位传给他;  太后没什么可担心的,笑着说:“是的,储君也是君。”

    小太子翻身上马。

    太后上车随着孙儿到驰道边,小太子打马往宫里去,太后坐在马车上乘凉。

    江充他们平日里逮人,不会在驰道头,也不会在驰道尾,而是在驰道中。馆陶公主的面首就是在路中间被抓的。江充一行人损的很,不让他上自己马车,也不让他上囚车,就让他靠双脚走。

    这面首每天吃饭都懒得伸手,何曾走过这么长路。等他从驰道中走到绣衣使者的府衙,双脚都磨出泡了。馆陶公主看到后可心疼坏了。

    这么会整皇亲国戚的,小太子平生第一次见,以致多年过去,他仍然记忆犹新。

    行至一半,小太子故意放慢速度,方便江充一行拦截。然而,并没有人截他。

    驰道两侧有排水沟渠,还有高大的树木,方便隐藏。小太子一行不停下来仔细找寻,很难发现他们,小太子以为他们不在。

    前往北宫换身衣裳,小太子出来又走驰道,这次行至一半依然慢吞吞的,还是没人拦他。

    小太子奇怪,忍不住问他的禁卫:“他们今天不在?”

    禁卫也很奇怪:“听说他们把驰道当家,不可能吧。”

    “江充怎么说?”太后看到孙儿回来就忍不住问。

    太子好失望:“没碰到。难道是没人走驰道,他们今天就没出来。”

    “不是没有可能。”太后看了看天:“今天也有点热。我们也回去吧。”担心她大孙子中暑。

    小太子叹了口气:“白忙乎了。”

    霍光松了口气,抵达正殿就把此事告诉卫莱。

    巧了,刘彻就在里间,闻言拿着戒尺出来。

    小太子连忙背靠墙:“祖母让我去的。”

    刘彻停下,用戒尺指着他:“想好再说!”

    “不信你问霍光。”小太子转向霍光:“你个小人,你敢告状,你敢说实话吗?”

    霍光莫名想笑:“陛下,是太子的主意,太后只是没拦着。”

    卫莱不禁问:“所以母后真在?她怎么也跟着唯恐天下不乱。”

    “闲的。”刘彻一听他娘惯的,坐到卫莱身侧,戒尺放案几上,暂缓处置小太子:“给你个解释的机会,最好能让朕满意。”

    小太子神色倨傲,“祖母听闻江充天不怕地不怕,除了父皇谁都敢拦,就让我去试试。”

    “不是你好奇?”刘彻怀疑,“你祖母见不得你不开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