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和汉武帝种田-第1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彻来气:“皮又痒了?”

    小太子吓得后退半步。

    太后顿时心疼:“又吓唬他干嘛?”瞪一眼刘彻,“据儿舍不得婉婉,人之常情。再说了,婉婉也舍不得弟弟。”

    卫婉只顾紧张,殿内刚刚又熙熙攘攘的吵的她脑壳疼,压根没顾得想她弟弟。此言一出,卫婉想到以后跟她父母弟弟不是一家的,眼泪一下出来了。

    “我——”一开口就带着哭腔。

    平阳公主连忙说:“怎么还哭了?大喜的日子,不哭,不哭。据儿,姐姐只是从宫里搬去你表哥家,又不是远嫁。你若不放心大可跟过去。”

    “我可以去?”太子问出口,就看向他父皇。

    平阳公主听她母后说过,她皇帝弟弟打她侄儿可舍得了。不由得挡住刘彻的视线:“当然可以。姐姐出嫁,弟弟送嫁,自古便有。不过,你只能骑马跟着,不可乘车。”

    “行啊。”小太子想也没想就答应下来,恐怕他父皇阻止,一边喊宫人备马一边往外跑。

    卫婉忍不住转向他母后所在方向。

    卫莱拉住她的手,很冷静地说:“不哭,又不是见不着。据儿就是小孩心性,不想把姐姐让给别人,哪怕那人是去病。你这边哭红了眼,去病看见又得误会。”

    “母后……”

    卫婉的声音还带有哭腔。卫莱拍拍她的手,“走吧,别让去病等急了。”

    “是呀。婉婉,走了,走了。”最是长袖善舞的平阳公主开口道:“姑母送你。”掺着卫婉的手臂,扶着她走下高台。

    太后看着孙女儿上了从里到外都装饰的红彤彤的驾舆,忍不住擦拭眼角。

    刘彻亲自看着女儿远走,也有些惆怅。可眼角余光一看到他母后又哭成泪人儿,只剩无语,“母后,你跟着哭什么?皇后还没哭呢。”

    “哀家——”太后想说,谁跟你一样铁石心肠。听到最后一句,连忙把话咽回去,转向皇后,见她面带微笑,没有一丝难过,很是奇怪,“皇后,你怎么这么高兴?”

    卫莱也有些失落,但并不难过,“母后,婉婉只是嫁人,这辈子刚刚开始,现在就哭以后怎么办啊。儿媳得留着眼泪应付以后。”

    “以后啊。”太后看着台阶上的三个闺女全是寡妇,忍不住叹了一口气,止住眼泪:“还是你想的远啊。”

    卫莱并没有想那么远。

    前世她有一个堂姐,出嫁时她大伯母哭的那是一把鼻涕一把泪,像是要了她的命一样。后来那个堂姐婚姻不幸福,丈夫好吃懒做,一喝酒就家暴。堂姐要离婚,她大伯母劝说,谁家日子不是这么过的。待她堂姐被劝回去,她大伯母却说,没想到她这个闺女的命这么苦。再后来她堂姐又哭又闹说日子实在过不下去,她大伯母又说忍忍就好了,在一起过好些年了,离了婚谁还娶啊。

    卫莱前世不婚,除了她不差钱,还有便是被这些亲戚恶心的。她亲姐没闹过离婚,但卫莱敢发誓,她亲姐要离婚,她爸妈肯定也会这么劝。

    话说又回来,打那以后卫莱当伴娘或吃喜酒,再看到新娘子的母亲哭成泪人,都会觉得反胃想吐。

    这些不能说出来,卫莱便说:“比起婉婉,我们更担心据儿。”

    “据儿?据儿还能大闹婚宴?”太后连忙问。

 162、第 162 章

    刘彻越发无语:“母后;  您怎么听的?皇后说‘我们’,包括朕。”

    “哀家没聋。”太后没好气地瞪一眼儿子,用很是温和的语气问卫莱:“据儿怎么了?”

    三位公主过来;  正好看到这一幕,平阳长公主不厚道的笑出声。

    太后睨了她一眼:“很好笑?”

    平阳的笑容凝固;  也是无语:“母后;  儿臣可没招惹您;  也没故意气您。”

    “幸灾乐祸不是气哀家?”

    平阳张口结舌,她那是笑她弟弟。随即想到她母后护犊子的德行,懒得同她吵吵:“是;  儿臣错了。”不容她母亲呛她,就问卫莱:“据儿怎么了?”

    今年刚入秋,刘彻就收到酒泉等地的奏章;  通往长安的水泥路已全线贯通。

    刘彻把此事告诉卫莱,就吩咐卫青挑兵点将随他西行。卫莱建议带商队一起,然后又建议卫青多带些兵;  再把张骞那些去过西域的人带上。

    刘彻前世张骞会在明年病逝。他虽说年近半百,可张骞这辈子没有二出西域,身体比上辈子好多了;  完全可以随卫青到西域走一遭。

    刘彻考虑到这点,就把商队的事交给张骞,兵将护卫交给卫青。可是比起商队和护卫;  最重要的是京师。京师不安排好;  他哪里也不能去。

    这几日小太子没心思干别的;  刘彻打算过几日再告诉他。

    卫婉出嫁,小太子都闹,要知道把他一人扔在宫里;  他得大闹天宫。

    刘彻替卫莱回答:“我们年后出去,留据儿代政。”

    “什么?”几位公主同时惊呼。

    平阳长公主反应过来就问:“据儿才几岁?”

    “明年十五岁,不小了。”

    平阳张了张口:“才十五啊。”发现她母后只是叹气,并不是很意外:“母后知道?”

    “皇帝跟哀家说过。”太后看一眼刘彻,“哀家没想到这么快。你现在跟我们说,是不是快了?”

    隆虑公主禁不住问:“你们要去南边?”

    “去南边做什么?”刘彻奇怪,南边多藩王,走不了两百里就得绕道,他吃饱了撑的啊。

    平阳问:“那就是北方?我听襄儿说,北方九月底就下大雪,且越往北越冷,穿上棉衣跟没穿衣物一样。”

    “不是今年吧?”皇帝出行这种事,至少要提前半年安排。太子还不知道,刘彻还要手把手教太子处理政务。太后问刘彻:“听你们的意思据儿还不知道?”

    卫莱:“还没敢说。跟婉婉的婚事凑一块,他能气哭。”

    太后懂了:“明年开春?”

    “往东?”平阳问。

    刘彻:“往西。带着商队。大姐若有商铺,可以去张骞那里报名,张骞验了货,回头跟在大军后面。”

    南宫公主忍不住说:“那么远能赚几个钱?还不够麻烦事的。”

    刘彻顿时不想理这个姐姐。

    卫莱也不想搭理她。

    自家弟弟刚登基就派张骞出使西域,此番出游是顺便,主要还是连通西域各国,能降服最好,无法降服,也可以赚他们的钱。

    无论如何,此行百利而无一害。

    南宫不支持还说这种话,太后想骂她,她这种大事上从未犯过糊涂的人,怎么会有这样的闺女。

    平阳看到她娘她弟以及弟媳妇的表情也尴尬,这人居然是她妹妹,“西域的情况你不了解。”潜意思你闭嘴吧。

    “你知道?”南宫不待人家开口,“你知道还不是听张骞那些人说的。他们也就去过一次。”

    平阳想翻白眼,更想给自己一巴掌,省口吐沫不好吗?打什么圆场,人家还不领情。

    卫莱忍不下去:“看来二姐是真不知道啊。”

    “你也知道?”南宫问。

    太后也忍不住:“哀家也知道。咱们的丝绸和茶叶到西边价比黄金!”

    除了卫莱和刘彻众人皆惊,包括候在卫莱等人身后的奴婢。

    南宫喃喃道:“这么贵?”

    往年遇到这些公主,卫莱懒得同她们交流,一贯的装木讷。

    今日卫婉大喜的日子,卫莱不想再装。免得不长眼的人以为她好欺负,回头给她闺女添堵。卫莱道:“大姐是陛下的亲姐姐,若不是这么赚钱,陛下会跟大姐这样说?还是二姐以为陛下缺钱了,蝇头小利也不放过。”

    南宫连忙说:“没有。”

    平阳很是意外卫莱说这么多。瞧着卫莱面色不渝,心里反倒高兴,毕竟是帮她跟刘彻,“我也以为你觉得陛下缺钱。”

    “大姐!”南宫瞪眼,你跟谁一边的。

    平阳自然是对刘彻忠心耿耿。

    刘彻同平阳那么说,也是想照顾一下她这个姐姐。平阳从来不是这么忘恩负义,没眼色的人,“不懂装懂还不许我说?你不会也想分一杯羹吧?”

    听到价比黄金,南宫确实心动了。

    平阳点出来,南宫反而不好意思顺着她接下去。

    隆虑公主开口:“陛下,听你刚才的意思也不是谁想去就能去?”

    “人无信而不立。第一次以朝廷的名义跟西域各国往来,朕不要求样样精品,也不能滥竽充数。”刘彻道:“西域人富有,然瓷器、丝绸、茶叶、白纸、白酒这些东西几乎没有。这次的东西好用,他们以后才会继续买。”

    平阳道:“看来还是长久的买卖?”

    刘彻微微颔首:“没有朝廷的军队,换得千金也运不回来。”

    太后赞同:“皇帝说的极是。西域人要不知道咱们的厉害,茶叶丝绸到了那里能被他们抢去。还可能来关内抢。皇帝啊,回头多带些人。”

    刘彻道:“会的。酒泉也有驻军。母后不用担心朕,看着据儿别乱来就行了。”

    隔辈亲隔辈亲,老太太哪舍得管大孙子啊。

    太后实话实说:“你们常写信回来。”

    卫莱接道:“这点母后无需担忧。也不知据儿到了没。”

    霍去病的府邸离皇宫实在是近,妆奁还没抬出宫门,驾舆便到了。

    确保万无一失,通往冠军侯府的路封了,却没能封住百姓,一个个都爬到人家屋顶上看热闹。

    发现驾舆旁侧有个身量不足的少年,坊间百姓十分好奇,纷纷问那是何人,居然有资格给卫长公主送嫁。

    眼神好的人看到那少年身着玄衣,衣服上暗纹像祥云又像龙,又见那少年侧颜极好,肤色很白,像个没吃过苦的贵公子,坐在马背上抬头挺胸,仪态也不错,不敢置信地说:“不会是太子吧?”

    刘彻这个儿子藏的太严实。

    长安不少百姓见过刘彻,却极少有人见过小太子。上林苑做工的百姓也认不清他,以致朝野内外对小太子很好奇,好奇他的秉性,好奇他的长相,好奇他的才能等等。

    “太子”二字一出,坐在屋地上上的人恨不得跳下来。低头一看,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巷口还聚集着身着甲胄的禁卫军,胆大的人也不敢往前。

    不过,嘴巴却没能忍住,高呼:“太子殿下!”

    小太子下意识循声看去。

    大声叫喊的人不过试一下,一见真是他,两侧百姓齐呼,“太子殿下,太子殿下……”

    小太子连忙问他姐:“他们叫我做什么?”

    卫婉本是又难过又紧张,而这些欢呼声一起,卫婉又觉得脑壳痛,顾不上紧张,“对你好奇吧。”

    “好奇我干什么?今天是你大喜的日子。”

    卫婉:“好些百姓见过我,表哥还曾打马游街,他们都知道我们长什么样,没见过你啊。”

    “那我是不是要像父皇一样,三不五时出去一趟?”

    卫婉连忙说:“不行!”觉得这话过于严厉,补一句:“父皇像你这么大三天两头以平阳侯的名义打猎,惹得百姓追着骂。听说现如今有些百姓想起来还骂。你跟谁学也不能跟父皇学。”

    “公主,别聊天了,冠军侯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